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音樂

音樂欣賞課的心得體會

音樂欣賞課的心得體會範文(精選16篇)

當我們積累了新的體會時,可以透過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這樣我們就可以提高對思維的訓練。到底應如何寫心得體會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音樂欣賞課的心得體會範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音樂欣賞課的心得體會 篇1

在大學裡,我選修了音樂欣賞。我們的生活到處都充滿了音樂,悠揚的音樂可以撫平我們煩躁的情緒,輕快的音樂可以喚起沉重的心情,激昂的音樂可以調動消沉的心態。音樂潛移默化的影響著我們的心靈。平時我也只是聽聽音樂但並不是真正的瞭解音樂,所以我想借此機會更多的去了解音樂。

第一堂課上老師給我們講述了外國的音樂,首先提到的就是交響樂。交響樂給我的感覺就是恢弘,莊嚴,激昂。透過這節課的學習我瞭解到交響樂是樂曲裡思想內容最深刻,結構完美,音響宏大,寫作技術最全面的音樂體裁。內容大多反映社會重大事件,歷史上的英雄人物,自然的變化,以及作者豐富的哲學思想和人們為生活,自由而奮鬥的崇高理想。即使幾百年前的樂章至今依然能夠讓聽者為之振奮,仍能在如今百花齊放的樂壇中熠熠生輝。我想這是因為在交響樂中有著極為豐富的內涵和創作者的精神思想。甚至有的交響樂就是一個時代的縮影,它反映出了人民的心聲。讓我們在聽交響樂的同時能夠深入作者的心中,體會當時的文化。提到交響樂就不得不提那些為交響樂做出貢獻的人。交響樂之父海頓,讓交響樂走入人們的認知裡,古典交響樂的革新者貝多芬,他的《命運交響曲》《英雄交響曲》更是在那個時代起到了催人奮進的作用,讓交響樂深入人心。

之後的課上老師又給我們介紹了一些樂器。讓我對音樂領域有了更多的瞭解,同時的也認識到了音樂的深奧。一個簡單的樂器,卻能演奏出許多美妙的樂曲。不同的樂器又各具特色,也反映出地域文化,民族風情的不同。

然後老師引領我們走入了鋼琴的世界。鋼琴與小提琴,古典吉他並稱為世界三大樂器,而鋼琴又被稱為樂器之王。它優良全面的效能和廣泛的用途都是其他任何樂器無法與之相比擬的。在我的認知裡鋼琴的聲音總是優雅,清脆的。或悠揚,或沉穩,或歡快。每一種曲調都能給人不同的感受,並且深入人心。鋼琴聲如美玉,溫潤柔和,貼近心靈;鋼琴聲如心聲,它詮釋著彈奏者內心的波瀾起伏和心路歷程;鋼琴聲如泉水,行雲流水般從指間傾瀉而下。今天的音樂欣賞課我有領略到鋼琴的另一番風情,熱情而奔放。在音樂家的彈奏下節奏鮮明。每一個音符都在跳躍,讓人不直覺的被吸引。我也真正知道了音樂的博大精深。

最後給我們介紹的是我們的民族音樂。民族音樂是民族文化的組成部分。具有鮮明的民族性。是民族精神的象徵。古有古箏演奏《高山流水》琵琶曲《十面埋伏》都反映出一個時代的背景。課上老師特別給我們講了二胡。在最後我們欣賞了《梁祝》這首曲子講述的是一段悽美的愛情悲劇。曲中音調婉轉,悲涼。使聽者動容。在悲憤低音鑼聲中,縱身投入突然爆開墳墓中自盡,音樂同時推向最高潮。樂曲的最終部分是再現部“化蝶”,在輕盈飄逸的絃樂襯托下,愛情主題再現,梁山伯與祝英臺從墳墓中化為一對蝴蝶,在花間歡娛自由飛舞,永不分離。

一共四周的課已經過去大半,對於繽紛多彩的音樂世界,我漸漸的有了一些瞭解,體會到了音樂的內涵,音樂的靈魂,以及音樂帶給人們的愉悅和舒暢。對於每一個人來說,生活到處充滿了音樂,不同的音樂影響著我們的情緒,也讓我們在疲勞時能得到舒緩。音樂也成為了我們一種精神寄託。我們的生活離不開音樂。雖然沒一國的語言有所不同,但無論我們聽懂與否,音樂中所包含的情感卻是世界共有的。我相信音樂不但可以撫慰心靈同時也像橋樑一樣拉近這人們之間的距離。音樂的力量是無窮的,音樂的魅力是無限的。

音樂欣賞課的心得體會 篇2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張載

時光流逝,歲月如梭,轉眼之間,《音樂欣賞基礎》這門課程已經圓滿地結束了。再回首,我覺得我們的課程很有意義。透過課程的學習和老師的精彩講解,我們對於如何感受和欣賞音樂,音樂的要素,古今中外音樂的發展情況,很多知名音樂家和經久不衰的優秀音樂作品有了一個基本的瞭解和認識,對於我們的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有著不可估量的重要意義。

作為21世紀的接班人,我們要充滿責任感和使命感,以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為己任。所以我們要拒絕靡靡之音,色情暴力,多接觸有益於我們身心健康和發展的優秀文化作品,來陶冶自己的情操。而學院開設的《音樂欣賞基礎》給我們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平臺:知識淵博,經驗閱歷豐富的老師再加上先進的視聽裝置和一流的上課環境,使同學們獲益匪淺,領悟到了音樂欣賞的真諦。

中國四大民間愛情故事之一的“梁山伯與祝英臺”可謂家喻戶曉,流傳深遠,被譽為愛情的千古絕唱。從古至今,不知有多少人被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悲慘悽美的愛情所感染。但是以前從未悉心體味。透過課程的學習,老師的精彩講解和聆聽小提琴藝術家呂思清先生等請傾情演繹的小提琴協奏曲《梁祝》,我們不但重溫了這個悽美的愛情故事,更學會了如何更好地欣賞音樂。小提琴協奏曲《梁祝》以“草橋結拜”、“英臺抗婚”、“樓臺會”、“墳前化蝶”為主要內容。全曲大約26分鐘,首先5分鐘敘述梁祝愛情主題,然後是快樂的學習生活,接著是十八里相送;從10分鐘開始進入第二段,英臺回家抗婚不成,梁祝二人樓臺相會,最後哭靈,第二段約11分鐘;最後一段則是梁祝化蝶,是主題再現。

《高山流水》為中國十大古曲之一,鍾子期和俞伯牙的故事也是婦孺皆知,家喻戶曉,影響深遠,意義重大。透過課程的學習,我們領悟到了《高山流水》樂曲的高妙--“巍巍乎志在高山”和“洋洋乎志在流水”。更為重要的是,我們懂得了知音難覓、友誼情貴。我們要珍惜友誼,友誼是幸福的源泉,努力讓我們的友誼地久天長,因為俞伯牙摔琴絕弦謝知音已為我們率先垂範。

