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的故事》教學設計3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學設計,編寫教學設計有利於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教學設計應該怎麼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紙的故事》教學設計,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紙的故事》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知道紙是中國人發明的。外國人懂得造紙比中國人遲一千多年,感受做一箇中國人的自豪。
2、學會課文生字14個,區別形近字“導異”,“代化”;能給生字確定部首,並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理解課文中“異口同聲”“自豪”“不禁”等詞語的意思。
3、會按“誰怎麼樣地說什麼”的句式寫句子;學會用“怎麼”來提問。
4、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讀好人物對話,瞭解紙的發明過程。
5、能用學懂課文的基礎上,寫一段讚歎中國人了不起的話。
教學重點:
確定左右和上下結構生字的部首。
教學難點:
在字典部首目錄中較快地找到要查的部首。
教學準備:
課件、錄音機
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學會課文生字和部首查字法,能正確確定部首;讀通課文,初步瞭解課文的內容。
教學過程:
一、質疑揭題(5分)
1、同學們,你知道書上的紙是怎麼來的嗎?誰能說一說?今天我們來學習紙的故事。(出示課題)
2、讀一讀,說一說,你想知道些什麼?還想知道些什麼?
二、學習單元提示(3分)
1、讀一讀,說一說你讀懂了什麼?
2、交流。
教師歸納板書:
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的步驟:
(1)、定:定部首
(2)數:部首筆畫
(3)找:檢字表中找部首
(4)再數再找,數除部首外筆畫,在字典正文中找字。
3、教師舉例說明,學生跟著試練。絮(系),且(|)。
三、練習查字典(10分)
1、出示課文中的生字。(課件:生字學習)
2、讓學生確定生字的部首。綢(糹)
3、分兩組用部首查字法查生字,每組各查7個生字並寫出字典頁碼,比一比哪組快。
4、結合完成作業本第1題。價(單人旁)異(已)故(父)薄(草字頭)錯(金子旁)問(門)
5、教師小結:確定字的部首,獨體字一般查起筆,合體字一般查偏旁。
6、(看課件)指名讀生字,齊讀詞語。
四、初讀課文,整體感知。(10分)
1、聽課文錄音(課件:課文朗讀),思考你知道了什麼?
2、交流。(課件練習3)填空:紙是()發明的,他利用()造紙,後來人們就把這種紙稱為()。
3、給課後習題1的四幅圖排順序,並講一講紙的發明過程。4、自由讀課文,提出你不懂的問題?交流並梳理。
五、學習課文1—5自然段(10分)
1、用手勢表示課文有幾個自然段?
2、自由讀課文,哪幾節寫了紙發明以前?(1—5)
3、輕聲讀一讀這幾節,思考課後第四題中的(1)在紙發明以前,書是用什麼做的?那樣的書有什麼缺點?
4、交流。抓住以下句子:
(1)在紙發明以前,書是用竹片做的呢!
(2)人們就把字寫在絲綢上面。
課件出示:竹片絲綢做的書。
同桌討論各自的缺點:笨重,貴。
板書:竹片————絲綢
笨重貴
5、同桌相互說,
6、齊讀1—5自然段。
7、師生對讀1—5自然段。
六、課堂小結(2分)
這節課你學到了什麼?(部首查字法等)
七、作業:(1分)
1、熟讀課文。
2、抄寫生字詞語3遍。
3、完成作業本2、3題。
教後感: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知道紙是中國人發明的,感受作為中國人的自豪,激起學生熱愛自己祖國的情感。
2、瞭解紙的發明過程和蔡侯紙的特點。
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讀好人物的對話。
4、圍繞“紙”的話題,結合所學的所感的,嘗試寫話練習。
教學過程:
一、回顧課文第1—5自然段。(10分)
1、邊讀邊思考,世界上沒有紙以前,書是用什麼做的?他們有什麼特點?(學生脫離課本說一說)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二、定向(1分)
所以,人們就想要找到一種材料用來做書,那就是紙。可紙又是怎麼發明的呢?你覺得這節課我們該學點什麼?
三、學習第6自然段。(10分)
1、你們想了解的正是課文中我與玲玲想問的。請大家自由讀課文第6自然段。
2、瞭解“異口同聲”的意思。
(1)用部首查字法查“異”,說說字意,理解詞義。
(2)設景說話,加深詞義理解;什麼情況下,大家“異口同聲”地說過些什麼?
(3)讀好問句。
五、學習第7自然段(15分)
1、自由朗讀。
2、彙報:你學懂了什麼?
(1)重點了解紙的發明過程。(看課件理解)
(2)(課件練習3)。把下面相關的內容填入方框裡。
世界上最早的紙 東漢時代的紙 棉絮和麻做成的
蔡倫蔡侯紙 無法考證 具體的 人樹皮和破布為原料 西漢時代的紙輕薄便宜 比較粗厚 價錢有點貴 兩千多年前
(3)重點理解:蔡侯紙是什麼樣的紙?
點選課件(蔡侯紙是東漢時期的蔡倫發明的,它以樹批和破布為原料,又輕又薄,價錢便宜。)
課件:認識蔡倫、歐洲;理解“又輕又薄”。
教師提示歸納:用“發明時間、發明者、造紙原料、紙張特點”這幾點來回答。
3、指導朗讀。
(1)自由讀,想想:你覺得該怎樣讀?為什麼?
(2)理解“自豪”,思考:為什麼是自豪的?
(3)抓關鍵句體會。
紙是咱們中國發明的。
早在兩千多年前的西漢時代,我國就已經有紙了。
過了一千多年,中國的造紙方法傳到歐洲,外國人才懂得造紙呢!
