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讀後感

《影響力》讀後感

《影響力》讀後感(精選9篇)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後,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後感吧。到底應如何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影響力》讀後感(精選9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影響力》讀後感1

《影響力》一書從互惠,承諾和一致,社會認同,喜好,權威和稀缺六個原則全面闡述了人的社會心理行徑,從而為我們平常的一些“一按就播放”的無意識行為和買賣博弈,政商常用伎倆等行為作了很好的闡述。以下我分別從這六個原則來陳述自己的學習心得!

一、互惠原則

“受人滴水之恩,當以湧泉相報”,可以說古今中外這種儘量以類似的方式報答他人為我們所做的一切的觀念已深深的銘刻在我們的潛意識裡。甚至中國儒教倡導的以德報怨更是深化了這種意識!當然好的傳統美德,仍需繼續發揚光大。不過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這一有效武器可以被別人加以利用,用於商道政道。若在不傷害他人利益的情況下不失為一種為自己謀取利益的好辦法!

互惠原理適用於強加的恩惠,一個人靠著硬塞給我們的一些好處就能觸發我們的虧欠感,甚至可以觸發不對等交換,因為虧欠感讓人掛懷而且違背互惠原理,接受而試圖不回報他人善舉的人是不受社會群體歡迎的!這很容易給人得寸進尺的機會!現在“服務至上”,這背後就是運用了“互惠原理”人類這一感性的情愫,以至於最後都不好意思拒絕商家推薦的東西和服務了。

每個人都是消費者,作為一個理性的消費者,有時候也要懂得拒絕對自己無關緊要的東西和服務,果斷地說“不”。要做到這一點必須做到倘若別人的提議我們確實贊同就不妨接受它;倘若這一提議別有企圖就置之不理。特別是面對互惠式讓步時,別人一開始可能對你提出一個你無法接受的請求,當你拒絕時他再提出一個小的請求,你會因為之前的拒絕而感到有所虧欠,轉而從不順從變成了順從,須謹防這樣的坑!不過大部分人對這些沒有免疫力,有時加以利用可以成就自己的願望!

二、承諾和一致

“言而不信不知其可也”,言行一致大多跟個性堅強,智力出眾掛鉤,它是邏輯性、穩定性和誠實感的核心,反之則被看成是腦筋混亂、表裡不一,甚至是精神有毛病的。承諾和一致原理認為,一旦做出選擇或採取某種立場,我們就會立刻碰到來自內心和外來壓力使我們的言行與它保持一致。在這樣的壓力下我們會想方設法以行動證明之前的決定是正確的。正如之前在電視劇中出現的場景一樣,經常會看到女主角要求男主角對天發誓,這樣雖然在觀眾看來很可笑,但是當你身處發誓一方的立場時就會有完全不同的感受。因為人人都有一種言行一致的願望。

當我們一旦做出艱難的選擇,我們自然就會去捍衛這種選擇,堅信自己的選擇是正確的,也為向大家證明自己做的沒錯。所以有時候重要的並不是選擇本身,而是你為了這份選擇而去奮鬥並最終取得的成績。人具有惰性,在面對抉擇時經常像鴕鳥一樣想盡快把腦袋埋進土裡,再也不動腦筋了。所以人們這種不假思索的機械反應常常為某些人所利用,他們可以慢慢從你身邊的人入手,讓你做出對他們的承諾,再以他們的需求來向你們索取利益。

承諾可以改變一個人,我們可以用筆寫下甚至向眾人承諾的方式來逼著自己完成“不可能的任務”,比如戒菸戒酒等。承諾會影響行為,相反行為也會影響承諾,為一個承諾付出的努力越多,對承諾者的影響也就越大。就比如書中講到的美國學生加入學校兄弟會所需要的地獄周式的嚴苛入會儀式。雖然受到社會輿論的廣泛詬病但還是深得會員的認同。能夠成功入會的學生對兄弟會有著深深的認同感和惺惺相惜感。畢竟費盡周折才得到某樣東西的人,比輕輕鬆鬆就得到的人,對這件東西往往更為珍視!所以想想有些公司招聘弄那麼多招聘環節和花樣也是很好地運用了這個道理,讓新進員工更具凝聚力和珍惜來之不易的東西!