義大利經典電影《海上鋼琴師》也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男主角1900的整個人生都已經是一場悲劇了。他是一個被人遺棄在蒸氣船上的孤兒,被船上一位好心的燒爐工收養,然而燒爐工在男主角8歲的時候在意外中死亡。過人的天賦使他無師自通成了一名鋼琴大師,但宿命也令他天然地對紅塵俗世深懷戒意,他從不敢離船上岸去,只因紐約無際的高樓和川流不息的人群令他迷失自我。縱使後來遇上了一位一見鍾情的少女,他思量再三後,還是放棄了上岸尋找初戀情人的衝動。他永遠地留在船上了,就算到了最後,唯一的好朋友馬克斯警告他廢船將要被炸燬,他也不願離開,於是從出生開始就沒有離開過維吉尼亞號的1900殉船於海底。1900,這個既沒有出生紀錄,也沒有身份證明的人,沒有留下一點痕跡就在人間蒸發,就如流逝了的音符一樣,渺無蹤影了。

時光匆匆而過,令我們深深眷戀的《音樂欣賞基礎》課程已經結束。雖然課程已經結束,但它給我們帶來了巨大的精神財富,為我們將來的身心以及各方面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作為21世紀的大學生,我們責任在胸,使命在肩,我們要擁有博大的胸襟,並且身體力行: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音樂欣賞課的心得體會 篇3

音樂欣賞是音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學生音樂興趣,擴大音樂視野,提高音樂感受、理解、鑑賞能力以及發展想象力,豐富感情、陶冶情操的重要途徑與手段音樂欣賞的能力不僅是一個人的審美修養重要標誌之一,也是文化素質水平的標誌之一。

音樂欣賞對學生的教育作用是其它任何教學手段所不能替代的下面就針對新教材談幾點心得:

一、由表及裡,由淺入深教學音樂欣賞教學程度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經過一個由表及裡,由淺入深的發展過程我們的音樂前輩黃自先生認為音樂欣賞時,欣賞者要經過這麼一個心理反應過程:感知外部音響→開展想象聯想→得到情感共鳴→理解認識。

所以欣賞教學時必須遵循這一心理反映過程,引導學生逐漸由低層次的直覺欣賞向高層次的情感欣賞,理智欣賞方面發展這樣既符合心理反映過程,也有利於欣賞教學。

二、欣賞教學時精講多聽首先欣賞是透過聽覺來感受的,要使學生理解音樂作品,首先對音樂表現手段要有靈敏的感知能力,達到這一要求必須要透過大量的音樂欣賞才能完成。

語言是不可能代替音樂,表現作品的,因為音樂作品都可以從不同高度、角度和深度去領悟,我們知道,即使是同一首作品,同一觀眾(聽眾)在不同的場合,不同的心境之下對作品的感受都回有所不同。

所以在教學中,不能離開音樂的藝術形象而作繁瑣冗長的講述,因為如果講述過多,必然把學生的注意力分散,同時也阻礙了學生的獨立思考必要的作品分析和知識介紹應該主動、精練、富有啟發性,目的在於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音樂上來,透過師生間的討論,聽賞等共同活動,使學生深入體會作品的思想內容。

三、對比教學,靈活多變地設計不同課型將題材,演唱(奏)形式及作品曲式與題裁等異同點明顯,易於對比地安排在一起進行教學這樣能使學生比較準確地感受領會不同音樂作品所表達的不同思想感情,同時還能使學生更為深入地理解音樂,並在音樂欣賞的過程中瞭解音樂表現的規律。

1.以題材為中心設計課型,以某一題材為中心,將不同表演形式的音樂、音樂作品組合在一起,進行音樂欣賞教學能使學生從不同表演形式的音樂作品欣賞中,集中體會,理解音樂家是如何運用不同音樂表現手段來表現共同的音樂與主題的。

2.以演唱(奏)形式為中心設計課型,這一課型將同一音樂表演形式、內容、主題不同的音樂作品組合在一起開展音樂欣賞教學。

如以“獨唱”為中心的音樂欣賞課,就可將男聲、女聲、童聲等不同聲,不同歷史時期,不同風格等形式的獨唱曲組合起來進行教學這樣除有利於學生學習,瞭解不同表演形式的經典音樂作品,拓寬音樂視野3.以作品曲式與體裁為中心設計課型,這一課型將同一曲式結構或樂曲體裁的音樂作品組合在一起進行教學,如以“一段體”為中心或以“進行曲”、“變奏曲”等為中心開展音樂欣賞教學。

這樣做有助於學生了解曲式、體裁等有關音樂知識,同時還可以使學生充分了解到音樂內容與音樂表現形式的相互關係,讓學生充分感受到音樂的形式美四、音樂欣賞教學時充分調動學生的想象,聯想等能力想象和聯想是音樂欣賞者必然產生的心理現象,是欣賞教學中帶有創造性的心理活動在欣賞教學中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啟發他們對音樂的豐富想象力,引導他們準確地體驗音樂情感。

在欣賞音樂的過程中,要求學生把自己體驗到的音樂情感、想象到的音樂形象或意境,用寫詩、寫散文、寫聽後感、畫圖畫等方式表現出來,這種方法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聯想、想象能力、創造性思維能力及藝術表現能力採用這種方法,一定要精心引導,而且還要有較充裕的時間。

在教學中,既要注意啟發學生的想象、聯想能力,又應注意教師的指導作用,由於學生的年齡、知識水平、審美經驗等的限制,他們的聯想和想象往往會與音樂的基本情緒和內容有一定的差異,這就需要教師的精心指導。

音樂欣賞課的心得體會 篇4

今天的第一堂課是由我、楊湘勇、冉雨欣等負責的。這節課我們安排的是音樂課。總的來說,我還是滿意的。但過程中的問題也還是有很多。

這是我們支教的第一堂課,由於我們以前也未接觸過,所以經驗方面還有點欠缺。我們的第一節音樂課,是先將教室的桌子分成三大組,然後每個組分配兩臺電腦。首先我是給孩子們介紹了正確的唱歌姿勢,並喊了幾個活潑點的學生上臺演示。教會了孩子們站立和坐立的兩種歌唱姿勢,大家都很認真的配合了我。然後,根據我們事先選定好的歌曲----“心願”,我提前準備好了ppt演示,ppt上放的是一些富含生活哲理或樂趣,能啟發孩子們的一些圖片、片段等,教會孩子們樂觀積極的生活態度,同時邊放“心願”的音樂,讓孩子們在觀看ppt的時候熟悉我們要學的歌曲的旋律與意境。不過,這個過程中有點小欠缺,那就是由於每臺手提電腦的外放聲音大小不一,所以有些組的音樂聲就蓋過了其他組的。此外就是學生人數過多,有些觀看ppt的視覺方面不是很佳。最後,我們跟著音樂把這首歌唱了幾遍,過程中發現歌曲高潮部分,有些年齡小的孩子把握不了,所以就著重把難的高潮部分多加練習了幾遍,最後整體還是能把整首歌唱完唱好。從這首歌的反映方面,我瞭解到因為學生年齡大小參差不齊,大家喜歡的歌曲也是多種多樣,所以為了以後能更大程度上滿足孩子們的要求,我在課堂的最後要求每個同學用便條把自己喜歡的歌曲名寫給我,我希望能在以後的音樂課上盡力滿足大家的需要。從他們的反映來看,他們喜歡的大多是張傑、鳳凰傳奇、張翰等明星的歌曲,所以雖然這麼多學生也還是可以找到他們的共同點和平衡點的。最後,我們合唱了“心願”,作為我們這堂音樂課的結尾。就課堂氣氛而言,整體上還是比較好的,能控制住。但由於學生年齡跨度太大,人數偏多,所以紀律普遍有點吵鬧。

