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音樂

小學音樂說課稿

小學音樂說課稿範文(通用5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時常要開展說課稿準備工作,藉助說課稿我們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說課稿是怎麼寫的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音樂說課稿範文(通用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學音樂說課稿1

一、根據課標要求,結合學生的實際本課的設計理念應該是:

透過教學及各種生動的音樂表現活動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開發音樂的感知力,體驗音樂的美感。並在音樂教學活動中培養學生對藝術的想象和創造力。

二、學情分析:

小學段的孩子在對音樂的感受和表現上:能對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種音響感到好奇有趣,能用自己的聲音對它們進行模仿。能聽辨不同情緒的音樂。在課堂上能夠在律動、集體舞、音樂遊戲、歌表演等活動中與他人合作。在創造方面能夠自制簡易的樂器。在評價方面能夠對自己和他人的演唱作出簡單的評價。

三、教材分析:

本課在小學音樂教學中佔有很重要的地位。它是一首歡快、活潑的兒童歌曲。它以生動的歌詞,輕快的節奏、流暢的旋律為我們展現了一副美好的畫面。表達了孩子們純真的感情和充滿快樂自豪的情感。

四、根據本課的教材和學情我制訂了本課的教學目標:

1、透過多媒體教學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提高學生的音樂感受力和鑑賞力。

2、透過音樂互動教學培養學生主動的參與各種音樂活動,鍛鍊他們的合作與協調能力,增進群體意識、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3、教學中應適時的發展學生的想象培養他們的創造潛力。

五、結合學生的實際本課的重難點應是:

能主動的參與互動教學並能自信的演唱歌曲。難點是:發展學生想象培養學生的創造力。

六、為克服重難點我採取的教法和學法有:

創設情境法、模仿教學法、對比法、聽唱法。根據學生在兒童階段自然嗓音很純、很亮、體形靈巧這一特點。我還採取用了律動、遊戲互動法等教學手段。

七、本課的教具是多媒體。下面是本課的教學過程分為:

1、情境匯入激發興趣

2、利用教法克服難點

3、準確完整的演唱歌曲

4、拓展延伸培養學生創造

5、自評互評培養鑑賞力。

共五個環節完成本課的教學。

第一環節:情境匯入為了培養學生的興趣、營造濃郁的音樂課堂氛圍、加強教學的直觀性。我採取了用多媒體來創設情境並在聲像一體的課堂氛圍中匯入了新課。透過對音樂的體驗使學生在音樂審美的過程中獲得喜悅,對音樂產生興趣,因而學生全身心的投入了課堂。

第二環節:利用教法克服重點和難點

本環節也是這節課的重點環節。結合學生的自然特點,並在教學中建立平等的師生和諧關係。我採取了聽唱、律動、遊戲等教學方法來克服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如:節奏難點的解決方法:四分音符用雙手拍肩,八分音符用雙手拍腿等律動比一比看誰表現的最好並獎勵小紅花。如:音準難點的解決方法:可以引導並帶領學生做聽一聽、學一學、唱一唱、做一做遊戲。(具體的方法應根據教材而定,隨機應變)還可以透過師生接龍演唱遊戲解決難點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在幫助學生解決難點的過程中還應該尊重學生的個性對錶現進步的同學應及時的給與獎勵。使每一位學生的音樂潛力都得到發展。

第三環節:準確完整的演唱歌曲

演唱歌曲是小學生最易於接受和參與的表現形式。為了使學生能主動的參與互動教學並能自信的演唱歌曲。我適時的創設與歌曲內容相適應的教學情境,並透過觀察比較採取了唱一唱、敲一敲、演一演等教學法(舉例:應根據教材進行舉例)充分調動每一位同學的積極性。引導學生主動的有感情的演唱並多給學生鼓勵。這既培養了孩子們的自信心又克服了本課的難點。完成了教學目標。