三、社會認同

“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數人手中”,因為對多數人來說,很多意見都是人云亦云,抱著從眾心理把跟自己相似人的意見作為自己的意見而沒有深入的去思考,而那些另類卻很容易受到排擠,他們因為能看透真相而與眾不同,這也成為了招封殺的理由!社會認同原理認為,在判斷何為正確時,我們會根據別人的意見行事,尤其當我們在特定情形下判斷某一行為是否正確時。如果看到別人在某種場合做某件事,我們就會判定這樣做是有道理的。

現在社會上很多別人有難無人幫忙甚至圍觀的事件都是因為大家在不確定性的環境下,特別是在陌生人堆裡,由於人多而使責任分散,大家見機行事,都不想做出頭鳥而導致多元無知效應,最後落得見死不救的悲劇。向相似的人看齊造就了著名的“維特效應”(“維特效應”指1774年德國大文豪歌德發表了一部小說,名叫《少年維特之煩惱》,該小說講的是一個青年失戀而自殺的故事。小說發表後,造成極大的轟動,不但使歌德名聲在歐洲大噪,而且在整個歐洲引發了模仿維特自殺的風潮,“維特效應”因此得名。),這是社會認同原理的一個病態例證。這些人根據其他陷入困境的人如何行動而決定自己怎麼做。這也是導致自殺事件遭媒體曝光後,死亡事件增加的原因。包括搞笑片的“罐頭笑聲”,選秀節目可以買到的“煽情”觀眾都是社會認同原理的體現。

弄清楚原理後,我們可以反過來為之所用。比如當自己遇到困難時可以直呼某個人幫忙,這樣可以減少不確定性,為自己贏得時間!基於交通自殺事故曝光後,我們可以改變自己的出行方式,讓自己乘坐的交通工具跟當地自殺人的交通工具不一樣。領導要善於安排群體內部條件等。

四、喜好

“愛屋及烏”,現在很多公司藉助鋪天蓋地的名人營銷而賺得盆滿缽滿。我們大多數人總是更容易答應自己認識和喜愛的人所提出的的要求,對於這一點,恐怕不會有人感到吃驚。令人吃驚的是,有些我們完全不認識的人卻想出了上百種方法利用這條簡單的原理,讓我們順從他們的要求。

在決定是否購買該產品時,社會紐帶的影響要比消費者對產品本身好惡強兩倍!服務的宗旨就是讓消費者喜歡上你這個人,而不只是產品本身,這是粉絲經濟和發燒營銷的根本。當然讓人喜歡你的理由有很多,比如說外表魅力,與他人的相似性,善於恭維,接觸與合作等。研究表明我們會自動給長得好看的人新增一些正面的特點,比如有才華,善良,誠實和聰明等。我們也總喜歡與自己相似的人。不管相似之處是在觀點、個性、背景還是生活方式上,我們會下意識地向相似的人做出正面的回應。有時甚至誇張到我們在不認識選舉人時會選擇名字熟悉的人。

同樣的,根據條件反射和關聯原理,愛屋及烏的反面是糟糕的訊息會讓報信人也染上不祥。人總是自然而然地討厭帶來壞訊息的人,哪怕報訊息跟壞訊息一點關係也沒有。天氣預報員就經常成了氣候變幻莫測的替罪羊。

包括飯桌談生意,體育粉絲關聯,把自己的形象跟某些光彩的事蹟地方相連等都是希望藉助這種積極的聯絡來提高自己的公共形象,進而達成自己的目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儘量讓身邊正能量的東西多起來,因為大家都有趨利避害的本能。

五、權威

“跟著權威走”,權威所具有的強大力量會影響我們的行為,即使是具有獨立思考的成年人也會為了服從權威的命令作出一些完全喪失理智的事情來。權威可以從一個人的頭銜,衣著,身份標誌如名車名牌等來展示。畢竟,服從權威人物的命令,總是能給我們帶來一些實際的好處。很多情況下,只要有正統的權威說了話,其他本來應該考慮的事情就變得不相關了。

文中講到一位教授去酒吧餐館和陌生人閒聊,每當他一說自己是教授,人際交流的氣氛馬上就變了。前半個小時風趣自然的聊友就像換了個人:他們對他畢恭畢敬,言聽計從,乏味透頂。他的看法,先前可能引出一場激烈的討論,現在卻只能帶來一串文縐縐的附和。確實頭銜除了能讓陌生人表現得更恭敬,還能讓有頭銜的那個人在旁人眼裡顯得更高大。這也是喜好原理的體現吧,頭銜越大感覺長得越高大威猛。也難怪那些行騙之人總是把自己打扮的很乾淨和得體!

因此,要辨別真正的權威,不要被外在的這些矇蔽了雙眼,要學會以知識辨知識,透過自己實踐檢驗來看清本質,況且現在很多磚家經常被拍磚!在還沒確定事情真相之前不要盲目跟風!