小組討論:聽了媽媽的介紹,又經過你自己的學習,你想說寫什麼?
(4)課件:你能用“自豪”造句嗎?
六、學習第8自然段(6分)
1自由讀。
2、理解“不禁”,想想:為什麼是“不禁齊聲讚歎”?
3、比較句子。我們的祖先了不起。
我們的祖先真了不起。
4、討論:你認為我們的祖先“真了不起”體現在哪裡?
(早在兩千多年前就發明了紙,使中國成為世界上最早發明紙的國家;比外國人早一千多年用上紙,而且外國造紙的方法是從中國傳出去的;不斷改進造紙技術和方法。)
5、板書:邊板書邊理解“輕薄”
棉絮和麻做紙—樹皮、破布做紙
(粗厚) (輕薄便宜)
七、拓展說話(4分)
1、學生說說四大發明,進一步體會中國人民的偉大。
課外閱讀:
“火藥的發明”“畢昇發明印刷術”“指南針”“蔡倫造紙術”
2、看看現在的紙,理解紙在現代社會中的不斷進步。《你知道下面紙的新鮮事嗎?》《生活中處處有紙,你相信嗎?》
3、寫話練習,把自己最感動,最想說的或很感興趣的話寫下來。
八、作業:(1分)
1、完成作業本上剩餘部分。
2、把紙的發明過程回家說給父母聽一聽。
板書:
1、紙的故事
紙的發明過程:
竹片做成—絲綢當紙—棉絮和麻做紙—樹皮、破布做紙
(重) (貴) (粗厚) (輕薄便宜)
《紙的故事》教學設計2
一、教學目標
1、知道紙是中國人發明的,外國人懂得造紙比中國人遲一千多年,感受做一箇中國人的自豪。
2、學會課文生字14個,卻別形近字“導、異”“代、化”;能給生字確定部首,並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理解課文中“異口同聲、自豪、不禁”等詞語的意思。
3、會按“誰怎麼樣地說什麼”的句式寫句子;學會用“怎麼”來提問。
4、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讀好人物對話,瞭解紙的發明過程。
5、能在學懂課文的基礎上寫一段讚歎中國人了不起的話。
二、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弄清紙發明的過程,感受作為中國人的自豪感。
2、教學難點:瞭解紙發明以前的書,說說蔡侯紙是什麼樣的紙。
三、教學時間: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14個生字,理解16個新詞,學會給生字確定部首。
2、讀通課文,初步瞭解紙的發明過程。
3、學習1-5自然段,知道在紙發明以前,書是用什麼做的,有什麼特點。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談話引入。
出示課本,問:這是什麼做的?拿出“報紙”、“作業本”、“課外書”問。看著這些五花八門的.“紙”,小朋友們,有什麼奇怪的問題從你們的小腦瓜裡蹦出來了呢?(生自由提問,教師理出有用的問題。)
這一張張白花花的紙是誰發明的?是怎樣發明的?同學們都非常奇怪,只要今天我們學了《紙的故事》這篇課文之後,那麼一切問號就會消失了。(出示課題,請生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瞭解大意。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課件出示以下自學要求:
(1)遇到生字多讀幾遍,並記住字形。聯絡句子想想意思。
(2)認真閱讀“單元學習提示”,明確要求和具體操作步驟。
(3)嘗試運用部首查字法做課後作業第2題。
2、檢查指導。
(1)瀏覽課後生字,學生提出確定部首有困難的字,教師指導解決。
(2)以“帶”字為例,請同學介紹查字典的過程。
3、再讀課文。
(1)放聲自由朗讀課文。
(2)分小節指名朗讀課文,注意糾錯。
(3)說說課文圍繞“紙”主要講了什麼(教師指導學生理清課文思路)。
完成課後練習3。
三、學習課文1-5段。
1、讓學生充分自由讀後完成填空練習。
紙發明以前,書是用()做的,它太()了。後來,人們為了(),就用()做書,可是太()了。勞動人民()。
2、檢查討論,得出板書:
(材料)(特點)
竹片笨重
絲綢 價錢貴
3、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讀1-5段。
四、課堂練習。
1、完成課堂《作業本》1、2、3題。
2、抄寫生字各3遍。
3、比一比,組詞。
圖()異()州()檢()
圓()導()洲()驗()
緊()絮()豪()毫()
《紙的故事》教學設計3
一、教學目標:
1、閱讀課文,體會作者對《大公報》的喜愛之情,體會作者對文學、真理等不懈追求的精神。
2、學習心理描寫,體會心理描寫的作用。
二、教學重難點:體會心理描寫的作用;理清文章的敘事線索,把握作者的情感。
三、教學時間:1課時
四、教學過程:
1、朗讀課文,畫出優美詞句。
2、理解下面詞語的意思:
不學無術
不屑一顧
異想天開
責難之詞
無微不至
3、再讀課文,寫出課文主要寫一件什麼事。
4、畫找出文中幾處心理描寫的地方,讀一讀,體會句子要表達的意思,感悟心理描寫的作用。
(例:最後一段,作者用一種愉悅的心情寫出了自己的閒適與滿足,實際上是作者苦中求樂的心理,是作者的一種自我解嘲。這樣寫,可以讓讀者感受到作者的無奈和悲哀。)
5、細讀課文,思考以下問題,並簡要回答:
(1)我為什麼一定要訂閱《大公報》?
(2)我怎樣裱糊房屋?為什麼要這樣安排?
(3)用心朗讀課文最後一個自然段,說說你讀後的感受。
6、質疑問難,交流研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