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工作彙報

網路實訓上機實驗彙報

網路實訓上機實驗彙報

周次:____________ 實驗日期:__________________ 學號: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實驗目的:

(1)理解交換機的兩種管理方式,瞭解遠端管理交換機的連線及配置方法;

(2)掌握基於埠配置VLAN的方法;

(3)理解TRUNK口在交換機配置中的作用,掌握跨交換機VLAN的配置方法;

(4)掌握利用三層交換技術實現不同VLAN間通訊的'配置方法;

(5)瞭解交換機中配置DHCP中繼的方法。

實驗重點:基於埠VLAN配置及不同VLAN間通訊的配置

實驗軟體:模擬器軟體Cisco Packet Tracer 5.3

實驗要求:

一、理論回顧

1、從硬體連線、連線軟體、特點等方面區分帶內、帶外管理交換機的方式。

2、帶外管理交換機的條件有哪些?

3、填寫下表

配置模式提示符進入下一級模式的轉換命令配置模式提示符返回上一級模式的轉換命令

一般使用者模式 (config-if)#

特權使用者模式 (config-vlan)#

全域性使用者模式 (config-line)#

二、實踐操作

實驗一:按下圖連線裝置,在連線線纜上標註線纜名稱,並在圖上標明PC0、交換機相連的2端介面名稱。

1、按下列要求在計算機PC0配置交換機,並記錄命令(包括提示符)

(1)設定交換機主機名為S學號

(2)設定Enable密碼為123456

(3)配置2個使用者帳戶a1、a2,密碼都為123

(4)開啟2條遠端登入線路,並使用本地使用者帳戶登入

(5)設定交換機管理IP地址為192.168.學號.1/24

2、按下列要求在計算機PC1配置交換機,並記錄命令(包括提示符)

(1)配置VLAN11、12,並分別命名為Office和Work

(2)把介面3-5及10-12劃入VLAN11

(3)把介面13-16及17、20劃入VLAN12

(4)顯示VLAN配置情況

(5)重啟交換機

3、按下列要求在計算機PC2配置交換機,並記錄命令(包括提示符)

(1)配置VLAN20、21,並分別命名為FinanceDep和ProductionDep

(2)把介面1-3及6、8、10劃入VLAN20

(3)把介面12-15、17-20劃入VLAN21

(4)顯示VLAN配置情況

(5)儲存以上配置命令

(6)重啟交換機

實驗二:使計算機PC1和PC3連通、PC0和PC2連通,但不能使4臺計算機相互連通。(注:4臺計算機IP地址分別配置為192.168.1.1/24—192.168.1.4/24)

實驗三:進行適當的VLAN配置,使計算機PC1和PC3連通、PC0和PC2連通,但不能使4臺計算機相互連通。(注:4臺計算機IP地址分別配置為192.168.1.1/24—192.168.1.4/24)

網路規劃說明:

1、交換機SWA是一臺企業內部的核心交換機,使用三層交換機,其中1號-9號介面為與其它網路裝置連線介面;10號到20號介面為資訊服務介面,為了有利於管理和安全,把這11個介面劃入VLAN80,並分配網路地址為192.168.80.0/24,其中最大IP地址作為閘道器IP地址;其它剩餘介面備用。

2、交換機SWB、SWC用於部門計算機接入,交換機SWB的6號到17號介面連線生產部計算機,18號介面到24號介面為銷售部;交換機SWC的1號到9號介面為銷售部,10-19號介面為財務部,剩餘介面備用。為了隔離部門之間的資料,對各部門連線介面劃分了VLAN,並分配了網路地址,其中最大IP地址作為閘道器IP地址,如下表:

3、為了企業內部資料共享的需要,要求企業內部所有連網計算機可以相互連通。

4、在伺服器中配置DHCP服務,並使生產部計算機從該伺服器自動獲取IP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