六、稀缺

“機會越少見,價值似乎就越高”的稀缺原理會對我們行為的方方面面造成影響,對失去某種東西的恐懼似乎要比對獲得同一物品的渴望,更能激發人們的行動力。倘若瑕疵把一樣東西變得稀缺了,垃圾也能化身成值錢的寶貝。

商家很會玩弄這種手法,經常人為地製造缺貨的現象製造稀缺騙局來使消費者入網。什麼大甩賣之類的很多都是噱頭而已!究其深層原因,“物以稀為貴”的原理背後是人們自由選擇權的減少。人類追求自由有很久的歷史了,當很多事物還在的時候並不會去珍惜,只有失去了才覺得可貴!最能說明這一原理的是經典的“羅密歐與朱麗葉效應”。這對年輕人感情和行為的強烈程度令人迷惑不解!如果聽憑這對青年男女自由戀愛,他們的濃情蜜意說不定只是初戀時短暫的衝動罷了。正是兩個家族設定的龐大障礙激發了他們強烈的逆反心理和對即將失去的愛情的追求,自由愛情變得稀缺使情侶雙方覺得彼此更加相愛,更想結婚了。這同時也有承諾和一致原理的體現!每當有東西獲取起來比從前難,我們擁有它的自由受了限制,我們就越發地想要得到它。因此想讓資訊變得可貴,不一定非要封殺它,只要把它變得稀缺就行了。這也是人們對得不到的資訊變得更接受和包容的原因,或許這也是很多色情資訊屢禁不止的原因吧。

為了避免在賣場或者在拍賣會上頭腦發熱,我們必須做到一旦在順從環境下體驗到高漲的情緒,我們就可以提醒自己:說不定有人在玩弄稀缺的手法,必須謹慎行事。我們務必記住:稀缺的東西並不因為難以弄到手,就變得更好吃、更好聽、更好看、更好用了。

總體讀下來,感覺真的是“世事洞察皆學問”,跟《牛奶可樂經濟學》有異曲同工之妙,還需要自己對身邊的世界多思考和觀察,做一個理性的人!

《影響力》讀後感2

這本書包括影響力的武器、互惠、承諾和一致、社會認同、喜好、權威、與短缺。論點是人是社會性動物,希求用自己能夠發射的最大影響力將利益最大化。我覺得這本書主要用七章來說明為什麼有些事情對群眾的影響力巨大以及個體可以如何拒絕花裡胡哨的營銷或者他人請求。

《影響力》希冀讀者學會一些基本方法來擴大自己對於他人的影響力。第二章介紹了‘拒絕——後撤術’,大意是要實現一個大的要求首先提出小要求。破這個術的方法是認真識別使用這個技巧後面的意圖,如果是銷售直接拒絕。如果是善意的給予,那就大大方方接受。在日後需要付出的時候,及時回報即可。這也就是許多街上的銷售會給予一個小禮物的由來?女孩子要是接受了男生買單,也就意味著這個女孩子想要和男生那啥。顛撲不破的真理?第三章承諾和一致描寫了慈善機構會讓客戶先答應一個小請求,那樣就把這個人開始往預先設立的形象裡面開始套。一個人一旦答應了一件事情,就希望言行一致。

社會認同這個章節與不確定性密切相關,人們在不確定一件事情的時候就會覺得別人的行為正確不過。也就是說為什麼鬧市裡的案件反倒沒有人出手相救。在大街上遭遇侵害的時候,要學會像其中一個具體的人求救。迷信權威是不同人類社會都存在的突出效應,成熟社會結構能夠得到更好的發展。而短缺最容易被商家應用,這件商品馬上下架、聯名款、獨一無二最能受到人的追捧。

道理大家都懂,但是要寫下來總非易事。羅伯特.西奧迪尼將一個個商家經常使用的招數一一拆解並給出應付招數。這是一個心理學家能給社會不同個體帶來的巨大影響力。我們在生活中都需要何必人打交道,影響或者被影響同時存在。於我而言,對他人產生影響力在於塑造自己的權威感。學會用小事情去影響他人,也就是為他人塑造一個新的自我形象。

如沐春風也是一種無形的影響力,擁有影響力也並不意味著就要去用到他人身上。身上有力量,才能不被他人控制。

《影響力》讀後感3

《影響力》被某位我不曾聽說過的著名營銷專家推薦為從事營銷、銷售工作的人必讀的五本書之首,讀完之後,確實有一種茅塞頓開、醍醐灌頂的感覺。原先,很多時候我們不是被別人算計了,而是被自己的思維侷限或者是來自社會的強大影響力操作而做出了違背內心真實想法的決定。

一向對心理學和社會學感興趣,這本書用一種簡單平實的語言和生動又有說明力的故事或者實驗向我們證明了這些被我們所忽略的或者壓根兒沒意識到的原理在生活中有著多麼巨大的影響力。

