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圖形影象/多媒體

《多媒體作品中的圖形和影象》的學案

《多媒體作品中的圖形和影象》的學案範文

一、教材分析:

本節課主要講解多媒體作品中圖形、影象的特點及數字化表示。本節課的知識點較多,主要偏重於是理論學習,同時,透過學生親身體會,使學生了解到多媒體圖形、影象的巨大魅力。

二、學情分析:

由於學生已經學習過多媒體技術的概述部分,本節課是對多媒體技術的一個延伸,學生學習已有一定的基礎,因此,培養學生進一步理解圖形、影象在多媒體技術和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三、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深入體會圖形、影象的視覺意義和在表達資訊時的效果和特點。

2.理解圖形、影象的數字化原理。

(二)過程與方法:

探索理解圖形與影象的區別和聯絡。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激發學生學習圖形、影象的興趣,形成良好的學習態度。

2.學會自主學習的方法、養成終身學習的習慣

四、教學重難點:

重點:圖形與影象的區別

難點:理解圖形、影象的數字化原理

五、教學過程:

(一)匯入

透過上節課的學習,同學們對多媒體的概念及特徵有了一定的瞭解,今天我們學習有關圖形和影象處理的一些知識。

(二)教課教學

利用多媒體作品表達意圖時,圖形、影象有著特別的魅力:生動、直觀、形象

圖形、影象的資料遠比文字的資料量大。

思考:影片的資料量呢?

我們能體會到圖形和影象在傳遞資訊方面的優勢,所以我們不僅要學會利用圖形和影象表達意圖。同時也要能利用圖形、影象充分地展示主題,又能啟發人的思維,引起共鳴,這正是圖形、影象的視覺意義所在。

圖形、影象的數字化表示

數字化表示:指計算機用二進位制編碼(0、1)的形式表示。

模擬影象與數字影象

日常所見的照片、圖片等稱為模擬影象,計算機中用二進位制表示的是數字影象。

模擬訊號波形和數字訊號波形:

2.1圖形與影象的.區別:

圖形(向量圖):模型化、抽象化、線條化。由簡單的點、線、圓等基本元素組成的圖。

影象(點陣圖):是物體真實影像的再現。透過照相機、攝像機、掃描器等裝置獲得的實際景物影像。

2.1向量圖(P.26)的清晰度與解析度的大小無關,對向量圖進行縮放時,圖形物件仍保持原有的清晰度和光滑度,不會發生任何偏差。

2.1 2.1點陣圖影象是由畫素構成的,畫素的多少將決定點陣圖影象的顯示質量和檔案大小,點陣圖影象的解析度越高,其顯示越清晰,檔案所佔的空間也就越大。因此,點陣圖影象的清晰度與解析度有關。對點陣圖影象進行放大時,放大的只是畫素點,點陣圖影象的四周會出現鋸齒狀。

2.1圖形、影象的數字化原理:

數字化過程主要包括:取樣、量化和編碼

取樣:一定面積內取多少點

量化:按一定位數歸併取樣點訊號

編碼:用二進位制數表示上述訊號

(三)上機實踐

任務一:比較數字影象與模擬影象。閱讀材料三和材料四,並完成下表:

特點

模擬影象

數字影象

處理速度

相對較快

相對較慢。尤其在機器效能不是很高時

靈活性

相對較少,往往只能進行簡單的放大、縮小等方式比較精確、靈活

傳輸速度

由於以實物為載體,受外界因素的制約,傳遞相對困難

以電子數字為載體,傳輸較便捷,尤其在網路普及的今天

再現性與可儲存性

儲存性較差,複製較困難,複製時受諸多條件的影響均會呈現不同的效果

可長期儲存,複製容易,不會因儲存、傳輸或複製產生影象質量上的變化

任務二:將素材資料夾“多媒體作品的影象圖形”中的圖形開啟,並逐步放大後觀察,完成下表:

點陣圖影象

失量圖形

特徵

能較好表現色彩濃度與層次

可展示清楚線條或文字

用途

照片或複雜圖象

文字、商標等相對規則的圖形

影象縮放結果

易失真

不易失真

製作3D影像

不可以

可以

檔案大小

較大

較小

常見格式

BMP、JPGE、TIFF、GIF、PSD

EPS、XDF、PS、WMF、SWF

失量圖形與點陣圖像的比較

(四)課堂小結:

本節課我們瞭解了模擬影象與數字影象以及影象數字化的原理及方法,還知道了數字影象可以分成失量圖與點陣圖以及它們各自的優缺點及用途,為我們以後的圖形、影象處理打下一定的基礎。

(五)課後拓展:

查閱相關資料,瞭解不同格式的影象、圖形的特點,並完成下表

格式

優點

缺點

綜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