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設計

燕子專列的教程設計

關於燕子專列的教程設計

這是一篇講述人和燕子之間的溫馨而感人的故事。一看到課題,“燕子專列”就覺得這樣的課題非常獨特,為什麼要取這樣的題目?小小的燕子居然還要乘坐專列,享受了特殊級的待遇,人們把燕子當作貴賓來對待,可以想象燕子在人們心目中的分量有多重,所以讓同學感受到這種逾越同類的真誠而透明的感情,是教材掌握的重中之重,為了使同學能深刻地領悟到人和動物之間毫無功利的樸素的感情,讓同學走近課文,走進課文中的小主人公的內心世界,將會是俺設計這一篇課文的主旨。

【學習目標】

1、認識“歐”“洲”等11個生字。會寫“歐”“洲”“瑞”等14個字。正確讀寫“歐洲”“瑞士”“舒適”“飢寒交迫”等詞語。積累文中大量描寫氣候寒冷的詞語。

2、瞭解課文內容,初步瞭解對比手法使用的效果。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感受貫穿全文的愛的主題,增強保護動物,維護環境的意識。

【教學重點】

引導同學透過對課文的整體掌握和重點詞語的理解,體會貫穿全文的愛心,增強維護環境,保護鳥類的意識。

【教學難點】

領會描寫惡劣氣候與環境的內容與人們愛心之間的關係,感受這樣對比寫的表達效果。

【課時】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解題匯入,激發讀書興趣

1、看一組動物和人類和平相處,充溢溫馨之情的圖片。還記得《燕子》一課嗎?每年春天,燕子都會給俺們帶來許多欣喜。它們春來秋去,撒播著友誼的種子,但是你知道嗎,在這一來一回的跋涉中,會發生多少事,可能還會遇到許多危險!今天,俺們要學的《燕子專列》講的就是燕子在瑞士的遭遇。

2、板書課題,齊讀課題,根據課題質疑:看到課題你會發生哪些疑問? “專列”是什麼意思?什麼是燕子專列?讀第一段,找找答案。

設計意圖:先出示動物和人類友好相處的圖片,從情感上拉近動物和小朋友們的親近感,為後來的情感的激發作好鋪墊,導語的設計聯絡以前學過的課文,使小朋友們在學新課文的同時,對舊的知識進行有意識的對比,以達到“溫故而知新”的教學效果。

二、初步感受課文,自讀自悟

1、把課文讀正確、流利,注意生字的讀音。

2、一邊讀一邊考慮: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

3、小組內討論。

設計意圖:三年級的小朋友應在通讀全文之後,對內容有個初步的感知,考慮到在表達的完整性上可能有一定的困難,設計讓小朋友們先在組內進行討論,這樣有個互相補充,互相學習的機會。

三、彙報交流,教師檢查

1、指名讀詞語:

“歐洲、瑞士、舒適、空調、啟程、特殊、春寒料峭、驟降、疲勞、飢寒交迫、氣溫驟降、救護、接近死亡”注意“殊”不要讀成 chū;“驟”不要讀成 zòu;“瀕”不要讀成 pín。齊讀詞語。

2、理解“氣溫驟降”“接近死亡”“春寒料峭”等詞語:

在課文中找到相應的句子,讀一讀,結合生活經驗說說自身的理解。

設計意圖:到課文中學詞語是一個非常好的方法,比方在教學“春寒料峭”時,讓小朋友們在課文中找到所在的句子,並聯繫上下文,找找哪些句子表示的是“春寒料峭”,這樣就能達到“以文學文”的效果,而筆者在教學這一課時,恰逢當地遭遇“倒春寒”,小朋友們在理解這個詞語時,就會很自然地聯絡實際,談出的自身的感受也很到位。

3、交流: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

四、圍繞“愛”的主題,感受課文譜寫的真情

1、燕子在瑞士遭遇了什麼麻煩?找一找文中描寫氣候寒冷的詞語,教師板書。(板書:氣溫驟降、風雪不止、凍死、飢寒交迫、料峭的春寒、漫天飛舞的大雪、堅硬的山路、凍僵、皚皚白雪、僵硬)讀一讀這些詞語,提醒同學積累。

設計意圖:學語文是一件細水長流的事,詞語的積累靠平時的點點滴滴,結合本課的一個比較明顯的寫作特點,課文有大量的描寫氣候寒冷的詞語(氣溫驟降、風雪不止、飢寒交迫、料峭的春寒、滿天飛舞的大雪、堅硬的山路等)讓小朋友們熟記這些詞語,為下面的用好這些詞語打好基礎。

2、人們為燕子做了什麼?透過交流,同學要對課文內容做到全面掌握。可引導從兩方面想:一是政府方面(做決定、呼籲人們、設燕子專列);二是群眾方面 (竭盡全力尋找、車站送行)。

⑴ 政府方面:政府為什麼要做出這樣的決定?從中你體會到什麼?

