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科技

論東海縣農民科技教育培訓工作的創新的論文

論東海縣農民科技教育培訓工作的創新的論文

作者:花文蘇 李本良 劉勁兵 朱孔華 李敏 呂福順

摘要:介紹了東海縣農民科技培訓工作的新模式,包括自制“農事掛曆”、運用“科技快車”、開展“講壇比武”等形式,以期為農民科技教育培訓工作提供參考。

關鍵詞:農民科技教育培訓;創新;江蘇東海

近年來東海縣農廣校在總結往年農民科技教育培訓成功經驗的基礎上,著力在農民培訓創新上下功夫。2009年全年培訓農民15.83萬人次;自編寫培訓教材3套,發放培訓教材16.2萬冊;建立了黃川優質草莓產業實訓基地、雙店鮮切花產業實訓基地、桃林高效設施蔬菜產業實訓基地、駝峰優質甜瓜產業實訓基地、李埝肉牛養殖實訓基地等16處;有513名學員透過考試取得了由國家農業部、勞動部聯合頒發的職業技能資格證書;從而為全縣農民創業工作打下了基礎。在農民培訓過程中,改變過去單一坐在教室裡“黑板上課”的老模式,積極探索、創新培訓載體[1-3],在原有農民培訓模式的基礎上,創造性地運用了“農事掛曆”、“科技快車”、“講壇比武”的農民培訓的模式,有效地搞活了農民培訓的活力,提升了培訓效果,激發了參訓農民學習專業技能的熱情,探索出一條更貼近農民需要、最讓農民歡迎的農民科技教育培訓工作的新路子。

1自制“農事掛曆”變“牆上錦囊”

以往東海縣農廣校在農民培訓時發給農民一張普通名片式聯絡卡,內容單調,容易丟失,農民也不重視,達不到聯絡卡應有的效果。2009年,農廣校拓寬思路,把聯絡卡設計成“農事掛曆”,將全縣50個培訓示範村主導產業的關鍵技術加入聯絡卡中,並配上本地典型種養大戶規模種植、養殖的插圖,做成一幅圖文並茂的“農事掛曆”,“農事掛曆”共13頁,首頁為封面,其餘12頁正面為2009年農事掛曆,背面為2010年農事掛曆。在這本農事掛曆上,除印寫稻麥、花卉、畜禽養殖、蔬菜、林果栽培等技術外,還配有二十四節氣歌和有關農事的歌謠、諺語。同時,在農事掛曆上還配有農技指導專家的聯絡卡,標出全縣各個種植(養殖)特色村主導產業的指導專家姓名和聯絡電話,農民可隨時撥打電話與專家聯絡諮詢。

按照農民培訓的實際需要,東海縣農廣校共製作1萬餘份“農事掛曆”,免費傳送給參加農民培訓的學員和種養專業戶及相關涉農部門。農民有了這幅“農事掛曆”後,按照聯絡卡上“各月農事”的關鍵技術要點,對照自己所從事的產業開展農業生產活動,遇到難題及時透過聯絡電話向專家諮詢,必要時“農技110專家”可隨時趕到現場指導。這本“農事掛曆”在幫助農民致富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受到了全縣農民特別是種養大戶的歡迎和好評,被農民稱為是“牆上錦囊”、致富的法寶。

2籌建“科技快車”變成“流動課堂”

