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科普知識

安慰人的說話技巧有哪些

安慰人的說話技巧有哪些

1、善於傾聽

由於生活體驗、家庭背景、所受的教育等不同,形成了每個人的心理特徵不同,對於苦惱的不同理解。因此,當試圖去安慰一個人時,首先要理解他的苦惱。

安慰人,聽比說更重要。一顆沮喪的心需要的是溫柔聆聽的耳朵,而非邏輯敏銳、條理分明的腦袋。聆聽是用我們的耳朵和心去聽對方的聲音,不要追問事情的前因後果,也不要急於做判斷,要給對方空間,讓他能夠自由地表達自己的感受。

聆聽時,要感同身受,對方會察覺到我們內心的觸動。如果我們對他的遭遇能夠“悲傷著他的悲傷,幸福著他的.幸福”,對被安慰者而言,這就是給予他的最好的安慰。

2、要接納對方的世界

安慰人最大的障礙,常常在於安慰者無法理解、體會、認同當事人所認為的苦惱。人們容易將苦惱的定義侷限在自我所能理解的範圍中,一旦超過了這個範圍,就認為“痛苦”得沒有道理。由於對他人所講的“痛苦”不以為然,因此,安慰者容易在傾聽的過程中產生反向心理,迫不及待地打斷別人說話,提出自己的見解。這時往往使“安慰”很難繼續下去。因此,安慰者需要放棄自己根深蒂固的觀念和偏見,真正站在對方的角度去看他所面臨的問題。心理專家所說的“放下自己的世界,去接受別人的世界”,就是這個道理。最好的安慰者,是暫時放下自己,走入對方的內心世界,用他的眼光去看他的遭遇,而不妄加評斷。

3、要共同探索和理解對方的生活經歷

安慰者常常會感到自己有義務為對方提出解決辦法。殊不知,每個被苦惱折磨的人,在尋求安慰之前,幾乎都有過不斷的嘗試、不斷失敗的探尋經歷。所以,我們所要做的就是,探索對方走過的路,瞭解其抗爭的經歷,讓他被傾聽、被理解、被認可,並告訴他已經做得夠多、夠好了,這就是一種安慰。

心理專家提醒安慰者一個重要的觀念:“安慰並不等同於心理治療。心理治療是要使人改變,借改變來袪除苦惱;而安慰則是肯定、再認識再體驗其痛苦,領悟痛苦能給人深入思考的價值。”實際上,在安慰人的過程中,所提供的任何解決方法都很可能會失靈而令對方再失望一次,我們要注意不加干預、不給是非判斷,而要傾聽、瞭解並認同其苦惱,是安慰的最高原則。

4、在心靈上陪對方走一程。

對方會在你的用心的陪伴下,覺得安全、溫暖,於是傾訴痛苦,訴說他的憤恨、自責、後悔,說出所有想說的話,當他經歷完暴風雨之後,內心逐漸平靜下來,坦然面對自己的遭遇時,他會真心感謝你的陪伴,也覺得是靠自己的力量走過來的。

不傷和氣拒絕別人

一、看場合再拒絕

私下拒絕,往往比當眾拒絕好;有旁人存在,如果被拒絕,會使對方覺得很沒面子,殺傷力太大。如果實在無法避開其他人,最好事後馬上找機會,再與對方說明。

二、表現友好先肯定再拒絕

態度友善,先給予肯定再拒絕,能降低對方“被否定”的感受。與其說:“我不同意你”,不如微笑著說:“你的簡報做得真精采!不過某個部份無法完全說服我”。

三、“貶低自己”勝過“否定他人”

比起單方面否定他人,可以表現謙虛、心有餘而力不足的態度,適當貶低自己,平衡對方的期望落空,同時記得“對事不對人”。

與其說:“我不能幫你”,不如換個方式說:“我很想幫你,但這件事情我實在不擅長”;或者推薦更適合的人選。

四、巧妙借用別人的話來拒絕

巧妙借用別人的話,同時主動表示歉意或同情,可以讓對方知道你的難處。例如:“實在很抱歉,我們公司規定不能夠……”“我知道你很需要這個東西,只是我們主管有交代……”當對方知道不是你單方面就能作主,應該不會歸咎於你,也會知難而退。

五、暫短延遲,可暗示你有為難之處

毫不留情的立刻拒絕,具有強大的殺傷力。面對別人提出要求時,專心看著對方眼睛,短暫沉默,足以暗示你有為難之處。

或是把拒絕稍微延遲,告訴他:“讓我想想好嗎”?“我再打電話跟你聯絡”。可以降低他的期待,而且用電話往往比當面拒絕容易。但切記不要拖延太久,痴痴等待卻落空,會讓人更加不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