順從原理———機械反應與固定思維模式:當我們請別人幫忙時,如果能夠講出一個理由,那我們得到別人幫忙的可能性就更大。

比較原理———經常看嘔吐劇的人總是覺得生活中的人長得都難看。當你買下一大件昂貴的東西時,總覺得原本比較貴的配件顯得不那麼貴了,有時候衝動消費就是這樣產生的。

互惠———給別人一點好處,別人也會幫你。社會中的人大多在仁義道德、正人君子的束縛中會不知不覺的做些自己原本不想做的事。互惠是一把雙刃劍,被好心的人用了是福祉,被心黑的人利用則會讓很多人成為冤大頭。我向來屬於被人騙了還不覺察的那種人,只有用吃虧是福這種阿q精神來平衡自己了。這個原理能夠很好的運用於買東西跟人砍價的狀況,尤其是金五星那種漫天亂要價的地方。先使勁兒砍,再適當讓步,買東西的人必須算但是賣東西的,但至少不會損失太多。

承諾和一致原理———一旦我們做出了某個決定,或選取了某種立場,就會應對來自個人和外部的壓力迫使我們的言行與它持續一致。和社會認同原理一樣,我們常常會由此做一些違背自己意願的事情。這個原理讓我最為之一驚,回想過去和此刻的一些選取,我明白了命運的推手其實是自己不理性的大腦和有限的閱歷和知識。高中老師曾說就應改命運為運命,但多少人又有如此的潛力和資源呢一旦我們在內心不堅定的狀況下選取了某種東西,就會構成一套自我的支援系統,每個人都免不了有社會稱許性,於是總是執著的要自己相信,我的選取是對的,哪怕我自己也不確定。真正可怕的可能不是外部的壓力,而是來自自我內心的支援系統,自己欺騙自己的人是最無可救藥的。看完這一章之後,我開始懷疑自己的很多選取和想法了,不明白這是一種收穫還是一種干擾,總之,認清內心的想法是最重要的。

社會認同原理的兩個前提:不確定性和相似性。對自己的不自信或是對狀況的不瞭解總是讓我們盲從那些和自己有著相似稟賦、處境或經歷的人。其實,大多數人也是都處在一種沒有安全感的狀態之中,隨著社會發展速度越來越快,五花八門的資訊和誘惑充斥著我們的雙眼。而這些資訊抑或是選取在我們的內心裡不停的盤旋,從一開始,也許我們所聞所見就讓一切變得混亂而不夠明朗,所以除非我們在龐雜的資訊中持續一顆純粹的'心或是清醒而足夠理性的頭腦,否則我們的決定要麼是社會認同效應的產物,要麼就是一個荒謬的決定。但是沒辦法,有時候,聽不見自己的心聲時,最好的選取就是盲從。只是,期望在我們某一刻猛然意識到自己的錯誤時,我們還有足夠的時間和機會去挽回。

作者在最後闡述避免受社會認同影響的兩種方法:環顧左右之後,別急著往前衝,向前看;抬頭跑。這讓我想起了不明白出自誰的一句話:在埋頭苦幹的同時,別忘了抬頭看看方向是否是正確的,既要仰望星空,也要腳踏實地。我相信很多時候,從眾是人們所避免不了的狀況,但偶爾,在決定自己命運的選取面前,必須要找到一條適合自己的路。

《影響力》讀後感4

每次讀心理學著作,都會引起自己很多的共鳴。一些習以為常的事情不被關注,而它恰恰是很重要的。讀《影響力》,學會了很多處理事情的方法,也感悟了許多道理。

書中曾講到這樣一段話:從某種意義上說,當一種機會變得越來越難得時,我們也就失去了一部分自由。而失去已經獲得的自由是讓我們深惡痛絕的事。人們都有一種維護既得利益的強烈願望,基於這種願望,可以提出“心理抗拒”理論:當人們的自由選擇受到限制或威脅時,維護這種自由的願望就會使我們更想擁有這種自由(以及與之相關的商品和服務)。因此,當越來越嚴重的短缺或其他因素使我們不能像以前一樣自由地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時,我們就會透過更卓絕的努力對這種妨礙做出反抗。

在教育教學中如果能夠了解“心理抗拒”理論,就會盡可能為學生創造更多的發展機會,搭建更多的發展平臺,不讓發展成為緊缺的資源,大家就能夠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華而非急功近利。所以為孩子搭建平臺設立機制是很關鍵的,雖然孩子的發展不均衡,每個人的長處也不一樣,但當機會多到可以充分選擇的時候,每個孩子都會找到成功的點。每一個孩子都是待開發的寶藏,關鍵就看我們是不是掘寶人。

