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愛車

《想象的汽車》教學設計

《想象的汽車》教學設計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以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那麼應當如何寫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想象的汽車》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分享。

一、教材分析

《想象的汽車》是嶺南美術出版社義務教育教科書《美術》八年級下冊第4課。本課旨在幫助學生進一步瞭解和探究汽車的造型特點,瞭解汽車在時代發展間的變化和進步。以設計師的角度,設計未來環保的汽車,讓汽車的造型更具線條美和細節更具裝飾美,從而暢想未來美好的生活。

二、學情分析

初二年級學生是典型的零零後群體,他們生活在數字化科技迅猛發展的時代,接觸很多新潮的事與物,無論在生活方式、文化藝術還是科技等領域都有著全新的視角和態度。但是,他們身上的兩極矛盾性非常明顯,既幼稚又成熟,對一些沒有科學根據的想象感到幼稚,但又熱衷於玄幻、穿越、平行世界等較為虛幻的想象。基於這種現象,教師需在保護他們大膽想象的同時,應側重引導學生像設計師一樣思考,掌握設計方法,用科學的態度、美的原則去思考和設計,以求能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用美術改善生活。

三、教學目標

1、知識和能力:瞭解現代汽車的造型,設想未來汽車造型的發展趨勢。展開想象,能手繪出具有設計感、造型時髦的未來環保汽車。

2、過程和方法:透過三段式教學,利用任務驅動學生一步步掌握,以拼代畫的思路引導,以點帶面的示範講解,學生在個人創作中掌握設計方法和創意表達。

3、情感和態度:感受設計文化,創意的可貴,啟發學生要尊重他人的設計成果,誠信做人。

四、重難點

1、重點:如何一步步引導學生掌握設計方法,在外形、細節和裝飾方面,繪出腦海中的未來汽車。

2、難點:如何透過外形、細節、裝飾表達時尚、有質感、未來感的想象的汽車。

五、教學準備

教師:

多媒體課件、自制動畫、汽車圖片、零件素材圖片、幾何形圖片、磁鐵

學生:

畫紙、勾線筆、馬克筆

六、教學過程

(一)課堂匯入(3分鐘)

首先課前熱身:組裝汽車。假如讓你設計一輛未來的汽車,它有很多新的功能,你會給它新增什麼新功能呢?

(學生活動一:請兩個同學在1分鐘內,利用素材,組裝出一輛未來汽車。)

我們知道未來的汽車在功能上肯定會有很多創新,上天、入海、節能、無人駕駛、懸浮、小巧的…功能上的創新,交給偉大的科學家們,這節美術課,我們的任務是為未來高科技的汽車配上更有未來感和設計感外形。所以這一課我們來放飛思維、開啟腦洞,設計想象的汽車。寫標題《想象的汽車》。【設計意圖】在匯入環節,用組裝汽車的小活動,對汽車功能方面的設想快速帶過,並直觀地展示給學生看未來汽車可以有哪些新功能,將功能上的創新交給科學家,引導學生著重思考汽車外形上的創新,並思考如何將這些新功能融入在汽車外形中,使汽車更具美感。

(二)課堂新授

新授一:(8分鐘)

既然這節課的重點是設計未來汽車,不要害怕自己現在腦袋空空的,沒有想法,老師化身諸葛亮,給大家獻上三個錦囊妙計,喚起大家的創意靈感。我們可以從這三個方面入手,第一,整體,也就是汽車的外形。

師:說到外形,你們能說出幾個幾何形的名字?

生: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梯形、菱形、橢圓、圓…

師:反應非常迅速!這一些幾何形,你覺得哪一些更適合作為汽車的外形呢?

生1:長方形,因為現在汽車都是長方形的。

生2:三角形。

生3:是長方形和梯形的組合。上面是梯形,下面是長方形。

師:觀察很仔細!你們看看這輛汽車是由什麼幾何形組成的?

生:梯形、長方形、三角形。

師:說明汽車外形不是由單個幾何形構成的,而是由多個幾何形組合成的外形,這給我們設計提供了思路,在設計想象的汽車的外形,是不是也可以透過一些幾何形去組織成一個完整的汽車外形呢?請大家欣賞老師製作的影片動畫。從影片中我們看到了,這些汽車都是由簡單的幾何形組成的,它可以透過組合或者部分重疊產生無數的外形。

師:小時候我們玩過一個遊戲透過拼來產生各種形象,什麼玩具?

生:七巧板。

(學生活動二:七巧板,幾何形可以組合出無數不同的外形。請一個同學1分鐘用幾何形來拼一拼汽車的外形,其他同學開啟信封在畫紙上拼,不能超出畫面外。)

師:拼出來的形狀要符合一個原則,大家看一下這兩張圖片,你們覺得哪一個更加有未來感呀?它有什麼特點?

生:右圖,更簡約。

師:右圖的汽車更有流線和簡約的外形。這是汽車造型設計發展趨勢。除了組合,幾何形還可以怎樣“合作”?切挖,當兩個不同的幾何形疊加在一起的時候,他們有重疊的部分,那這一部分,被我們拿走後,就叫做“切挖”。同樣切挖也可以形成很多種外形。切挖的方法留給你們嘗試和探索。

(教師示範一:根據學生拼的汽車外形,老師畫出流線的外形。)

師:拼出來後你們有沒有發現,如果汽車都是這樣稜角分明、轉折突然、硬繃繃的外形好看嗎?用幾何形組合出基本的汽車外形後,還要用粗的那頭馬克筆畫出汽車外形,是流暢有變化的線條。外形上可以做一些變化,如增加速度感,速度線,殘影。

師:組合和切挖能不能共用?