第四環節:拓展延伸培養學生創造有感情就有想象,從而形成創造思維。老師可依據本課的內容及情緒鼓勵引導學生進行即興創編活動。充分挖掘學生的潛力。創編一些與課本情緒一致的節奏、詩歌、故事、遊戲、音樂表演等。(創編的內容和形式可以根據教材而定)根據學生的個性差異對每一位同學都應該多關心多鼓勵。構建和諧團結民主的氛圍。引導學生積極討論共同參與,培養學生樂觀的學習態度和友愛的精神。鍛鍊合作與協調能力,增進群體意識,培養團隊精神。

第五環節:自評互評培養鑑賞力

本課的教學評價我是以表揚和鼓勵為主,隨時引導學生在音樂活動中開展自評互評和老師的隨堂評價,以提高學生的樂感和審美能力。我評價他們的重點是能否積極自信的參與音樂表現、能否與其他的同學協作配合、在課堂小結時我還安排了學生談一談這節課的感想如:這節課你學到了什麼?歌曲中你最喜歡那一句?在課堂上對那些有創意的學生我還及時的發給他們小獎品。小結:以上是本課的總闡述,不到之處請評委指正。

小學音樂說課稿2

一、說教材:

(一)教材分析:

《採菱》是蘇少版小學音樂教材四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甜甜江南”中的一首歌曲。歌曲由五個樂句組成,前兩句方整對稱,第三句活潑、生動,第四句模擬划船動作,最後抒發情感。

這首歌曲是對學生進行愛家鄉教育的一首非常貼切的歌曲。

(二)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用優美、親切的歌聲表達熱愛家鄉的真摯感情。

2、簡單瞭解江南的相關文化。

(三)教學重點:

指導學生學唱歌曲《採菱》

(四)教學難點:

高音的演唱及切分節奏的把握

(五)教學準備:

鋼琴、多媒體課件等

(六)課時安排:

1課時

二、說學生:

本學期,雖然我不任教四年級,但是根據曾經教過多屆四年級音樂的經驗,這首歌曲對於學生來說,還是有一定難度的。尤其是高音部分,教師要給予適當的引導,避免讓學生出現嘶喊的現象。另外,切分節奏也是學習中的一個難點。教師要透過各種方法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聲情並茂地表現歌曲。

三、說教法

在本課的教學過程中我綜合運用談話法、示範法、等誘發學生學習歌曲的興趣。同時充分利用生動形象的教學語言,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令整個教學活動成為師生之間不斷進行思想交流與心靈溝通的過程,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四、說教學過程:

一、匯入:

首先我播放一首林俊杰的歌曲讓學生聆聽,不用說,孩子一定能猜出歌名《江南》,繼而讓學生簡單瞭解何謂江南?再利用多媒體課件出示一些江南的畫面,讓學生有感官上的認識。接下來,再出示一幅畫面,讓學生猜測畫面中的人物在做什麼?答案為(採菱),同時,教師引出本課所學歌曲為《採菱》。

二、學唱歌曲:《採菱》

1、學生熟悉歌詞

2、教師範唱,請同學跟著小聲哼唱,注意切分節奏處的演唱一定要準確。

將切分節奏處找出,依次練唱。(這是這首歌曲的一個難點)

3、教師彈琴,學生跟琴學唱,教師給予點評,並糾正錯誤的地方。

4、多種方法練習(接龍唱、小組唱、男生、女生分別唱等等)

5、處理歌曲:

師生共同討論,《採菱》這首歌曲,應該用什麼樣的音色、速度和情緒來演唱更能表達對家鄉的熱愛之情。(用自然優美的音色,連貫流暢的氣息,唱出水鄉的孩子對家鄉、對生活的熱愛之情。)

6、全體學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採菱》。

7、分小組進行創編表演,並分組上臺展示,選出最好的小組。

教學過程中,教師應以平等、尊重、理解、關心、賞識的態度去對待每一位學生。在這一環節中我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給學生留下了自主活動和自主創編的時間和空間,師生互動,共同學習。讓孩子們在輕鬆愉快的學習環境中學會歌曲,突破重難點。

8、拓展:利用多媒體課件欣賞部分江南的著名景點。

最後,教師對本節課進行總結。

五、說教學預想

希望透過這樣的教學設計,發揮學生主體作用,使整個教學在愉快合作、多彩、友愛、融洽的氣氛中進行。從全面提高學生素質出發,為學生創造良好的教學氛圍,從對立變為和諧,變被動為主動,努力做到既能促進學生能力最大限度地發展,又不加重學生負擔,特別是在情感上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到激發,讓每個學生享受到成功的歡樂。

