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入侵者課文教學設計
作為一位傑出的教職工,時常需要準備好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教育技術的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於運用系統方法設計教學過程,使之成為一種具有操作性的程式。怎樣寫教學設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生物入侵者課文教學設計,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生物入侵者課文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閱讀課文,瞭解本文說明的主要內容。
2、學習本文所使用的說明順序和說明方法。
3、提高學生的環保意識。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重點】
學習本文所使用的說明順序和說明方法。
【課前準備】
蒐集生物人侵的相關資料,要求寫出生物入侵者的名稱、原產地、人侵地及
危害。(至少蒐集一種生物入侵者的資料)
藉助工具書,掃除字詞障礙。
將預習中發現的問題記在卡片上。
【教學設計】
一、匯入新課
教師講述一則生物入侵的訊息(也可用多媒體播放生物入侵的相關資料)。
教師講完後,請學生用一兩句話概括這則訊息的主要內容。
明確:科技高度發達的21世紀,我們共同的家園──地球正面臨著越來越
嚴峻的挑戰,環境問題已成了擺在人類面前的亟待解決的問題,而生態問題則又是當今世界環境問題的中心議題。下面我們來共同學習《生物入侵者》,希望學習此文能促使我們提高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教師板書課題)
二、題解
要求學生合上書,用自己的話說一說“入侵”和“生物人侵者”的含義。
要求學生從文中勾畫出揭示“生物入侵者”含義的語句。
三、自主閱讀、整體感知
教師用多媒體(或幻燈)展示以下問題,學生閱讀思考。
1、本文除了告訴我們什麼叫生物入侵者,它還講了哪些內容?
2、你覺得學習本文應從哪些方面人手?試擬出本文的學習目標。
四、質疑問難、交流互動
1、小組內交流:
學生在自主閱讀的基礎上透過交流弄清文章內容,並共同擬定學習目標。
將預習中發現的問題在小組內提出並共同解決,如果有不能解決的問題,課下與老師班上交流:明確本文學習目標及主要內容。
2、明確學習目標:(見前面的教學目標)
主要內容:本文還講了生物入侵帶來的巨大危害、造成生物入侵增多的原因和途徑、生物學和生態學界對“生物入侵者’’的不同態度以及目前世界各國對“生物入侵”採取的相應措施。
3、編寫提綱:
教師用多媒體展示結構圖示,要求學生在空缺處填上相關內容。
引出話題:介紹什麼是生物入侵者(1段)
擺出現象:──(段)
《生物人侵者》探究原因:──( 段)
揭示態度:──(段)
採取措施:──(段)
五、寫法探究
1、探究學習本文所採用的'說明順序
⑴常見的說明順序有哪些?本文采用了什麼說明順序?
⑵探究本文這樣安排說明順序的好處。
學生討論後明確:運用邏輯順序符合人們的認知規律,且使文章結構嚴謹、層次
分明。
2、探究學習本文所採用的說明方法:
⑴本文主要採用了哪些說明方法。
學生討論後教師板書:列數字、舉例子、打比方
⑵找出文中運用上述說明方法的相關語句。
(將學生分成三大組,每一組找一種說明方法的相關語句,看哪一組找得又快又好)
⑶說說列數字、舉例子、打比方的說明方法的作用,並從文中各舉一例加以說明。
可安排學生先在小組內交流再在班上交流。
六、小結
要求學生從主要內容與寫作方法兩方面對全文作一個小結。
教師在學生髮言的基礎上總結全文。
明確:這是一篇關於生態問題的說明文。它向我們說明了什麼是生物入侵以及生物入侵帶來的巨大危害,促使我們對這一特殊的生態現象高度警覺。我們學習這篇課文不僅能獲得一定的生態知識,還能培養我們對社會的責任感。另外,這篇課文結構嚴謹,層次分明,運用了列數字、舉例子、打比方等說明方法,為我們寫作說明文提供了借鑑。
七、延伸拓展
教師出示一隻彩色粉筆,要求學生從列數字、舉例子、打比方這三種說明方法中至少選兩種方法對其作簡要說明。(每一小組推薦一個同學,看哪一組的同學說得最好。)
自然界還有哪些生物入侵者?怎樣才能有效扼制生物入侵的現象?現實生活中如果發現生物入侵者我們該怎麼做?
學生在小組內交流自己蒐集的關於生物入侵的資料,然後各小組推薦1~2份到班上展覽。(展覽安排在課後)
要求學生先在小組內討論,然後班上交流。
八、佈置作業
1、抄寫“讀一讀,寫一寫”中的詞語,並從中任選五個詞語寫一段話。(不超過150字)
2、查閱資料,瞭解達爾文的“物競天擇”和“適者生存”的理論。
生物入侵者課文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⑴ 積累詞語;
⑵ 瞭解文中介紹的生態環境知識,瞭解生物入侵者的有關情況;
⑶ 理清本文的說明順序,整體把握文章內容,提高閱讀說明文的能力;
⑷ 分析本文運用的說明方法,體會其表達效果。
2、過程與方法:
以學生自讀為主,教師設計閱讀題目指導學生自讀,並做必要的點撥;討論法,透過討論合作探究,解決問題。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瞭解“生物入侵者”,增強防範意識,為建設家園,保護家園而努力。
【重點與難點】
理清本文說明順序,把握文章所運用的說明方法。
如何看待在物種遷移過程中的“人為干預”?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課文匯入
向學生介紹古希臘“特洛伊木馬”的故事,瞭解什麼是入侵者進而提出什麼是生物入侵者的概念。
二、學生朗讀課文,教師正字音
三、轉入正文學習,主要透過以下問題的解決來完成教學重點(問題由投影展出)
形式:學生自由討論找出問題答案,教師加以總結歸納。
問題一:什麼是“生物入侵者”?
答案:課文第一段。
問題二:本文向我們還介紹了哪些內容?
答案:本文還講了生物入侵者帶來的巨大危害,造成生物入侵增多的原因和途徑、生物學和生態學界對“生物入侵者”的不同態度以及目前世界各國對“生物入侵”所採取的相應措施。
四、瞭解課文內容後,進而探究本文的說明順序和說明方法
明確:
1、使用了邏輯順序作用:符合人們的認知規律,使文章結構嚴謹,層次分明。
2、說明方法:列數字、舉例子、打比方
五、教師總結全文
明確:這是一篇關於生態問題的說明文。它向我們說明了什麼是生物入侵者以及生物入侵帶來的巨大危害,促使我們對這一特殊生態現象的高度警覺。我們學習這篇課文不僅獲得一定的生態知識,還能提高我們的環保意識以及培養我們對社會的責任感。
六、作業
抄寫課後“讀一讀、寫一寫”中的詞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