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設計

六年級《最後的姿勢》教學設計

六年級《最後的姿勢》教學設計範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時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以計劃和佈局安排的形式,對怎樣才能達到教學目標進行創造性的決策,以解決怎樣教的問題。我們應該怎麼寫教學設計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六年級《最後的姿勢》教學設計範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教材簡析:

《最後的姿勢》是一篇敘事性散文,它是根據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時發生的那場突如其來的大地震中所湧現出來的可歌可泣的真實事件所寫的。譚千秋老師在災難來臨之際張開雙臂,將四個孩子守護在身下,他用行動證明了自己對人生的追求。為了更為立體地表現人物品質,作者還引用了最具說服性的三位人物的話語,側面烘托譚千秋老師的英雄壯舉,這樣的描寫使得譚千秋老師“張開雙臂,護住學生”的形象定格在我們心中,成為了一個永恆的瞬間。

教學目標:

1.能夠體會環境及場景描寫對錶現人物精神品質的作用,學習側面烘托的人物形象的方法,並能模仿運用。

2.透過品讀語言文字,能夠說出“最後的姿勢”的內在含義,感受譚千秋老師對生命意義的追求和詮釋。

3.透過蒐集、整理與閱讀資料,小組探究解決問題,提高學生獲取資訊和自我學習的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除了理解“最後的姿勢”所蘊含的“愛與責任”的人生意義外,還能學會課文側面烘托的寫作手法,藉助自主閱讀的內容,也能寫上一小段。

教學準備:

學生:課前能根據老師的要求進行資料的查詢,並認真閱讀。

教師:製作教學PPT。

教法學法:

在“讀、思、悟”的過程中,採用“課前瞭解——小組探究——交流感悟——教師點撥”與“品讀感悟——掌握學法”相結合引領學生真正認識譚千秋老師。

教學過程:

一、視聽結合,喚回真情。

1.課伊始,老師播放一張張感人至深的畫面,並配以聲情並茂的解說,將孩子一下子拉回到那個令人痛徹心扉的時刻——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

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所有的轟然倒塌中,歷史就在這一刻定格,突如其來的災難將所有的歡聲笑語掩埋。裹滿汙泥的手拽不住生的希望,張大的雙眼,是在尋求生的權利。生命在此刻脆弱無比。但他,卻用世間最美的姿勢延續了生命。他就是——譚千秋。

2.板書課題:最後的姿勢,請學生帶著真摯的情感朗讀。

【設計意圖:雖然2008年的這場大地震學生經歷過,也曾感動過,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情感會慢慢淡下來。為了重新喚起學生對那場地震的.真實感受,因此,我以此作為了課的開始。】

二、示範閱讀,初解人物。

1.請一名學生朗讀課文第一小節,其餘的同學邊聽,邊思考“這位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高中老師,會是一個怎樣的人呢?”

2.展開討論:學生可能會從“給女兒洗漱、穿戴”“帶女兒散步”感受到他是個關愛家人的人;還可能從“早早地趕到”體會到他是個熱愛工作的人。

【設計意圖:學生的感悟往往是分散的,更缺少自己總結歸納的能力。因此,在學生交流的過程中,要幫助學生髮現總結,如果要想知道這是一個怎樣的人就要學會觀察人物的動作、言行,從細微處入手,那樣才能真正讀透一個人。雖然這一小節不是文章的重點和難點,但我卻願意花上一點時間帶著孩子來學,目的是透過這段內容的學習,教給學生一個方法,讓他們知道如何藉助語言文字去深入解讀人物。】

三、夥伴合作,細品人物。

1.在你眼裡譚千秋老師還是個怎樣的人呢,你是從哪裡讀到的?你是怎樣理解課題“最後的姿勢”的?請四人小組合作學習,讀讀第二到第七小節的課文,也試著從人物的動作言行和環境描寫等細節中去思考、解答。

2.小組合作,相互補充,得出較為全面的看法。

比如說,當學生從“譚老師立即將它們拉到桌子地下,雙手撐在課桌上,用自己的身體護住四個孩子”的“拉”“撐”“護”中體會到譚老師是個不顧自己安慰,一心想著學生的老師時,可以引導學生聯絡上文譚老師講課的內容,去體會他是個言行一致的人。還有引導學生從四次的環境描寫品味譚老師的精神。

