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科普知識

幼兒園小班案例分析

幼兒園小班案例分析

於是,在週一的小組長任命式上,依照慣例,在大家的推選下,表現出色的怡怡成了6號寶寶們為期一週的小組長。

幼兒園小班案例分析

案例:

怡怡小朋友是這學期班裡來的新生,或許是陌生環境所致,剛入園的她靦腆內向,總是安安靜靜地坐著,可用餐、午睡等各種常規活動都能較為快速的完成。一段時間後,在入園時表現靦腆內向的她開始有了些改變:願意與同組的幼兒進行一些簡單的交流了,學習的時候也能夠嘗試舉手回答問題了……看著她一點點的進步,我們打心眼裡開心。

於是,在週一的小組長任命式上,依照慣例,在大家的推選下,表現出色的怡怡成了6號寶寶們為期一週的小組長。一週後,作為小組長的怡怡表現的很出色,在獲得了一個大蘋果厚,小組長便換成了同組其他幼兒,同時,為了保護孩子們的眼睛,我們會定時調換他們的座位,怡怡也因此由6號寶寶組員變成了1號寶寶組員。

三天後,怡怡媽媽找到了我們:“老師,最近幾天,我們家怡怡都不願來幼兒園,她說是小組長不讓她做了!”“是不是可以把我們家孩子換回原來的座位,她跟我講這組的小朋友都不認識,不想來幼兒園了。”

分析及措施:

對此,我們進行了溝通。

對於怡怡媽媽有關“小組長”的疑問,我們給予瞭解釋:小組長是輪流做的,每個小組長擔任一週時間,平時表現出色或者有進步的幼兒都有機會成為小組長,替換怡怡並不是因為她表現不好,而是她已經擔任滿一週,而別的小朋友也在進步,也應該有做一做小組長的機會,因此,我們在選舉新的小組長之前都會獎勵上一任小組長一個“大蘋果。”而對於“調換座位”,我們又與她進行了如此溝通:調換座位是基於“保護孩子眼睛”的角度考慮。每個孩子都會有適應新環境的過程,怡怡要求換回原來的座位,說明她已經認識熟悉了原來組的孩子們,這可以看作是她入園來自身努力適應環境的.收穫,作為我們家長、老師應該為她提供一個自我調節、適應,逐步擴大新交際範圍的機會。

透過一系列溝通交談後,怡怡媽媽認同了我們的做法。

從在對怡怡的觀察和接觸中,我們發現她是個非常敏感的孩子,但適應能力很強。這件事後也不禁讓我反思:作為教師的我們應在平時透過加強與她的溝通交流,瞭解其真實想法,只有真正瞭解了孩子的想法,才會促使我們去思考如何引導孩子進步與發展,而怡怡媽媽能夠及時的與我們溝通交流,將孩子情況及時反饋,解決問題,也從側面體現出了家園溝通時如此重要。

孩子的進步與發展需要家校共同努力,只有交流才會有理解,只有配合才會有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