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哲學

中國文明的哲學基礎閱讀答案

中國文明的哲學基礎閱讀答案

中國缺少創世神話,但並不意味著中國沒有宇宙發生說,也不意味著中國古代思維認為宇宙是一永恆的存在。天地萬物如何產生、存在,也是古代中國哲學家思考的問題。屈原的《天問》最明顯地表達出中國古代哲學思維對宇宙起源、構成的興趣。

中國哲學的主流看法雖然認為天地萬物不是永恆存在著的,而是有其發生歷史的,但天地萬物的發生不是由一個外在於宇宙的人格力量創造出來的。在中國哲學家看來,天地萬物如果有一個開始,這個開始應該是自生、自然的。如漢代道家宇宙論認為,天地是從虛空中逐漸生成了氣,又由氣的凝聚而生成天地。所以我們所在的這個世界,不是被創造出來的,而是化生出來的。

宇宙不是創造出來的,那麼存在著宇宙之內的主宰者嗎?回答不是否定的。商周時代承認帝或天為宇宙之內的至上神,但早期中國文明中的“上帝”並不是創造宇宙和人的神,而是在宇宙之內的主宰者,不是宇宙之外的創造之神,而是宇宙之內的事務主宰。就人不是上帝所創造這一點來說,使得在中國文明中“人”的地位必然高於基督教文明中“人”的地位,“人受天地之中以生”的古老觀念,表示在氣論的背景之下,人可以獲得高於宇宙內其他一切事物和生命形式的地位。正如中國哲學中易學哲學所主張的,人是與天、地並立的“三才”之一。中國哲學本來就有“與天地參”的傳統,人能參與天地化育、參與大化流行,故“參與”論是十分中國的。人既能參與天的生成,又能與天相感相通。

在宋代理學中,也出現了一種主張,如邵雍和朱熹,他們認為我們所在的這個宇宙或天地不是永恆的,它在消滅之後會有一個新的宇宙或天地來代替它;同樣,在它之前也曾經有一箇舊的宇宙或天地存在,而被它代替了。這意味著,一切生成的東西,都會走向消亡。這種生成與消亡藉助“氣”的聚散來說明,是非常自然的。而在它消亡之後,也一定會有另一個天地按照自然的途徑再生成出來,這個迴圈是沒有窮盡的。

在這個意義上,李約瑟稱中國的世界觀和宇宙模式是“沒有主宰卻和諧有序”,既是有理由的,卻又是不準確的。從新儒學的觀點來看,主宰是有的,對於宇宙來說,主宰不是超越的,而是內在的。這個主宰,商周時為“帝”為“天”,但宋代以來,宇宙內的主宰已經被理性化,成為“理”或“天理”,對“理”的推尊成為 1000年來成熟的中國文明的主導性觀念。理即是宇宙、社會的普遍原理和法則。

宋代朱熹是肯定這一“理”的最有代表性的哲學家。朱熹說過:“所謂主宰者,即是理也。”元代思想家吳澄也是以太極為“道”、為“至極之理”。他說:“太極與此氣非有兩物,只是主宰此氣者便是,非別有一物在氣中而主宰之也。”這種主宰說只是功能意義上的,沒有任何實體的意義。

(節選自陳來《中國文明的哲學基礎》)

1.下列關於原文內容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雖然中國缺少創世神話,但中國古代哲學思維也表達出對宇宙發生、構成的興趣,思考宇宙是否是永恆的存在。

B.中國哲學主流看法認為天地萬物不是由一個外在於宇宙的人格力量創造出來的永恆存在,而是有其發生歷史的。

C.帝或天在商周時代被承認為宇宙之內的至上神,但並不是宇宙和人的創造之神,而是在宇宙之內事務的主宰者。

D.基督教有“上帝”創造人而中國卻沒有“上帝”,這一點使得中國文明中“人”的地位高於基督教文明中的“人”。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與基督教文明不同,中國哲學家認為,世界不是被人格化的上帝創造出來的,而是化生出來的。

B.宋代邵雍和朱熹提出主流看法外的另一主張,他們認為我們所在的這個宇宙或天地不是永恆的。

C.從新儒學的觀點來看,李約瑟稱中國的.世界觀和宇宙模式是“沒有主宰”的說法是不夠準確的。

D.宋代以來,有哲學家認為,宇宙之中受到一種主宰的引導和制約,此主宰不是神,而是道或理。

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漢代道家宇宙論認為,天地是從虛空中生成了氣,又由氣的凝聚而生成天地,天地萬物的開始是自生、自然的。

B.中國哲學中的“三才”說和“與天地參”傳統,體現了人可以獲得高於宇宙內其他事物和生命形式地位的主張。

C.朱熹的“理”、吳澄的“道”,都是宇宙之內的主宰,但是這種主宰說只有功能上的意義,沒有任何實體的意義。

D.宋代以來,宇宙內的主宰被理性化為宇宙、社會的普遍原理和法則的“理”,中國文明的主導性觀念開始成熟。

參考答案

1.D(中國文明和基督教文中人地位的高低,在於人是否被“上帝”創造,而不在於是否有“上帝”。)

2.B(“我們所在的這個宇宙或天地不是永恆的”是中國哲學的主流看法,這不是邵雍和朱熹提出的另一種主張。他們的另一主張是“宇宙或天地”消失的前後都有“宇宙和天地”,並一直迴圈。)

3.D(“理”成為成熟的中國文明的主導性觀念,不是因為宇宙內的主宰被理性化為“理”,而是因為對“理” 的推尊,而且成熟是說中國哲學不是說主導性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