【設計意圖: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應該是一個積極的引導者,在學生探究發生偏差時,在相互之間達不到共識時,在不能開啟思路時,研究不夠深入時……總之,教師的引領應該是在學生出現問題,需要教師幫助的時候。這樣的小組合作,絕非一般意義上的只圖形式與表面的熱鬧的學習方式,它強調每個學生都要在相互交流與傾聽中讓思維開動起來。教師在期間的要務就是點燃每個小組思維的火花,讓課堂中激盪著生命的活力。因為,學生是天生的學習者,學生有著無限的潛能,作為教師尊重兒童這種與生俱來的本能就是順應了兒童的自然發展。】

3.小組推派代表,彙報學習成果。彙報分朗讀與研讀結果兩部分,以學生評價為主,教師評價點撥為輔。

四、藉助文字,遷移寫法。

1.13日22點12分,當人們從廢墟中搬走壓在譚老師身上的最後一塊水泥板時,那畫面,讓多少人垂淚低泣,讓多少人為之震撼!教師出示救援人員、獲救學生、一位老師的話,指名學生朗讀,並說說自己讀後的感受。

2.在學生交流後,教師作一個總結與提升,教給學生一個寫作方法。

讀著這三段文字,老師彷彿看到了三幅最感動,最美麗的畫面:展開雙臂,護住孩子的畫面;緊急時刻飛撲向孩子的畫面;指揮學生們逃離現場的畫面。三個不同的人物從不同的側面再一次烘托出了譚老師那高大的形象。這種寫作方法就叫做“側面烘托”

3.在明白了什麼是側面烘托與側面烘托的作用後,請學生回憶自己認真閱讀過的地震中發生的感人的事情,學習這一寫作方法,也來寫上一小段。

【設計意圖:這樣的設計,是建立在學生認真完成“前置性作業”的基礎上的。所謂“前置性作業”就是在課前佈置學生查閱資料,認真閱讀。閱讀時,要求學生關注人們對這些人物的讚美和評價。這種將第二天學習的內容提前學習、準備,順應了“先學後教”的理念,轉移了教學著力點,改變以前步步為營的教學狀態,真正做到了“以生為本”。這樣的教學起於文字,但不止於文字,它順應了語文學習的規律。】

五、總結提升,點明題目。

1.針對學生練筆內容,將諸如:

輝兵,用交警放行的姿勢,捨生忘死地指出了逃生的方向。

湯鴻,兩個胳膊下各抓了一個孩子,身子下還護著幾個孩子。

袁文婷,壓在水泥板下,身體下面藏著她的學生。

……

結合小組學習成果,歸納總結出,在生命的最後時刻,每個人都有著自己最美麗的姿勢,這姿勢是他們在用愛和責任詮釋著生命的意義。

2.最後,用人們讚頌譚千秋的話“英雄不死,精神千秋”來讚頌所有這些可歌可泣的英雄們。記住英雄不死的是精神,他們是用生命去捍衛愛與責任。這也是我們所要從這些英雄身上汲取與捍衛的東西。

【設計意圖:由文字走向深入,是對主題的適度挖掘。這對於高段的學生來說並不是難事,何況它們皆出於學生的筆頭。提升需要教師的點撥與引導,哪怕只是簡單的幾句總結語。】

板書設計:

最後的姿勢側面烘托

張開雙臂護住學生

愛與責任

【設計意圖:最後的姿勢有兩層含義,一個是譚老師生命最後的姿勢,另一個是透過這姿勢我們所品味到的“愛與責任”的人生意義。這兩點,在板書裡都能清晰地表達出來,學生能一目瞭然。】

設計意圖:

整堂課的設計沒有瑣碎的問題,主要圍繞三個值得探究的大問題展開的:譚千秋是個怎樣的人?環境描寫對於人物精神的體現有什麼作用?側面烘托的作用是什麼?所有細節的指導與品味都蘊於小組討論與教師點撥中。這樣的設計從整體入手,教師是站在宏觀的角度把握教材的。課堂設計以學生為主,教師堅信學生本身就是課堂教學的重要資源,不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學生,而僅是為學生創設一定的情景,在引領中啟發學生自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