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農業經濟管理

農業農田水利建設論文

農業農田水利建設論文

第一篇

1農田水利建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阜新旱情致使全市540萬畝農作物受災,2700人和近萬頭大牲畜飲水困難。但國家糧食增產工程區的農田水利措施全部利用,使專案區作物長勢良好,節水灌溉工程已充分發揮其作用。由此可見,農田水利建設是糧食生產和農村經濟穩定發展的基礎,是抵禦自然風險、防災減災能力的硬體基礎,是生態環境改善不可分割的保障系統,具有很強的基礎性、公益性、戰略性。農田水利建設不僅關係到農業的可持續發展,而且關係到一個地區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因此,大力發展農田水利,是減少旱情對地區糧食生產影響的有效途徑。阜新土地資源較富庶,土地總面積為1553.25萬畝,全市人均佔有土地8.56畝,人均耕地3.37畝;全市農村勞動力資源充分,有農業、科技、水利等技術人才,可就建設、培訓、服務和銷售等農業綜合體系提供後備力量;阜新市交通便利,高速公路有阜錦,阜盤,丹阜,長深,沈通高速,公路密度為每百平方公里30.44km,產品市場廣闊,為農田水利建設和發展提供有力保證。

2農田水利建設內容

阜新是一個典型的乾旱缺水城市,區域性缺水和季節性缺水嚴重。2014年阜新又遭受10年不遇的大旱,面對旱情給我們極大啟示,加強農田水利建設尤為重要。

2.1水利措施

2.1.1農田平整農田平整的目的是透過平整土地,削高填低,連片成方,擴大田塊,改良低產土壤,保持地力,適應農業機械耕作的需要,並透過改善農田灌溉條件,建設高標準農田,達到提高土地質量,建設高產穩產農田的根本目的。土地平整的主要要求是,滿足農田耕作和灌排水工程佈置,滿足作物生長對土地的需要。一般包括,田塊內平整和客土回填及田塊內推平。

2.1.2節水灌溉透過灌溉給農田補充水分來滿足作物需水要求,為作物生長創造良好的水、肥、光、氣、熱條件,以獲取高產。

(1)水源工程:阜新水源主要以地下水和天然降水為主,乾旱年以地下水開採為主。根據當地的水文地質資料,分析本區域地下水開採條件,透過抽水實驗或對鄰近家用機井中出水情況調查,確定井的動水位和出水量,並根據相應的水量確定可灌溉面積。

(2)首部樞紐:灌溉工程的首部通常由水泵及動力機、控制閥門、水質淨化裝置,施肥裝置、測量和保護裝置等組成。首部樞紐擔負著整個系統的驅動、檢測和調控任務,是全系統的控制排程中心。

(3)管網布置:管網的佈置形式一般為樹狀管網和環狀管網,輸配水管網一般分幹、支、毛三級管道。通常幹、支管埋入地下,承擔輸配水任務,毛管承擔田間灌水任務,可在地表也可埋入地下。對於地埋管應選用質輕、強度較高的硬聚氯乙烯或聚丙烯管。

(4)灌水器:灌水器有滴頭、噴頭、湧水器和滴灌帶等多種形式。根據作物和土壤的特點,對照灌水器的水力特性採用適合的灌水方法和出流方式。

2.2農業措施

阜新是旱糧作物的.主產區,主要以種植玉米為主。透過現代生物技術與常規技術相結合,加大品種選育力度,培育優良、耐旱、高產、高抗、廣適的優良品種,同時改進耕作制度和種植方式,充分利用光熱水土資源,提高土地產出率。

2.2.1旱糧作物農業措施旱糧作物宜採取澆水、噴水抗旱,處於生育中、前期的秋玉米、紅薯、秋黃豆等旱糧作物除澆水抗旱以外,還應及時進行淺中耕,截斷土壤毛細管,進行割草或利用秸杆覆蓋,減少土壤水分蒸發,保持土壤墒情。同時噴施旱地龍等抗旱藥劑,以提高作物抗旱能力。

2.2.2蔬菜農業措施蔬菜基地和種菜大戶要大力推廣滴灌、噴灌等節水灌溉措施。加強中耕管理和地面覆蓋,及時中耕淺鋤,不僅能疏鬆土壤,改善根系生長環境,同時能截斷土壤毛細管,減少土壤水分的損失。用稻草或秸稈覆蓋土壤能鎖住土壤水分,降低土壤溫度,減少水分蒸發。