小學音樂說課稿3

一、說教學思路設計:

《故鄉的小路》是人音版小學音樂第九冊第五單元的教學內容,這是一首兩段體的優美抒情歌曲。4/4、3/4拍,D宮調式,曲調流暢而又抒情。歌曲表達了人們回憶美好童年的內心激動的心情。歌曲的第一樂段由兩個樂句構成,此段音區低而深沉,樂句都以弱拍起音開始,平穩的曲調,表達了人們帶著思緒萬千的心情走在熟悉的小路上,勾起了對往事美好的回憶。在第二樂句中還出現了一個臨時變化音。音調上使人感到對小路是多麼親切的情感流露。

在第二樂句中一個八度跳進,使人彷彿追憶到兒時歡樂生活的情景。歌曲以六度跳進到第二樂段,使情緒漸漸地得以抒發,在音區上升高,由衷地抒發了熱愛家鄉的心情。全曲未句,在“呣”的哼鳴中結束,但心情久久不能平靜,往事歷歷在目,彷彿“童年多美好”的話語還要向你傾訴。在教學本課時,我誘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儘可能選用趣味性的教學方法來激發學生的興趣;並創設情景,讓學生自主參與,自主探索,獨立獲取知識。同時充分利用生動形象的教學語言,使之貫穿於整個教學過程中,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使整個教學活動成為師生之間不斷進行思維交流與心靈溝通的過程,以達到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因此我的教法中體現:

(1)審美體驗價值

(2)音樂中加強群體意識

(3)變難為易的教學手段。

充分調動孩子們全身的感官,使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教學,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透過分組合作、質疑探究來突破難點解決問題。

二、說教學目標:

新課程對音樂的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提出以音樂審美為核心的基本理念,應貫穿於音樂的教學的全過程,在潛移默化中培育學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音樂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學習,應有機地滲透在音樂藝術的審美體驗之中。音樂的教學應該是師生共同體驗、發現、創造、表現和享受音樂美的過程;應該是在教師指導下,學生積極、主動的體驗與感悟音樂的過程。本課與前課是同一主題的內容。因為“故鄉”是“家”的擴大,是大的家。讓我們從音樂作品中領悟愛家,愛故鄉的做人基本素質。因此我的教學目標是:

1、能用柔美的聲音演唱歌曲,表達自己對故鄉的愛。

2、透過創編動作,瞭解變拍子與變音記號,使學生進一步感受三拍子、四拍子樂曲的特點,加強對變拍子的認識。

3、唱好二聲部合唱,加強同學之間的合作能力。

三、說關鍵處的處理:

根據學生年齡特點,我認為本課是以唱歌為主的音樂課,重點是用柔美的聲音演唱二聲部歌曲,把握三拍子、四拍子的變拍子節奏,表現出歌曲優美、抒情的思鄉情。在這個環節,我採取教師語言描述創設情境,學生想象美麗景色的形式,激發學生的情感,引導學生用柔美的聲音演唱;另外利用遊戲的形式,將3/4與4/4變拍子節奏這一難點解決並消化,讓它變成一個輕鬆的可以一筆帶過的東西。

四、說教學過程:

1、組織教學:聽三拍子和四拍子音樂進教室(《蘋果豐收》、《我怎樣長大》)邊做律動邊進教室,透過聆聽感受三拍四拍子樂曲的節奏特點,並運用形體的動作增強學生對兩種拍子的韻律印象。學生說出兩種拍子的不同,你是用什麼方式區分的?

2、導課:

剛才我們大家一起聽的這兩首歌曲是本學期剛學過的,你們誰還記得它是哪個

國家的作品?

那麼,你們還記得這兩首作品的拍號嗎?