① 假如你是瑞士市民,你看到燕子在瑞士境內遭遇了倒黴,你會怎樣通知政府呢?提示用上黑板上的好詞語。組內交流,個別展示。

設計意圖:同學的口頭表達能力將直接影響他的語文素養的發展,在這個環節中,俺適時佈置了簡單要求的口語訓練,抓住課文中的“瑞士政府知道了這個情況”問同學,政府是怎樣知道的,鼓勵小朋友們在講述事情經過的時候,用上黑板上的詞語,讓他們明白“學以致用”。

② 什麼是“呼籲”?請你替政府來向大家呼籲一下。比方:各位觀眾,瑞士國際電視臺現在向你們播報一條重要新聞,現在……

設計意圖:“呼籲”這個官方色彩濃重的詞語,同學一下子不好掌握,透過這個環節的設計,不只自然地理解了詞義,還學到了呼籲的基本要領,一舉兩得。

⑵ 群眾方面:

① 找一找人們尋找燕子時的動詞,用筆劃出來。

② 照著課文的樣子,說一段有連續動詞的話。自身練說,個別展示。

設計意圖:仿寫是一副提高寫作水平的良藥,在課文出現類似的語段後,抓住時機,讓小朋友們現場也來仿說一段,目的.在於培養同學模仿的敏感度。

五、指導朗讀,讀出愛的情意

人們協助燕子也好,救助燕子也好,都是源於一種最樸素、最真摯的感情,那就是對小動物無私的愛!從文中哪些地方俺們可以看到“愛”呢?俺們要怎樣讀才幹體會這種愛呢?重點指導讀好第3、4自然段。

1、讀第3段時,讀出居民不顧天氣惡劣、路途艱難去尋找燕子的大無畏的精神。

2、讀第4段時,感受小姑娘貝蒂不怕危險,不怕寒冷尋找燕子的精神。突出路險 “覆蓋著皚皚白雪的山間巖縫”,救助燕子多 “一個人就救護了十幾只”,不為自身著想 “臉凍得通紅,手凍得僵硬,但她一點也不在乎”。

3、男女生分別讀三、四段。設計意圖:朗讀是激發同學愛的情感的有效途徑,在朗讀時,俺設計抓住重點的詞句,讓同學體會人們救助燕子時的大無畏精神。

六、生字教學

1、出示生字認讀。

2、自主記憶字形,提出難寫的字:

引導同學觀察發現生字結構上的特點,如:“歐、洲、瑞、舒、殊、驟、涉、踏、救”都屬於左右結構,“啟、疲、載”都屬於半包圍結構。

3、指導書寫,教師示範寫:

提醒:“舒”不要將“予”寫成“矛”,“涉”的右半區域性“步”不要多寫一點,注意“載”的筆順。

4、同學書寫。

設計意圖:三年級的生字教學,不再是簡單地筆畫傳授,更多的是同學學會自主地識字,巧妙地記住字形,並能舉一反三地到生活中識字。

第二課時

一、繼續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說說課文的哪些地方令你感動?

二、創設情境,指導小練筆

1、考慮:課文是怎樣把人們對燕子的關愛寫具體的:

⑴ 政府的舉動。

⑵ 概括地寫居民們是怎麼做的。

⑶ 具體寫一位小姑娘是怎麼做的。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的設計是培養小朋友們會欣賞文章的結構佈局,課文往往是最好的習作例文,在教學到這一環節時,需要教師的概括總結,要求不要太高,只要同學有個初步地瞭解就可以了。

2、課文中的小貝蒂是一個善良有愛心的女孩,她美好的心靈如同她紅撲撲的臉。現在請你再仔細讀一讀第四段,看著課文的插圖,把自身當作小貝蒂,向大家介紹那天救助燕子的經過,用上黑板上的好詞語。

