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語文

《走一步,再走一步》的教後記

《走一步,再走一步》的教後記

經驗聯想引發的體驗是反思性體驗,是師生藉助聯想、記憶等手段,將自身經歷中值得珍視的內容提取出來,進行回味、過濾和反思而引發的體驗。

請看《走一步,再走一步》課堂教學情況描述:結束採訪後,教師提出一個問題:除了亨特先生的這種辦法,難道就沒有其他好辦法救出莫頓了嗎?學生們各抒己見,紛紛找出理由為自己的辦法“助威”。在此基礎上,教師把學生的注意力引到了文章的主旨上來,組織學生品讀最後一段,引導學生讀讀、說說自己最有體會的語句。在此基礎上提出對本文主題的四種看法,引導學生展開討論,多元探究文章內蘊。接著,教師又提出了回憶自己難忘經歷的要求。

學生一:小時候,父親教我學騎腳踏車。我最討厭騎腳踏車了,可是父親很嚴厲,我知道不學的後果會很嚴重,於是我開始學了。一次又一次的摔倒還是使我退縮了,就像莫頓看待那座懸崖一般,我不想再“登臨”那個“禁地”了。終於有一天,我對父親說:“爸,我不想再學了,我是學不會的!”父親意料之中地給了我一個巴掌。不過,從此我再也沒有碰過腳踏車了。後來,雖然母親也曾多次提議讓我再試試,可我都毫不猶豫地拒絕了。我知道我輸了,沒跨出一步就輸了,輸得一敗塗地。對於我來說,它帶給我的是一個道理──逃避就等於不戰而敗。

學生二:讀了這篇文章,我不由得想到了自己。自從10歲那年我得了脊髓炎之後,我就陷入了無盡折磨中。病痛來的時候,實在難熬,有時候令人幾乎絕望。生活對於我來說已經完全不同以往,我常常想,未來會是什麼樣子呢?現在,醫生告訴說要動手術,手術風險很大(許多學生眼圈發紅,眼眶溼潤)……儘管有很大的危險,我還是準備動手術──因為如果不這樣,手術失敗的風險沒了,可我的未來將是永遠的痛苦和無望……我現在非常深切地感覺到:生命是那麼珍貴!

一般說來,學生對與自己的經驗和需要等相關性強的教學內容更敏感一些。“強調學習內容的相關性”中“把學習內容與學生的日常經驗和背景結合起來”的教學策略(《實踐教育學》,熊川武等著,上海教育出版社),要求閱讀教學中的“對話”應儘可能貼近學生的生活,有真實的生活交往情境,有真切的生活交往需要,有開放的生活交往空間。

該教學片段中,作品中主要人物年齡、經歷與學生們相仿,在前一個階段的“現場採訪”模擬情境中,學生比較容易地就把自己擺了進去,不知不覺使自己成為文章中的一個人物,置身於文中的景、情、事。可文章的思想、情感與學生的心靈之間畢竟還是有一段距離,要使閱讀“對話”真正深入,就需要教師“搭橋”。教師搭了一座這樣的“橋”:“回想過去,我們一定也有一些難忘的經歷。我們想過這其中包含的道理嗎?”從而將學生的視線引向廣闊的.生活空間。有了前面“設身處地”閱讀文字的鋪墊,學生們藉助聯想、記憶等手段,邊讀邊想,將自身經歷中值得珍視的內容提取出來,進行回味、過濾和反思。他們情不自禁地想到自己相似的情感、自己熟悉的生活和自己難忘的經歷,進而與作者產生心靈的共鳴,最終讀出情,讀出味。記得曾經讀過成都李鎮西老師的一篇文章,他回憶自己的閱讀時提到:“每當我感到心潮起伏的時候……是從作品中讀到了‘自己’……這種伴隨著感情流淌或思想飛揚的閱讀,才是真正深入心靈的閱讀。”學生在閱讀中去發現,閱讀中去體會,閱讀中去悟情,閱讀中去體驗,此時“讀到自己”也就水到渠成了:有的同學身患重疾,卻在病痛的折磨中感覺到了生的可貴和希望;有的同學由人推己,反思自己對困難的態度……學生們非常自然地從文本回到現實的、流動的“生命態”中,從文字中捕捉到屬於自己的那一根思想感情的“琴絃”,情動自己,感染他人。這種反思性體驗,有利於改造和重組學生的經驗,提升學生主體的認識和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