利用孩子們對競爭的興趣,激發學生對學習新知識的積極性。並加以及時的表揚、鼓勵。

3、節奏遊戲,興趣引路:

在教唱《故鄉的小路》一課時,在一開始先用遊戲抓住他們的興趣,讓學生參與其中,將這節課的重點提出來用玩遊戲的方式來消化它。比如:聽歌曲《故鄉的小路》的伴奏音樂,教師帶領大家做變拍子的拍手遊戲,讓學生透過拍手這一簡單的動作,領會變拍子歌曲的特點。首先,教師規定一套表現三拍子和四拍子強弱規律的動作,比如:三拍子——拍手掌、點手心、點手心;四拍子——拍手掌、點手心、點手心、點手心。老師舉起拍號卡,(3/4拍和4/4拍的)帶領學生一邊做動作,不同的卡代表不同的拍子。其次,讓學生開動腦筋,各自編創一套獨具風格的動作,並與大家一起分享;最後,老師將學生們的注意力重新收攏,集體進行變拍子的音樂遊戲:

根據老師彈奏的音樂節拍特點,做出不同的規定動作。

而所有的這些只是為了《故鄉的小路》這首歌曲的教唱和歌曲中變拍子節奏的把握做鋪墊。透過以上的練習,解決了曲譜教學中的難點,為新課的教學掃除了障礙。這種教學中創造的生動活潑的學習氣氛,可以調動學生身心各方面的能力和條件。並且讓學生明白生活本身就是音樂的源泉。

4、測試聽力,區別變音記號:

剛才大家的練習做的非常好,老師現在想測試一下你們的聽力。請聽老師彈奏的這兩個樂句,有什麼不同?

彈奏歌曲第二樂句,並將變化音改動一次,讓學生聽辨其中的不同。加以練唱,解決關鍵音的演唱。

5、熟悉旋律,合作學唱:

透過老師範唱和教唱,讓學生熟悉歌曲旋律,理解歌詞內容,並利用節奏拍手傳遞遊戲的形式,一邊拍手一邊讀歌詞。另外,採取讓他們分組接唱、分組演唱和分男女生唱。從易到難逐步將學生學習的難度降低,使學習效果更具有實效。

演唱的過程中注意情感的體驗,根據音樂藝術的審美表現特徵,引導學生對音樂表現形式和情感內涵的整體把握,領會音樂要素在音樂表現中的作用。最後按處理將歌曲完整的帶有情感的演唱。

6、歌聲中結束:

本課的設計,力求體現以人為本的思想,著眼於學生的主動發展,透過充分的音樂實踐培養學生的能力,提高音樂素養。多媒體的教學手段,為課堂帶來了活力,注入了生機,彌補了教學中單一的教學方法,給了學生以直觀的美感享受。

五、說課件設計:

第一頁:優美的圖片做背景,插入三拍子、四拍子音樂,聽音樂做動作,激發他們的興趣與求知慾。

第二頁:三拍子、四拍子的強弱規律圖示。做遊戲時的節奏圖譜。

第三頁:變化音符的演奏樂譜。

第四頁:歌曲《故鄉的小路》的歌詞,配合讀詞做遊戲。

第五頁:歌曲《故鄉的小路》的圖譜。

第六頁:優美圖片做背景,插入歌曲《故鄉的小路》的範唱音樂以及伴奏音樂。進行接唱、領唱、齊唱的練習。

這就是我對本課的粗淺認識,有不當之處還請各位領導和老師們提出寶貴意見,謝謝!

小學音樂說課稿4

大家好!

近年來,在素質教育的新型教育理念下,美育已被列為了教育方針的內容之一,佔據了重要的地位。而音樂做為人類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藝術形式之一,是實施美育的主要途徑。今天我便以湘教版小音第七冊第二課《晨》一課來和大家共同探討音樂教育在審美教育中的作用。

一、說教材

(一)教學內容

本課為湘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書音樂第七冊的第二課。它從四年級學生的實際經驗出發,以“晨”為情景主題,編排了二聲部歌曲《清晨》、管絃樂曲《晨》的聽賞以及聽賞與跟唱歌曲《早晨的歌》等內容,其目的是在於引導學生在豐富多彩的音樂活動中感受大自然的美麗,生活的美好,並從中懂得“一日之計在於晨”的道理。

