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教育

於孩子教育問題

有關於孩子教育問題

昨日接受一位家長的諮詢,需要幫助她解決在孩子教育問題上的三個問題:(1)孩子在學習上缺乏主動性,怎樣才能夠提高孩子的學習積極性?(2)孩子在學習過程中,理科較好,但文科不好,出現了偏科的現象。如何矯正孩子的偏科傾向呢?(3)在和孩子交流溝透過程中,孩子出現逆反心理,喜歡和家長頂嘴,聽不進家長的意見。作為家長該如何與孩子進行溝通呢?

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有必要也有責任來幫助這位母親。現在我就把,我對這三個問題的看法總結如下。供需要的家長參考。不當之處,敬請指正,共同提高。

(一) 怎樣才能夠提高孩子的學習積極性呢?

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個體,要想提高孩子學習的積極性,首先要看孩子現在的狀態,是厭學?還是青春期波動?還是注意力不集中?等等,要找到孩子的學習不夠積極的原因,才能對症下藥。

針對你所提出的情況,我建議改善一下孩子學習環境,讓他儘量接觸一些學習努力的孩子,但是切記,不要在自己的孩子面前,讚揚和誇獎這些學習努力的孩子,這樣會起反作用,適得其反。既然是懶惰,懶惰的時候,他會做些什麼,不能總睡覺吧,比如說玩,家長可以從其玩中下手,多與他談心,讓他體會,父母並不是在管他,而是在關心他。不要在學習方面給予太大的壓力,既然需要提高學習積極性,說明他學習應該還可以,只是提高學習積極性會更好些,所以要想他的學習有所提高,只能以談心的方式進行,切記拔苗助長,只能一步一步的走,慢慢來。我相信只要父母用心他的學習成績會有所提高的。

你不妨從以下幾個方面去試一試,看看有沒有效果。:

(1) 樹立正確的學習目的.給孩子講講一寫偉人小時候努力學習的故事,也可以講講自己的親身經歷來說明學習的重要性.

(2)要消除孩子把學習當成苦差事的認識.比如選擇一個孩子感興趣的學習內容作為突破口,讓他充分感受學習的愉悅.

(3)設法把學習活動本身變成孩子自身求知的需要.比方積極引導孩子參加有益有趣的活動,讓孩子發現他所不理解的新奇問題和現象,從而產生對學習的需要與興趣.

(4)許多孩子是因為學習成績不理想才產生厭學情緒的.這就要求做父母的多花點心思在孩子身上,逐步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成績提高了,學習積極性也就增強了.

(二)怎樣矯正孩子偏科的傾向呢?

昨晚這位家長問我:“我孩子理科成績很好,但文科成績較差,應該怎麼辦……”

這個問題反映出了家長對孩子偏科的普遍擔憂。有21%的小學生出現偏科現象。從我本人掌握的情況看,有21%的小學生出現偏科現象。到了高中,約80%的學生偏科。要糾正偏科,首先要搞清引起孩子偏科的原因,然後對症下藥,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就我個人分析,孩子偏科主要有下列三大原因。

1.       教師問題

我發現,孩子的偏科問題,受教師影響較大。孩子偏愛的科目,往往是由於喜愛該科任教師所致。孩子偏愛某一個教師,就能提高該科的學習成績,而好的學習成績,又強化了對該科的喜愛,形成良性迴圈;反之孩子不喜歡某個老師,也往往不喜歡這個老師所教的學科,久而久之,該科的學習成績下降,成績下降又導致孩子喪失對這一科目的信心,形成惡性迴圈。

比如,某個孩子不喜歡語文,喜歡數學,原因是語文老師總是批評他、苛求他,於是他對語文越來越沒興趣了。但數學老師則不然,他有一點進步,老師就給他鼓勵和表揚,於是他越學越有勁。這樣一來,語文就成了孩子的“弱科”,數學則成了孩子的“強科”。

再比如,孩子喜歡學物理不喜歡學化學,是因為物理老師知識面廣,講課條理清楚、風趣幽默,對學生又好,孩子學習起來比較輕鬆,而化學老師常常照本宣科,不生動、沒有吸引力,對學生不夠親近。因此,造成了孩子喜歡學物理不喜歡學化學的偏科現象。