當我們遇到很緊急的情況時,越急躁做出的決定就越容易偏激,往往會說出一些不負責任的話,做出讓人難以置信的事。而我們若採用“心理抗拒”原理,在最緊急的情況下能靜下心來對前因後果做一個梳理,相信此時的發言和表態就會慎重得多。管理大師德魯克以及斯隆都說過,在面臨人事決策時,即使時間再緊張,立刻決策的要求再緊迫,也同樣要冷靜24個小時,往往24小時以後,氣象就大不一樣了。

在承諾和一致一章中說道:一旦我們做出了某個決定,或選擇了某種立場,就會面對來自個人和外部的壓力迫使我們的言行與它保持一致。我們會採取某種行為以證明我們之前所做的決策。如果讓孩子將自己承諾要做的事情寫下來,那麼他做到的可能性比他不寫下來要大很多。在教育管理中,學生的一句承諾可能就是對自己的一種約束,當然承諾若是在學生自願的情況下提出那約束力就更強。

在公開場合的承諾不僅會對承諾人一種無形的監督,還會影響到參加的每一個人。教育中我們要善於使用承諾和一致的原理,創設莊嚴的氛圍,引導學生對自己的行為承諾並記錄下來,或許會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當然,寫給自己一封信是對自己的承諾,告訴他人自己要做什麼,也是一種承諾,把承諾變成一種激勵,就會成為我們前行的力量。

靜心品讀,相信還有新的收穫。

《影響力》讀後感5

這本書談到了潛藏在各種社會現象背後的社會心理學原理,雖然只是講到了互惠、喜好、承諾與一致、權威、稀缺、社會認同等六條常見的心裡學原理,但是已經足以讓我大開眼界,受益匪淺,如果能夠在生活中用上其中一兩條的話,那就更加不得了了。讀老外的書,最大的感覺就是寫得很詳細,細節很充分,而且還有大量的案例支撐,具有很大的說服力。這本書也不例外,每一條原理說得極為詳細,每章中穿插的案例也比較多,而且大多數例子都是作者在社會上親身的經歷,最重要的是我們也有過相似的經歷,使讀者不得不信。

本書的前面就專門設定有一頁內容結構圖,在閱讀之前瞧一眼,可以減少閱讀過程中迷航的麻煩,當然我們也不必再花另外的時間來整理內容結構。首先來解釋下書名,如果不仔細閱讀書裡的內容,很少有人會想到作者談的主題的是社會心理學。大多數時候我們的行為都是受到了心理的驅使,而我們渾然不知,隱藏在行為背後的心理學原理就是一件強大的武器,對社會有著很大的衝擊力和影響力,這些武器即可以給我們思考問題帶來捷徑和便利,也可以被商家、政治家或者聰明人利用謀取私利。作者總共用了六章來講述這六條心理學原理,每一章均從四個方面展開,分別是心理基礎、案例、應用和對策。書中的內容都讓人信服,上面已經說過了。這本書彌補了我心理學知識方面的欠缺,讓我明白了為何我要做出這樣或者那樣的行為,行為背後的動機是什麼,我如何避免做出一些不好的決定等等。閱讀一本書最大的滿足感,就是將書中的知識應用到自己的現實生活中去,帶給你不同以往的結果,提升和改善生活的品質,我想這本書給予了我這種感受。

閱讀《影響力》一書過程中,它不斷地在提醒著我,每一個人是整個社會活動的一份子,必須學會思考自己,思考他人。

如果說,愛是人類永遠的話題,那麼,影響力也可說是人類恆久的追求。世上的每個人都想擁有影響力。可以用來改變他人,也可以用來扭轉自己。而絕大多數人缺乏的並不是改變事物的勇氣,而是改變事物的技巧。作者試圖告訴我們,世界上最不為人所知的秘密之一就是。在過去的半個多世紀裡,一小部分行為科學理論家和實踐者已經發現了一種幾乎可以改變任何事物的力量—影響力。我們沒有意識到,穿越成功和失敗的線索就是我們缺乏影響力。如果我們早就意識到這點,就會投入更多的精力尋求更新、更好的方法來提高影響力。而這個很好的方法不是大多數人認為的缺乏勇氣,實際是改變事物的技巧。

書中拿出了很多社會現象進行解說,並將少數傑出的影響力大師經常運用的原則和技巧與讀者分享,從而讓我們有更多的方法來儘可能的施展我們自己的影響力,並使個人生活、家庭、伴侶甚至鄰里間的關係發生重大的變化。書中運用了大量貼近生活的社會現象和事實作為案例來分析。作者每提出一個觀點就會佐以大量事例來講解說明。這是我感覺到本書的最大特點。

