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教材第一冊數學教學計劃
一、 教學內容:
這一冊教材包括了下面一些內容:數一數、比一比10以內數的認識和加減法、認識圖、形、分類、11~20以內數的認識、認識鐘錶、20以內的進位加法,用數學,數學實踐活動。
這一冊的重點教學內容是10以內的加減法和20以內的進位加法,除了認數和計算以外教材安排了常見幾何圖形的直觀認識,比較多少,長短和高矮,簡單的分類,以及初步認識鐘面等。這些內容也很重要,有利於學生了解數學的實際應用,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二、 編排特點
1、 根據標準調整教學內容。為學生學習數學提供更豐富的知識。
2、 重視學生的經驗和體驗,根據學生已有的經驗和知識設計活動內容和學習素材。
3、 認數與計算相結合,穿插教學,使學生逐步形成數概念,達到計算熟練。
4、 重視學生對數概念的理解,讓學生體會數可以用來表示和交流、初步建立數感。
5、 計算教學體現演算法多樣化,允許學生採用自己認為合適的方法進行計算。
6、 直觀認識立體和平面圖形,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7、 安排“用數學”的內容,培養學生初步的應用意識和用數學解決安排實踐活動,使學生體驗數學與
8、 體現教學方法的開放性、創造性、為教師組織教學提供豐富的資源。
三、 教學目標
這一冊教材的教學目標是使學生能夠:
1、 熟練地數出數量在20以內的物體的個數,回區分幾個和第幾個,掌握數的順序和大小,掌握10以內各數的組成,會讀、寫0~20各數。
2、 初步知道加減法的含義和加減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稱,初步知道加法和減法的關係,比較熟練地計算一位數的加法和10以內數的減法
3、 初步學會根據加減法的含義和演算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4、 認識符號“=”、“〈”、“〈”,回使用這些符號表示數的大小。
5、 直觀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長方形、三角形、和圓。
6、 初步瞭解分類的方法,回進行簡單的分類。
7、 初步認識鐘錶,會認識整時和半時。
8、 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樂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9、 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10、 透過實踐活動體驗教學和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絡。
四、 教學措施:
1、 結合教學內容,選擇兒童喜聞樂見的形式,進行學習目的性的教育與思想品德教育。
2、 針對計算教學這一教學重點,教學時注意:
① 用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讓學生自主探究計算方法,提倡計算方法多樣化。
② 鼓勵學生因題而異靈活採用不同的計算方法解決問題。
③ 加強基本訓練,打好計算基礎。
④ 培養認真、仔細地計算和及時檢查的學習習慣。
3、結合本冊的數學知識、加強對學生應用意識和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
4、要充分體現教學的開放性和創造性,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學習能力。
五、本學期教改思路
以新課程標準為依託,積極開展教改實驗,儘快轉變教學行為。引導學生開展自我學習,探索學習,合作學習和創新學習。讓全體學生都能參與學習的全過程。充分培養學生自主創新的學習能力。
六、教學進度安排:
1. 9、1~9、7 ①準備教學②數一數③比多少
2. 9、8~9、14 ①比長短、比高矮②1~5的認識
3. 9、15~9、27 5以內數的組成及加減法
4. 9、22~9、28 0的認識及單元訓練
5. 9、29~10、5 國慶休息
6. 10、6~10、12 ①認識立體圖形②平面圖形
7. 10、13~10、19 ①分類 單元訓練
8. 10、20~10、26 6、7和8的認識
9. 10、27~11、2 8、9的加減法、10的認識
10. 11、3~11、9 填未知數—加減混合
11. 11、10~11、16 整理和複習
12. 11、17~11、25 實踐活動、11~20各數的認識
13. 11、26~12、1 10加幾及相應的減法
14. 12、2~12、8 認識鐘錶,認識整時和半時
15. 12、9~12、15 9加幾,8、7、6加幾進位加法
16. 12、16~12、22 5、4、3、2加幾
17. 12、23~12、29 整理和複習、實踐活動
18. 12、30~1、5 總複習
19. 1、6~1、11 複習迎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