(二)教學目標的確定

根據新課標和我對教材的理解,結合學生的實際水平,我把本課的教學目標定為以下兩點:

1、能認真聆聽樂曲《晨景》,感受音樂的情緒及意境,並能用語言作簡單的描述。

2、能認真聽賞並跟唱《早晨的歌》,感受歌曲的情緒,體驗歌曲朝氣蓬勃、樂觀向上的情趣,並能積極參與音樂活動。

(三)教學重難點的確定

根據教學目標,本課的教學重點設定為:引導學生充分感受音樂的不同情緒。

由於本課是以音樂欣賞為主,而音樂欣賞對於小學生來說是一種比較難的學習活動,因此,我本課的難點是:充分引導學生認真的聆聽音樂,積極參於音樂活動,並能正確的'感受音樂情緒。

二、說設計

為了讓學生在美的教學氛圍中去體驗和感受音樂作品中的豐富之美、變化之美、和諧之美,我設計了“寧靜的晨”和“歡樂的晨”這兩個教學情境,將他們在三年級時聽賞過的《苗嶺的早晨》的片段穿插其中,意圖首先透過熟悉的音樂切入課題,這樣讓孩子們能夠很快的接受,並很快的進入教學意境。再透過聽——聽《晨》,欣賞管絃樂器描繪的田園般風格的美妙晨景;說——能用自己的話語說出音樂描繪的清晨靜謐清新的抒情畫面;唱——唱《早晨的歌》,用自己的歌聲表現早晨的美;配畫——與姊妹藝術結合,多方位的體驗早晨的美。透過這一系列活動,力求全體孩子充分地參與進來,從而更深地去理解音樂,體驗生活的美好,激發孩子們朝氣蓬勃、樂觀向上的情感。

三、說教學過程

(一)創設意境,讓孩子們感受音樂情境。

為了讓學生能馬上從暄鬧的下課中回到我所創設的“寧靜的早晨”這一個教學情境中來,我首先選擇了一首優美的鋼琴曲《星空》為背景音樂,讓學生聽著這樣的音樂輕輕走進音樂教室,並坐好休息,使他們從中感受到寧靜的音樂氛圍,為以下的“寧靜的晨”的教學情境的創設做鋪墊。在全班同學都已經進入了這樣的音樂氛圍中時,我繼而播放了學生們所熟悉的《苗嶺的早晨》前面一段很幽靜的音樂引子,並引導:“這段音樂是我們以前所欣賞過的什麼樂曲?它描述了一個怎樣的景色?”讓學生從熟悉的音樂切入到我本堂課的音樂主題情境中來。

(二)視聽說唱相結合,讓孩子們理解音樂內涵。

為了讓學生準確地理解音樂情境,我採用視聽說唱相結合的方式,充分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啟發學生的聯想和想象,讓學生們能更深地理解音樂的情境,從中感受到音樂所描繪出的大自然的美麗。首先我用故事匯入,激起孩子們聆聽音樂的興趣,並展示了音樂主題。在學生閉眼聆聽全曲之後,我請學生們相互交流對音樂最初的感覺,引導學生從音樂的力度、速度等方面來理解和感受樂曲。接著我從:哼唱——用“U”音輕聲哼唱音樂主題,並加入強弱的變化,表現出樂曲中描繪的太陽慢慢升起的音樂情景,激起學生的表現欲,透過他們自己的參與表現來更深刻地理解音樂內涵;視覺感觀——選擇兩副意境不同的圖畫,讓學生透過選擇與音樂內容相似的圖畫,引導他們正確地理解音樂的情境。在再次聆聽音樂的環節裡,我又播放了多媒體課件,將音樂與影片相結合,把音樂情境具體化到一幅幅美麗的畫面,讓學生有進一步的視覺感觀,從而能更形象地理解音樂;說——在學生們已經能基本把握樂曲的情緒與意境之後,我引導學生用自己最美的語言來描述音樂所描繪的情境,並隨樂誦讀。在這一系列的活動中,讓學生在自然理解音樂的同時透過再造想象表現音樂,在感受樂曲的同時培養學生聆聽音樂的興趣和習慣。既凸現了重點,又解決了難點。

