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語文

《古詩中的故事》課堂教學反思

《古詩中的故事》課堂教學反思

一堂習作指導課終於上完了,我如釋重負,但我還是帶著一絲懊喪離開了電教室。為什麼表達課上學生卻懶於表達呢?我有些茫然了……

靜下心來,原因漸漸明瞭:一、習作的準備工作不夠充分。一堂表達課之前都要進行行之有效的鋪墊與練習,如進行一些練筆訓練。準備工作做好了,習作的指導才能水到渠成。我在本次習作指導課前準備工作沒有做到充分。同年組的牛老師之前引導學生將本組學過的故事的詩意編成了小故事寫到了日記上,學生對於詩意的把握非常準確。在動筆起草作文的時候,利用使情節豐富的方法直接修改原來的日記內容,簡化了步驟,節省了時間。而我這些準備工作沒有做。在課堂上,當我引導學生利用《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改變故事之前,讓學生說一說這首詩意思的`時候,學生居然說得非常不流暢,這一下子打消了我的情緒。另外學生對古詩的背景資料瞭解得不夠詳細,而這些都應該是在課前都應該落實到位的。

二、指導寫法缺乏針對性。在課上,我首先引導學生明確寫故事必須包含記敘文的三要素,接著引導學生寫故事應該使情節生動,怎樣才能寫得生動呢?我利用了四個改寫片段,使學生更加清楚地認識到可以透過環境描寫,外貌描寫、語言描寫、動作描寫、心理活動描寫等方面使情節更加生動。本以為這樣設計一定會讓學生豁然開朗,頭頭是道地講出怎樣改寫自己的古詩,可沒成想,學生默默無語了,真是徐庶進曹營啊!我頓時傻了眼,怎麼會這樣,我被晾到了講臺上。

坐下來,我想學生不會表達責任還在於我。當我利用《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分析寫故事需要寫清三要素,在如何是情節寫生動時,我完全脫離了這首詩。我莫不如直接利用這首詩,可以先將詩意給出,讓學生分析在什麼地方可以加入那些內容使故事情節更加生動,用一種填空的形式就可以使指導過程更有針對性,俗話說:貪多嚼不爛!我是不是太放手了呢!

作文指導課上成這樣,是偶然,還是必然?試想我們每次的表達課都是怎樣進行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