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設計

中觀教學的設計意識

中觀教學的設計意識

研修進入了提交作業的階段,我們絕對相信每一份作業都是老師們的心血之作。在認真閱讀老師們作業的時候,我們一直在感嘆:這麼生疏的學習內容,既有技術操作的學習又有教育教學理論的理解,還要和自己的日常教學實踐相結合,老師們能交上這樣的作業已相當不容易了!

初學乍練,咱們也沒什麼不好意思的,生吞活剝,照貓畫虎,照葫蘆畫瓢,這都是咱們接受新技術、新理念必須要走的第一步。接下來,咱們就以大家作業中表現出來的問題為依託,對照研修內容這個"葫蘆",好好再打磨一下咱們的研修作業這個"瓢"。

當我們衝著思維導圖的模板,用力地確定著節點,拉著小圈的時候;當我們衝著主題單元設計的模板,用力地填著表格的時候,很多老師還是下意識地把自己過去的教學設計複製進去,當把所有該填的都填滿以後,終於敢鬆一口氣:好不容易把作業完成了。老師們,咱們不妨先歇歇,再認真審視一下這些模板,不要再只侷限於它有哪些欄目,更要洞察模板背後的理念。

今天,我們先來思考一下,我們是否具有中觀教學設計的意識。

當我們被"微觀、中觀、宏觀"等概念弄得暈頭轉向的時候,會問一個非常痛苦的問題:"我們歷史的教材已按專題編寫,也就是說一個單元一個主題,非要我們打亂原有的順序再重整教材嗎?"那麼請"同學們"舉手回答:那些編教材的人是憑著什麼意識編出了這樣的教材呢?--他們正是因為有了中觀教學設計的意識才編出了這樣的.教材啊;再請"同學們"舉手回答第二個問題:教材的這種設計意識意味著什麼?--這說明中觀設計意識不只是一個簡單的時髦術語,而是一種具有普遍意義的教學設計原則。

那我們再思考第三個問題--教材已經"中"了,我們的教學"中"了嗎?--教學實踐說明,我們大部分的課堂教學還停留在孤立對待一課的"微觀"設計層面。

以我個人粗淺的理解,"中觀"強調的是關係與邏輯,當我們具有中觀設計意識的時候,即使面對現有的教材,我們也應該有意識地突破一課的藩籬,去審視和理順每個單元主題中各課之間的關係和邏輯。而關係與邏輯並非只是我們最常使用的"時間關係""時段邏輯",這些簡單的關係與邏輯可以用授導式教學來完成,但一些更深層次的關係與邏輯則需要層次遞進的問題設計進行思維的引領,需要有更豐富而恰當的活動設計讓學生自主感知,需要有廣闊的教學空間來開拓學生的視角,需要設計研究性學習引發更深層次的探究--這一切,都是由中觀教學的需要帶來的,如果我們沒有中觀教學設計的意識,則根本不可能帶來上述的種種變化。

我們不妨將中觀意識再置身於另一個角度:教材"中"的你感覺舒服嗎?不舒服的地方一定不少,那該怎麼辦?--咱們應該有權利,更應該有意識自己來"中"一下。 新課程改革賦予教師更大的教學自主權:對照課標某些教材內容無關宏旨,我們有權簡化甚至略過;面對教材框架,我們感覺不太舒服,我們在教學中有權調整。以《經濟成長的歷程》模組為例,我們是否可以將嶽麓版教材的第三、第四單元"中"成一個主題:兩大經濟體制的確立和調整。社會主義經濟體制包括蘇聯和中國;資本主義經濟體制包括指導思想--凱恩斯主義,成功實踐--羅斯福新政,歷史延續--二戰後資本主義經濟體制的調整。當我們具有了中觀設計意識後,是否兩大經濟體制之間的關係與邏輯將更加清晰,其分別的經驗教訓會更加突顯,兩大經濟體制的主題規律將更加深刻。

當然,中觀設計意識還可以體現在大家認為最有用的高三複習中。世界科技進步的歷程是否可以串聯起散落在文化史教材中各個角落的同一主題?但我們終究要知道,中觀教學設計意識絕不應該只是高三複習的專利。

所以,中觀設計意識絕不應理解成"為打亂而打亂",而是一種教學意識的突破,隨之帶來的是教學行為的突破,更隨之帶來的是學生思維方式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