2.3科技措施

阜新作為旱區,應加快推廣深松整地、免耕播種、化肥深施等機械化技術,加強技術指導,引導農民進行全過程規範化、標準化種植,提高技術到位率。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充分發揮農業機械節本增效和勞動力替代作用,加快推進主要作物、關鍵環節的生產機械化。

3綜合效益分析

透過採取農田水利建設,強化基礎設施配套情況,提高土地利用率和農田標準化程度,增強農業生產抵禦自然災害的能力。經良種引進及科技種田普及後,預計優質玉米產量增加100kg/畝,按2元/kg計算,玉米專案區農民增收200元/畝,作物品質和產量得到提高,農民增收顯著。隨著農田水利建設排灌設施的配套,洪澇災害得到了有效治理,農業生態環境也得到了有效改善。植物覆蓋率的提高,使環境氣候明顯改善,環境汙染也得到防治。

4結語

阜新是國家重要糧食主產區,肩負著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重要責任。目前我市農田水利建設還存在不少薄弱環節,加強農田水利建設是穩定農業生產、保證國家糧食安全的迫切需要。加強防災減災建設,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轉變用水方式、緩解農業用水矛盾。發展農田水利建設,對於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促進地方經濟發展和農民持續增收,具有特殊重要意義。

第二篇

一、水利與人們生活的關係

水利是農業發展的根本。水和水利建設與我們的生活極其密切,不可分離。水無色、無味,具有超強的滲透力,是一種很好的媒介和載體,它可以吸收、儲存和傳導自然界的能量,是生物體內一切物質交換的媒介。以人為例,人們咀嚼食物需要唾液,消化食物需要胃液、腸液、膽液等,而這些消化液絕大部分都是由水組成。同時,人體在整個新陳代謝過程中,所產生的有毒物質和廢物需要及時的排出體外,這些都需要有水才能進行。人體如果沒水,則養分無法吸收和輸送、血液不能執行,體溫不能調節,廢物不能排出、體內各項生理活動無法進行。在正常情況下,正常成人一日平均的需水量為2~3升,一生飲水可達到170~200噸。只有當人體處於水份平衡狀態,即從體外吸收的水量與排出體外的水量相等時,這樣,人才能健康成長。有關資料已經證明,當這種平衡狀態被打破時,就會影響一個人的正常生活。當一個人吸收的水量比維持平衡的水量減少0.5~1升時,就會感到口渴;當減少2~2.5升時,就會面板皺褶、神志不清;當減少7~8升時,就會死亡。水參與了生物體內所有的生理生化過程,生物體內缺水達一定程度,生命就隨之中止。水不但是一切生命的基礎,而且也是人類生產過程中不可或缺的自然資源,各種工業生產與農業灌溉都需要消耗大量的水。與此同時,不同行業對水質又有不同的要求,例如,電力工業耗水量最大,生產過程中需要大量的冷卻水。雲南省作為地處祖國西南邊陲的省份,長期以來是一個水資源相對豐富,但是利用率較低的地區。尤其是近幾年來的乾旱,使得雲南省的農業生產受到重創,其中2010年百年不遇的大旱,受災人口達到幾百萬,眾多地區出現了持續的飲水困難。現在國家的福利保障、社會救濟與捐助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很多問題,國家和政府也在大力地發放各種抗旱救災款項,很大程度上緩減了災情,使老百姓還能在大災面前有相對好的生活。但是在民國時期,由於國家的政府不穩定性與國家權力的有限性,同時還受到戰爭的嚴重影響,對各種災害的防範和救助嚴重不到位,所以民眾應對和抵禦各種災害的能力是極其有限的,尤其是20世紀30、40年代的雲南地區,科技落後,生產力低下,受戰亂影響大批難民、僑民入滇,造成滇省農業生產壓力空前加大,巨大的糧食壓力被轉移到滇省農民身上。故只有提高滇省的農業生產水平才能最大滿足糧食的空前需求,而提高農業生產水平除了需要先進的農業生產技術外,還要依賴於農田水利建設的不斷完善和發展,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保障滇省上千萬人口的生存和生活。