在學這首歌的過程中,不難發現有很多孩子能跟著我們一起來,不僅能學會這首歌,而且紀律性也非常強,非常配合老師的上課,我想這是很好的現象。因為是支教第一天的第一節上課,沒能瞭解到學生們的各種各樣的興趣愛好,所以“心願”這首歌,也還是有極少數的學生不是特別喜愛,但至少沒人不願意上課。以後我們會根據不同年齡的孩子來選擇不同的歌曲,學一些他們都能接受都喜歡唱的歌曲。在用電腦放ppt的過程中,由於時間原因沒有事先交代好,幾個操作電腦的還不是很熟練,導致後面ppt觀看的進度稍微有點不同,但總體上還是完成的很好。

今天上課我其實挺很有壓力的,看著一些才5、6歲的小朋友,還有很多十幾歲的初中學生,我想確實眾口難調。所以,我認為在以後的音樂課,必須得改變下形式,不能將他們放到一起上課,他們年齡相差太大,所以學習的歌曲也應該要區別對待。現在我的初步想法是根據他們交的便條選擇一些人氣高的歌曲,然後在平常多瞭解下他們對音樂課的想法。可以的話,我想是能分開上課,課堂時間不用很久,保證學生能學會幾首歌就可以,其他的學生可以去閱覽室看書或其他的根據前後的課程來安排。最後選擇一節課將他們集合到教室一起上課,可以進行一個歌曲的pk或是對歌等等,當然,這些可以是我們老師也參與其中,帶動他們一起進行。並將這個最後的大綜合音樂課弄得形式多樣化一些。但這也還需要分析其可行性。

最後那一刻,看著所有學生能一起唱完唱好“心願”這首歌,我們心裡都感到很高興,第一節課差強人意!

音樂欣賞課的心得體會 篇5

大學音樂課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開放自由,並且能真正感受到音樂的魅力所在。我們初中和高中也都開過音樂課,但是卻是每堂課都只有40分鐘,並不能真正瞭解到什麼,領悟到什麼。記得有一次高中老師在多媒體教室給我們放歌劇魅影,我當時就被那悽婉的情節和震撼的音樂所折服,但是由於時間有限,還沒看多少就下課了,便因此落下一個遺憾。想不到我竟在大學的課堂上遇到了這部經典,我當時竟激動的流淚了,或許是因為圓了我高中的一個夢吧。

我還記得老師在大一教思修的時候就跟我們說過,當你累的時候,疲乏到時候聽聽音樂是一種很好的放鬆方式。我想這就是她把《音樂基礎與名曲賞析》這門課定在星期五晚上的原因吧!世界上有兩種語言不需要翻譯,一種是數學,而另一種就是音樂。經歷了一週忙碌的學習生活,能靜下心來聆聽音樂大師們發自內心的呼聲,世界上還有什麼比這更愜意的事情呢?

“一首我喜愛的樂曲,所傳給我的思想和意義是不能用語言表達的。” 門德爾松如是雲。音樂欣賞的樂趣不僅僅在於音樂的旋律或歌詞,我們更能體會大師們傳遞給我們的思想及意義。貝多芬說:“音樂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學更高的啟示,誰能滲透我音樂的意義,便能超脫尋常人無以自拔的苦難。”因此我們從《命運交響曲》中看見他發自心底的吶喊:我要同命運抗爭到底。貝多芬用選取了敲門聲來表現命運,一聲聲短促而有力的敲門聲顯示出生命力的旺盛和與命運抗爭到底的決心。“命運”這一主題在貝多芬的演繹下有了另一種境地,成為了歷史上無人挑戰的經典。同時我們在這門課的學習中還有欣賞了不同時代、不同個性的音樂,更是在這些藝術家的身上學到了追求理想的不放棄精神和為實現目標不斷奮鬥的高尚品格。苦難並不可怕,只要有戰勝一切的毅力和決心,那麼還有什麼不能做到的呢?

以前我一直熱衷於流行音樂,那種由各種電子樂器混合出來的聲音或許正是滿足當代青年感情發洩的需要,我也曾對民族古典音樂嗤之以鼻,直到我上了這課,接觸到優秀的民族古典樂,我才發現我的想法是多麼幼稚。俞伯牙和鍾子期那宛如高山流水般淳樸、激昂的友情是任何流行音樂都無法比擬的:因為這就是流露出的真正感情。梁祝中那壯烈悽美的愛情隨著悠揚的小提琴聲的起伏跌宕而不斷升溫;更有黃河大合唱那振奮人心的旋律和歌詞,彷彿說出了那一代人的不服輸保衛家園的決心:風在吼,馬在叫,黃河在咆哮 ,黃河在咆哮。全國人民快快團結起來,拿起武器,保衛家鄉,保衛黃河,保衛華北 保衛全中國。多麼帶有民族氣息的吶喊啊,民族的聲音才是最值得去聆聽的聲音,他是五千多年中國厚重文化的結晶,一切流行歌曲在飽含情感的民族音樂面前都顯得黯然失色。 音樂欣賞課的主題就是欣賞,在這節課裡,你可以拋掉任何煩惱,任何壓力,關上燈,整個音樂世界就是你一個人的了,把心交給音樂,讓他牽著你感悟,領會。

正如歌劇魅影中的魅影牽著克里斯汀的手在幽深的地道里高唱you’re my Angel of Music!當然,如果你願意,你還可以乾脆什麼都不想,忽略感情體驗,僅僅欣賞那些旋律和優美的詞語。只要音樂能給你帶來美的感受,那麼你欣賞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每個時代、每個地區都不曾缺乏好的音樂,音樂所表達的感情也非常之多,有催人奮進的、有歌頌愛情或友情的,當然也有沉悶消極的。所以,在最後一節課上,老師讓我們自己推薦音樂給大家,因為大家來自不同地區,閱歷也不同,我們才能有次機會欣賞不同風格,不同感情的優秀音樂。

能選上這課我覺得幸運的,人生忙忙碌碌,有多少人能夠抽時間靜下心來欣賞美妙的音樂呢?感謝老師給了我這次機會。雖然音樂欣賞課只有短短几小時,但是我對音樂的感悟與理解卻遠遠沒有結束。當失落壓抑時,不妨放上一小段喜歡的音樂,慢慢品味,相信那種感覺是終生難忘的?

音樂欣賞課的心得體會 篇6

大學裡幸運地上了一學期的音樂課,算是彌補了中學的遺憾。最開心的是這門課不用考試,能在自由輕鬆的姿態下學習感興趣的東西是最快樂不過的事了。

音樂老師年輕漂亮,很符合我心目中從小就有的音樂老師形象,有氣質,這是重點。氣質這東西說不出來,就是一種感覺,音樂老師身上就散發著氣質。這個就不多說了,一句話:不愧是音樂老師!

