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語文

語文《可愛的草塘》課堂教學實錄

人教版語文《可愛的草塘》課堂教學實錄

師:剛才課上大家充分地顯示了讀的水平,我還不知道你們“說”的能力行不行,敢不敢讓我考驗考驗?

生:(齊)敢!

師:那好,剛才說小麗給“我”講了棒打狍子、瓢舀魚和野雞飛到飯鍋裡三個情況。正好是剛才我們說的第7和第9兩個主幹段落的內容,是不是?

生:是。

師:你們好好地讀一下這兩段課文,讀好後我請你們上臺來說故事,一人說一個,要求是既要符合書上的基本內容,又要有自己的描述。這就需要創造性。看誰說的好,我們要評出故事大王、故事二王、故事三王。好,大家開始讀書準備。你想講哪個故事,就重點準備哪個故事。行,開始。

(學生各自讀書準備。教師又提示,準備好了,先在小組內兩人相對互相試著講一講)

師:好了,大家安靜,個人都準備了,有不少同學還在組內講了一下。現在我們全班講。誰來講“棒打狍子”的故事?(選一人)誰講“瓢舀魚”?誰講“野雞飛到飯鍋裡”?(各選一人上臺前)大家注意聽,你們都是評委,他們說完了以後,大家要給他們亮分。就用一隻手,每個指頭一分,最高五分,最低一分。好,開始吧——你們講故事的,講之前先自報節目:我給大家講××故事。

生:我給大家講“棒打狍子”的故事,冬天更好玩,冬天來到了……

師:(打斷)啊!冬天先好玩一下,然後才來到了?(笑聲)

生:(重說)冬天來到了,北風鋪天蓋地地刮來,大雪鋪天蓋地地下著。(師插話:哈,都是鋪天蓋地!眾笑)大地上一片白,到處都是雪,有沒膝蓋深的雪。那些狍子在雪地上跑,本來它跑得挺快,可是沒膝蓋深的雪太深了,狍子跑一步,就掉到雪裡面了,跑不動了。人們就拿棒子一打,把它逮住了。(笑聲,鼓掌)

師:講完了,大家,各位評委亮分——大多數同學伸三個指頭,那就是三分了。你們為什麼只給他評三分?

生:他說得太羅嗦,光“沒膝蓋深”就說了好幾次,有重複。

生:他講得也不行,人家是狍子的腿陷到雪裡拔不出來了,他說狍子掉到雪裡面。

生:他也有優點,他說了冬天來到的景象,書上沒有,是他的發明。(眾笑)

師:冬天是他發明的?比愛迪生還了不起!(眾笑)

生:應該說他說的有一點創造。

師:嗯,可以了,下面接著講。

生:我講的故事是“飄舀魚”。冬天過去了,美麗的春天唱著歌兒來到人間。小草長了新芽,樹葉也不甘心落後,把它的嫩葉也舒展開,像是和小草比賽。小鳥在樹枝上唱歌,好像在說:“春天你好,小草你好,樹葉你好!”河水裡的小魚聽見了,趕緊從水裡探出頭來說:“小鳥,我也挺好!”話還沒有說完,就讓小麗用瓢舀走了。(大笑不止,熱烈鼓掌)

師:(忍住笑)好啦,大家亮分!啊呀!全是5分!說一說,為什麼都打滿分?

生:他講得很生動。

生:他把春天描寫得很美麗,還使用了擬人的手法,小鳥向大家問好,也很有禮貌。

生:老師,我沒有給他評5分。

師:你評了幾分?

生:我只給他評3分(眾生:啊?)

師:為什麼?

生:他講得雖然生動,說明他有想象力。但是我覺得他想偏了。他應該重點講瓢舀魚,但他全說的是小草、樹葉、小鳥,只用最後一帶就過去了說了一下瓢舀魚。說得也和課文上不一樣……不過課文上說“河水剛開化”我也弄不清是什麼意思。

師:謝謝你!第一謝你說出了正確的意見;第二謝你敢和大多數人有不同的'觀點,而且敢說出來,這就叫獨立思考。(對大家)這位同學的發言的確非常好。大家只注意了講故事講得生動有趣,忘記了這個故事的中心內容是什麼。這就和你作文時詳略沒有安排好一樣,該詳細寫的,他說得很簡單;該簡單寫的,他倒說了一大堆。這就叫“重點旁落”。書上說的“河水剛開化”,是這麼回事:在東北,冬天非常冷,有時冷到零下三十多度。這時,河水就結冰了。但是河水結冰,都不會全凍實了,冰凍得再厚,底下也有水在流。水中的魚還活著。但是河水一凍最少也得三個多月,魚在冰底下覺得憋氣不憋氣?

生:憋氣。

師:對。所以到春天,河冰化了,裂開了口子,書上說“藏了一冬天的魚”就怎麼樣了?

