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電子技術/半導體/積體電路

不一樣的電路連線教學反思

不一樣的電路連線教學反思

我執教的《不一樣的電路連線》是四下《電》單元的結束課。課前,我採用談話和題目測試的方式瞭解了學生的元認知。我瞭解到了學生對這方面的認識和能力:

1、接線盒裡面和外面不能很好得聯絡。

2、學生會把圖和實物脫離。

3、學生難以完成從具體到抽象,從分散到組合的思維跳級。

4、他們都會使用電路檢測器。因此本堂課的活動需要讓學生根據外在現象推測內部結構的方法,能用所學知識解釋生活中的有關現象,解決有關問題。然而在實際過程中從直觀資訊(檢測)到抽象處理(推測)存在著困難,如何悉心引導學生經歷一個科學的探究過程,就是本科教學設計的關鍵所在。在這堂課中學生的探究活動圍繞著三個不同的連線方法的接線盒展開。

我這堂課始終以“探究”為主線讓學生經歷了提出問題(哪幾個接線頭之間相連是通路?哪幾個接線頭之間沒有相連線是斷路?)

進行猜測——設計方案(不開啟盒子,你能知道里面是怎麼接的?用什麼方法?如何測?需要檢測多少個接線頭?)

——觀察檢測(用電路檢測器檢測,記錄檢測結果)

——分析推測(根據檢測結果,推測接線盒裡面是怎樣接的,有幾種可能?)

——證實結論(開啟接線盒看看是不是像我們推測的那樣。)

——後續延伸活動(6個接線柱的接線盒。告訴學生檢測結果,讓學生推測接線盒裡面是怎樣連線的?)三個接線盒不僅激發了學生揭秘的興趣,還體現了探究的層次性。讓學生推測和解釋能力得到了發展。

第一個接線盒的出現解決了前概念當中出現的實物與圖的脫離問題,讓學生明白接線盒通斷路情況裡外是不一樣的,並且為學生根據檢測記錄,推測盒內連線做了鋪墊。

第二接線盒的探究目的在於讓學生藉助工具(電路檢測器)根據一定的`方法收集暗箱資訊,然後整理分析推測。這裡的資訊不像第一個接線盒那樣簡單。它需要學生把所獲資訊進行組合,才能得到正確的推測。

第三個接線盒是高難度的。可是在課堂上,由於自身的疏忽,給學生提供了一個錯誤的資訊,導致學生無法推測和推測出一些不可能的連線。當我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時,已成事實。

最後用一個老師“忽悠”你們草草收場。事後想想,有很多方法可以給這節課畫上一個完美的句號。比如,我可以向學生說明老師提供的是錯誤的資訊,讓學生明白科學需要真實可靠的資訊,這樣才能得到真實的科學的結論。在此還可以薰陶他們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在則,可以進行更深層的思維訓練。提問:“老師提供資訊是真實可靠的,那麼按照這些連線點的通斷情況,還有哪幾個接線點之間也是通路的。”讓學生思考,在思考過程中促使學生運用剛學到的知識進行畫圖推理。這樣不僅鞏固了他們剛剛所學的知識,還進行了科學思維訓練,最終激發學生的科學探究的興趣。

唉,只恨自己功力不夠沒能及時抓住教學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