全書共講了六個影響人的武器:“互惠”、“承諾和一致”、“社會認同”、“喜好”、“權威”和“短缺”。仔細理解下這幾個詞語,每種武器都指向了我們非常平常的特點,而這恰恰是我們的弱點,而且可怕的是通常我們是沒有察覺的。就拿社會認同來說吧。中國有古話:“三人成虎”“眾口礫金”,大概講的就是這麼回事。很多時候我們的判斷不是依照理性思考所作出的,而是從社會大眾的普遍選擇出發,人云亦云。在他們的強大的影響力面前失去了自身應該有的自我認知和自己的判斷力,做出了一個可能不太合理,卻滿足了自身追求社會認同感的需求的選擇。

我在想,這對於我這樣的司法工作人員來說,保持自己的獨立思考力、判斷力,從而形成自己的影響力尤其顯得重要。法不容情,以事實為依據,當有更多的非理性因素干擾了你的判斷、當有更多的人的言行思維成為了“三人成虎”的影響力的時候,我能以自己的影響力來抵禦他人的影響力,從而作出自己應有的正確判斷嗎?

《影響力》讀後感6

社會認同原理幾乎是《影響力》一書中講的依從策略裡最常見的,它的意思是:我們進行是非判斷的標準之一就是看別人是怎麼想的,尤其是當我們要決定什麼是正確的行為的時候。

同樣的,社會認同原理一方面給予了我們思考和行動的捷徑,另一方面也使得有心之人以此從我們身上牟利成為可能。社會認同原理最讓人痛心的一個例子就是,遇到有人在大街上發生突然發病或者被搶劫這類突發狀況,周圍有很多路人看到,卻無人伸出援手。每每出現這種報道,都有很多人感慨現代人太冷漠人心不古什麼的。

可真的是這樣嗎?

其實真實的原因並不是現代人在變壞,那真相是什麼呢?首先,當現場有幾個可能幫忙的人時,每一個人的責任感便降低了,每一個人都以為其它人會幫忙甚至已經有人幫了忙,結果卻是沒有一個人幫忙。其次呢,在碰到一件突發事件時,我們很自然地會先看其它人的反應再對這件事的緊急程度做出判斷。可是,其它的目擊者也在從其它人那尋找判斷依據。而我們都喜歡在他人面前表現得沉著穩定,因此尋找證據的過程也是不動聲色的。於是,每個人都是一副鎮定自若的樣子,這件事情就被解釋成了一個非緊急事件。

那麼,面對突發狀況時應該如何自救呢?首先我們應該明白旁觀者並非冷漠,只是不瞭解情況也不知道自己是否有責任給予幫助。此刻,你應該做的是,在旁觀者中尋找一個看上去更有能力和意願給予幫助的人,看著他、指著他說:那位穿XX顏色衣服的先生(女士),請幫我......這一條技巧是《影響力》的作者認為這本書裡介紹的技巧中我們最應該記住的。

而要避免機械化地依從於社會認同,方法是注意區分外界給我們傳遞的我們想依從的資訊的真偽,這一般是很容易區分的。

最後,再分享一個小技巧:與我們類似的人的行為對我們最有影響力,所以啊,想要教會家裡的小朋友某件事情,讓他的小夥伴來教或許比父母教的效率高好幾倍哦。

《影響力》讀後感7

買這本書已經很久了,一直塞在書架上。直到在另一些書上不斷看到這本書的名字,這才發現自己錯漏了一顆明珠。

昨天晚上,乘著大家外出散步,我一個人靜靜地坐下來看了第一章。有點豁然開朗、醍醐灌頂的感覺。

第一章講的是互惠原則。互惠原則真是應用廣泛,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互惠原則的存在。互惠原則是社會關係存系的重要紐帶。基本每個人都被納入到了這個關係網路中,不遵從這種原則的人往往會被社會職責,甚至唾棄。所以,重要性可見一斑。

小到鄰里之間、朋友之間,今天你給送我一根絲瓜,明天我幫你打個水,今天你請我吃飯,明天我幫你貸個款。大到國家之間貿易往來。一方施惠,另一方接受。接受的一方就會產生歉疚感,理所當然的認為自己有類似“還恩”的義務。故而,超市裡免費試吃,網路購物裡的免費試用,都是利用了互惠原則,希望引發潛在購買者的歉疚感,讓你不好意思只吃不買,從而成為真正的購買者。

