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教材

兩位數乘兩位數的教材對比分析論文

兩位數乘兩位數的教材對比分析論文

在學習和工作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論文吧,透過論文寫作可以培養我們的科學研究能力。為了讓您在寫論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兩位數乘兩位數的教材對比分析論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鍵詞:個案研究;兩位數乘兩位數;人教版;蘇教版;教材對比分析。

1. 兩版本教材流程概觀

人教版“兩位數乘兩位數”的內容呈現;

2 .基本的類似之處

採用文字分析法對人教版兩位數乘兩位數內容與蘇教版的相應內容經行了比較研究,透過研究我們發現了兩版教材在內容上存在差異,井在分析差異和特色的基礎上進行反思,獲得啟示。

1.兩版本教材流程概觀

人教版“兩位數乘兩位數”的內容呈現;

2 .基本的類似之處

色彩鮮豔、圖文並茂的主題圖是這兩版教材編寫的一大特色,它以兒童的視角為切入點,以富有童趣的童話情景、喜聞樂見的生活場景等形式來呈現學習素材直觀形象的主題圖,以其豐富的現實意義和數學內涵,為一線教師的教學設計提供了可以借鑑的教學資源。從兩版教材內容的概觀來看,它們的基本要素和教學策略很相似:課題的內容也基本相似,均包含乘法的口算、筆算以及估算,兩版教材都是在乘法口算的基礎之上來展開教學的,都非常重視學生的基礎知識,體現了以打好基礎的基本思想。

3 .基本的不同之處

在看到類似方面的同時,我們也從教材內容細節方面找到丁差別,甚至可以認為這些差別是十分重要的,體現了兩版教材所持有的不同本質的指導思想,可以反映出教材改革過程中不少新觀念的影響和效果,說明我們的教材在經歷了不同變革之後,的確在許多方面發生了實實在在的具有本質性的變革。限於篇幅,這裡選取幾例進行分析;

“學生的數學學習活動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教師應抓住學生的心理特點,從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出發,創設一些生動活潑且富有思考價值、具有挑戰性的數學活動,使學生在良好的心理環境和認知環境中產生對數學學習的需要,激發探究的熱情。

例如,兩版教材在介紹“兩位數乘兩位數的口算”時,人教版是以我們生活中郵遞員送報紙和書信的方式呈現的:用解決郵遞員10天、30天“要送多少份報紙?”“要送多少封倌?”等實際問題的活動,讓學生運用已有知識探討口算方法。接著,透過“做一做”,讓學生經歷口算整十、整百數乘整十數的過程,掌握口算方法。教材把口算教學和解決實際問題聯絡在一起,使學生產生親切感和學習興趣,同時有利於加深學生對乘法意義的理解。蘇教版教材直接呈現的是學生熟悉的“送牛奶”的生活場景,巧妙地將本節課要探索的計算問題蘊涵其中。在深刻領悟編者意圖的基礎上,我們可以人為的把情境圖用活,將主題圖分步動態呈現在我們的學生面前。從“搬下5箱夠不夠?”搬下9箱夠不夠?到“搬下10箱夠不夠?”以及最後的“搬下30箱夠分給多少個同學喝?”等,既有內容上的連續發展,又有思維上的層層遞進,在解決“搬下5箱夠不夠?一搬下9箱夠不夠?”的問題時又巧妙地複習了兩位數乘一位數的口算,從學生認識的“最近發展區”切入,啟發學生運用已有知識和經驗解決新問題的靈感,也為後面自主學習做好了鋪墊。

人教版中,我們依稀可以看到斯金納的程式教學模式的影子,要探究的內容被分成一系列連續的小步子,從教材的內容編排上我們可以看出,它要求學生對每一步都作出反應。並嚴格按照規定的'程式學習。教材在編排這部分知識時,充分考慮了學生已有的認識,有利於學生認知水平的發展,但是卻不利於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從表面上看,這種教材內容安排方式注重讓學生把握計算的每一個步驟,在學生自學時起到提綱挈領的作用,代替教師的角色。但如果仔細分析,我們可以發現,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學生只是執行教師命令的操作員,就好像一臺臺電腦,教師編好程式,點選滑鼠,他們就開始工作。留給學生的思考空間有限,容易讓學生養成死讀書的習慣,這樣的教學如果從掌握知識的角度來說,不失省時,高效,但從另一方面進行分析,在學習過程中,學生思維活動連一點“旁逸斜出”的機會都沒有。

