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教材

六年級數學下冊《比例》單元教材漏洞及補丁

蘇教版六年級數學下冊《比例》單元教材漏洞及補丁

漏洞一:教材中有語句錯誤

教材第31頁比例基本性質下面有這樣一句話:你能應用比例的基本性質,判斷下面的兩個比能否組成比例嗎?這明顯是一個病句,應該去掉否字或去掉嗎?加個句號。

補丁:改這句話為你能應用比例的基本性質,判斷下面的兩個比能否組成比例。或你能應用比例的基本性質,判斷下面的兩個比能組成比例嗎?

漏洞二:解比例概念定義不準確

教材給解比例的定義是:求比例中的未知項,叫做解比例。我以為這與解方程的定義相矛盾,解方程是一個過程,解比例也應該是一個過程,解方程的概念是:求未知數解的過程叫做解方程。因此,解比例的概念應該是:求比例中未知項的過程,叫做解比例。

補丁:改解比例的概念為求比例中未知項的過程,叫做解比例。

漏洞三:對比例尺的意思描述不到位

在教材第35頁有比例尺1:1000,教材上說它的意思是圖上1釐米的線段,表示實際1000釐米的`距離。其實,它的意思是圖上1釐米的長度,表示實際1000釐米的長度,不一定強調是線段才表示實際長度是圖上長度的1000倍,或圖上長度是實際長度的。要是圖上為彎曲的線是不是就不可以測算出實際長度呢?答案是否定的。

補丁:1:1000的意思是圖上1釐米的長度,表示實際1000釐米的長度。這樣就會更精確些。

漏洞四:正、反比例的意義用詞不精煉

數學語言要求精煉、易懂。而這部分內容學生看書自學不易懂,甚至老師講了也有一部分學生不懂,不知道題目要讓自己幹什麼,格式怎麼寫,學生感到不知所措,除了內容多、語句多、例題多外,跟正、反比例的意義用詞不精煉有很大關係,為什麼不能簡化一下呢?我以為有的詞語完全可以去掉。例如:教材中正比例意義是這樣:兩種相關聯的量,一種量變化,另一種量也隨著變化,如果這兩種量中相對應的兩個數的比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這兩種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們的關係叫做正比例關係。這個概念中第四句話比值前用了四個定語是:這兩種量中相對應的兩個數的比的。有的定語根本不需要,有的前面有了,用了就重複,應該去掉正比例意義中這兩種量中和比的這兩個定語,去掉反比例意義中這兩種量中這個定語。若不能去掉,反比例的意義中第四句話也應該有這麼多定語啊,這句話應該說成:如果這兩種量中相對應的兩個數的相乘的積一定,可見,教材中沒有這樣說,說明正比例意義的概念可以簡化,且不影響概念的準確性。

補丁:正比例意義改為:兩種相關聯的量,一種量變化,另一種量也隨著變化,如果相對應的兩個數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這兩種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們的關係叫做正比例關係。 反比例意義改為:兩種相關聯的量,一種量變化,另一種量也隨著變化,如果相對應的兩個數的積一定,這兩種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們的關係叫做反比例關係。

漏洞五:練習題中多處少必要的省略號

教材中有多處表格式練習題讓學生判斷兩種相關聯的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都少了必要的省略號,這是不科學的,影響了老師和學生的思維。如教材的第41、44、46、47、49頁都出現了同樣的問題,這會給學生一個誤導。

補丁:在相應的題目裡補上省略號。

以上幾點拙見,不知老師們是否有同感,敬請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