2.孩子自身原因

孩子自身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如興趣、愛好等),也是造成孩子偏科的原因。

興趣是孩子學習的動力,孩子重視感興趣的學科,輕視不感興趣的學科。孩子對某門學科興趣較強,就產生學習動力,便能積極主動地去學這門課;反之,對某門學科興趣弱或沒有興趣,孩子自然不願把工夫下在這門課上,這樣就使得強的更強,弱的更弱。

3.家庭影響

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特殊的地方,不同家庭的特殊文化氛圍、家長愛好以及家長職業等因素也會誘發孩子偏科。

我發現,家長愛好文娛的,家庭藝術氛圍就比較濃厚,孩子受家庭影響也往往偏愛文娛;家長愛好體育、喜歡活動的,孩子也偏愛體育。我還發現周圍教師的子女,家長是語文教師的孩子愛學語文,語文成績好;家長是數學教師的孩子愛學數學,數學成績好。當然,這也可能與及時的課外輔導和遺傳基因有關係。

找出了孩子偏科的原因後,糾正偏科就該從根源上著手解決。大致方法如下:

(1).對於老師原因引起的偏科

一方面要對孩子進行正面教育,給孩子講清偏科的危害;要讓孩子理解老師、接納老師,消除對老師的隔閡和抗拒心理;要讓孩子明白,學習是為自己而不是為老師,因為不喜歡老師而放鬆或放棄某一科的學習,是極端愚蠢的行為,最終受害、後悔的永遠是自己。

另一方面,家長要積極和老師溝通,誠懇地說出孩子偏科的原因,懇請老師對孩子進行鼓勵和幫助。

如果這兩方面工作都做到了,孩子因為不喜歡老師而引起的偏科一般都會得到糾正。但多數情況是:家長只對孩子進行教育,而和老師溝通覺得不好開口。這樣得不到老師的配合,效果自然不大。所以,為了你的孩子,不管你覺得多麼困難,你都要去做。更何況大多數老師都是通情達理的,對家長的意見和建議,他們都會採納、積極配合。

當然也不排除有極少數素質不高的老師,他們只要一聽到家長的建議,就覺得是孩子和家長不好,不但不改進自己,反而會做出一些傷害孩子情感的事情。如果真的不幸遇到這種情況,你就得站出來保護孩子,要求轉班或轉學。這樣你的孩子才不會因為老師的問題而被耽誤。

(2).因為興趣、愛好造成的偏科

如果孩子偏科是因為自己興趣、愛好所致,或是對於某一科目確實存在學習困難,而失去興趣所致,

那麼,一方面要鼓勵孩子學好優勢科目,透過優勢科目,樹立信心,讓孩子認識到自己有學好其他科目的能力,進而逐漸提高對其他科目的興趣,並逐漸加大對其他科目的學習投入;也可以從相關學科中找出突破點,進而帶動弱勢學科成績的提高,糾正偏科。

另一方面,家長要正視與肯定孩子在弱勢科目上的點滴進步(如課堂發言,讀書筆記等),引導孩子主動去接觸弱勢學科,加強對弱勢學科的學習。要讓孩子知道,自己的偏科是暫時性的,偏科不可怕,怕的是失去了學習的興趣和信心。必要時,家長要對孩子進行該科目的輔導。如果家長不能輔導的,則有必要請科任老師進行輔導。如果老師沒有空閒,就要請家教。但在請家教時應該注意,最多請一到兩科,如果門門都請,則沒有意義。而且以每週兩到三次為限。因為孩子的時間是有限的。

這裡我還要提醒的是:家長在糾正孩子偏科傾向時,落腳點一定要放在促使孩子素質全面發展上,在抓“弱科”的同時,還應幫助孩子充分發揮自己的“強科”優勢。既要補“弱科”之短,又要揚“強科”之長,這樣才有利於孩子全面提高。千萬不能“矯枉過正”,否則出現“弱科變強科,強科變弱科”的現象,孩子還是不能全面發展。