在農民科技教育培訓中,東海縣不僅讓農民牆上有掛曆,還積極籌建“流動課堂送農家致富經”模式,充分利用農業部配備的科技直通車,農技專家乘坐“科技快車”到鄉村、田頭講課培訓,加快了農業新技術、新品種、新器械的推廣速度。2009年該縣農廣校與鄉鎮農技服務站實施鄉村兩級聯動,啟動夏季“農民培訓工程科技下鄉”活動,以“農業實用技術培訓、農民創業培訓、致福工程、新型農民科技培訓工程”等相關內容為主題,組織科技直通車,奔赴到全縣21個鄉鎮,346個行政村,採取以播放並贈送農業科技光碟、農技人員現場講解輔導為主,以技術諮詢、發放科技資料等為輔的形式,深入鄉村農戶、田間地頭,面對面、手把手地幫助農民解決夏季生產中的技術難題,指導農民群眾開展夏季生產科學管理。晚上,直通車還為農民播放農業科技電影,充實群眾科技文化生活。同時,在城鄉結合部及城區針對人們生活品味越來越高,家庭種植花卉和養殖寵物也越來越多,農業科技直通車還免費放映這方面科教片,以提高人們的種養水平。全年農業科技直通車出動55次,播放《水稻機插秧栽培技術》《葡萄套袋栽培技術》《瘦肉型生豬科學飼養技術》以及災後恢復生產技術和花卉種植、寵物飼養技術等各種科技光碟46場次,贈送各種農作物夏季管理、畜禽科學飼養等系列vcd、cd光碟4 000餘片,內容包括糧油、林果、蔬菜、花卉、畜禽、水產養殖技術等,發放技術資料5.5萬餘份,現場培訓科技示範戶及種糧大戶4 000多人,接受群眾諮詢11.5萬人次。

3開展“三員聯體”培訓,舉辦“講壇比武”

在東海縣鄉村由縣農廣校組織的“首屆東海縣農民培訓工程講師團成員演講技能大賽”的講壇技能大比武,為農民培訓創造了新的活力。透過這項活動,使參加農民培訓的“教員、學員、評判員”聯成一體,成為2009年該縣農民培訓創新模式的亮點。縣農廣校為了有效培養和提高全縣農民培訓講師團成員的綜合素質,更好地為農民培訓工作服務,在2009年農民培訓工作中,透過舉辦講師團成員演講技能大比武活動,積極拓寬培訓平臺,讓全縣21個鄉鎮150多名農、林、牧、漁業專家講師進行臺上專家教員“三尺講壇”授課比武、臺下農民學員就地聽課參訓、一旁是專家評委委員打分評比,組成“三員一課”,用比武打擂辦法,來激發農民培訓的活力和成效。“首屆東海縣農民培訓工程講師團成員演講技能大賽”這項活動從2009年7月開始舉辦,一直持續到9月,大賽分初賽、複賽、決賽3個階段。初賽階段:由縣農廣校把全縣分為4箇中心賽區,進行分片比賽,從中評出20名優勝者。複賽階段:由評出的'20名鄉鎮優勝者和從縣農業局、林牧業局、農機局推選出的10名優秀講師組成複賽選手,共30名優秀成員專家講師參加複賽,在從中評選出前10名作為“十佳講師”。決賽階段:由“十佳講師”進入最後決賽,評選出一等獎1名,二等獎2名,三等獎3名。評委們按照參賽人員的儀表、講課內容、語言表達、演講效果4個標準打分,同時吸收參訓農民的意見以作為參考分。決賽階段從市電視臺聘請了知名主持人作為決賽階段的主持人,聘請市縣有關領導和專家9人作為決賽階段的評委,同時邀請市縣有關領導作為嘉賓。

透過這種形式的講壇比武大賽,把縣級農民培訓工程講師團成員分為3個級別,前10名作為“十佳優秀講師”,11~30名作為優秀講師,31名以後作為普通講師,並作為制定講課報酬標準的依據之一。並且這項活動將作為一項制度每年舉辦1次,對講師團成員進行動態管理,讓能者上,庸者下,從而提高農民培訓工作的質量[4]。舉辦農技知識“講壇比武”,實施“三員一課、三員一體化”互動培訓新模式,有效地激發了縣級農民培訓講師團成員講課的動力和興趣,同時使參訓的農民學員聽到了一場場高質量的農、林、牧、漁業的新技術講座,有效地增強了農民培訓的活力,激發了參訓農民的學習創業熱情。

4參考文獻

[1] 韓東梅.新時期發展農民科技教育的對策思考[j].河南農業,2008(4):13,15.

[2] 王中文.關於農民科技教育工作的思考——以東營市為例[j].山東省農業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008(6):24-25.

[3] 王子興.對農民科技教育培訓工作的思考[j].中國農村小康科技,2007(2):15-17.

[4] 季忻妤,季佩華.談南通市通州區農民科技教育培訓[j].現代農業科技,2009(22):394-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