(三)體驗表現,讓孩子們融入音樂之中

在接下來的“歡樂的晨”的教學情境中,為了讓學生們能體驗到歌曲《早晨的歌》中所表現出的朝氣蓬勃的音樂情緒,我主要採用了體驗與表現的教學方式。首先我引用《苗嶺的早晨》中那一段鳥鳴的音樂,巧妙地將“寧靜的晨”的教學情境過渡到“歡樂的晨”中來。在初聽完早晨的歌之後,我選擇了一組節奏做為聲勢伴奏,突出了歌曲中的切分音節奏特點,並讓學生從(1)XXXX|(2)XXXX這兩種節奏形式的拍擊與選擇活動中感受到第二種切分節奏更具有動感性與歡快性,從而更符合《早晨的歌》這首歌曲的音樂情境。由於這是一首跟唱歌曲,沒有演唱歌曲那樣高的要求,因此,我便要孩子們隨音樂自主跟唱歌曲,教師放手讓同學自己學,自己教,教師給予積極的評價、指導。讓每位同學都有自信心,都能享受成功的喜悅,真正起到夥伴、引導、組織的作用。最後,老師引導:同學們,早晨的時光這麼美好,讓我們也跟著一起動起來吧!老師和同學們一起隨音樂唱起來、動起來,課堂上頓時呈現出了一片歡樂的景像。學生也真正融入到了音樂之中,體驗到了音樂的美好,從中感受到生活的美麗多彩。

四、教學隨想

音樂的審美教育,應當是更深入地瞭解音樂作品的內涵和本質,不能為欣賞而欣賞,為娛樂而娛樂,為享受而享受。要讓學生們在音樂欣賞中,使感情在愉悅中得到昇華,使精神在歡樂和享受中得到陶冶,最終在道德上有一個淨化的作用。作為教育工作者我確實體會到,使學生在美的教育中,透過體驗和感受而達到受教育的目的,是一種理想的教育方式。我希望能透過這一課來體現這種教育方式,但由於我只是一名年輕的教師,在教學經驗上還有很多的不足之處,在此,還希望各位領導與前輩們能給予我更多的指導與幫助,謝謝!

小學音樂說課稿5

一、說大綱

根據《大綱》要求,六年級學生學習“南腔北調”是音樂教學中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透過欣賞、學唱不同風格、不同體裁的戲曲,從而加深同學們對祖國的熱愛,並擴大音樂視野,提高欣賞音樂的能力。

二、說教材

1、教材分析:本課是第十一冊“倉臺七臺——棒”中的豫劇部分,承接第十冊教材,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六年級學生已有一定的音樂基礎和學習能力,在此時欣賞、瞭解、學習我國的戲曲是非常恰當的,教師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之願學、想學、樂學、愛學。

2、教學目標:

1)學唱豫劇《花木蘭》選段,豐富學生的戲曲演唱經驗,理解伴奏樂器對風格形成的重要作用。

2)透過欣賞使學生初步瞭解豫劇的基礎知識,體驗豫劇藝術的魅力,激發學生對豫劇傳統戲曲藝術的自豪之感和熱愛之情,宏揚中國傳統藝術。培養他們熱愛祖國優秀文化的感情。

3)瞭解豫劇的有關知識。初步認識豫劇的藝術特徵,知道豫劇的起源、角色行當、伴奏樂器和一些名家名劇。

3、教學重點、難點:學唱豫劇《花木蘭》

三、說學法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要讓學生能主動積極地學習,選擇方法是很重要的。根據教材的內容和學生年齡特點,我在學法的指導時緊緊圍繞教學目標,主要透過“聽”歌曲的旋律、節奏等要素,讓學生去感知音樂,享受音樂。

四、說教法

由於學生平時接觸豫劇的機會較少,為了能幫助學生了解豫劇特點特點與樂曲的學習,掌握豫劇的風格,我採用了以下的教學方法。

1、視覺圖象法:對於豫劇,學生不那麼瞭解。為了使他們更直接地瞭解豫劇,我運用電腦軟體製作了課件,給學生視聽結合,避免枯燥的說教形式,使本來抽象的內容變得具體形象化。