以教小孩的模式交我們這些準成年人,帶來了一種新的教學模式,活潑生動,把我們從枯燥的理論課堂釋放出來。“你好,你好,你好,你好,同學好!”其實我們每個人內心都住著一個孩子,渴望自由不想長大,這是對成人世界的叛逆,而音樂往往具有滿足這種渴望而又不越軌的魔力。但一旦一個人已習慣於常態模式,難免不會感到幼稚。或者對這新的嘗試失去興趣,又回到以往的狀態,以致後面的課堂對他來說已沒太大興趣。

高一上學期開過音樂課,那是一個有著純正男高音的音樂老師。我只對開學的第一節課音樂課印象最深。那天老師在多媒體教室給我們講歌劇什麼的,各種理論神馬的一點興趣都沒,講完後他給我們放歌劇,我本來已沒興趣不想看的,但看著看著就進入了狀態,被那悽婉的情節和震撼的音樂所折服,原來老師是在我們看之前給我們做個鋪墊,以免我們看得雲裡霧裡。但是由於時間有限,沒看完就下課了,我連剛放得叫什麼都不知道,只是覺得後半節課時間好短。

後來一次偶然,在一本雜誌看到這個歌劇劇照什麼的,上面赫然的幾個大字《歌劇魅影》。哦,是叫這個名字!仔細看了下評論,再後來接觸一些學音樂的,經常聽到提起這四個字,嘿!這歌劇挺有名的。當時知道後還狠狠驕傲了一番,我高一就接觸瞭如此有藝術魅力的音樂,你們學音樂現在才聽說,哈哈。容我在心裡得瑟了好久!

有這個經歷,我在欣賞各種音樂時挺有信心的。喜歡很有節奏感的《送我一支玫瑰花》,模仿各種樂器的合奏很有意思。這本是一首抒情歌曲,歌唱青年男女真誠的愛情,改編成模仿是很好的創新。還有小提琴演繹的《梁祝》,壯烈悽美的愛情隨著悠揚的小提琴聲的起伏跌宕而不斷升溫,我國傳統音樂多是紮根於人民群眾的勞動生活,帶有很強的生活氣息。寫實性明顯。“砌磚式”的創作思維,不高而大有機會再高。

世界上有兩種語言不需要翻譯,一種是數學,而另一種就是音樂。經歷了一週忙碌的學習生活,能靜下心來聆聽音樂大師們發自內心的呼聲,與音樂為伴,是何等愜意的事。生活中充斥著各種各樣的音樂節奏,如同生命裡的行進步伐一般.伴隨著自己喜愛的音樂,尋找那片屬於自己的天地。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音樂是一種消遣娛樂的表現形式。音樂作為我們生活的一部分,幫助人們舒緩工作中的壓力,減輕了精神上的負擔。但我們大學生往往熱衷於流行音樂,追求流行金屬味道,青春的激情褪去無法安靜,這個浮躁的社會仍然需要古典的催人奮進積極向上的音樂來引導我們這群年輕人,於浮華中保持一顆本真的心,找到真實的自己。

關於各種民族樂器,管絃、打擊樂器等,老師介紹過的中國樂器獨特的形狀姿態,沒有怎麼接觸,只想說紙上得來終覺淺,覺知此事要躬行。

音樂欣賞課的心得體會 篇8

音樂教育的主要目標之一就是應該鼓勵學生積極的參與探索與創造,開發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音樂課在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方面有著獨厚的條件,開發學生的創造是思維的潛質。那麼怎樣上好音樂課呢?透過音樂課改的實踐,談談自己的體會:

一、教學常規常抓不懈。

剛上小學一年級的孩子,教學常規是必修課。那麼在音樂課堂上,更是這樣了。首先,我教孩子怎樣站著和怎樣坐著唱歌,也就是要求孩子們的站姿和坐姿。其次是讓學生們聽懂音樂語言,什麼樣的音樂是要求坐姿端正,什麼樣的音樂是歌表演的站位,什麼樣的音樂是安靜,什麼樣的音樂又是靜靜聽賞------當學生們養成了一個良好的教學常規習慣,你的課才能順利、有序的進行。

二、改變以前的教學式。

傳統的教學重在傳授,以教師自己為主,以教代學,只重視授。這絲毫沒有引起學生對音樂的興趣,老師也累。現在的教學,以音樂審美為核心、以學生興趣愛好為動力,面向全體,注重個性發展;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重視學生的興趣、愛好、體驗、模仿、合作。比如:先讓學生聽音樂、聽歌曲、再思考回答、學唱歌曲、模仿動作,在這些基礎上自己創編動作和創編歌詞。這樣一步步學習,從而體現了現代教學的理念。

三、音樂中的編創故事

課本中的歌曲有的是有故事內容的,有些透過歌詞可以知道,有些要認真欣賞,體會其中的意境。讓學生編創故事,可以啟發學生創新能力,更理解音樂。

在學習《小紅帽》時,學生們聽著音樂編故事,一個學生說到:小紅帽一個人自己去外婆家多害怕呀,可是她卻那樣的勇敢,一邊採花一邊唱歌,她多快樂呀,我也要向她一樣。

四、學生編創表演動。

歌表演是低年級小學生喜歡的一種教學形式,尤其是低年級學生更喜歡用動作來表達情感。我在教《閃爍的小星》時,同學們伸開小手一張一合的,舉過頭頂,彷彿是閃爍的小星星。在學習《洗手絹》時,學生們露出胳膊,挽起袖子,雙手在胸前向下搓衣服,洗完了舉起手絹晾起來。看著他們生動的表演,真是認真呢。透過表現和創編活動,激活了學生的表現慾望和創造的衝動。在主動參與中展現他們個性和創造才能,使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思維得到充分的發揮。

新的教學理念是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對我們音樂老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師自己要有創造意識,要銳意進取,肯於攀登新的高峰,這樣才能培養出更多喜愛音樂熱愛音樂的孩子。

音樂欣賞課的心得體會 篇9

今天,非常有幸,我們聽到了來自南京師範大學的許教授,和來自江蘇教育學院談教授的精彩講座。兩位教授各具風格,許教授談吐幽默,她的關於《構建和創新優質音樂課程》的講座,讓我們耳目一新。許教授沒有泛泛而談,而是根據我們的問題,展開討論,並一一做了解答。讓我們對於音樂教育的概況,以及課堂教學、遊戲設計等有了一個全面深刻的瞭解。她毫不保留的,將一些實用的小遊戲傳授給我們,感覺既實用,又很有創意。為我們以後對幼兒實施特色教育活動,提供了很好的素材。許老師60出頭的模樣,但她眼神犀利,始終閃爍著教育的智慧,一種灑脫、睿智的感覺油然而生。講座中,她不時地給我們示範性的語言,那種對孩子的喜愛,對教育的熱愛讓我們不得不佩服。聽許教授的講座,讓我們真正明白了教育的智慧,明白了與孩子更加親近的好方法,明白了自己不論在什麼時候都要府下身來,瞭解孩子們的真正需要,讓孩子們在活動中充分體驗遊戲的快樂,從而產生自主學習的慾望。

與許教授不同,談老師氣質優雅、她的講座始終閃耀著她較高的音樂素養。講座開始,在給我們講一音樂案例的時候,她清唱著歌曲的優美旋律,嗓音清澈,悅耳,如執教教師一般,熟悉活動內容。這充分顯示了談老師在理論導師的前提下,更是一位深入教育一線研究的研究型教授。她的講座讓我們瞭解了音樂教育中的實際障礙,由於理論加實際,對我們的工作具有很強的指導作用,具有一定的實效性。她從教具的合理運用,到教材的大膽改進,讓我們瞭解了科學運用教學具的重要性。這與園長跟我們談得“靈活使用教材”相一致。

