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生物動物的行為知識整合
動物的行為知識要點
1、動物的行為:受神經系統和激素的調節,受遺傳物質的控制,這是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逐漸形成的。
先天性行為:一出生就會(如本能)(課本24頁)
後天學習行為:後天學習形成
學習是指動物藉助個體生活經驗和經歷,使自身行為發生的'適應性變化的過程。
動物行為的意義:動物個各種行為可以使動物對環境的改變做出有利於生存的反應。
2、動物行為的主要型別:根據動物行為的功能分為:取食行為、領域行為、防禦行為、攻擊行為、繁殖行為、節律行為、社群行為。
3、動物行為的研究:實驗法以觀察法為基礎。
第17章:生物圈中的動物知識要點
1、動物是生物圈中的消費者,同時促進了生物圈中的物質迴圈。
生產者:綠色植物 ;分解者:微生物
2、各種生物之間的捕食與被捕食的營養關係形成了食物鏈。
食物鏈寫法:草→蝗蟲→青蛙→蛇→鷹
3、動物對環境的影響:依賴→適應→影響→改變。動物能促進植物的繁殖和分佈。
4、我國特產的一級珍惜動物:大熊貓、扭角羚、褐馬雞、揚子鱷(爬行動物)
5、動物多樣性保護:就地保護、易地保護、法制教育和管理
6、生物圈中生物物種的滅絕是個漫長的自然過程。就地保護是保護動物多樣性的最有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