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職業/專業/職能

案例教學法在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課中的應用的論文

關於案例教學法在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課中的應用的論文

[摘要]國辦[2009]3號檔案要求高校將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課作為必修課程,應加強對大學生的就業指導和職業發展能力的提升。由於該課程的教學在我國起步較晚,還沒有形成規範有效的教學方法和模式,文章結合教學實踐的積累和總結,介紹了案例教學的起源和定義,分析了案例教學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具體闡述了案例教學的組織和實施。

[關鍵詞]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案例教學法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增長和教育事業的蓬勃發展,市場對大學畢業生需求旺盛的同時,對其職業能力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大學畢業生在求職就業、職業發展中出現不少新問題,國務院在國辦[2009]3號檔案中要求高校將就業指導課作為必修課程。如何上好這門課程,突出課程的實踐特色,充分發揮教學效果,這是每位授課教師關注的焦點。在實際教學和研究中,筆者發現把案例教學法靈活運用到教學中去,同學們表示出濃厚的興趣。

一、案例教學法的定義

案例教學法(casestudy),是由美國哈佛大學法學院院長克里斯托弗·哥倫姆布斯·郎道爾教授在1870年提出和創立,不久就被廣泛應用於法學院、商學院的教學。案例教學法是利用以真實的事件為基礎所撰寫的案例(case)進行課堂教學的過程,讓學生對典型事例分析,發現問題、分析問題、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思路,以提高學習效率和效果的一種啟發式教學方法。它突出學生為中心,師生進行互動式探索和實踐,從而提高其實踐能力。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課中運用案例教學,是從教學目的出發,以學生在職業規劃、求職擇業、職業發展過程中的典型案例作為教學材料,透過課堂教學過程的設計和實施,再現真實的職業指導、就業推薦、職場發展的場景,啟發學生思考,引導學生對案例進行分析、討論並作出判斷與決策,加強學生對就業知識的理解,提升學生的就業和職業發展能力。

二、案例教學法應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案例教學法應用到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課程中,能發揮以下重要作用:

1.能由內到外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長期以來,傳統的教育過於強調教學是教師主導下,學生認識、接受人類積累的知識和經驗的過程,單向灌輸和居高臨下的特點過重,勢必束縛和阻礙學生個性和創新精神的發展。而案例教學法從學生主體需要出發進行啟發式、參與式、互動式的教學,經過教師精心準備把抽象的理論轉換成具體生動的事例即案例交給學生,由於精選發生身邊同類、真實有針對性的典型案例,且每一個案例“賣點”突出、各不類同,對青年學生有特殊的吸引力,激發他們獨立思考、主動探討,在分析案例、討論案例、解決問題過程中充分調動學生求知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2.能由點到面提高課堂的教學效果。受中學傳統教育模式影響,不少大學生仍把中學應試教育“課堂記筆記、課後看筆記、考試背筆記”的僵化學習方法和習慣延續到大學學習,被動式學習導致教學效果不理想。而案例教學法從活生生的具體事例出發,由“點”入手,從一個個生動的案例輻射到一串串知識點,把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讓學生在啟發、討論、分析中形成“面”上的知識點,進而提煉出教師要傳授給學生的指導理論。從案例討論、分析的實踐中推出的“理論”是來源於學生原生態的思考,更容易讓學生在案例中把所要掌握的知識理解並記牢,並順暢地應用。

3.能培養學生的獨立意識和動手能力。網路時代下,資訊的總量和速度日新月異,催生90後的大學生對資訊和知識更熱衷於“快餐式”的少勞多獲,甚至“copy式”的不勞而獲,導致學生在課堂上人云亦云、盲從大流,不喜歡自己獨立思考、不重視在課堂上表達個人觀點,更不喜歡沒有唯一標準答案的案例分析,結果獨立分析問題的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沒有得到鍛鍊。由於案例教學不追求現場能否得到唯一、正確的答案的結果,重視的是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和方法,重視集體討論和相互交流,學生要在課堂上完成任務或有所表現,就必須磨練自己的獨立分析能力、語言運用能力,學會與他人的溝通,力爭在以理服人的討論中說服對方、得到大家認可,在“學以致用”的案例教學實踐中積累解決問題的動手能力、操作能力,最終學習能力得到提升。