談老師的講座,讓我充分體驗到了音樂教育的美,和諧的旋律不能打破,和諧的師幼關係可以促進幼兒的自主學習性的提高;要合理的運用教材、教學具,充分發揮教材、教具的作用,掌握好“有效”二字,才是提高音樂教學的前提。

音樂欣賞課的心得體會 篇10

什麼樣的音樂課堂才是理想的課堂?什麼樣的音樂教學才是理想的教學?這是每個音樂教育者長期思考著的問題。令我們困惑不解的是:有的孩子們熱愛音樂卻不愛上音樂課;熱愛唱歌卻厭煩音樂老師。這是多麼可笑而具諷刺的現象!而課堂氣氛,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種外部的、來自學生自我湧動的群體情緒,它的形成與教師的教學方法、管理水平、自身素質有關,課堂氣氛的形成往往與班級紀律、求知慾望、知識內容分不開。

小學階段的音樂課堂教學氣氛往往出現兩種情況:其一,全班熱烈、激動,小學生被老師誘發出忘我的情緒,這樣容易使班級秩序混亂,難以控制;其二,教師過於嚴厲,小學生產生畏懼心理,課堂情緒低落,音樂課變成了訓斥課。因此,作為一名小學音樂教師,必須合理調整音樂課堂情緒,把握好音樂課堂氣氛,形成良好和諧的學習環境。

一、提供大量的興趣點

新音樂課程標準中,把培養興趣作為重要理念之一, 興趣對於學習的重要意義是不言而喻的, 愛因斯坦的 " 熱愛,是最好的老 師 " 即是一句至理名言。常規的建立已喪失學習的動力, 這樣無異於捨本求末, 況且小學音樂教學由於沒有升學考試等外在壓力, 興趣就成了學習音樂的唯一動力, 如果失去興趣, 音樂教育將毫無意義。可能許多人都認為, 音樂課唱唱跳跳, 學生當然喜歡, 其實不然。調查表明, 許多喜歡音樂的學生卻不愛上音樂課,那是什麼時候起學生開始不喜歡音樂課了呢? 經驗表明:如果學生對音樂感興趣,他們就會採取積極的態度去參與音樂實踐活動。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講,興趣決定著學生學習音樂的成敗。因而,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敞開孩子的音樂心靈至關重要。

音樂教材給我們提供了大量的興趣點,比如:優美的旋律、新鮮的歌詞、歡快的節奏等。教師必須先從課本中提練學生感興趣的素材。在教學中,我是這樣嘗試的:

(1)讓小學生當老師。我根據特長學生的能力,讓他們代替老師唱譜,讓朗讀好的學生代替老師讀歌詞,學生興趣很濃;

(2)設計形式多樣的小比賽。比如:我依據小學生具有爭強好勝、渴望表揚的特點經常把學生分小組進行節奏、視唱、表演、唱歌方面的比賽,同時各小組競選小評委,方式類同電視裡的少兒節目,學生從中得到享樂,達到美育的效果。

二、創設寬鬆活潑的課堂氣氛

首先,學生走進音樂教室就給以熱情和歡迎,教師要面帶微笑,精神飽滿,在輕快的音樂聲中和學生的喜悅情緒融入一體。然後,教師調整好自己的心態,面對每一個學生表現出自己內心的關愛。用親切和藹的語言,風趣、幽默地把學生帶入快樂的音樂課堂氣氛中。對偶爾違反紀律的同學,適時指出,予以糾正,不要抓住不放,影響良好課堂氣氛的延續。

比如,我在教歌曲《我的小綿羊》一課時,我讓每一位同學學一次綿羊叫,五十多同學中有個別亂喊叫,不去用心模仿。這時,我並沒有責備,而是自己認認真真地去模仿一次羊叫,這樣,他們受到了老師的影響,也活靈活現地學出各種羊叫聲,同時我用鋼琴彈出旋律,讓同學們叫著唱著,特別開心。

其次,在當今資訊多元化時代,學生從不同渠道學唱的歌,對他們都是很有吸引力的,作為教師,不能一律排斥,必須讓小學生有選擇地去唱他們所喜歡的歌。流行歌曲,網路歌曲、動畫片插曲,都對學生影響比較大。我們不能“閉門造車”,要把學生真正從統一課本、統一曲目、統一考評的空間中解放出來,讓他們從教室到舞臺,從學校到社會,到大自然中尋找激情和美感。在這方面,我經常讓同學們公開演唱課外歌曲,讓他們盡情展示自己對音樂的理解,充分表現他們的音樂才能。和諧自主的課堂氣氛,另外還體現在良好的師生關係上。小學生往往都把教師當成自己的長輩,難免會有一些隔層。因此,教師就要多和他們溝通、交流。比如:一起做遊戲,一起唱兒歌等。讓學生舒展天性,活潑快樂地成長。

奧爾夫說:“每個孩子的心中都有一顆音樂的種子,教師的作用就是使這顆種子發芽。”因此,教師應有一種對話意識,一種呵護“種子”生根發芽的真摯感情,讓孩子們在一個民主和諧、快樂的教學氛圍中靈動思維。那麼只有民主、寬鬆的課堂氛圍,才會有人格的自由和發展,思維的活躍與激盪,才能使孩子們無所顧忌的參與到課堂中,充分發揮他們的潛能,音樂課也不例外。一段時間來的反思和探索,使我已經學會了蹲下來和孩子們對話,並且時常參與到他們其中,坐下來與他們交流。我不再是高高在上,拒人於千里。我站在孩子們的中間,我已經和他們融合在一起,成了他們其中的一員。就像一個領頭的大姐姐那樣,當我引領著孩子們暢遊在音樂的殿堂裡,欣賞著優美的聲音,感受著美妙的旋律,我們共同沉浸在音樂這種方式所帶給我們的美好意境的時候,我經常會因為意外的發現而暗自欣喜。孩子們也常常因為理解、領悟和收穫了什麼而歡呼雀躍。因為音樂,我和孩子們相識;因為音樂,我和孩子們相知;因為音樂,我和孩子們產生了共鳴。在課堂上,在融洽的氣氛中,我經常會被我們師生間的互動產生的美麗場景所感動。這個時候,課堂已經成了我們師生心靈對話的空間,我已經不用去花費什麼精力浪費太多的時間管理我的課堂了。這不正是構建快樂的課堂教學氛圍所帶來的新氣象嗎?