書中還指出,哪怕是被強塞的恩惠,也能帶來接受方的報恩心理。所以說,即使一開始是不情願的互惠關係,後來也會產生互惠原則帶來的應有效應。

互惠原則裡還有一把利劍叫“互惠式讓步”。簡而言之,先退讓的一方會讓另一方產生歉疚感,從而也做出相應的讓步。所以,由此產生了一個絕招,叫“先提大要求再提小要求”。先提一個較大的要求,待對方拒絕後,再提出小要求,就很容易成功。比如你希望領導能給你批一個假期,但是怕不成功,那麼在和領導談的時候,可以先提一個較高的要求,比如表示自己工作非常繁忙,希望領導能夠給你加薪。加薪沒這麼容易啊,一般領導是不會同意的。當然,如果同意了那就賺到了,如果不同意,也是意料中的,那麼你就可以退而求其次,希望領導批個假期,這時候就很容易成功了。大家在平時的生活工作中肯定都有過類似的感受,只是對這種現象沒有歸納總結過。而這本書把我們日常的這種感受歸納總結出來,並用科學的依據進行解釋,故而看完之後會讓人恍然大悟,有了原來如此的想法。

《影響力》讀後感8

《影響力》這本書所提到的觀點都指向了人們非理性的弱點,而這種非理性通常是被我們給忽視的。

首先作者提出的互惠原理,就是我們應該儘量以類似的方式報答他人為我們所做的一切。簡單地說,就是對他人的某種行為,我們要以一種類似的行為去加以回報。商業中的免費試用就是互惠原理最簡單的運用。其次,承諾與一致原理,一旦作出了一個選擇或採取了某種立場,我們就會立刻碰到來自內心和外部的壓力迫使我們的言行與它保持一致。在這樣的壓力之下,我們想法設法地以行動證明自己先前的決定是正確的。再者,社會認同原理認為,在判斷何為正確時,我們會根據別人的意見行事。很多時候,我們不是依照理性思考出發,而是從社會大眾的普遍選擇出發。

然後,喜好的影響,我們大多數人總是更容易答應自己認識和喜愛的人所提出的要求,對於這一點,恐怕不會有人感到吃驚。令人吃驚的是,有些我們完全不認識的人卻想出了上百種方法利用這條簡單的原理,讓我們順從他們的要求。比如,審訊嫌疑犯的過程中“好警察”、“壞警察”搭檔的方法巧妙地運用了喜好原理。還有,就是權威在人們心理的根深蒂固。權威所具有的強大力量會影響我們的行為,即使是具有獨立思考能力的成年人也會為了服從權威的命令而作出一些完全喪失理智的事情來。最後,就是稀缺,人們心中“物以稀為貴”的思想一直激發著人們的好奇心,對失去某種東西的恐懼似乎要比對獲得同一物品的渴望,更能激發人們的行動力。

在正常情況下,促使我們作出順從決策的幾個最常用的資訊,都可以引導我們作出正確的決策。每個原理本身都能夠極為可靠地提示我們,什麼時候說“是”比說“不”更加有利。告誡我們靈活應用上述原則,不被別人利用,成為真正有影響力的人。

《影響力》讀後感9

我初看《影響力》這本書的書名,猜測作者寫的應該是一些名人的行為事蹟對其他人產生的一些影響,就像封面蒙娜麗莎的微笑,影響深遠。

但何為“影響力”?對這個常被我們提及,常被我們造句的高頻詞,如何才是“影響”?“力”又代表什麼呢?

讀完這本書後,我找到了答案,就是某個行為的發生,能對周圍的人事物產生一定程度的效應,程度的大小,就取決於“力”了。比如我晨讀這個行為產生的效應就是一些朋友也開始跟我一起晨讀,由一個變三個,說明晨讀這個行為產生影響,並在擴散,就是“力”在上升。“影響力”之所以被使用的頻率高,正是因為它滲透在我們的生活方方面面,並且作用很大。

然而,《影響力》這本書更讓我驚喜的是,它揭露了行為背後的“為什麼”,以及它看我看清了我的一些“傻瓜”行為,其實是在別人的“圈套”中而不自知,甚至還沾沾自喜。《影響力》還告訴了我如何避免成為“傻瓜”,甚至揭穿想讓你變成“傻瓜”的人的真面目。

書中介紹了六個影響力武器:互惠、承諾和一致、社會認同、喜好、權威、稀缺,其中讓我感受最深,思考最多的是互惠原則!

互惠,簡言之就是你給別人一些好處,別人也會幫你。因為你讓對方產生虧欠感。這在我們生活中很常見,我們幫朋友一個忙後,朋友一定會有所表示,也許是一頓飯,也許是幫你另一個忙,總之以一定的方式做出回報,來緩解虧欠感。因為虧欠感讓人很不舒服,沉沉地壓在我們身上,我們就會想盡快將它消除,因此常常會出現不對等的交換。現今很多商家就利用這一點,來賺取我們的錢。一些化妝品公司會透過先幫助顧客免費做護理,或是教顧客畫彩妝,來吸引顧客,同時讓她們在體驗後產生虧欠感,虧欠感讓迫使她們做出購買行為。