二、水利與社會的關係

我國自古以來就是旱澇災害頻繁發生的國家。旱澇災害出現頻率高,波及範圍廣,來勢兇猛,破壞性極大。當春旱發生時,因無足夠的水用來灌溉,使得多種作物不能及時播種,普遍形成晚播晚發。《宋書五行志二》:“晉海西泰和四年十二月,涼州春旱至夏。”唐杜甫《喜雨》詩:“春旱天地昏,日色赤如血”,可見旱災危害之大。而當洪澇發生時,不但淹沒房屋和人口,造成大量人員傷亡,而且還捲走人類居留地的一切物品,並淹沒農田,毀壞作物,導致糧食大幅度減產,從而造成饑荒。洪水還會破壞工廠廠房、通訊與交通設施,從而造成對國民經濟部門的破壞。據不完全統計,從公元前206年到1949年的2155年間,共發生較大水災1092次,死亡萬人以上水災每5~6年即出現一次,這種局面到現代尚無根本的改變。我國古人也早已意識到水利工程之重要,孔子曾經作《論語秦伯》,就高度讚揚大禹的美德說:“禹,我沒法和他相比。他一生吃著粗糙的食物,盡力孝敬祖先;他穿著破舊的衣服,只是在祭祀時才著禮服,卻盡力於開發水利。對禹,我真的沒法和他比”。康熙帝曾將河工、漕運和平藩作為朝廷的三件大事,提字懸於宮中柱上。乾隆帝更是深知其中利害,他曾曉諭大臣,“自古致治以養民為本,而養民之道,必使興利防患,水旱無虞,方能使蓋藏充裕,緩急可資。是以川澤、陂塘、溝渠、堤岸,凡有關於農事,務籌畫於平時,斯蓄、洩得宜,潦則有疏導之方,旱則資灌溉之利,非諉之天時、豐歉之適然,而以賑恤為可塞則也”。雲南省境內地形、地貌千差萬別,年降雨量分佈差異明顯,季風性氣候顯著,加上各地植被狀況、蓄排水能力不同,從而氣象災害頻繁,特別是在氣象災害中乾旱程度存在明顯的地域性。在雲南省氣象災害中乾旱、洪澇災害就佔到66%,其中旱災佔42%。旱災發生頻率由四周向滇中、滇北地區逐漸增加,在金沙江沿線的楚雄北部、東川、大理北部是旱災頻率最高的地區,其中楚雄的元謀縣是旱災頻率發生的最大中心。相反,發生旱災最少的區域是德宏、西雙版納、迪慶和思茅。

三、結語

近代,旱災對雲南貧困地區帶來的損失是巨大的,對貧困的農民更是雪上加霜。首先,旱澇災害易引起農民的騷亂,如民國時期,國家藉助政權力量,推行消除迷信的政策,人們祭祀祖先、神靈的大量寺廟和祠堂被拆毀,或改建充於公共場所。一旦發生旱澇災害等現象,災民就把這些看作是對神靈的褻瀆,使得社會衝突變得更加嚴重。如1933年雲南省某地乾旱,受災民眾“把持久的乾旱歸咎於破除迷信的宣傳,認為這種宣傳觸犯了專管雨水的龍王爺”,造成了當地農民的騷動,嚴重的影響了社會秩序。1942~1944年連續三年的大旱,與其後的澇災,使得“廣南災民無食,紛紛外出覓食,盜匪猖獗,攔路搶劫日益嚴重”。其次,旱澇災害使得“饑民遷徙流離,餓殍載道,生活無方,鋌而走險,治安受到影響”,民眾的恐慌心理使得土匪、強盜有機可乘,嚴重影響社會穩定。再次,旱澇災害危害生態環境的穩定。民國時期的雲南,人口增長達到歷史的頂峰,致使其生態環境也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落後的耕作制度和農民為了維持生產盲目地開墾,使得水土流失嚴重,造成旱澇災害發生的頻率更高、破壞力更強,便出現下圖這一種情況:這樣就加重了生態環境的承載力,加劇了雲南鄉村社會的脆弱。而這些我們可以透過建設農田水利基礎設施來解決,這樣易受災地區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抵禦自然災害的能力,特別是抗旱防洪的能力,有利於農業長期穩定的發展以及社會的和諧與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