三、拓寬學生髮展的自由空間

形式多樣的課堂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五彩斑斕的課堂內容更能吸引學生渴求知識的目光。在當今社會所倡導的新的教育理念下,單一的傳統教學模式已經不適應新時代下的學生的學習要求。多少年來所沿用的教師問、學生答,教師講、學生聽,教師是學生的主宰者和學生學習的主人的做法,嚴重的阻礙了教育的發展,導致學生不能積極主動的思考問題,缺少探究合作和獨立獲取知識的機會。學生學習起來非常被動,教師的誇誇其談,也就收效甚微。現在我們敢於摒棄那種陳舊的教學模式,大膽嘗試運用新的教學方法了。在課堂教學中我不僅注重課堂的多樣化,更加註重學生髮展的自由空間,不僅把教學放在課堂中,我還把學生領到課堂外,給學生提供更廣闊的學習天地,使他們更有展示自我的自由空間。並且根據年級差異,因材施教,這是我在這段時間的教學中摸索出來的一條重要經驗。效果之好,連我自己都出乎意料。今後我還應該繼續大膽運用這種方法,讓孩子們得到更大的收穫。

四、構建賞識鼓勵的評價方式

人性中最本質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尊重和欣賞,就精神生命而言,每個孩子彷彿都是為得到賞識而來到人世間的。教師一個賞識的眼神,一句鼓勵的話語,一次會意的微笑,都恰似一縷春風,打開了孩子們求知的心扉,給孩子們帶來了莫大的歡樂和喜悅,讓孩子們敞開了思維的大門,插上了想象的翅膀。

當我發現個別孩子漫不經心,心煩氣燥時,我會用親切的語言,讚賞的眼神和他們面對面交流,用心為他們卸下思想的包袱,燃起他們自信的火焰,讓他們感到我的溫暖,體驗到我的呵護,而不是一棍子將其打死。曾經有這樣一個例項,一個從外地轉來的學生,在學習唱歌時,不知是因為語言不通,還是因為他本身的問題,唱歌總是不成調,他在他們那邊也從來沒有學習豎笛。有一次我提問到他,他的歌聲和笛聲引得全班同學鬨堂大笑,個別同學譏諷他說:“你吹的什麼呀!太難聽了!”這個同學的臉刷的一下紅了,難過的低下了頭,再也不好意思吹了。這時候,我走到他的身邊說:“沒關係的,你之所以不會吹是因為你沒學過,我相信你也不比他們差。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只要你堅持不懈的努力,你一定會吹出美妙的曲子的。”他用感激的眼光看著我。從此,只要這個同學稍有點進步,我都會及時的表揚他,而他也很努力、刻苦、認真。剛開始時他只能吹一小節,我就非常高興地說:“雖然你只吹了一小節,但是你進步了。你學的真快,這就是一個良好的開端。我相信你一定能行。”聽了我的話,他高興的跳了起來,激動地說:“我會吹豎笛了,我會吹豎笛了,今後我一定會吹出美妙的笛聲。”看到孩子這樣有自信,我欣慰的笑了。我慶幸我能及時引導,挖掘孩子的潛能,使他能沿著他自己的目標,向著他自己所要達到的高度發展,而不是一棍子打死,讓他永遠失去對音樂的學習興趣。

要做到快樂、和諧的音樂課堂氣氛貫穿於整個教學過程,教師還要不失時機地進行調節。教學中,我採用以下幾種方法:

1、短語調節法。當學生在完成某個教學片段之後,我用簡潔明快的語言,對學生的表現和情緒給予肯定,這樣可以繼續延伸已有的課堂氣氛。

2、插轉調節法。這種方法,就像“音樂電視”的畫面一樣,多媒體、多角度、多層次,多梯度,不斷改變教學手段,使學生始終保持高度的注意力。

3、表現調節法。讓學生在音樂中表現自我。“讓學生在音樂中表現生活。”當遇到學生感覺自己已經學會歌曲,必須再努力時,讓他們上講臺創編表演。

4、比賽調節法。比賽的設計和要求,教師要客觀、科學、公平。要做好失利一方同學的思想工作,以保護好他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總之,良好的課堂氣氛,是上好一節音樂課的前提和保證,新課程改革更是強調課堂氣氛的和諧、快樂,要求我們尊重所有的學生,關注學生的個性發展,使學生在無限歡樂中探索音樂天地奧秘,在音樂美的藝術氛圍中感悟人生,在師生唱和的交融中完成課堂教學任務,讓學生以迫切的心情期待下一次音樂課的到來!

音樂欣賞課的心得體會 篇11

xx年九月我到了一個新的教學環境,擔任三年級的音樂教師,面對陌生的班級,生疏的學生與優秀的前任音樂教師,讓我倍感壓力沉重。三年極是低年段向中高年段過度的年級,學生開始有了自己的主見,創造性思維也開始逐漸成熟。幾堂音樂課下來,我瞭解到這些學生音樂素質較好,且思維活躍,有自己的見解。我該怎麼去適應這些學生,並讓這些學生們都能喜歡我?該用怎樣的課堂語言去吸引他們?該怎樣讓他們在快樂中學習音樂?這些問題一直縈繞在我心頭。

我還深深得記得第一堂三年級的音樂課,上課的班級是三(2)班,從其他老師的口中讓我瞭解到這是一個非常的班級。這堂課,我是按照自己設計好的教學流程上下來的:首先是進行自我介紹;接著讓學生了解本冊書中要學習的內容;然後讓學生學習新課;最後讓學生進行歌表演。本以為這樣的設計是很理想的,可誰知一節課上下來,弄得我是哭笑不得。這班學生太過活躍,令我應接不暇。我剛剛管理好一組可另一組卻又亂了,於是我使出渾身解數,什麼“小嘴巴,閉閉緊”“一二三,坐坐好”,等等,好不容易讓學生靜下來,可不到三分鐘,他們就又開始在座位上各抒己見了。當時我真是心亂如麻,不知如何是好。幸好,最後一個環節在我再三強調下,學生總算是配合地完成了我的.教學內容。課後我想了很多,最終我想是不是我的課堂語言和課堂組織方面還欠妥當,所以學生會如此“活躍”。於是,我在以後的課堂上,每個環節前都設計了導語,還進行了分組競賽,讓每組學生透過說、唱、演、畫與各單元主題相同或相近的內容。以後的課堂上學生的興趣變得非常濃,表現得十分積極,同時也比較守紀。看到學生在課堂上露出的甜美笑容,我的心裡也樂開了花。這讓我感受到一堂課的設計要有血有肉,不僅要注重課堂各環節的設計,還要注重教師的語言表達與課堂組織形式,讓學生在有趣的、快樂的氛圍裡學習音樂。

透過上述上課情況的對比,以及平時上課的感受,讓我深刻體驗到新課標下音樂教師的語言表達、課堂組織與快樂教學的重要性,也真正體會到我們教師的快樂來自於學生,只有學生快樂了,教師才會快樂,才會充滿自信。

音樂欣賞課的心得體會 篇12

這星期,感謝學校給我們音樂組這次機會,到瀋陽市音樂優質課比賽現場進行學習,在這幾天的時間裡我們聽到了“不同風格”、“不同版本”的省級音樂教學優質課,受益匪淺。

十多位老師的授課,各具特色,亮點紛呈,充分體現了各個區的先進教學水平,設計精巧,語言精練,這些優質課無論是在知識結構、授課方式上都體現了新課程提倡的素質教育觀念,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本的新型音樂教育理念,為學生提供了感受音樂、表現音樂、創造音樂以及學習、積累音樂文化的廣闊空間,切實做到了“讓學生在音樂中感受美、讓學生在音樂中學習美、讓學生在音樂中創造美”。

總之,在每節優質課中,都能感覺每位授課教師的獨具匠心、周密細緻,因而每堂課都有自己的閃光點供我學習、借鑑。所以我會吸取其中的精華,並嘗試運用到以後的課堂教學過程中,來逐步地提高和完善自己的音樂教學。

