1. 首頁
  2. 重陽節

九九重陽節登高的理由與風俗

九九重陽節登高的理由與風俗

辟邪氣之說

重陽節登高有辟邪氣之說,古人認為重九之時,天氣下降而地氣上升,天地二氣相交,不正之氣瀰漫。為避免接觸不正之氣,須登高山以避重九之邪氣。加上九月九正值仲秋時節,秋高氣爽,非常適合登高遠望。

祈福和感恩

古代對山神有崇拜之情,以為山神能使人免除災害,所以人們在“陽極必變”的重陽日子裡,要登山拜神以求吉祥。《禮記·祭法》記載:“山林川穀丘陵,能出雲,為風雨,見怪物,皆曰神。”

吉利之意

不過,也有說農曆九月九日具有“宜於長久”的吉利之意。漢末曹丕在《九月與鍾繇書》中說:“歲往月來,忽復九月九日。九為陽數,而日月並應,俗嘉其名,以為宜與長久,故以享宴高會(即登高會)。”因此,重陽登高、飲菊花酒、女子在手臂上系茱萸囊逐漸成為民間習俗。

登高採集

重陽時節,秋收已經完畢,農事相對比較空閒。這時山野裡的野果、藥材之類又正是成熟的季節,農民紛紛上山採集野果、藥材和供副業用的植物原料。登高的風俗最初可能就是從此演變而來的。

登高辭青

重陽節還是大自然中的節氣之一,所以登高還有辭青的說法。重陽為秋節,節後天氣漸涼,草木開始凋零,重陽節登山“辭青”與古人在陽春三月春遊“踏青”相對應。清代潘榮陛編撰的《帝京歲時紀勝》記載:“(重陽)有治看攜酌於各門郊外痛飲終日,謂之‘辭青’。”

重陽節有哪些風俗習慣

重陽登高

重陽節有登高的習俗。秋天到了,冷空氣南下,雨水減少,天氣晴朗。金秋九月,秋高氣爽,氣溫既不寒冷,也是炎熱,正好適合出遊。這個季節登高遠望可達到強身健體、祛除百病的目的。古人很早就有重陽節登高的習俗,比如唐代王維在《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裡寫到: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我們南京地區也有一句俗話叫“春牛首,秋棲霞”,就是指春天要去牛首山踏青,秋天要去棲霞山登高。

吃重陽糕

重陽糕,也叫“花糕”、“菊糕”、“發糕”等,為重陽節的傳統食品。糕上還要插五色小彩旗,糕上印兩隻羊,取“重陽”的意思。有的地方在九月九日天明時,以片糕放兒女額頭上,口中唸唸有詞,祝願子女百事俱高。還有的地方,祝壽回禮就要送糕,也取了高壽和步步高之意。

女兒節

有些地方重陽節還被稱為女兒節,這一天嫁出去的女兒要回孃家,吃花糕,孃家還要給女兒、外孫送糕,有步步高昇之意。重陽節除了吃重陽糕,有些地區還要吃羊肉面。“羊”與“陽”諧音,應重陽節的典故。羊肉性暖,益氣補虛、秋天食用,也有防寒進補的效果。

賞菊

菊花是中國的名花,是梅、蘭、竹、菊,花中四君子之一。因菊花具有高潔、質樸的品格,才有東晉陶淵明的.“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名句。唐代孟浩然《過故人莊》中也寫到:“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飲菊花酒

古時的菊花酒,是頭年重陽節時專為第二年重陽節釀的。九月九日這天,採下初開的菊花和一點青翠的枝葉,摻入準備釀酒的糧食中,然後一齊用來釀酒,放至第二年九月九日飲用。傳說喝了這種酒,可以延年益壽。時逢佳節,清秋氣爽,菊花盛開,窗前籬下,片片金黃。除登高插茱萸外,親友們三五相邀,同飲菊花酒,共賞菊花,確實別有一番情趣。尤其是詩人們,賞菊飲酒,吟詩唱酬,給後世留下不少佳句。菊花含有養生成分,重陽佳節飲菊花酒,是中國的傳統習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陽必飲、祈福祛災的“吉祥酒”。

佩茱萸·簪菊花

重陽佩茱萸的習俗在唐代很盛行,人們認為在重陽節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難消災;或佩戴於臂,或作香囊把茱萸放在裡面佩戴,稱為茱萸囊。除了佩戴茱萸,婦女還有頭上戴菊花的習俗。唐代就已經如此,歷代盛行。古代有重陽節插茱萸的習俗,所以重陽節又叫做茱萸節。茱萸入藥,可制酒養身祛病。插茱萸和簪菊花在唐代就已經很普遍。茱萸香味濃,有驅蟲去溼、逐風邪的作用,並能消積食,治寒熱,所以在重陽節人們喜歡佩帶茱萸以辟邪求吉。

遊藝體育活動

古代,有些遊牧民族保留著重陽節圍獵、射箭、賽馬的活動。由於秋季多風,放風箏也是重陽節重要的活動,放風箏的寓意也在於辟邪驅疫。

如今,我國也將農曆九月九日被定為老人節,倡導全社會樹立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風氣。20xx年,重陽節被國務院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九九重陽節的傳說故事

關於重陽節的來歷,還聯絡著一個富於神話色彩的民間傳說,吳均《續齊諧記》記載:“汝南桓景隨費長房遊學累年。長房謂之日:九月九日汝家當有災厄,宜急去,令家人各做絳囊,盛茱萸以係臂,登高飲菊花酒,此禍可消。景如言,舉家登高,夕還,見雞犬牛羊,一時暴死。

長房聞之日:此可代也。”說的是東漢時代,汝南、汝河一帶(今河南上蔡西南)瘟魔為害,疫病流行。有一個叫桓景的人,拜易學大師費長房為師,學消災救人的方法。

一天,費長房告訴桓景說,九月九日,瘟魔又要害人,你快回去搭救父老鄉親。告訴他們九日離家登高,把茱萸裝入紅布袋,紮在胳膊上,喝菊花酒,就能戰勝瘟魔。桓景回家,遍告鄉親。九月九日那天,汝河洶湧澎湃,雲霧瀰漫,瘟魔來到山前。但因菊花酒刺鼻,茱萸香刺心,難於接近。桓景揮劍斬魔于山下。傍晚,人們返回家園,見家中“雞犬牛羊,一時暴死”,而人們因出門登高而倖免於難。自此,重陽登高避災流傳至今。這個傳說把重陽節的來歷解釋為:九月九日外出登高,是為了躲避災難,以後相沿成習,成了重陽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