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語文

小學一年級下冊數學期中試卷分析

小學一年級下冊數學期中試卷分析

本次期中測試考試範圍:前四單元,試卷的難易度適中,兩班的平均分分別是93.7和94.9分。針對本次試卷和孩子的情況,做如下分析:

一、口算,考察三位數加減法和兩位數加減兩位數,準確率挺高,看來日常口算需要繼續保持,尤其是進位和退位口算。

二、 填空:主要考察長度單位和三位數加減法。出錯率最高的是填寫合適的長度單位。

如1:課桌高約7( ) 旗杆高約15( )

數學書寬約18( ) 小明身高140( )

分析:由於缺乏生活經驗孩子遇到這類題型就很吃力,為了讓孩子較好的掌握這類題型,我教學中讓孩子學會用手勢表示基本的長度單位:1毫米、1釐米、1分米、1米,然後看到題思考用哪個手勢表示比較合適,如課桌的高用手一柞一柞量比較合適,所以填分米。旗杆和大樹一樣高,用米比較合適。對於這道題數學書寬約18(毫米),填寫這個較多,說明孩子審題不清,寬和厚度沒分清,厚度用毫米較合適,寬度用釐米合適。

如2:37個百減7個百是( )個百,也就是( )。

分析:第一個空基本上都能填對,30個百;但是第二個空是求30個百是多少,孩子誤認為30裡面有一個零,所以寫第二空再加一個零就行了。30個一百是3000。

如3:我知道的長度單位有( )、( )、( ) 、( )、( );千米又叫( )。

分析:這道題主要考察基本的知識點,課堂上孩子回答的挺好,但是忽視了一點:眼高手低,孩子們會說,但寫出來是錯字,以後教學時加強孩子針對數學必須掌握的知識點的字詞的書寫。

我知道的長度單位有千米、米、分米、釐米、毫米,千米又叫公里。

三、 判斷題:考察長度單位和圖形的知識,但是有部分孩子不能靈活的運用知識。如:有四條邊的圖形一定是正方形。

分析:有些孩子出錯的原因不能靈活掌握知識,有4條的邊的圖形有: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梯形,不一定是正方形。換句話說正方形一定有4條邊,長方形一定有4條邊。

四、 估一估:三位數加減法的估算,大部分孩子準確率很高,但又個別孩子出現錯誤,原因是找不準三位數的近似數 以及加減符號看錯。如:911-599≈,911近似數是900,599近似數是600,900-600=300。

五、 豎式計算並驗算。主要考察孩子的三位數加減法的筆算,大部分孩子的準確率很高,但是個別孩子進位的1忘加、退位的1忘減、抄錯數、看錯符號、橫式的`得數忘寫等錯誤。以後教學中加強筆算的練習。

六、 畫圖:畫一條線段和畫一個邊長2釐米的正方形。錯誤的原因:畫線段沒有標註長度,畫正方形的邊長不用直尺,畫圖能力差,說明孩子的操作能力差,需要加強動手能力。

七、 解決問題:主要考察三位數加減法和長度單位計算。錯誤原因:審題不清楚,抓不住關鍵的詞語,計算不列豎式直介面算導致結果出錯。

如1:一段路修了297米,還剩212米,這段路長多少米?

分析:部分孩子看到還剩上去就寫減法,根本沒有認真審題,題意有修的米數和剩下的米數,求總數,所以用加法。也可以透過畫圖的方法解決很快能得出用加法計算。正確答案:297+212=509(米)

如2:一根繩子長2米,用了8分米,還剩下多少分米?

分析:有些孩子找出關鍵詞是還剩,所以用減法;但是出現2減8不夠減,直接用8減2;這些孩子忽視單位的存在,2的單位是米,8的單位是分米,兩個數量沒法直接相加減,需要統一單位。如果孩子認真讀題,不難發現問題中還有一個關鍵詞“分米”,因此需要把資訊中不是分米的變換成分米,再計算。

正確答案:2米=20分米 20-8=12(分米)

透過本次月考給我很多啟示,在日常教學中大力加強計算能力的訓練,同時加強孩子的思維能力,遇到知識學會用自己的語言表達,靈活掌握知識,以及加強讀題和審題能力的培養,從這些細節之處入手,逐步提高孩子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