音樂欣賞課的心得體會 篇13

小學生正處在形象思維為主的階段,他們活潑好動,易於接受生動活潑,感染力強,富有情趣的事物。而兒童歌曲優美的旋律,鮮明的節奏,最能表現他們歡樂的心情。因此在音樂教學中,我努力融音樂基本技能訓練於唱、玩、敲、動之中,讓學生在喜聞樂見的教學活動中情趣盎然地學習。這樣,既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提高了教學效果,下面談談我的教學體會:

一、故事激趣:

把音樂教材編成故事匯入新課,使教學過程故事情節化,常能創設一種良好的課堂情境。如我在講《保護小羊》一課時,出示大象、熊、刺蝟團結一心戰惡狼的圖畫,配樂講道:一個夏天的早晨,天氣分外情朗,一群小羊唱著歌上了山崗,吃著又嫩又香的鮮草。突然,山坡上跑來了三隻惡狼,眼睛裡閃著可怕的綠光,吐著血紅的長舌頭,一步步向小羊逼近。小羊看見惡狼來了,嚇得拼命地大喊起來:“大象爺爺救命啊!”“熊崐哥哥,救命啊!”正在遠處做遊戲的動物聽見叫喊聲,飛快地跑過來……透過我繪聲繪色的敘述,使學生輕鬆愉快地進入角色,為新課的匯入作了很好的鋪墊。

二、律動導趣:

音樂是時間藝術,節奏是音樂的骨骼。根據課程節奏的重難點精心設計律動訓練,不崐但可強化學生的音樂節奏感,而且可減緩教學坡度,為新課的傳授增加情趣。我在教授《彝家娃娃真幸福》時,先引導學生從生活語言中尋找節奏(快點快點、大家快來),崐(掃掃地、刷刷牙)(爸爸、媽媽),再透過朗讀、視譜和拍手拍腿、跺腳、捻指等動作學習,使學生印象深刻,記得牢,饒有興趣地獲得了本課具有舞蹈性的節奏。

三、擊樂促趣:

教完歌曲的詞曲後,我一邊讓孩子們演唱,一邊用打擊樂器伴奏多聲部節奏。這樣增強了學生的參與意識,不但能主動地去參與音樂實踐,去直接感受音樂,而且豐富了教學內容,克服了音樂課以唱為主的枯燥乏味,使課堂氛圍生動活潑;同時也鞏固了節奏概念,增進了學生對音色的瞭解,掌握了樂器的使用方法,增強了音樂的表現力;另外,學生要在唱、跳、奏、聽、看中做到整體的協調和諧,無形中也培養了他們的集體主義精神。

四、遊戲引趣:

教學中邊唱歌邊遊戲是激發學生音樂慾望的有效途徑之一。如我在對低年級學生進行崐聽音訓練時,做打電話遊戲:我在琴上彈出三度音程"do、mi"問:“喂,你是誰?”

學生回答:“我是do,mi”就這樣將抽象、枯燥的聽音練習在遊戲中愉快地完成了。為了崐讓學生牢記某種音樂符號,我採用了學生們喜問樂見的猜謎形式教學。我問:“弟兄兩個一樣長,一個瘦來一個胖,站在隊伍最後面,曲終歌尾它站崗。”學生猜謎回答:“它是終止線‖”.我問:“弟兄兩個一樣長,兩雙小眼來對望,他們倆個告訴你,回頭再來唱一唱。”學生猜謎回答:“它是反覆記號:‖”。類似遊戲活動妙趣橫生,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五、表演激趣:

小學生天性好動。利用他們這一特點,把表演融入教學,增加課堂情趣,無形中提高他們的音樂素質,達到育人目的。如在教授《理髮師》一課時,我先讓學生根據歌詞內容討論,自編禮貌待客的各種舞蹈動作:請的動作;面帶微笑向顧客問好;剪髮的動作(一小節一次)由右向左剪動,身體隨之運動;照境子的動作;伸出拇指誇獎……,最後讓學生戴上頭飾,將這些模擬理髮的動作與節奏、體態律動結合起來,在優美的旋律中有滋有味,有聲有色地唱跳,既使學生情緒歡欣飽滿,又培養了他們即興創造能力。

六、圖畫拓趣:

美術和音樂都是向學生進行審美教育的重要手段。音樂是聲音的藝術,美術是形象的藝術。它們都屬形象教育的範疇,都反印一定社會生活,表現一定的思想感情。如我在教授《粗心的小畫家》時,當出示“小畫家”畫的四條腿的螃蟹,小尖嘴的鴨子,圓耳朵的兔子,沒尾巴的大馬四幅圖後,學生常會笑得前俯後仰,樂不可支,致使學唱時陶醉在音樂情境之中,邊唱邊即興表演,將整個音樂形象表演得栩栩如生,淋漓盡致,崐達到境中感知,境中悟性的目的。

七、欣賞孕趣:

音樂欣賞不僅可使學生擴大音樂視野,積累音樂語彙,還可培養他們欣賞音樂的良好習慣,提高審美能力,陶冶道德情操。如在教授《小海螺》一課後,讓學生反覆聽錄音,引導學生捕捉每一跳動的音符,掌握旋律流動的美,同時我帶領學生隨著音樂搖擺身體,拍手等動作,用之體驗音樂所表達出的孩子們置身於大自然中的真情實感及風格崐特點,在他們心中播下興趣的種子,從而逐步從“要我學”轉變到“我要學”方面來。

八、電教滲趣:

根據小學生好奇性強。對生動、形象的材料感受性強,在感知時無意注意佔優勢的心理特點,利用電教聲、光、圖、色俱佳的優點新授,有時可取得意料之外的效果。講《保護小羊》時,我一邊講故事一邊指導學生看螢幕上小羊吃草,惡狼跑來,大象用鼻子摔狼,熊用巴掌打狼,刺猥用刺戳狼等燈片,使課堂教學別開生面,令人耳目一新,很快將學生帶入課文情境,使之成為聯結兒童情感的紐帶和橋樑。

音樂欣賞課的心得體會 篇14

中小學音樂課程改革是在新世紀,全球經濟、文化迅速發展,人才競爭日趨激烈,我國社會經濟發生巨大變革,教育事業蓬勃發展的形勢下進行的,為使音樂教育適應21世紀社會發展對國民素質的要求,音樂課程改革,勢在必行。

我有幸參加了這次音樂課改的教學實驗,在這次課改中我不斷地認真研究新課標新教材,探索課改的新路子,更新教育觀念,積累教學經驗,為的是在教學中能運用各種有趣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容易接受新教材。經過了這一學期的教學實踐,我有很多的感想,現總結如下:

