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心理學

醫學心理學課程教學改革的建議論文

醫學心理學課程教學改革的建議論文範文

在傳統觀念裡,醫學的產生就是為了治療人體的疾病,具體地說就是研究人體生物學的改變,探索疾病產生的原因和治療方法。傳統醫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生物學方面,涉及到的主要學科有解剖學、生理學、病理學、生物化學以及臨床各學科。傳統醫學的研究模式被稱為“生物醫學模式”。隨著近百年來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生物醫學的研究也日趨深化,許多疾病也都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或消滅。但任何科學在發展過程中都會暴露出缺陷來,生物醫學也是如此。因而近年世界衛生組織認為:一個人只有在軀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適應良好和道德健康4個方面健全才算是完全健康。WHC提出的健康定義,反映了醫學模式從生物醫學模式向“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的轉變,是人類健康觀的重大發展,對以促進健康為目的的醫學研究和發展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1.醫學心理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生物醫學模式統治醫學院校時間太長了,根深蒂固,很難動搖。新的醫學模式於1976年由恩格爾提出至今已30餘年但在醫學院校裡醫學心理學的受重視程度仍舊不高。醫學心理學不僅課時少,而且大多數院校都把它作為考查課。醫學心理學課程遠遠達不到在“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中應有的地位。

在2003年出版的教育部“新世紀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工程”重點專案《臨床醫學專業本科教學基本要求》中,將醫學心理學分類為人文社科行為類課程,其中包括如醫學倫理學、醫學心理學、行為科學、醫學法學、醫學史、醫學哲學以及文學藝術類課程等,這一安排淡化了這門課的醫學和理科特徵,也隔斷了它與臨床實踐的聯絡。目前,大學基本都將醫學心理學課作為醫學基礎課,在本科的大二或專科的大一開設。大多數院校安排36學時,有的五年制本科只安排30學時,比課時最少的《人體寄生蟲學》的22學時只多出8學時,這麼少的學時,很難使學生對該門課程豐富的內涵有比較全面的瞭解;一些專科則只將這門課作為選修課開設,而實用技術類專業如影像、眼視光、檢驗等專業則均不開設這門課,這意味著有些專科畢業的醫學生將完全沒有醫學心理學知識。

醫學心理學是心理學和醫學的結合,是心理學的一個重要分支,在20世紀中期其理論體系已漸趨成熟。它的理論部分和操作部分內容都是非常豐富的,尤其後者(包括綜合性醫院常見的心理學問題、藥物與心理行為、心理診斷技術、各種心理行為治療、醫學心理諮詢、心理保健等等)更應讓學生認真學習和掌握並應用於臨床。

30餘課時醫學心理學課程,充其量只觸及了普通心理學、臨床心理學、兒童心理學、社會心理學、變態心理學、心理測量與診斷學的皮毛,甚至在某種分支學科方面連皮毛也未觸及;學校不重視,學生自然也不重視這些課程,相應學生到了醫院也就不大可能積極運用心理學理論與技術來開展工作,其惡果就是“醫患關係緊張”心因性疾病、醫源性疾病増加,同時也影響了許多生物性疾病的恢復。

1.2 開設時間不合適

許多院校將醫學心理學作為基礎課,在第一或第二學年講授,這本身是不科學的,而且給教學帶來難度。

醫學心理學的理論是在解剖、生理、生化以及臨床學科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例如:腦的活動極其複雜,每一項心理活動都是一個有許多神經組織參與的複雜的功能活動過程。人的知覺、記憶、認知、運用、言語、思維、書寫、閱讀、計算等都不是孤立的功能,不是有限細胞的直接功能,故而很難機械地定位於一處的腦區,要闡述清楚這些內容就涉及到了許多基礎課程。若第一學年開設醫學心理學課程,與解剖、生化、生理等基礎課同步進行,該課程要承載的內容就太多了。

除理論部分外,醫學心理學的操作技術部分也涉及大量的臨床技術問題。如各種疾病的心理問題,尤其腫瘤患者的心理問題、中的心理問題、危重症者的心理問題、手術病人的心理問題等等,都應在有一定的臨床知識的基礎上去學習,才容易接受。因而,這門課程與臨床課程同時開設較為合適。這樣,不僅可以促進醫學心理學與臨床實踐的.結合,増進學生對心身醫學的理解,而且能使學生將所學的心理診斷、心理諮詢、心理治療等理論和技術,在學習過程中結合臨床過程加以運用。

2.教學改革建議

醫學心理學課程應該在精煉基本內容的基礎上,増加反映學科發展的最新內容,拓寬學生視野,加大醫學心理學教育與人文社科教育和臨床醫學教育的結合和融合力度,並著力加強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