(3).家庭環境影響造成的偏科

如果孩子是因為家庭環境影響造成的偏科,家長應注意給孩子講清道理,告訴孩子大人這樣是為了工作需要,自己當年在中小學學習時,各科還是均衡發展的,並不存在某科強某科弱的現象。家長要打消孩子因為懷疑遺傳影響而偏科的疑慮,這樣孩子學習起來就更有信心。

在這裡,家長千萬要注意:不能讓孩子產生對偏科的認同心理。千萬不要講“數學這門課就是不好學,當年我就是學不懂”,或者說“語文學起來太沒勁,作文就是不好寫”之類的話。如果你在孩子面前說這樣的話,就是給孩子進行偏科的心理認同教育,就等於說偏科沒法糾正,孩子的偏科就真的糾正不了了。

家長還要注意觀察孩子,如果出現某科作業較慢,錯誤較多,馬馬虎虎,可能就是偏科的初始表現。這時家長就要注意和老師溝通,瞭解孩子該科學習的課堂情況,防止出現實質性偏科。

以上三點,是防止、糾正孩子偏科的最常用方法。而當你將這些方法都試過卻還不能糾正孩子偏科的話,我們則可以換個角度,以“偏科理論”(我自己的理論)來看待偏科。

那麼什麼是“偏科理論”呢?“偏科理論”的基本觀點就是:孩子偏科非常正常、沒有錯誤,因為每個人的愛好、特長都不一樣。

我們知道,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歡、擅長的方面,也有不喜歡、不擅長的方面。

比如說,某個孩子在數理方面有超人之處,但在文史方面就明顯不足;有的孩子在體育方面有獨特的優勢,在文化課方面卻明顯不如常人,這些本是非常正常的,我們就該揚長避短、培養優勢才對。但是在目前的應試教育體制下,要求孩子門門功課都要好、都要優的極其錯誤的教育觀,不光影響了家長的思想,還加重了孩子的負擔,更可惡的是抹殺了部分孩子的特長,甚至扼殺了許多天才。

我們知道郭沫若上中學時是個偏科的學生,可後來他成了偉大的學者和詩人;錢鍾書的理科成績很糟糕,可後來他成了中外有名的大學者;瓊瑤、張愛玲偏科,後來她們都成了大作家;美國前總統富蘭克林小時候算術總不及格;法國前總統密特朗上中學時物理和數學成績都不好……

說到這裡,可能有的家長說那是過去,那是外國,時代不同、環境不同、評價機制不同,那我們就說說現在。作家韓寒讀書時偏科很厲害,現在卻成了知名作家;鄭淵潔的兒子連中學都沒上過,憑著自學電腦,成了IT行業的重量級人物……

所以,在這個問題上,我還是覺得家長應該以獨特的眼光去對待孩子,不要強求。有時候角度變了,你也輕鬆,孩子也輕鬆,不要苛求孩子門門功課都要好、都要優,按孩子自身的特長去發展,也許會培養出一個專家呢。

2.可以應用的策略。我們在分析孩子偏科原因的基礎上,作為家長我認為不妨從以下幾點去努力一下。

(1)、與孩子溝通,深入闡明嚴重偏科的危害性。針對孩子具體偏差的.科目在中考中所佔的分值,讓孩子自己計算一下偏科所差的分值對升學總分的巨大影響,讓孩子自己認識到要升入理想高中,乃至將來期望進入自己期盼的大學,偏科是多麼巨大的絆腳石,必須克服。只有孩子真正認識到這點,為了自己的將來,孩子才有可能自覺去彌補弱科。

(2)、有意識地培養孩子對偏弱學科的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的孩子偏科可能就是對該學科缺乏興趣。不想學就很有可能學不好,學不好就更不想學,形成惡性迴圈。應針對孩子的具體特點和具體原因進行分析,多與孩子講該科在現實生活中應用的事例,引導和培養孩子對偏科的學習興趣,從而讓孩子從心裡上自覺消除厭惡感和牴觸感。

