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滴裡的生物教學設計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學物件的特點,將教學諸要素有序安排,確定合適的教學方案的設想和計劃。你知道什麼樣的教學設計才能切實有效地幫助到我們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水滴裡的生物教學設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水滴裡的生物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目標:
認識微生物是一類個體微小、大多是單細胞的生物;
知道微生物、動物、植物共同構成生命世界;
知道微生物分佈廣泛,種類繁多。
過程與方法:
能借助顯微鏡這種觀察水滴裡的微生物;
能夠認真細緻觀察並描述水滴裡的微生物;
能夠用圖表現出自己觀察到的水滴裡的幾種常見微生物。
情感態度價值觀:
意識到科學技術是不斷髮展的;
體驗到探索生命奧秘的快樂與重要意義。
教學準備:
1、放大鏡、顯微鏡、水樣、玻片、抹布等、觀察水樣
2、技能準備:課前簡單培訓製作玻片標本的注意點
教學過程:
一、引導學生觀察教師準備的水樣
(1)學生觀察水樣
(2)學生彙報:觀察燒杯裡的水,你觀察到水裡有什麼?這些結果你是用什麼觀察到的?
(3)討論:這杯水裡是是真的只有這些東西呢?還有沒有可能有其它的東西?
(4)談話:怎麼才能知道這杯水裡有沒有我們剛才說的細菌等這些東西?
(引導學生明白要想觀察極微小的、肉眼看不到的物體要藉助工具——顯微鏡)
二、引導學生了解顯微鏡的基本構造和使用方法(各小組領取)
(1)談話:既然我們想借助顯微鏡來做進一步的觀察,下面就先來了解顯微鏡的基本構造。
目鏡(對著眼睛) 物鏡(對著標本) 載物臺(放置標本)
反光鏡(反射光線、照亮標本) 調節螺旋(調節焦距、看清標本)
鏡臂 通光孔 鏡座
(2)教師講解並示範使用方法。強調
①反光鏡不能直接對著太陽,否則會傷害眼睛;
②使用時要小心,鏡頭不要碰著玻片;
③不能用手觸控目鏡和物鏡。
④輕拿輕放。
三、組織學生藉助顯微鏡觀察水滴裡的生物
(1)指導觀察教師準備好的水樣標本
①談話:顯微鏡下,水滴裡到底會有什麼?讓我們一起細心、耐心、認真地來觀察一滴水,看看你能發現什麼,把你的發現畫在活動記錄上。
②學生分組觀察。
(在學生活動時教師要注意巡視)
③彙報交流:你觀察到什麼?是什麼樣子的?
(彙報時學生在多媒體實物投影儀展示觀察記錄,並用學生用語言進行描述)
(2)認識生活周圍水裡的微生物
①小組製作小組採集水樣觀察玻片
②自主觀察
③彙報交流:說說自己小組採集的水樣中有什麼
(3)教師小結:在一滴水中,生活著許許多多個體微小、結構簡單、大多是一個細胞構成的生物,它們非常小,用肉眼根本看不到,只有藉助顯微鏡才能看到,所以叫微生物。(板書:微生物)剛才我們看到的那些不動的微生物中,最常見的是水藻,有藍藻、團藻、金藻等。運動的微生物中有鐘形蟲、草履蟲等。此外,水中還有既不屬於動物也不屬於植物的微生物——細菌,細菌一般也是不動的,有球狀的、桿狀的、螺旋狀的。
(4)認識其他的水中微生物:多媒體展示水中各種常見微生物
四、閱讀列文虎克的故事並認識微生物的相關知識
(1)學生閱讀列文虎克的故事。
①談話:你知道如此神奇的世界是誰第一個發現的嗎?
②學生閱讀荷蘭生物學家列文虎克的故事。
③提問:透過閱讀列文虎克的故事,你有什麼想法?
(2)認識微生物的種類和分佈。
利用用多媒體展示在各種環境中存在的微生物。
水滴裡的生物教學設計2
教學內容
第一單元 顯微鏡下的世界 1. 水滴裡的生物
教學內容分析
本課是本單元的起始課,從總體上對微生物進行概述。大體編寫結構是:用肉眼和放大鏡觀察、尋找水中的微生物——再借助顯微鏡觀察微生物——認識微生物、瞭解微生物的發展史和概貌。
預期學習結果
1、 能夠運用放大鏡和顯微鏡觀察微生物,並做好觀察記錄。
2、 知道微生物是個體微小、分佈極廣的生命體,絕大多數要用顯微鏡才能看到。
3、 瞭解列文虎克世第一個發現微生物的人。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
觀察、人事微生物。
難點:
用顯微鏡觀察微生物。
教時
1 課時
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放大鏡、顯微鏡、燒杯
學生準備:抹布、水樣
教 學 活 動 設 計
教學流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學情況分析
一、觀察水樣
引導學生取出水樣,交流水樣的採集地點,肉眼觀察的發現和想進一步瞭解的知識。
二、用顯微鏡觀察水樣
帶領學生認識顯微鏡的'構造和使用方法,並嘗試用顯微鏡觀察水滴裡的生物。
三、認識微生物,瞭解列文虎克
交流用顯微鏡觀察水滴之後的發現,用語言文字或圖畫的方式記錄所觀察的現象。瞭解列文虎克的故事。
四、拓展
瞭解微生物的分佈情況。
1、出示水樣,要求學生把採集的水樣由瓶子倒進燒杯,提醒保持桌面整潔。
2、請學生觀察水樣。
3、教師質疑學生髮現:水滴裡面除了一些肉眼可以看見的小顆粒外還有有其他的嗎?藉助什麼來觀察可能會有收穫?
4、教師示範用法。強調輕拿輕放。
5、教師強調:
(1)反光鏡不能直接對著太陽,否則會傷害眼睛;
(2)使用時要小心,鏡頭不要碰著玻片;
(3)不能用手觸控目鏡和物鏡。
6、教師小結:在一滴水中,生活著許許多多個體微小、結構簡單、大多是一個細胞構成的生物,它們非常小,用肉眼根本看不到,只有藉助顯微鏡才能看到,所以叫微生物。(板書:微生物)剛才我們看到的那些不動的微生物中,最常見的是水藻,有藍藻、團藻、金藻等。運動的微生物中有鐘形蟲、草履蟲等。此外,水中還有既不屬於動物也不屬於植物的微生物——細菌,細菌一般也是不動的,有球狀的、桿狀的、螺旋狀的。
7、簡單介紹列文虎克的故事。
8、生活中哪些地方可以找到微生物?怎麼證明他們的存在?
1、倒水
2、學生有序觀察觀察,然後進行交流。
顯微鏡:
目鏡(對著眼睛)
物鏡(對著標本)
載物臺(放置標本)
反光鏡(反射光線、
照亮標本)
調節螺旋(調節焦距、看清標本)
鏡臂
通光孔
鏡座
3、生按順序進行觀察,並做好記錄。
4、小組彙報交流,選取代表進行全班交流。
5、學生觀察投影中的的微生物,瞭解微生物的特點。
6、學生讀列文虎克的故事。
7、請學生小組為單位課後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