3、同學自主寫。

4、 指名讀,評價,修改。

設計意圖:評價應著眼於同學語言是否流暢,用上的詞是否準確。鼓勵同學的大膽想象,合乎情理即可,在評價時對於能恰當地用上黑板上詞語的同學,應該大加鼓勵。這個環節應多花時間,因為這是這節課的重點。如:在滿天飛舞的大雪中,小貝蒂裹緊了衣服,和爸爸媽媽一起到野外去尋找燕子。臉凍得通紅的小貝蒂,一邊走一邊低頭仔細尋找凍僵的燕子,她拿者一根小樹枝,來到樹下草叢裡輕輕地撥弄。突然,她好像聽見有燕子微弱的叫聲,趕緊在雪地裡用雙手輕輕地撥動著,果然,一對燕子依偎在一起,瑟瑟發抖,已經快沒氣了。“爸爸,媽媽,俺找到了兩隻!”她興奮地喊著,把燕子捧在手裡,還不停地用嘴裡的熱氣溫暖它們冰涼的身體。

5、列車載著獲救的小燕子,也載著人們對燕子的關愛之情,駛向溫暖的遠方。救助燕子的事引起了人們的關注,尤其是那個可愛的小姑娘貝蒂,她簡直成了明星人物,人們紛紛給她打電話或寫信。你讀了這個故事,想對可愛的貝蒂說什麼呢?設計意圖:面對善良、可愛的小貝蒂,有誰不想誇誇她呢,讓同學在這時候暢所欲言,既是對課文內容的回顧,也是誘發其天生的愛的情感的最佳時機。

6、指名說。

三、交流蒐集到的資料

1、播放保護動物的歌曲。

2、朗讀人們保護動物的詩歌。

3、你還知道這樣的故事嗎?請講一講。

設計意圖:以上的3個小環節,既是課文內容的補充,同時又培養了同學課外尋找資料的興趣和對資料及資訊篩選的能力。

4、總結:實際生活中,像這樣人和動物之間溫馨感人的故事還有很多很多。希望每一位同學都能像故事中的小貝蒂那樣保護動物,使其它動物都能像課文中的燕子一樣幸運,幸福而又快樂地生活在地球上。

四、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多麼感人的故事啊!在救助燕子的過程中,人們用愛,用真情編織了多麼美好的故事,讓俺們再讀課文,去體會這人與動物之間美好的感情。

設計意圖:學文學到最後,能讓同學流露真情讀好課文,恐怕是每位執教者最美好的願望,所以,在同學有情之發的時刻,引導文字誦讀,是最明智之舉。

五、安排作業

1、把自身認為易寫錯的生字詞寫幾遍。

2、繼續進行綜合性學習活動,為本單元的“口語交際”和“習作”做好充沛地準備。

設計意圖:第一個作業的設計,給同學充沛地自俺發展的機會,充溢對同學的信任,也把時間的支配權還給了同學。第二個作業則很好地體現了單元主題學習的精神。

【教學反思】

這篇課文公開課教案上的特色是能抓住文字的語言特色,設計的幾個環節均體現了“以文學文”的語文觀。比方,讓小朋友找到描寫天氣寒冷的詞語,就要求同學在分散的段落中進行詞語的提煉(閱讀理解基礎上的選擇能力),而後在誦讀的基礎上(誦讀中學詞),引導同學運用這些詞語(用語言的能力),在教學的佈置上也有層次地設計了兩個環節,第一步是讓同學以市民的身份用上這些詞語通知瑞士政府,第二步是要求以小貝蒂的身份再用上這些詞語,講述救助燕子的經過 ,有了第一步的口語訓練,第二環節的課堂完效果果比預期要好得多,這是比較勝利的地方。在教學的過程中,俺感覺假如在檢查學詞的環節設計中,能突破以往的出示課文中的新詞語讓同學來認讀改為直接找天氣寒冷的詞語 ,同學能更快地進入學文狀態,同時在整體的公開課教案上,也會有一氣呵成的美學效果。另外,在最後交流收集到的資料時,顯得有些生硬,假如將收集到的歌曲放在學文的開頭,不只增強了學習的樂趣,在內容的編排上也會更好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