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讀後感

《我是怎樣出生的》聽課有感

《我是怎樣出生的》聽課有感

今天下午,我在蘇陳小學參加了小學科學教研活動,聆聽了兩位老師的精彩教學,一節是宋玉琴老師上的《我是怎樣出生的》,另一節是燕紅梅老師上的《把固體放到水裡》。兩位老師憑藉紮實的基本功,精心的設計,將抽象的科學知識生動的呈現給學生,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下面,我談談聽完宋老師《我是怎樣出生的》一課後幾點體會。

一、重視學生之間的交流、合作

這堂課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在合作中交流、探究,體現了新課程提倡的的合作學習的方法。教學中教師讓學生充分的交流、合作。透過交流自己出生時的身高、體重、媽媽的反應等情況,很自然的將有關人出生時的知識普及給學生。在後來的活動中,小組合作、交流,感受一個月胎兒的重量、長度等,幫助學生了解胎兒的生長髮育情況。最後全班交流寫給媽媽的信,更是將情感教育推向高潮。教師適到好處的運用了師生交流、合作,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不過我認為,如果能在後面模擬孕婦的“負重”活動中能夠實行分組活動,讓每位同學都有體驗的機會,將更有利於學生感受父母養育的艱辛。

二、知識普及適當到位

《我是怎樣出生的》是蘇教版小學科學五年級下冊第三單元《它們是怎樣延續後代的》的第三課,在日常教學中我一直有一個疑惑,對人類繁殖自己後代以及有關兩性的知識講到什麼深度,如何講解比較適當。宋老師幫我解開了這個疑惑,透過影片全面生動的介紹了人類從受孕到分勉的過程,圖片配合文字具體、形象的展示了胎兒發育各階段的情況,讓學生對自己在媽媽肚子裡的情況有了一個全面的理解。課堂設計合理,教學效果較好。

三、注重情感教育

如何更好的讓學生體會到與父母的親情,感受父母養育的艱辛。宋老師也做了精心的設計。在課前宋老師就做了大量的工作,發放了調查表,透過一系列精心設計的問題,給了學生與父母交流的一個機會,增強了學生與父母的親情。接著透過模擬孕婦的“負重”活動,體驗母親懷孕的辛勞。最後透過小組活動書寫對媽媽要說的話,並在班上交流,將情感教育推向高潮。各環節層層相扣、逐步深入,加上教師富有感染力的語言,深深的打動了學生,很多學生都是含著眼淚與同學交流自己寫給媽媽的信。

四、充分運用現代教育技術

本節課的內容學生不易直觀感受,但這也給現代教育手段的應用提供了一個好的平臺,宋老師沒有放過這個機會,她充分利用了圖片、聲音、影片給學生再現了平時身邊不容易見到的現象,豐富了學生的知識面,取得了好的教學效果。

本節課教學思路清晰,層次清楚,脈絡分明,教學活動目的明確,教師充分利用的各種教學手段,做到了傳授知識和情感教育兩者兼顧,是一節難得的好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