蘇教版教材採取的方式顯然與人教版不盡相同,蘇教版在編排這部分知識時,充分考慮了學生已有的認識,給了他們一個自主學習的空間,每個學生對知識的認識程度不盡相同,根據自己的情況來學習補充認識,可以避免教師“一鍋攪”的情況,而且學生還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來學習感興趣的相關內容。這也正是新課標的教學理念,也是新課標下教師所追求的教學效果,但教材所表現出的邏輯性不強,教材內容跳躍性較大,一些學生思維學習能力跟不上,比如教材沒有介紹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不進位教學直接跳躍到兩位數乘兩位數的進位,它留給教師、學生的空間過多,由於教師能力的不同,所把握的教學標準就不一致,由此導致學生學習效果不一,同時它也不太適用於大班教學。

長期以來,傳授和掌握知識是數學的中心,能用最短的時間教給學生最多的知識,這便是認為的好老師,隨著教學的改革與發展,教育也開始重視知識的形成過程,重視讓學生自己發現,獲取知識,人教版教材中已初露端倪,注意引導學生觀察、計算、讓學生自己發現規律,得出結論。但仔細剖析,我們不難又發現它要求學生做的只是簡單的估一估,沒有讓學生用豎式把具體的結果算出來,學生只是被動參與學習,他們不需要思考,弄清這樣做的原因,這也許就是人教版的教學要求,它反映的是人教版的教學理念。相形之下,蘇教版比較重視引導,他讓學生憑自己的知識經驗進行判斷,然後運用擺豎式的方法得到具體的結果達到驗算的目的,實現了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的教學理念。

從表中我們可以看出:

(1)人教版教材更關注“學習的材料”,知識內容的安排更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思維發生發展過程。而蘇教版教材更注重“教的材料”,在學習中,教師的主導作用與學生的主體地位並重。

(2)人教版教材更多地體現數學知識的邏輯性、嚴密性,有助於提高學生嚴密的邏輯思維能力。而蘇教版教材更多地體現了數學知識來源於生活實際,操作性和探究性強,有助於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發展學生的非智力因素,提高其綜合素質。

(3)人教版教材知識的系統性和連貫性較好,便於學生學習後在頭腦中形成完整的知識鏈。蘇教版教材把相關的知識放到一起,內容由淺入深,但有的內容重複出現。課堂教學課時分佈及分析;從上表我們可以看出兩版教材關於兩位數乘兩位數的課時安排有一些不同之處,例如:人教版在編排筆算乘法時用了兩個課時而蘇教版則用了一個課時,人教版教材設有專門安排乘數末尾有零的乘法而蘇教版卻專門用了一個課時來介紹這部分的內容,足以看出這兩版本對於這部分內容所關注的程度和側重點是有差別的,

在分析了不同之處以後,我們還發現,兩版教材在教學過程中還是有相似之處的,那就是“練習”的設計,人教版在教學過程始終穿插著練習,通常是一個知識點講完立刻加以練習,最後還設計了總結練習環節,蘇教版更是以練習來組織整個課堂。這能說明什麼呢?我認為,它恰好反映了我國數學教學的基本特點:在課堂上我們的教師十分重視透過練習的途徑,加強對“雙基”即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訓練,意在培養高水平的思維能力。

此上所述為兩個版本教材結構內容的共同之處,但更多的是諸多各有特點的不同之處,可他們都有著異曲同工之妙處,都在為體現課改新理念,打破舊的、落後的模式而進行創新,所以我們應在廣泛閱讀多版本的教材,給自己和學生更廣闊的學習與探索的空間,取眾家之長,博眾家之彩,真正做到合理的使用教材,為學生創造更廣闊的空間,為學生的終身可持續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