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歷史

歷史傳說的離譜之處與功效

歷史傳說的離譜之處與功效

中國人有歷史的情結,讀書人自不必說,販夫走卒愚夫愚婦,也喜歡聽人講史,看人演史。因此,說歷史的事兒,就不是太史公之流所能壟斷的,史官錄正史,士大夫寫野史,民間不入流的小文人、說書人則講稗史,目不識丁的老百姓道聽途說,添油加醋講故事。這就有了歷史的民間敘事。

民間敘事跟正史不一樣,離事實也很遠,鬧到張飛打岳飛,關公戰秦瓊倒不至於,但發揮得非常厲害,一般都會離譜。比如北宋的楊業和潘美,這倆歷史上都實有其人,都參與了對遼戰事,而且多少有那麼點分歧。但是到了民間,倆人被納入“忠奸格局”,潘美成了朝中的奸臣,而楊業則是抗遼的忠誠戰將,一個在前方殺敵,一個在後方搗亂,並由此衍生出沒完沒了的楊家將故事,拖兒帶女,子子孫孫無窮盡焉。

湖北鍾祥是個小地方,但卻有一處世界文化遺產,明顯陵。我有好幾個朋友,都是鍾祥人,因此,我得以吃到那個地方的一種名吃——蟠龍菜。這種用豬肉魚肉加上澱粉和其他東西做成的狀若發糕的東西,好不好吃,暫且不提,但是這個地方名吃,卻跟明朝的一段歷史有關。

鍾祥關於蟠龍菜的由來,是這樣說的——明武宗駕崩,身後無子,朝廷選擇了三個藩王有資格入繼大統,其中就有封在鍾祥的興獻王嫡子朱厚熜。三個人,誰先到京,誰當皇上。但是三個人中,以朱厚熜距北京最遠。為了能搶在其他兩人前頭,朱厚熜的幕僚想出了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的辦法,一邊放出風來說他因路途遙遠,放棄競爭,一邊讓他扮成囚徒坐囚車趕路。但朱厚熜不能真的.吃牢飯,又不能大魚大肉,於是精明的廚師就做出了魚肉為材,外觀卻像發糕的蟠龍菜。終於,朱厚熜最先趕到北京,成為明朝第十一代皇帝明世宗嘉靖皇帝。這個故事,我聽幾個鍾祥的朋友都講過,言之鑿鑿。

但它其實還是傳說。歷史的真情是怎樣呢?明武宗死後無子,按繼承的規矩,得找離武宗最近的宗親繼承,不過武宗並無親兄弟,子侄輩指望不上,只好上推到爺爺輩的憲宗。憲宗四個兒子,頭兩個早夭,孝宗是老三,老四就是興獻王朱佑杭,即朱厚熜的親爹。因此,朱厚熜是唯一的選項,如果按規矩來,就非他不可。

可明武宗是個徹頭徹尾不講規矩的皇帝,害得滿朝文武找不著北,因此,為了矯枉,必須講規矩,因此,朱厚熜就這麼大模大樣地來了,不僅來了,而且屁股一坐穩,就改了迎接他的顧命大臣和太后立的規矩,讓他認孝宗當爹,而他的親爹只能降格為他叔叔(意思是說,朱厚熜是入繼給孝宗當兒子)。硬是不從,強行把自己的親爹追封為皇帝。結果群臣200多人擁在左順門大哭死諫,據說是哭聲震天,門被晃得直響。最後的結果,還是朱厚熜固執己見,把帶頭鬧事的人統統抓起打板子,往死裡打,一下子打死了十幾個,這就是所謂“大議禮”。大議禮塵埃落定之後,嘉靖皇帝的生身父親興獻王被從藩王升格為皇帝(追封),因此正在建的陵寢規格升高,變成了顯陵。

大議禮議出了顯陵,讓小小的鐘祥在幾百年之後,有了一個世界文化遺產,對當地的旅遊業大有好處。當地的旅遊業,自然少不了蟠龍菜式的民間敘事,就像楊家將故事所涉及的地方,都會出現若干遺蹟以及傳說一樣,都在給旅遊業做貢獻。

但是,這已經是後話了,當年製造故事的人,絕對想不到後來還有旅遊這種好事,更想不出世界文化遺產的名堂。後人製造故事,無非是對身邊的歷史不肯全然無所作為,多少得弄出點事來,讓自己所在的地方跟歷史名人沾更多的光,自己也與有榮焉。

傳著傳著,故事就編圓了,朱厚熜不知不覺,變成了齊桓公小白,趕著搶位子,皇帝寶座成了檳榔,誰先拿到誰嘗。最後的結果是,當地各色吃的用的東西,沾光變成了名吃名品,宣傳好了,走出當地,走向世界,弄不好,也會令前來旅遊的人們,享用的時候,多少感到一點文化和歷史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