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語文

爬天都峰課後反思

爬天都峰課後反思

一、透過重點段和重點句理解課文

文中,我主要抓住第二段的悟讀來感受天都峰的高。

“我站在天都峰腳下抬頭望:啊,峰頂這麼高,在雲彩上面哩!我爬得上去嗎?再看看筆陡的石級,石級邊上的鐵鏈,似乎是從天上掛下來的,真叫人發顫!”

該段中,學生透過尋找重點詞語“抬頭望、這麼高、雲彩上面、筆陡,似乎是從天上掛下來”感受到:天都峰真是“高聳入雲”啊!

另外,比較小朋友和老爺爺說的兩句話:

“小朋友,你也來爬天都峰?”

“老爺爺,您也來爬天都峰?”

兩個“也”字,學生體會到,“我”和老爺爺都從對方身上找到了自信與勇氣,並從中汲取力量。

二、透過形象圖片感受天都峰的高

本想在課前欣賞我搜集到的黃山天都峰的圖片,結果那天剛好電腦故障,原本想好的匯入臨時做了改變,以自己的黃山之旅為題作引了,沒想到,效果比原來得設想還好。

在學生充分學習了課文之後,我再出示那筆陡的石級圖和天都峰高聳入雲的整體圖,還有那鯽魚背:只能由一個人通行,透過邊上的鐵鏈看下去,便是萬丈深淵。這樣的課外文字補充對學生來說還不足以真正體會到天都峰的最險要處——鯽魚背的“險”。於是,我下載來形象的圖片,看到那形似鯽魚背右似獨木橋的`景點處,兩旁是令人發顫的望不到底的深淵,學生髮出了陣陣唏噓聲,原來,爬上鯽魚背真需要一定的勇氣啊。

感悟:孩子三年級了,很多時候,我在備課做課件時,能不用圖片的儘量不用圖片,想用文字在更大地寬度上發揮學生的想象力,不會受制於圖片。然而,適當的時候,圖片的運用正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