2、在教學中我還運用了創設情景、興趣引入法、感性到理性、音樂律動等方法。音樂家修海林認為“音樂審美必須要求體驗到音樂的意境”,在這一課,我充分運用了多媒體教學手段,儘量讓學生體驗到音樂的意境,在學唱《花木蘭》同時,學習花木蘭的精神和品格。

五、說教學程式

(一)、感受豫劇(創設情境、組織教學)

1、播放豫劇《花木蘭》

(學生聽著音樂走進教室就坐)

2、師生問好。

(二)、瞭解豫劇

1、師:剛才我們聽到的音樂片段屬於戲曲當中的哪個劇種?(生:豫劇)豫劇是流行我國各地的戲曲劇種之一。豫劇一向以唱見長,在劇情的節骨眼上都安排有大板唱腔,唱腔流暢、節奏鮮明、極具口語化,一般吐字清晰、行腔酣暢、易為聽眾聽清,顯示出特有的藝術魅力。你對它又瞭解多少呢?

2、小組交流蒐集的資料,並請幾位學生起來發言。(生:……)

3、老師對學生的發言作總結和歸納:(多媒體出示文字介紹)

a、豫劇的由來——也稱河南梆子、河南高調。因早期演員用本嗓演唱,起腔與收腔時用假聲翻高尾音帶“謳”,又叫“河南謳”。在豫西山區演出多依山平土為臺,當地稱為“靠山吼”。因為河南省簡稱“豫”,解放後定名為豫劇。是河南省的主要劇種之一。

b、豫劇的風格首先是富有激情奔放的陽剛之氣,善於表演大氣磅礴的大場面戲,具有強大的情感力度;其次是地方特色濃郁,質樸通俗、本色自然,緊貼老百姓的生活;再次是節奏鮮明強烈,矛盾衝突尖銳,故事情節有頭有尾,人物性格大稜大角。

c、豫劇的角色行當,按一般的說法是四生、四旦、四花臉。

4、瞭解豫劇的名家名劇:

名劇:《秦雪梅》《三上橋》《程嬰救孤》《杜蘭朵》

(三)、學唱豫劇《花木蘭》

1、師:今天,我們就來學唱豫劇《花木蘭》(出示圖片)

2、欣賞前簡介《花木蘭》的劇情:在古老的中國,有一位個性爽朗,性情善良的好女孩,名字叫作「花木蘭」,身為花家的大女兒,花木蘭在父母開明的教悔下,一直很期待自己能花家帶來榮耀。終於,花木蘭女扮男裝,代父從戎、出征前老父贈木蘭以寶劍一把,冀女兒於沙場上旗開得勝、時軍中遭逢內憂外患,軍官張奎,劉康等人為奪主管軍官之職,爭持不下,竟大打出手。木蘭出言勸阻,眾人不聽,木蘭乃施展奇功,把混戰將士打得東歪西倒,教一眾俯首聽命。

內憂雖息,然而外患未絕,某夜入黑,胡笳戰鼓齊鳴,木蘭機警,喚醒營中軍士。可是士兵剛從睡夢驚醒,陣腳大亂、最後,靠木蘭偕主將柳元慶統領軍隊,才成功擊退敵軍、木蘭從軍十二載,戰功彪炳,衣錦還鄉之日,卸下戎裝,其女兒之身始告揭穿。

3、播放豫劇《花木蘭》

4、分析人物性格,學習花木蘭的精神和品格

師:你覺得花木蘭是怎樣的一個人?(生:……)

5、出示歌詞,感受唱腔。

師:大家看,這些唱詞字斟句酌、句句精練,深動地刻畫了人物形象。

6、再聽樂段,感受唱腔。

7、模唱歌曲,解決難點。

8、結合聽賞感受,加入打擊樂進行演唱。

(分小組進行練習、展示)

9、師生點評,進行表揚。

四、課堂小結:豫劇是綜合性的舞臺藝術,它的博大精深不是我們一天兩天能挖掘的,讓我們在今後的日子中,與它走的更近……

五、邊唱邊演,隨豫劇《花木蘭》音樂走出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