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藝術

新媒體藝術設計教學初探論文

新媒體藝術設計教學初探論文

從新媒體藝術近年來的飛速發展可以看出,其具有以下三個特點。第一,媒介是新的。如AR、VR、OLED、APP、全息、體感媒介、智慧機器人等各種媒介。第二,新媒體藝術作品的體驗方式是新的。人們對作品的體驗是基於時間順序的展開過程,體驗者和作品成為一個整體,對過程的體驗是新媒體藝術主要特點之一。新媒體藝術和架上藝術有著顯著區別,架上藝術的呈現主要是作品意向在觀眾內心的投射,作品和觀者的對話是形而上的,而新媒體藝術透過觀眾的體驗所產生的對話過程則是兼具了形而上與形而下的統一體。第三,新媒體藝術的設計方法是新的。眾所周知,藝術創作具有高度的媒介依賴性,任何一種媒介的創作都有其自身的規律,如書法講求筆法、章法,電影藝術注重鏡頭,而新媒體藝術自然與新媒體的運用息息相關,有著特定的創作模式。基於上述觀點,新媒體藝術設計教學從理念到過程都有別於傳統的教學模式。經過近幾年在教學實踐方面的探索,筆者總結了一個面向新媒體藝術設計的教學模式。該模式包括六個核心環節:選題、媒介分析、內容創意、內容製作、作品整合、體驗。選題階段主要確定設計目標;媒介分析階段主要了解各種新媒體的表現方式、特點、技術等;內容創意階段要結合新媒體確定適合的主題和創意;內容製作階段是創意設計的詳細展開階段;作品整合階段主要是構建新媒體展示平臺,並將設計內容與展示平臺進行最後的整合;最後的體驗階段,是根據體驗的效果對前面的設計進行驗證和反饋,發現問題並予以調整。這一教學模式最大特點是能充分發揮學生的創意能力,尤其是在選題和媒介分析階段,學生可以充分利用各種網際網路手段,鍛鍊資料搜尋能力和自學能力。同時,這種教學模式特別適合分組設計,充分發揮集體智慧解決實際問題。教師的任務是對學生進行指導、提升和幫助他們把握方向,這也符合新媒體時代的“翻轉式”教學的特徵。本文結合投影裝置藝術教學的具體案例來探討新媒體藝術設計的教學模式。

一、投影裝置藝術

投影藝術(ProjectionMappingArt,簡稱PMA),也被稱為影片投影藝術,是一種藝術表現手法,其主要形式是將各種不規則形狀或結構作為視覺影像投射的載體,因此也被稱為結構投影。投影藝術有兩個特點,一是強調影像與結構契合的節奏感,二是具有鮮明的音樂節奏,透過音畫同步進一步強化畫面的視覺張力。基於投影藝術的裝置藝術是對傳統裝置藝術的拓展。採用新媒體手段的裝置藝術是在實景裝置的基礎上,增加一層虛擬的資訊(影像、聲音),由於裝置幾何結構的特殊性,虛擬投射的資訊更有針對性和空間節奏感,再加上音畫的節奏韻律,使現場氣氛更富有律動和美感。投影裝置藝術同樣提供了全新的體驗方式,“在裝置作者的預謀之下,有意識地誘導觀眾參與裝置作品或關注裝置中的影像,結合裝置設施,從而實現觀眾與作品之間的觀念連通,形成一種納觀眾身體和行為於影像裝置的即時體驗。”①在過去,電視、電腦和電影螢幕都是平面的、矩形的,而投影藝術徹底改變了這些傳統螢幕,實現了對它們的解構與重構。投影藝術的投射載體從舞臺、建築外立面(圖1),實物模型(各種幾何體),各種產品如Nike的鞋子(圖2)和保時捷的汽車等,範圍非常廣泛。投影藝術載體的多樣性非常適合“遊擊”式的視覺表達,且硬體成本不高(超大體量的戶外投影除外),對於從事視覺藝術的人來說,是一個經濟而富有魅力的新媒體創作模式。概括起來,投影藝術主要的應用領域包括品牌營銷、舞臺表演、互動娛樂、主題公園、展覽展示和公共藝術。如由墨西哥藝術家為鹿特丹舒烏伯格廣場設計的公共藝術《BodyMovies》(圖3)就是一個經典案例,“舒烏伯格廣場是互動式的,利用投影機投出的大型畫面,將舒烏伯格廣場變為一個巨大的互動藝術裝置作品。”②

