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教材

淺談對教師創造性處理教材的認識

淺談對教師創造性處理教材的認識

現代課程論認為: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應只是被動地按教材的內容進行教學,教師的工作是一個創造性的工作,教學大綱(課程標準)和教材只是教師進行教學的主要依據。葉聖陶先生說過,“教材無非是例子,憑這個例子要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因此,教師要充分利用語文教材的開放性、選擇性、適應性的特點,運用白己的聰明才智,調動自己的知識積累,帶著自身的文化積澱,去分析、理解和把握教材。因此,切實轉變教師的教材觀,重新認識語文教材的特性和功能,改變以往處理教材的行為方式,用自己的行動落實課標精神,推動課改的順利實施,是當前擺在教師面前的`當務之急。如何創造性地處理教材,我認為可從以下幾方面作些嘗試:

一、把“活水”引入“大語文”的湖泊《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

“語文課程應致力於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語文是母語教育課程,學習資源和實踐機會無處不在。要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需要鮮活的富有靈性的教材,需要開放語文教學的空間,將課本與社會、人生的大教科書聯絡起來.讓課堂充滿時代氣息,這樣才能擴充套件學生的視野,開放學生的思維空間,才能滿足資訊時代學生的需求,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其素質的全面發展。

1.廣泛挖掘“活水”源頭 生活是語文教學的大課堂,“語文學習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這是“大語文”教學觀的經典表述。據此,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觀察自然、體驗生活、關注社會、思考人生應提上語文教師的講桌。在日常教學中,我常常採取讓生活引導學生交流的方法。引導學生關注“超女”、洪戰輝、國際局勢……一切與生活有關的話題,學生大膽發表自己的觀點,或寫成評論,或口頭交流。我曾經結合時代與社會的發展,受中央電視臺的“實話實說”啟發,創造了一種融閱讀、討論、寫作、辯論、演講於一體的新課例。課題為“青春期的煩惱”,在活動課上,我精心設定問題情境、辯論情節,組織學生交流感受、答疑詢問,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同時我把這一教學過程整理成《我學崔永元》一文並發表在《教學案例》一書上,得到了眾多同仁的贊同。

2.善於採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段“不重複過去的教學”是教師工作的一個原則,要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教師首先是一個不斷實現教學創新的勞動者,我們的課堂永遠對學生有一種魅力,這才能體現出它的生命力。

二、將實際需要靈活穿插在教材的使用中

語文教材是基本的課程資源,它是有形的,而心中的教材是無形的。地域不同,班級不同,學生不同,教材的運用也應該有所不同。教師處理教材的教法力求新穎多樣,力避“千課一面”。

1.濃縮教學過程,力爭一舉多得 濃縮教學過程是指教師根據課文內容,設計一兩個能帶動全課內容的教學環節.把其他教學步驟融人這兩個教學環節中。這樣,主要內容完成了,其他的目標也達到了。學生專注於教學環節中去思索,這樣就提高了課堂效益。《威尼斯商人》是一篇幅較長的課文,教學中若能抓住情節的四個組成部分及人物的性格特徵,作品的藝術表現力就一覽無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