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生物/化工/環保/能源

八年級生物上冊《動物的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第二課時教案

八年級生物上冊《動物的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第二課時教案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運用研究動物行為的方法,探究動物行為的成因。

能力目標:

1.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觀察事物和表達、交流資訊的能力。

2.透過實驗“探究烏龜的繞道取食行為”進一步培養學生實驗操作技能。

3.掌握研究動物行為的方法

情感目標:

透過本探究活動,提高學生研究動物行為的興趣和激發他們的學習的興趣。

教學重點和難點

探究方法和提高學生的研究動物行為的興趣。

課前準備:龜,木塊,沙土,溼草,新鮮的豬肉碎末(餡)

教學設計:

學習過程

學生活動

教師活動

複習匯入新課

思考並回答問題

引導學生進入課題

透過討論,引導學生設計探究方案

閱讀資料、小組討論、設計探究方案

指導、組織、總結

完成探究過程,得出結論

實施探究、分組實驗、記錄結果

指導、總結

總結

傾聽

講授

教學過程:

(一)複習匯入新課:

師:(提問)上節課我們研究了動物的哪些行為屬於先天性行為,哪些屬於學習行為,並且我們也介紹了研究動物行為的方法有哪些?

師:(匯入新課)是的,動物行為學家通常將這兩種方法結合起來進行行為學研究,即綜合法。今天我們就運用綜合法來做一個探究實驗,看一下烏龜(已餓了一段時間,食慾較強)是否可以繞道取食。請同學們開啟課本35頁閱讀動物的繞道取食部分的內容。

(二)講授新課:

學生活動一:

閱讀動物的繞道取食,從課本35頁到36頁。

師:根據課本給出的背景資料和老師已給的實驗材料,請你提出動物繞道取食行為的探究問題。需要說明的是:老師已提前給烏龜用沙土和溼草築了個巢,並且在它們的巢穴中餵食過新鮮的豬肉餡。

學:提出假設“烏龜可以繞道取食”

師:那你如何來證明你的假設呢?下面請同學們分組討論並完成探究方案(可參考書36頁的有關內容)

學生活動二:

學:分組討論後完成探究方案。

師:請各小組交流自己的探究方案。

學:在班上交流各組的探究方案。

師:大家的方案各有所長,下面由我和大家來在剛才的基礎上共同討論找到一個最佳探究方案。

先將餓了一段時間的小烏龜放好。

用木塊擋成幾條道路,每條道路寬約15釐米,長大約100釐米,其中有4條是走不通的(取不到食物的),一條是可以取到食物的通路。

把烏龜放在入口處,出口處放好沙土,溼草和新鮮的豬肉餡,觀察烏龜要經過多少次錯誤嘗試才能找到食物,並記錄下每次找到食物的時間填入表格中(5次)。

根據你的實驗結果,寫出實驗結論。

學:實施新的探究方案,並記錄觀察結果,填好表格,得出結論

師:讓各組發表各自的觀察結果和所得出的結論。

學:各組發表各自的觀察結果和所得出的結論。

師:引導學生結合此探究活動,談親身感受(不要過多限制學生)。

學:先各小組交流各自的感受。然後在班上交流。

師:最後總結。透過此探究,認識動物的學習性行為不是動物生來就具有的',而是動物在生長過程中,透過生活經驗和學習逐漸建立起來的新的行為活動。人類是動物界進化等級最高的類群,人類的學習行為也是動物界中最為複雜多樣的,同時,從某種意義上說,人類的生存質量也更多地依賴學習行為。人類有複雜的語言文字,有著其他任何動物都沒有的、依靠第二訊號系統的學習行為。面對資訊時代的到來,人類應該具有終身學習的願望和能力。透過本探究,能夠對學生的學業有所促進作用。

(三)課堂小結:

本節課我們重點研究了動物的學習行為。透過本探究使大家掌握了研究動物行為的方法,瞭解動物行為的成因。面對資訊時代的到來,我們應具有終身學習的願望和能力。希望透過本探究,能夠對大家的學業有所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