生:可以。

(2分鐘)學生任務一:

來試試老師給的第一個錦囊妙計好不好用,大家在2分鐘內在畫紙上對幾何形進行組合或切挖,用粗的那頭馬克筆在畫紙上勾勒出外形的曲線,設計出簡潔的、流線的未來汽車,要求:構圖要飽滿,外形新穎。

新授二:(5分鐘)

接下來第2個錦囊:細節,之前對汽車進行過寫生,一起來回顧汽車的外部結構有哪些?

生:車窗,車燈,方向盤,車門,車頂,車輪、後視鏡…

師:舉個例子,車燈,你們覺得它是什麼外形?

生:也是組合的幾何形。

師:比如圓形加三角形,這樣看好像還是有點像個大甜筒,怎麼樣更好看呢?把它尾巴拉尖了往上翹,多了一點點的變化,就讓這個車燈更有細節。還有車窗,可以是半圓、三角形、梯形…

(教師示範二:新增細節)

師:新增這些細節同樣要遵循一個原則,看看這兩輛汽車,上面這輛的外形主要用了什麼幾何形?

生:圓。

師:下面這輛呢?

生:平行四邊形。

師:這也是我給大家的第二個錦囊妙計:統一協調。上面這一輛車輪胎和車身都是橢圓形的,整個汽車都是比較流線,而下面這一輛,它的車身和旁邊的這4個腳都是比較硬直的.線條,是以平行四邊形為基本型,裡面有一些圓形的裝飾。整體統一協調的外形。這三個同學的作品都是比較協調的,第一第二幅外形是圓潤的,包括它裡面的車窗、車燈、車門都是圓咕咕的線條,第三幅是酷炫的梯形,線條是尖銳的。

師:藝術的本質其實就是線條,外形和色彩。所以,線條非常重要。以下這三個線條他都有什麼問題啊?太髒、太亂、太毛,優美的線條一定是流暢、均勻的。

(5分鐘)學生任務二:

對幾何形再進行組合、切挖,用細的那頭馬克筆為未來的汽車新增區域性的細節,比如:車燈,車門,車窗,車,輪胎等等,並且能夠在這些細節上體現一點汽車的新功能,比如排氣孔、太陽能源等。要求:整個風格協調統一,線條流暢。

新授三:(2分鐘)

第3個部分是裝飾,也要請出第3個錦囊妙計了。這是我們每節課都在強調的——點線面,點線面的裝飾如何才能呈現美感呢?離不開一個詞:節奏。

師:由大變小是什麼節奏(規律)?

生:漸變。

師:改變漸變的方向,可以得到三種不同的裝飾效果。除了大小漸變,點還可以按什麼節奏去裝飾呢?

生:疏密。

左邊和右邊比起來是疏和密,當我按疏密的節奏將點畫在一起時,可以出現這樣的效果。中國畫裡面有句話:疏可跑馬,密不透風,疏密對比要做到“疏可跑馬,密不透風”,才能產生強烈的視覺效果。

我們還經常說,自然就是美。自然和建築中其實有很多漂亮的線條組織,線條除了長短、粗細,它其實還有方向性,改變它的方向,是不是就可以產生不同的塊面。塊面可以進行遮擋。同時,線條的形態非常多,有直線、曲線、折線、虛線,加上粗細、長短,我們就可以有非常非常多線的組合變化。

師:以下這些點線面有什麼共同的規律?

生:重複、漸變。

師:利用重複、漸變、遮擋組合點線面。最後可以新增簡單的色彩,可以用對比色或相近色的搭配。

(10分鐘)學生任務三:

請你們用重複、漸變、疏密、遮擋等節奏,去對未來的汽車進行點線面的裝飾,要求:有節奏感,裝飾豐富,並且上色。【設計意圖】教師透過三段教學法,將設計未來汽車分成三個小任務,引導學生一步步的設計出想象的汽車。將難度拆分,幫助學生理清思路,如同設計師設計產品時應有的思考和步驟。這樣,學生能有方法有目的地去設計和表達,而不是天馬行空,毫無章法地想象,最後沒法將想法描繪出來。對於想象力不是很強的八年級學生來說,這樣的難度要減輕很多。學生在這個過程中會發現,其實所有產品的設計離不開外形、細節、裝飾(色彩),這樣有利學生形成設計思路,在設計任何物體時,也會從這三個方面去考慮如何表現美感。

(三)展示與評價1、作業展示(6分鐘)

將創作完成的作品展示出來,教師和學生協同進行佈局。

2、課堂評價按照《想象高手》和《節奏神手》這兩個方面,評選出最想象神奇外形和最有節奏美感的未來汽車。你覺得他哪個部分做得最好?對他有什麼改進的建議嗎?讓學生間進行自評、互評,最後教師總結和評價。

可追問一下幾個問題:

收穫最大的是什麼?

你遇到最大的困難是什麼?

(四)課堂小結及延伸

(2分鐘)我給大家講一個跟汽車有關的故事,這故事已經改編成電影叫《天才閃光》,雨刮專利的故事。一個大學教授平時喜歡搞點小發明,偶然的機會,他改良了原本只會一直刮的雨刮,卻被福特公司盜用了發明。教授踏上了漫長的螞蟻撼大樹的訴訟之路,生活徹底陷入深淵。

我們透過這次設計想象的汽車,知道想象力的重要性,它能改善我們的生活,盜取別人的創意很輕鬆,但我們更應該尊重和保護他人的勞動成果。否則,很可能要負上沉重的代價。希望同學們將今天學到的錦囊妙計運用在設計其他的方面,掌握方法加一點創意,我們就可以成為改變生活的設計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