1、教師要更新教育觀念,強調“以學生髮展為主”。以往的教材,往往對教師的“教”考慮較多,它的理念是建立在“教師中心論”上,強調教師作為教育的主體,因此學生往往處於被動的狀態中學習。現代教育的理念,強調學生的主體性及其發展。在教學上,我也強調了這一點,並收到了很好的成效。如學生學敲碰玲和響板時,以往的教學方法就是老師先做示範,讓學生模仿,最後告訴學生這叫什麼樂器。而我是以教師作為引導者,首先讓學生觀察這些樂器,然後問學生:“小朋友你們能不能讓它們發出美妙的聲音呢?”同學們都很感興趣,很想親自敲一敲,於是他們發揮想像能力,自己動了起來,學生使用碰鈴的方法多種多樣,有的拿起繩子抖動碰鈴;有的用鉛筆敲擊碰鈴;有的把碰鈴的繩子繞在自己的手指上,然後搖動手指讓兩個碰鈴在一起。最後我讓學生給這些樂器起個名字,同學們起的名字五花八門,把碰鈴叫做“叮檔鈴”、“鐵腕鈴”、“碰碰響”等,把響板叫做“鴨子嘴”、“開口板”、“合響板”等。我的目的是讓學生透過觀察、想像,自己動手讓這些打擊樂器的聲音,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使他們成為學習的主人。

2、在音樂教學上,必須加強實踐與創造。音樂實踐和創造是發揮學生動手能力、想像能力和思維潛能的音樂學習領域,是學生積累音樂創作經驗和發掘創造思維能力的過程和手段,對於培養具有實踐能力的創新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如一年級學生在聽辨聲音的長短時,我先讓學生看圖念兒歌:小雞小雞,嘰嘰嘰嘰,小貓小貓,喵—喵—,小鴨小鴨,嘎嘎嘎嘎,小羊小羊,咩—咩—。在唸兒歌時,還要求學生根據兒童節奏用樂器和動作來表現。目的是讓他們透過語言節奏、動作節奏和樂器聲音進一步辨聲音的不同長短,然後再根據學生自己體驗到的長短聲音,讓他們創造記號來畫出兒歌中的節奏。接著就學生們創造的“樂譜”,讓大家進行評論。哪一種節奏樂譜最容易看得懂,然後用這些符號選作節奏樂器進行即興演奏。

以上是我的一點經驗、體會,教育思想的轉變是音樂教改的關鍵,然而還必須在教學內容、教學方法上認真探索實踐,使音樂教學透過音樂達到育人的目的,又透過音樂教學的過程更好地學習音樂。

音樂欣賞課的心得體會 篇15

現在有些人認為音樂是副課,在社會中沒有太大的價值,其實不然,音樂課是當今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可以從很多方面去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而作為一名音樂教師,在日常教學中我覺得應該從以下幾方面去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一、讓學生走出小學時的“枷鎖”

在課堂教學中,首先應該讓學生走出來,讓先前的那種由老師主動的教學形式逐漸走到“師生互動”的優良教學中,使學生有話說、敢說話,讓學生不再有那種以前的恐懼感和畏懼心理。學生大部分都是處在12-15歲左右的孩子,正是充滿朝氣的階段。如果讓學生們總是覺得有一種壓力在壓著他們,那麼學生們就會有一種反感心理。而作為一名音樂老師,我認為應該多鼓勵學生,經常用“你不是最差的、你能行、你有別人沒有的優點”等之類的話語,真誠的去讚揚和鼓勵他們,讓學生們在教學課堂中充滿朝氣和活力。

二、讓學生做課堂的主人

在音樂課堂教學中有許多知識需要學生去親自體會和嘗試,那樣才能更深刻的去理解,例如:2/4、3/4、4/4……這些節拍的揮拍以及節奏的控制,只有學生親自去做才能知道它是如何去操作的。所以在課堂中必須讓學生多多體會和嘗試,才能更好的掌握和更容易的接受課堂教學中的知識。真正讓學生作為課堂的主人,是新世紀、新時期的教學模式

三、教師在教學中應始終體現一個“活”字

我們應該在課堂教學中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讓學生輕鬆而靈活的學會所學的知識,而在音樂教學中更應該注意讓學生活學活用,這樣才能適應新時期教學要求和學生的需求。

四、教師在教學中應帶領學生去更多的吸取先人的精華

音樂的好與壞不是在自我陶醉,而是讓別人去欣賞,所以只有不斷的去欣賞那些先人的名作,逐漸去吸取他們的精華,才能提高自己的水平和水準。所以在音樂課堂教學中也應該讓學生多欣賞先人名作,讓學生們去體會作品中的喜、怒、哀、樂等情感變化及讓學生體會那些音樂的價值,慢慢的去提高學生們的欣賞能力和固有的水平;同時透過去不斷欣賞不同時期的名人名段,可以陶冶學生們的情趣和擴大學生們的藝術視野。

音樂是我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調味劑和助推劑,如果在生活中失去了音樂,就像是在生活中讓一個人從此失去了情感的體驗和變化一樣,那麼會讓你感到活著是很無奈的。

音樂欣賞課的心得體會 篇16

音樂課是一門培養學生創造能力的重要學科。在音樂課中滲透“六模組”精神,進行教學探索研究,為音樂教學改革開闢了新的天地。

一、緣起——對傳統教學模式的思考

在學唱印度尼西亞民歌《木瓜恰恰恰》的教學中,我先讓學生認真聽錄音範唱,然後再朗讀歌詞。我發現大新同學卻在朝他的同桌做著挑擔子的動作,臉上一副自得其樂的表情。看到他放肆的動作,我厲聲喝道:“大家都在認真朗讀,你指手劃腳地在幹什麼?”……學生在我的批評指責聲中坐了下來。這一節課他表現得很老實,大部分時間沒敢抬頭。當我要求學生進行自由表演時,他做的動作很機械,臉上全無表情,其他學生的動作也全無新的創意。我們只有把音樂課堂的活動交給學生,使他們成為音樂課堂的主體,讓他們全身心地參與其中,才能達到音樂教育乃至素質教育的目的。

二、思索——讓音樂課動起來

“六模組”的精髓是先學後教、以學定教。如何在音樂課中體現這一精神,讓學生經歷音樂實踐過程、滿足表演慾望,使他們的心理素質、協調能力和創新思維都能得到發展這值得我們思考和探究。用“六模組”的精髓指導音樂課堂,應讓學生多參與、多體驗,自主學習、學會合作。

充分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既重視學習過程,又強調結果。以達到最終目的,培養學生的音樂表現能力。

三、實踐——靈活運用,創新發展

1、主動參與,激發興趣

在音樂課堂教學中,教師是設計師、建築師,為學生創造一個既顧及藝術知識體系,又顧及學生的個性心理需要的課堂學習舞臺。讓每個學生在學習的舞臺上積極、主動投入學習,展現自己的個性。比如在教授音樂遊戲:《都睡著啦》時,告訴學生在閉目聆聽樂曲後,說說頭腦中出現了怎樣的畫面時。課堂上出現了“百花齊放”的場面。他們有的說:“夢到了碧綠的小草,流淌的小河”;有的說:“夢到盛開的花朵,飛舞的蝴蝶。”……這樣的情景,我從不輕易否定學生的想法,長此以往,提高了學生的心理素質,使學生以最佳的心理狀態主動參與。

2、學會合作,培養能力

音樂教學同一講授內容、同一教學難度、同一動作要求等一刀切的呆板教學模式,從根本上忽視了學生的個性否定了學生智力、能力等方面的差異。為克服這種狀態,根據教材編排內容的特點,在教學中採用合作學習的形式是切實可行的。

總之,用“六模組”的精神指導音樂教學,讓我的課堂充滿活力。我看到了學生光彩照人的一面,願在參與的學習活動中,快樂永遠伴隨著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