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語文

初中歷史在不同教學階段如何巧用故事論文

初中歷史在不同教學階段如何巧用故事論文

【摘 要】歷史教學中運用故事,不僅可以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而且能夠很好地完成教學任務。但運用故事教學一定要恰當,否則就適得其反。本文從課堂教學有效性出發,根據教學實際和學生心理特徵,探討了在初中歷史不同教學階段如何巧妙使用故事進行教學。

【關鍵詞】故事;初中歷史;不同教學階段;運用

美國德育學家裡可納曾說:“故事曾經是世界上許多大教育家最喜歡用的教育手段”。歷史集政治、經濟、文化為一體,內容豐富,每一個歷史事件、歷史人物都是一個動人的小故事,都能給人以啟迪。因此,在歷史教學中運用故事,不僅可以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而且能夠很好地完成教學任務。但值得注意的是,運用歷史故事一定要恰當,不根據教學實際和學生心理特點濫用故事,就有避重就輕之嫌。

新課程倡導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關注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索、合作學習,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感和情緒體驗,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初中生尚處於少年時期,他們好奇、好問,富於想象力,如果教師在歷史教學中根據初中生的心理特點,結合歷史教學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在不同階段恰當使用故事,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本文就故事在初中歷史教學中不同階段的運用談些體會。

一、起始:講故事

之所以一開始採用講故事的形式,是因為初一學生剛入學,對初中生活充滿遐想,做事有熱情,最易被調動。根據初中歷史科的具體特點,講故事的方法也是多種多樣。一是結合正文,教師講解與正文有關的歷史故事,以便讓學生加深對正文的理解掌握。例如講《商鞅變法》這課時,我就講了“懸木賞金”和“處罰太子師傅”兩個故事,突出商鞅賞罰分明的個性特點,這樣就引起學生對商鞅的欽佩之情,從而加深了對商鞅變法的重要作用和變法內容的瞭解。二是對那些學生非常熟悉的歷史故事,讓學生自己講解,透過學生親自參與,培養學生講演能力,同時又能擴大其知識面。如在講《秦未農民戰爭和楚漢之爭》時, 我讓學生講了“鴻門宴”、“四面楚歌”等幾個歷史小故事。由於學生親自參與教學,提高了其積極性和主動性,學習效果非常好。三是利用一些課餘時間組織專門的歷史故事會,發動全體學生參與,拓寬和深化了課本知識,開闊了學生的視野。

二、初一:編故事

經過幾個月左右的實踐,“講故事”成為學生非常期望的教學形式,也成為歷史課堂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此時教師應該更進一步,根據重大歷史事件和人物讓學生自編歷史故事在課堂上講。事先由老師講清重大歷史事件、人物之間的內在聯絡,然後學生以此為線索,把這些歷史事件、人物編成故事。如在講《三國鼎立》一課時,我就選擇“曹操”作為主題人物讓學生編寫故事,並積極鼓勵學生在尊重客觀史實的.基礎上加入個人的感情色彩,並在結尾加上個人的主觀評述。這樣一方面學生很感興趣,在編故事的過程中加深了對歷史事件、人物的記憶,弄清了它們間的內在聯絡,另一方面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鍛鍊。

三、初二:演故事

到了初二,我發現願意講故事編故事的學生積極性不高了,學生聽講故事的新鮮感已經消減了。此時教師要獨闢溪徑,在課堂上增加演故事的教學環節,也就是編演歷史課本劇。這種教學方式能激發學生參與熱情和探究的興趣,促使學生很快進入歷史情景之中,從而啟用思維,主動去感悟歷史,學生的主體地位和主體意識得到強化。如在講授《戊戌變法》一課時,我讓學生根據課本內容編演課本劇。學生把“戊戌變法”歷史事件分成“翁同龢力薦康有為”、“康有為舌戰頑固派”、“光緒面見康有為”、“譚嗣同夜訪袁世凱”、“慈禧發動戊戌政變”、“六君子血灑刑場”等幾幕演出。演出結束後, 我還就“譚嗣同為什麼有心殺敵, 無力迴天?”等問題向同學們發問,同學們各抒己見,課堂氣氛活躍。

四、初三:用故事

這裡講的“用故事”是指利用歷史故事命題,提高學生解題技巧。到了初三,學生面臨著歷史中考,學習壓力比較大,再也沒有精力編演歷史故事了。其實教師此時應把學生在課內和課外閱讀過的歷史故事巧妙地運用到試卷命題上,這對啟迪學生思維,提高解題大有裨益。例如我把“岳飛抗金卻遭秦檜陷害”的歷史故事改編成一副對聯進行命題。“秦檜禍國殃民遺臭萬年眾口譴斥;岳飛精忠報國名揚天下百姓頌揚。”我設計了以下兩個問題:①根據所學知識寫出與對聯相關的歷史事件。②談談你對聯中嶽飛和秦檜兩個歷史人物的看法。由於題目運用了學生非常熟悉的歷史故事,學生感覺很親切,答題時也有話可說。

總之, 故事的魅力是無窮的, 把故事恰如其分地應用到初中歷史教學不同階段,可以培養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提高學生理解歷史的能力。願我們的歷史教師能把故事在課堂上的作用發揮得更加精彩!

參考文獻:

[1]白月橋,歷史教學問題探討[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1。

[2]於友西,歷史學科教育學[M],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

[3]張靜,歷史學習方略[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4]陳新民,運用歷史神入激發學生的歷史學習[J],歷史教學,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