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嚴》教程設計
【教材內容分析】
《尊嚴》是人教版小學語文第八冊的一篇講讀課文,課文寫的是美國石油大王哈默年輕時的一個故事。在一個寒冷的冬天,在逃難的路上,他飢寒難忍,但是他拒絕了送到面前的食物,理由是不能白吃人家的東西,必須在幫忙幹完活以後,才吃這份食物。他的言行受到了傑克遜大叔的由衷讚賞,他被傑克遜大叔留了下來,並很快成為莊園裡的一把好手。從這件事可以體會到,尊重自己,才能獲得別人的尊重。引導學生從描寫年輕人神態、動作和語言的句子中,體會到年輕人在困境中仍堅守自己的尊嚴;從傑克遜大叔的言行中感悟到每個人都應該誠摯地維護他人的尊嚴和尊重別人,認識到尊嚴的可貴,是本課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尊嚴”是課題的名稱,也是貫穿全文的主旨。
【教學物件分析】
1、學生語文學習情況分析:
對於“尊嚴”一詞,學生在理解上是有困難的。因為它太抽象,無法用言語清楚地表達出來。應該說那是一種意會的精神。特別是現在的孩子,對於自尊自強的認知是浮於表面的.,不能真正從內心產生認同感。要孩子們透過文中對主要人物神態、語言、動作的描寫來感受其中深刻的含義那是有一定難度的。但是,孩子們畢竟還是有他們閱讀後的一些感受和體驗的,讓他們互相交流,彼此合作學習,相信在老師適當的點撥和引導下,也能有一定的感悟。
2、學生學習情況分析:
有一定的語文學習能力,有較強的閱讀理解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透過閱讀有自己一定的見解,而且有較強的發言積極性。
【教學目標】
教養:
1、認識本課6個生字,學會其中1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尊嚴、逃難、款待、樸實、狼吞虎嚥、例外、骨瘦如柴、喉結、讚賞、思量、疲憊不堪、面呈菜色、僵硬、許配等詞語。
2、能透過把哈默與其他難民進行比較,從人物的語言、行動、神態等描寫中體會到人物自尊的品格。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從中體會不同人物的形象。
教育:透過對哈默、傑克遜這兩個人物的認識,從中懂得人不僅要有自尊,還要懂得尊重別人。
發展:培養學生的閱讀、想象、表達能力。
【教學重難點】
重點:從描寫年輕人神態、動作、語言的句子裡體會到年輕人自尊的品格,懂得什麼是尊嚴。
難點:引導學生理解傑克遜對女兒說的話:“別看他現在什麼都沒有,可他百分之百是個富翁,因為他有尊嚴。”
解決辦法:採取聯絡上下文的方法,教師相機點撥,結合朗讀課文理解問題。
【教學方法】
誦讀法 談話法
【教學媒體】
幻燈片
【教學時數】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1、課題入文,學習生字詞,能讀,會寫,識記。
2、初讀課文,能讀通、讀順。
3、整體感知課文內容: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短文主要寫了一個逃難的年輕人,在飢腸轆轆的情況下,沒有接受人們送給他的食物,而是執意用自己的勞動,換取了食物,贏得了做人的尊嚴
第二課時
一、 複習引入
請你回憶一下: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 板書:年輕人、傑克遜)
【設計意圖】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是高年級的重點能力訓練目標,學習內容的解讀應該有一個由整體到區域性,由初知到深化的邏輯過程,所以在進行深入的探究之前,我讓學生回顧全文的主要內容,同時也鍛鍊學生用凝練的語言表達的能力。
二、欣賞人物——品味表現人物品質的語句。
(一)、找準切入點,表層解讀年輕人。
1、師:這一節課吳老師和大家再次走進這個故事。一個寒冷的冬天,沃爾遜小鎮上來了一群逃難者(出示:逃難者)問:看到這三個字,在你的腦海中會浮現出一幅怎樣的畫面呢?
2、那文中又是怎樣描寫這些逃難者的呢?
出示:默讀課文,用 線畫出描寫逃難者的句子。
3、彙報:根據學生的回答,隨機出示句子
句子(一)
他們面呈菜色,疲憊不堪。
這是一個臉色蒼白、骨瘦如柴的年輕人。
(1)請學生齊讀這兩個句子。
(2)理解詞語:“面呈菜色”、“疲憊不堪”
(3)問:那你能從這些描寫逃難者的詞語中感受到什麼?
(4)指導朗讀這兩句話。
句子(二)
“這些逃難的人,顯然很久沒有吃到這麼好的食物了,他們連一句感謝的話也顧不上說,就狼吞虎嚥地吃起來。”
“年輕人立刻狼吞虎嚥地吃起來。”
(1)請學生自由朗讀這兩個句子,並思考:從描寫逃難者的句子中感受到什麼?(引導學生抓住“立刻、狼吞虎嚥、連……也……就”等詞語體會逃難者的極度飢餓。)
(2)透過指導朗讀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