而商家更常用的是“互惠式讓步”。互惠,是面對接受的善意,我們感到有義務要償還;互惠式讓步,就是有人對我們讓了步,我們便覺得有義務也退讓一步。商家常常會用“拒絕——後撤”術,也叫“留面子”法,無形中讓我們妥協!這種技巧很簡單,就是假設你想讓我答應你的某個要求——對這個要求我保準是要拒絕的,等我真的拒絕這個要求後,你再提出一個稍小的要求,其實這個要求才是你真正的目標。但我就會把你的第二個要求看成是一種對我的讓步,並有可能感到自己這邊也應該讓讓步,於是就順從了你第二個要求。回想起自己每次和老闆討價還價的時候,他們都會說“那我就給你少10塊錢吧,再也不能少了,我現在就一點都沒賺你錢了”,聽了這話,覺得老闆少賺了我10塊,都要虧本了,我也就接受了他降價後的價格了。當時還很開心,覺得自己佔了老闆便宜,後來在發現其他商家開價就是降價後的價格,才發現自己其實是被老闆“算計”了都不知道。只能安慰自己:“我們太善良了!”但是當利用“互惠原則”來製造的騙局被拆穿以後,受害人就再也不會相信“騙子”了。

互惠原理不僅被商家使用來更好的盈利,其實我們生活中處處都在互惠。朋友間的互惠可以增進友誼,陌生人之間的互惠可以讓生活更美好。但我們要如何避免自己掉入商家的圈套,又不傷害真正的善意呢?這就需要我們保持清醒的頭腦,準確判斷、界定順從伎倆,不要把它們錯看成恩惠,分清楚行為背後的真正目的是什麼。倘若別人的提議我們確實贊同,那就不妨接受它;倘若發現這一提議另有所圖,那我們就置之不理。互惠原理只說要以善意回報善意,可沒說要以善意回報詭計。

我個人對“互惠”是極其偏愛的,它讓我發展了一個很牢固的朋友圈。施了才能受,但施又不是為了受。其實我們的朋友都是因為互惠才成為朋友的。大家相互幫助,各取所需,互惠互利。這樣說起來“功利”了,但究其本質確實是這樣。但不能真“功利”了,只想從對方身上索取更多,而不付出,這樣就不是互惠,也就成不了朋友了。互惠,能讓友誼長久持續地友好發展。

往往不遵循“互惠原則”的人,都是不讓人接受,不受歡迎的。但是反思自己,對朋友、對同學、甚至對陌生人都遵守“互惠原則”,但唯獨對父母,以及父母對我們,“互惠原則”不再清晰。因為把父母對我們的愛當作“理所應當”,可真的“理所應當”嗎?

不僅“互惠原理”,在《影響力》這本書裡提到的承諾和一致、社會認同、喜好、權威、稀缺這些強大的影響力武器,都在我們生活中不動聲色的發揮著巨大的作用。

讀完這本書後,讓我感受最深的就是它不是單純告訴我們現象,而是揭露了行為背後的為什麼,讓我頓時豁然開朗。我從小就被大家貼上“好學生”的標籤,因此我總做著好學生應該做的事。可是我不想做一個大家所謂的“好學生”,我也想嘗試一些所謂“壞學生”做的大膽的、不按常理出牌、不計後果的事,可是理智制止了我,因為我是大家眼中的“好學生”。我心裡所想的和我所做的發生了衝突,我不知道該如何處理他們的關係,偏袒任何一方都讓我有“違背”的感覺,心被拉扯著。《影響力》中“承諾和一致”原理告訴我:周圍的人認為我們怎麼樣,對我們的自我認知起著十分重要的決定。

我們對自我形象的塑造,承受來自內外兩方面的一致性壓力。一方面,是我們內心裡有壓力把自我形象調整得與行為一致;另一方面,我們會按照別人對自己的感知來調整形象。我明白了,我是在做大家眼中的“好學生”。大家的“認為”使我自我認知就是好學生,還深信不疑的維護自己的形象。因此,想要改變,就得打破別人固有的思維模式,或是建立新的自我模式。知道了“為什麼”,也就知道了“怎麼辦”。在這本書中提到的現象,我們都並不陌生,甚至都是熟悉不過的了,它不是要告訴我們什麼新的秘密,只是向我們解釋了我們平常行為背後的為什麼。這很重要,因為這樣我們就不會糾結於一些行為對自己的困擾,而是坦然的接受,這樣我們的心也就能得以舒展。

“影響力”是一個很神秘,也很有力量的一個詞。我們可以挖掘它的正面,美化生活;也可以利用它的負面,謀取利益,這取決於我們的良知。我們不能制止別人利用它,但我們要學會“透過現象看本質”,不要變成“傻瓜”還不自知。發現行為的秘密,正確運用影響力,做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