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物體的熱脹冷縮》教學實錄
實錄就是按照真實情況,把實際情況記錄或錄製下來。接下來由小編為大家整理出初中物理《物體的熱脹冷縮》教學實錄,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一、匯入新課
(出示投影,教師邊操作邊敘述。)
小紅家裡來了客人,媽媽讓小紅燒一壺開水。小紅打了一滿壺水,蓋上壺蓋,點燃了煤氣燒水。水還沒燒開,她發現壺蓋在動,並且從壺嘴向外溢位水來,這是為什麼呢?這節課學習完有關物體受熱受冷方面的知識後,你們就會明白的。
[評:運用投影匯入新課,在短時間內將事物直觀、生動、完整地表現出來,幫助學生思維,變好奇心為濃厚的興趣,開始新的學習]
二、講授新課
師:為了研究燒水時水為什麼會從壺嘴中溢位來這個問題,老師來做個模擬實驗。燒瓶相當於壺身,細玻璃管相當於壺嘴,酒精燈火焰相當於爐火,為了觀察方便,燒瓶裡裝上紅水。下面老師燒水,請同學們觀察細玻璃管裡的液麵有什麼變化。
生1:液麵漸漸升高了。
生2:紅水從細玻璃管裡流出來了。
師:紅水是在什麼情況下液麵漸漸升高,並從細玻璃管裡流出來的呢?
生:是在用酒精燈加熱的情況下。
師:我們用酒精燈給水加熱,實際也就是水在受……
生:受熱。
師:我們給某個物體加熱時,其實也就是某個物體在受熱。加熱就是受熱。
[評:教者指導學生觀察實驗現象,培養其由“無意”到“有意”的觀察意識,並在“熱”字上做文章,目的是將“受熱”這個實驗條件突出出來。]
師:紅水在受熱的情況下,從細玻璃管裡流出,說明水有什麼性質?
生1:說明水受熱脹大了。
生2:說明水受熱長了。
師:脹大了、長了,我們用一個準確的詞該怎麼說?
生:膨脹。
師:這說明水有什麼性質?
生:水受熱會膨脹。師:說得非常好!水有受熱膨脹的性質。
[評:透過引導學生分析實驗現象(水面升高→水流出來→水受熱膨脹),使學生初步瞭解水具有受熱膨脹的性質,培養、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
師:同學們設想一下,如果老師把裝有已經受熱的紅水的燒瓶放到冷水中,細玻璃管中的液麵會有什麼變化呢?
生:液麵會下降。
師:他回答的對不對呢?我們來做一做、看一看。
生:(實驗後)液麵下降了。
師:剛才那位同學的回答是正確的。液麵是在什麼情況下下降的?
生:把燒瓶放到冷水中之後,液麵下降了。
師:燒瓶放到冷水中,我們說燒瓶裡的紅水受……
生:受冷。
師:紅水受冷液麵下降,說明水有什麼性質?
生1:水縮小了。
生2:水縮回來了。
師:縮回來了、縮小了,我們用一個準確的詞怎麼說呢?
生:收縮。師:這又說明水有什麼性質?
生:水有受冷收縮的性質。
[評: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有意識訓練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意在強化對學生思維能力的訓練。]
師:現在,同學們看一看你實驗桌上的燒瓶裡裝的是什麼。
生:可樂、醬油、桔汁、醋……
師:老師這兒還有柴油、酒精等。剛才,我們實驗知道了水有受熱膨脹、受冷收縮的性質,那麼可樂、醬油、桔汁、醋、酒精等有沒有這個性質呢?同學們想一想,如果我們用酒精燈給燒瓶裡的物質加熱,液麵會有什麼變化?
生:液麵升高。
師:他想的對不對呢?我們一起來做實驗,用酒精燈給燒瓶裡的物質加熱。同學們這是第一次使用酒精燈,老師介紹一下酒精燈的結構和使用方法。(邊演示邊講解)酒精燈有燈帽、燈壺、燈芯管三部分,燈芯管裡裝有燈芯,燈壺裡裝著酒精。使用方法:脫下燈帽,將其直立在桌面上;劃燃火柴由下向上點燃;(板畫酒精燈及其火焰)酒精燈外焰的溫度最高,給物體加熱時要用外焰;熄滅酒精燈時,用燈帽將火焰蓋滅。[評:學生初次使用酒精燈,老師利用板畫方式進行講解,直觀明瞭,顯示出教師教學基本功的全面。]
師:加熱時應使用棉網,但為了節約時間,我們不用棉網,用酒精燈先使燒瓶均勻受熱,然後繼續加熱。(邊操作邊解說)下面我們用酒精燈給燒瓶裡的物質加熱,看液麵有什麼變化。(師生同時實驗)
生1:可樂的液麵上升了。
生2:醬油的液麵上升了。……
師:看老師的這兩個燒瓶裡的物質受熱後,細玻璃管裡的液麵變化和同學們的一樣嗎?
生:一樣。
師:液麵上升了,是在什麼情況下上升的?
生:是在受熱的情況下液麵上升的。
師:這說明酒精、醬油等都有什麼性質?
生:說明它們都有受熱膨脹的性質。
師:如果把這些燒瓶放在冷水裡,液麵會有什麼變化呢?
生:液麵會下降。
師:我們來做一做看一看。注意燒瓶要充分接觸冷水,大家仔細觀察液麵的變化。
生1:醬油的液麵下降了。
生2:可樂的液麵下降了。……
師:看老師的這兩個燒瓶裡的物質受冷後,細玻璃管裡的液麵變化和同學們的是否一樣?
生:一樣,液麵都下降了。
師:液麵是在什麼情況下下降的`?
生:是在受冷的情況下下降的。
師:這說明它們都有什麼性質?
生:說明它們都有受冷收縮的性質。
[評:水是典型的、常見的液體,但只是液體的一種。為了說明液體具有“熱脹冷縮”的性質,教者選擇了學生常見的、感興趣的液體做實驗,併為學生提供充分的觀察、想象、思考、歸納總結的機會。這是對學生的認識的擴充套件、能力的遷移,因此得出的結論具有不可置疑的說服力。]
師:我們知道物質有三種狀態,即固體、液體、氣體。水、醬油、酒精等都是以哪種狀態存在的?
生:液體。
師:它們都屬於液體,又都有受熱膨脹、受冷收縮的性質,那麼液體有什麼性質呢?
生:液體有受熱膨脹、受冷收縮的性質。
[評:透過利用不同的液體進行實驗,得到相同的結論——液體具有熱脹冷縮的性質,從而使學生了解和掌握從個別到一般的歸納概括的學習方法。]
師:我們知道了液體有受熱膨脹、受冷收縮的性質,你見過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運用了液體受熱膨脹、受冷收縮的性質?
生:溫度計。
師:我來做實驗,請同學們觀察現象,然後解釋一下。(先將溫度計放入熱水中,過一會兒取出放入冷水中。)
生:溫度計放到熱水中,紅色液柱上升,說明它有受熱膨脹的性質;放到冷水中,液柱下降,說明它有受冷收縮的性質。
師:早晨,我用熱水衝了滿滿一杯果汁,蓋上蓋兒放在冰箱裡。晚上取出來,開啟蓋兒,發現少了一點,是不是誰偷喝了?
生:不是。是因為果汁受冷收縮,看上去便少了。
[評:理論聯絡實際,學以致用,及時地從學生那裡得到對知識理解、掌握程度的反饋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