(3)、家長主動到學校與孩子偏弱學科的課任老師溝通,講明想激發孩子學好偏科的興趣和熱情,懇請課任老師配合。上課提簡單的問題,讓孩子來回答,孩子答對了,老師大家讚賞和鼓勵,這樣會極大地增強信心和學習興趣。為了避免孩子第一次被提起來回答問題答不上來的尷尬,請老師事先找孩子細心的談一次,鼓勵孩子學好這們學科很有潛力,老師會耐心地幫助你,不懂的儘管問,老師會不厭其煩的幫你!老師信任你!如果能讓老師這樣細緻的關心孩子,溫暖感化孩子,一定會收到“春雨潤物細無聲”的效果。

(三).怎樣和孩子進行有效地溝通呢?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對孩子一生的發展十分重要。因此家長與孩子的溝通至關重要。我就如何培養孩子說以下幾點:

(1)     身教重於言教 家長首先要注重自身的修養,樹立自己的威信。一個不愛學習只顧自己吃喝玩樂的家長,一問三不知的家長,品行惡劣、行為庸俗、自私自利、不孝敬老人的家長是不會培養出好孩子的。

(2)、要注意親子教育 孩子非常在乎父母是否全身心投入關注他們成長,有的父母雖然與孩子常年在一起,但不一定經常溝通。大多數父母都是以忙為理由,忽視親子教育。父母的親子教育應走在孩子的生理心理發展的前面,所以父母應全身心地投入孩子的教育,不斷學習,提升教子能力,方可贏得孩子的尊重和愛戴。

(3)、營造一種良好的知識環境 孩子學習要有一個好的小環境,不求高檔,但求氛圍,學生學習的時候要避免不必要的家庭閒談,朋友聚會等等儘量少在家中接待。還有,就是要創造和睦、祥和、穩定的家庭氣氛,父母不要經常打架、吵鬧,影響了孩子的心理發展。

(4)、無條件信任孩子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更是孩子的終身榜樣。孩子身上的優點、缺點、好習慣、壞習慣基本上來自父母和周圍環境的薰陶。所以要求孩子做到的,父母首先要做到。對孩子做到最多地欣賞優點,儘量地包容缺點,用放大鏡看孩子,要知道世界上沒有完美的孩子,再完美的孩子都有自己的缺點的。父母無條件信任自己的孩子是與孩子溝通交流的重要基礎。

(5)、多讚美、少批評 恰到好處的讚美是父母與孩子溝通的、潤滑劑。家長對孩子每時每刻的瞭解、欣賞、讚美、鼓勵會增強孩子的自尊、自信。切記:讚美鼓勵使孩子進步,批評抱怨使孩子落後。

(6)、糾正孩子的關鍵性缺點時一定要注意考慮成熟,選擇最佳地點和時機

(7)、平等相處 每當父母要求孩子做一件事情的時侯,作為孩子的養育者,如果總是難以忘記自己“教育者”的角色,就會在和孩子溝通時難以保持平等的地位, “你要”、“你應該”、“你不能”等詞語會常常掛在嘴邊,其結果是家長談得越多,就越可能說一些不該說的話,這樣,孩子就漸漸失去了與家長交流的願望。

(8)、學會傾聽孩子 有的父母在與孩子溝通時候,往往只顧自己“暢所欲言”,這其實是在堵塞孩子的耳朵或讓他們閉嘴,發展下去就會演變成為最常見的錯誤――說教。孩子也有渴望交流的願望,他們也希望自己的話能被好好傾聽。 每當孩子跟父母說話時,父母應儘可能放下手頭上的事情,全神貫注地聽孩子說話,這能讓孩子覺得父母很在意聽他說話,孩子感到受到尊重和鼓勵,會很願意說出自己心裡的感受。

(9)、勿以親友做對比 由於孩子尚未成年,抽象思維尚處於發展階段,所以作為家長在告訴孩子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的時候,不要給他們一個籠統的“好孩子”、“壞孩子”的概念,而應該具體和清楚,更多時候還需要一個樣本。不過,這個樣本最好是從故事書、動畫片、文學典籍中尋找,會比較穩妥。父母若是以親戚朋友為例,恐怕會為自己的孩子將來建立人際關係製造難題;另一方面,父母片面的評價會無形中傷害到其他人。

最後請家長們記住以下幾句話:教育孩子的前提是瞭解孩子。賞識才能成功,抱怨導致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