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語文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課後教學反思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課後教學反思範文

一、教材分析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是人教版教材第十冊第五單元中的第一節課。長方體和正方體是最基本的立體圖形,在認識了一些平面圖形的基礎上學習立體圖形,是學生認識上的一次飛躍。學生以前雖然接觸過長方體和正方體,但只是直觀形象的認識,要上升到理性認識還有一定難度。這節課就是要在學生初步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基礎上,來進一步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徵,是接下來繼續學習長方體的表面積和體積的重要基礎。

教學目標:

1透過觀察、***作等活動,使學生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掌握長方體、正方體的特徵。

2、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提高學生的動手***作能力。

3、培養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識。

重點:掌握長方體、正方體的特徵,以及長方體和正方體之間的關係。

難點:透過觀察***作概括出長方體、正方體的特徵。這也是本節課教學的關鍵。

二、學情分析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在兒童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好奇心促使他們什麼事都要自己去動手嘗試。而他們的思維特點又一般都是從感性認識開始,然後形成表象,再透過一系列的思維活動,上升到理性認識。因此要引導學生透過自己的探索、實踐,獨立地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才能真正對所學內容有所領悟,進而內化為己有,使教學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教學手段:學生動手***作,同時配合多媒體課件演示。

三、教學過程

這部分內容分3課時進行教學。第1課時教學長方體、正方體表面積的概念和長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第2課時教學正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及根據實際情況確定算哪幾個面的面積。第3課時進行綜合應用,提高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具體教學環節如下:

(一)巧設情境、生活引入

生活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數學課堂,我們要善於結合課堂教學內容捕捉生活現象,把學習和兒童自己的生活充分地融合起來,讓學生能夠感受到數學處處與生活同在;

課一開始首先讓學生回憶以前學過那些幾何圖形,接著讓學生拿出課前收集來的各種形狀的實物,讓學生識別,說一說這些物體是什麼形狀的,使學生明確鞋物體的形狀都是立體圖形,佔有一定的空間。並從這些事物中找出哪些是長方體和正方體。

這樣就把學生熟悉的生活原型,上升為數學知識,讓學生親身經歷了一個“數學化”的過程。

讓學生根據以前對長方體的初步認識,指出那些物體的形狀是長方體。

(二)自主探索,形象感知

動手***作的過程是一個手、腦並用的過程,學生在用學具進行***作性學習過程中,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活動,不僅能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而且能把學生推到主體地位,讓他們主動***作、主動探索、主動思考。這一單元是學生系統學習立體圖形知識的開始,因此在教學中要加強動手***作,提供直觀形象、富有吸引力的感性材料,讓他們透過一系列實踐***作活動,經歷長方體、正方體特徵的感知、理解、概括的過程,在頭腦中建立清晰的表象,豐富他們的感性認識。

1、探索長方體的特徵

首先讓學生仔細觀察手中的長方體紙盒,透過數一數、摸一摸、量一量等時間***作活動,去探索和發現長方體具有那些特點?並在小組內互相說一說。

然後在此基礎上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交流,透過各個小組的彙報,逐步歸納概括出長方體面、稜、頂點的具體特徵:明確長方體是由6個長方形圍成的立體圖形(特殊情況下有兩個相對的面是正方形),它有12條稜,8各頂點。並且在一個長方體中,相對的'面完全相同,相對的稜長度相等。

接下來讓學生用準備好的小棒、橡皮泥的材料自己動手製作一個長方體的框架,在實際的觀察、***作過程中學生會發現這12條稜可以分成三組,每一組的長度都相等。在此基礎上再引導學生觀察相交於一個頂點的稜有幾條,它們長度怎樣,使學生明確相交於一個頂點的三條稜的長度分別叫做長方體的長、寬、高,並且從中體會出長方體的形狀和大小是由它的長寬高來決定的。再這一環節中,為了幫助學生正確理解長方體的長寬高,應該讓學生把長方體橫放、豎放、側放,根據不同的擺放情況,分別讓學生指出他的長寬高,防止學生死記硬背,同時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2、探索正方體的特徵

這部分有了長方體的特徵做鋪墊,學生掌握起來會比較容易,具體過程基本與前面相同。只要最後向學生說明一下由於正方體的所有稜長度都相等,所以它的長寬高都叫做稜長就可以了。

3、教學長方體、正方體的比較

這時學生已經基本掌握了長方體、正方體各自的特徵,所以可以引導學生按照面、稜、頂點的順序,透過討論交流,來總結和概括它們的相同點和不同點,最後整理成表格。另外透過這一環節還要使學生明確正方體是特殊的長方體,並會用集合圈表示出它們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