二、新媒體投影裝置藝術教學案例剖析

一個完整的新媒體裝置藝術設計教學應該包括選題、媒介分析、內容創意、內容製作、作品整合、體驗反饋等多個環節。限於篇幅,本文選取選題、媒介分析及內容創意三個部分進行詳細探討。

(一)選題

選題階段主要確定設計作品所要表達的主題,這一階段通常是由教師給出一個大致的範圍,然後由學生進一步細化,或是進行無主題設計方案。本文列舉的案例屬於後者,題目要求學生採用投影裝置這一表達媒介,主題可自由選擇,目的重在訓練學生對新媒體的運用。學生在此階段的首要工作是大量觀看、解讀各類投影裝置藝術作品,以瞭解投影裝置的形式、載體、空間等創作特點,商業類或藝術類的作品都可以是學生研究的物件,然後根據選擇的主題進行創作。如案例以“六一兒童節”為主題(圖4),創作歡快有趣的投影裝置,裝置空間可以是戶外或室內。

(二)媒介分析

媒介分析是新媒體藝術設計中極為重要的一個環節,哪種媒介適合哪種效果的表達,是否與特定的空間吻合,是否容易安裝、搬運,包含哪些技術細節,裝置造價是否可以接受等,都是需要考量的因素。因為選題要求媒介為投影裝置,所以無需再比較各種媒介的優劣。媒介分析的具體內容採用什麼樣的載體適合主題的表達、體量大小、對投影機功率有何要求、針對所選擇的載體在技術上如何實現投影對位、對位軟體的`選擇等。如選擇以數個方形盒子堆疊的塔狀(圖5)為投影載體,盒子的材料為純白色硬紙板。一方面方形盒子比較簡單,容易搭建,成本可控;另一方面,投影控制在盒子上比較容易對位。對位軟體是Mac平臺上的MadMapper,該軟體簡單易用,能讓設計師把精力集中在投影內容本身的同時,實現較為強大的現場投影效果。圖1PMC為倫敦巴特西電廠改造專案設計的大型投影裝置

(三)內容創意

內容創意設計實際上就是動畫的前期創意,包括故事版(圖6)、美術風格、音樂等。由於投影裝置載體的特殊性,在繪製故事版時必須注意投影機的視角,進而框定投影影像的邊界。故事版中的每一個畫面都應該被邊界框定,同時由於投射載體的幾何特性,那些位於邊界內部的點、線、面也成為內容創意的關注點。恰當地運用這些幾何特徵將增加作品的空間感和韻律感,因此投影裝置藝術是內容解構和實體重構的結合體。投影裝置藝術設計的其他階段還包括內容製作、作品整合以及體驗反饋等。儘管內容製作依然沿用傳統制作手段,但媒介的幾何特點以及投影的空間環境等都會對製作內容產生影響。作品整合階段基於特定的空間、時間搭建裝置並使其呈現富有創意的內容。體驗反饋階段則需要觀眾參與,觀眾置身於新媒體藝術作品所營造的展示空間內,透過參與完成與作品的對話,並反饋設計缺陷,透過反覆修改實現最終效果。

新媒體藝術中技術與藝術高度融合,成為藝術設計領域一股重要的新生力量。面對新媒體藝術的飛速發展,新媒體藝術設計教育也面臨諸多新的任務,如改善較適合學生的知識結構、提升技術與藝術的整合運用、構建行之有效的跨界途徑等。總之,基於新媒體的藝術設計教學模式必須與時俱進、發展創新,才能培養出時代需要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