4.能實現指導全滲透和“軟著陸”,是實踐通向理論的有效途徑。如果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只喜歡用一套套高高在上的理論來直接指導學生,不重視從來源現實、貼近學生的實際案例出發,從不同角度來對理論進行滲透式的指導,再好的理論也無法成為適合學生消化吸收的知識營養,教學效果也將被大打折扣。應用案例教學,理論從現實生活的具體事例出發,來源實際、親近生活、貼近學生,這既符合青年學生思維活躍的特點,還讓他們獲得不親身實踐也能在課堂上接觸、處理各種各樣實際問題的機會。在案例教學中,實踐通向理論的途徑變得通暢,理論與實踐得到自然緊密的融合。

三、案例教學法的組織和實施

1.釐清教學目標。透過激發學生職業生涯發展的自主意識,樹立正確的就業觀,促使學生理性地規劃自身未來的發展,努力在學習過程中自覺地提高就業能力、求職能力、職業發展能力是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課教學目標。案例教學就是透過發揮學生主體地位,讓學生投入案例,充分表達意見,鍛鍊學生的獨立分析和實際操作能力,在啟發式教學中完成上述的課程目標。

2.精選教學案例。案例是案例教學法的基礎和核心,它源於現實,高於現實,與學生實際越接近,教育效果越明顯。這要求老師們要細緻地觀察學生在求職期間的生活,群策群力收集具有典型性、影響性的案例素材,供集體備課使用。選取的案例一要引起學生的注意,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和展開討論;二要有彈性的'伸縮空間,能啟發學生深入思考和多角度的思維;三是針對性和時效性要強,能與時俱進地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設計課堂組織。在課堂組織設計中,一是將學生分為4~6個小組,每組6~10人,同時準備投影儀、多媒體、道具等教學裝置為案例的展開做好準備;二是做好教學案例的充分展示,學生以個人或小組的方式進行準備或案例分析,寫出分析提綱和思路;三是案例教學要與小組討論緊密結合,設計出討論辯論、指導點評、歸納總結等步驟;四是突出學生主體、教師主導的角色扮演。

4.營造課堂熱烈討論的氛圍。課堂中,學生們能否圍繞演示的案例進行熱烈的討論是取得理想教學效果的前提。在進行課堂案例討論階段,教師要注意控制討論進度,想方設法鼓勵學生角色投入和全程參與,讓學生相對獨立去分析、發現、探討,找出問題的最佳方案。課堂上案例討論時,有些教師習慣傾向於自己的總結,卻不重視學生的總結,這恰是容易被忽略的教學關健環節。案例教學法關健點之一就是要求教師善於引導學生進行恰當的總結,有意識引導學生深化觀點,善於總結學生的總結,多給予學生認可、肯定的鼓勵。同樣的知識點,讓學生全部或部分總結出來,比老師直接說出來的效果好得多,且影響力更大。

5.堅持評估反饋。一是在授課中,將學生考核成績與案例教學討論環節的課堂表現掛鉤。避免學生對討論應付了事、不主動獨立去思考、發言不積極,真正讓學生成為案例教學的主體。二是在一個階段的學習完成後,指導教師應注重聽取學生的反饋,並對上一階段的教學效果做出評估。三是課程教研室要透過對學生、教師的反饋對案例教學法的實施做出及時的評價和調整,以確保案例教學的效果。

四、結束語

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課是一門理論性和實踐性都很強的課程,對大學生的就業指導和職業規劃發展舉足輕重,學生對該課程指導水平的要求與日俱增,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們要站在“就業是民生之本,職業發展是學生之魂”的高度,積極思考和實踐有效的教學方法,設法改進教學手段,努力進行教學創新和有益嘗試,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