2.1 促進對醫學模式轉變的影響

病因或促發因素與心理社會因素有關的疾病很多,幾乎涉及到了臨床各個學科。有些疾病如傳染病等,其病因和促發因素可能與心理社會因素關係不大,但在疾病的整個發病與轉歸過程中,則可能與心理因素有著密切的關係。如2003年SRS(非典)流行時,許多住院病人由於心理壓力過大而導致了疾病的加重或死亡。北京對進入第一線的醫護人員,進行了心理干預及與患者心理溝通的培訓工作。專家在培訓中建議醫生,第一次見到病人要這樣說:“我會以我最大的努力,以現有的最好條件,和你一起努力,我們共度難關”還要求醫生,一定要注視患者一秒鐘以上,得到患者眼神和語言的回應後再轉移,注視的同時可以點頭或用簡短的問候與病人打招呼。抗SRSt,在心理干預、心理溝通方面,專家們總結出了最能對患者產生鼓舞作用的四種表達方式:

①輕輕拍肩;

②扶肩說話;

③向患者伸大拇指;

④向患者打V字手勢。

前兩個動作可以拉近和患者的距離,表明醫護人員並不害怕他們,而是把它們當作親人、朋友。向患者伸大拇指,表示患者情況良好,這有利於穩定患者情緒,増強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心。醫生要離開病房時,可以向患者打一個V字手勢,等患者有表示回應時再轉身。有關臨床醫生在引用以上方法進行心理干預、心理溝通後認為:有92%的患者當醫生輕輕地拍打他的背時,產生了非常強烈的正面感受,他們說醫生的觸控像一股暖流,一道鐳射、一束射線,把SRS病毒驅走了。就是光用眼神和大拇指,也有71%的患者當天就増加了食慾。

許多疾病從發病到轉歸治療都離不開心理學內容,只強調生物醫學而忽視心理一社會因素是不符合目前醫學發展規律的。

2.2 重視教學與臨床實踐的結合

在人們的習慣認識上,醫學心理學是一門基礎課,主要是在課堂上完成的,輕視它與臨床實踐的結合。筆者一再強調這門課應與臨床課程同時開設,就是強調它與臨床實踐結合的重要意義。到醫院實習的學生,應該是已經學習過了醫學心理學這門課程或正在學習,這樣學生在與病人接觸時,就會時時意識到醫學心理學在臨床中的重要意義,並時時注意使用有關知識與技術。

心理學技術,歸根結底都是要透過語言來進行的(除大部分心理測驗外)因此,實習時,應該要求學員重視語言技巧,與病人接觸時有意識地發揮語言的治療作用。如可根據病人的不同情況分別選用安慰、鼓勵、勸說等方式以提高治療水平。

安慰性語言,可以使病人感到親切愉快,改善心境。成功的安慰是不容易達到的,學員要透過反覆的實踐提高自己的語言技巧,以期達到真正的安慰效果。鼓勵性語言,實際上是醫護人員對病人心理積極一面的支援,對調動病人與疾病作鬥爭的信心非常重要。勸說性語言對醫護人員來說更顯重要,因為對病人勸說能不能達到目的,是對醫護人員心理治療能力的一個重要檢驗和評估手段。其次積極的暗示語言的運用,也能顯示醫護人員心理治療的技藝水平。好的暗示性語言,可以使病人有意無意地在心理活動中受到良好的刺激,有時還可以起到積極的治療作用。

還要讓學員避免對病人使用傷害性的語言。因為傷害性語言是一種劣性資訊,會給病人以傷害刺激,從而透過皮層與內臟相關的機制擾亂內臟與軀體的生理平衡。如果這種刺激過強或持續時間過久,就會加重病情。

透過以上臨床實踐不僅提高了學員對醫學心理學課程的深刻了解,也提高了自己的實習質量,所以說把《醫學心理學》果程和臨床課程同時開設,並重視這門課程與臨床實踐的結合,對學好這門課是有重要意義的。

2.3 醫學心理學課程應結合大學生健康成長需要,充實內容

大學生群體不是脫離社會發展環境而孤立存在的,社會中的各種風氣,都會在他們身上得到反映。為了促進大學生健康成長,使其在成長過程中實現心理素質、道德素質、文化素質和身體素質的全面協調發展,形成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成為高素質的創新人才,學校需要做許多方面的工作,豐富醫學心理學教學也是一個重要方面。

如近幾年全國大專院校呈上升趨勢的大學生自殺現象,就應該引起重視,並在這門課中給予涉及。大學生自殺給家庭、學校、社會造成了不良影響。相對來說,大學生群體是一個比較理性、素質也比較高的群體。但有研究資料表明,在高校自殺率統計中,大學生高於一般青年重點大學高於一般大學,研究生高於本科生;同時,自殺佔到了20至30歲年輕人死亡原因的首位。

雖然大學生自殺的人數相對於大學生整個群體比例較小,但是帶給大學生的心理衝擊和不良的社會影響卻非常巨大。因而應在《醫學心理學》課程中増加自殺專章或專節,論述自殺的病因以及預防和干預措施等。

《醫學心理學》教學還應配合學校建立學生心理檔案,實施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普查,設立心理諮詢機構,建立有效的危機干預組織,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加強校園文化建設,改善大學生的社會心理環境等等。這些活動,既豐富了《醫學心理學勘教學,相應也有助於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成長。

醫學心理學課程不僅要與生物醫學臨床實踐相結合,也要更好的為大學生心理健康成長服務,只有遵循這樣的原則,對這門課程內容進行改革,才能使這門課更富有生命力,更符合新的醫學模式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