生:浮上來了。

師:應該說“遊”上來了——死魚才說“浮”上來了。(眾笑)對不對?

生:對。

師:它們游上來幹什麼?

生:看看春天。(眾笑)

師:那是童話。真的魚可沒那麼瀟灑,它不懂得欣賞美景。它是游到水面附近來呼吸新鮮空氣。因為空氣從冰上裂口的地方溶進了水裡,這樣,水的表面含氧氣多,魚就游到水面來呼吸。魚都聚到水面,結果怎麼樣?

生:用瓢就舀起來了。

師:對啊,所以要做到瓢能舀到魚,必須有哪幾個條件?

生:冬天河水結冰,春天裂開口子。

師:對,裂口還不能太大,裂口太大魚就分散了,也不好舀了,還有什麼條件?

生:魚得很多。如果只有一條魚,也瓢舀不上來。(笑聲)

師:很對,瓢舀魚的事大家都不太瞭解,他沒有在故事中講清楚。這一點我們不扣他的分。現在大家重新給“瓢舀魚”亮分!(大多數學生亮4分)

師:好了,現在開始講第三個故事。

生:我要講的故事是“野雞飛到飯鍋裡”……

師:等一下,你是不是剛上課時提過一個問題,說“野雞為什麼會往飯鍋裡飛?”

生:是。

師:你當時弄不清楚,現在反而來講這個故事,哪兒來的勇氣?

生:因為我弄不明白,我就特別用心地讀了這一段內容,所以就會了。

師:真好,相信你一定能講好。

生:我給大家講“野雞飛到飯鍋裡”的故事。冬天來了,我來到了北大荒。這裡真漂亮!大雪覆蓋著山坡、土地和各家各戶的屋頂,簡直是銀色的世界。有一天,我和小夥伴們到雪地裡去玩。看我們穿的衣服真有意思極了。我頭上戴著虎皮帽子,手上是大皮手套,腳上穿著和膝蓋一樣高的大皮靴,身上穿著羽絨衣,(笑聲,師插話,哈哈,現代化的裝束!不過老虎是國家一類保護動物,你戴虎皮帽子不太合適吧?笑聲)我們聽大人說,到冬天野雞很好逮,我們今天來碰碰運氣。真是的,我們遠遠看見有好幾只野雞飛來了,就跑過去。那些野雞看見我們,就把它的頭插進雪堆裡。它以為我們也看不見它了。真傻!我們就悄悄走過去,它還不動。我們就抓住它的尾巴,從雪堆把它像拔蘿蔔似的拔了出來。它還在我們手裡撲翅膀掙扎,但是已經晚了。我們把它帶回家就煮著吃了。(眾笑)因為抓得太容易了,就好像它自己飛到我們的飯鍋裡似的。(鼓掌很熱烈)

師:先給他亮分!不出所料,全是5分!也來評價一下吧!

生:他講得生動有趣,好像他真去了一樣。

師:你怎麼知道他真的沒去(生無言,師轉頭問講故事的學生)你真的去了,還是想像?

生:沒去,我看電視上北方人到了冬天就穿那樣的衣服,一下大雪到處都是一片白。

師:很好。其實確實想象得不錯。

生:他講故事時,還有動作表演。

生:他講的好像不是書上說的,是他自己去逮野雞。還說:“有一天”什麼什麼的,像真的一樣。

生:他把“野雞飛到飯鍋裡”解釋清楚了。原來野雞沒有飛,是作者打的比方,是誇張的說法。

生:他還添上了抓住野雞後在他手裡掙扎的情況。不過您剛才說,要保護野生動物,野雞也是野生動物,是人類的朋友,人類把朋友都吃了,有點……有點……

師:有點太殘忍了,是吧?

生:是。

師:說得很好,有了環保意識。不過課文講的是許多年前的事了,也正是因為人們濫捕亂殺,現在北大荒到了冬天也看不到野雞了。我冬天也去過那裡,就沒有看到。真的太可惜了。好了,現在大家給他們三個人總地評一下,誰是故事大王、誰是二王、誰是三王。(學生評的結果“野雞飛到飯鍋裡”主講人為大王;“瓢舀魚”主講人為二王;“棒打狍子”主講人為三王)

師:你過來,(對“大王”)你敢不敢在全班同學面前舉起手來,自豪地宣佈:“我是故事大王!”

生:敢!

師:好,宣佈。

生:(立正,高聲、舉手)我是故事大王!(笑,鼓掌)

(師又請“二王”“三王”分別宣佈)

師:剛才我們講的故事其實都是誰給誰講的?

生:小麗給“我”講的。

師:那就

是說,“我”不但親眼看了草塘,有了“目睹”,現在又有了什麼?

生:耳聞。

師:對,耳聞。他現在對草塘還是“不知”嗎?

生:知了。

師:什麼叫“知了”,說清楚。

生:他已經知道了草塘不但美麗,而且很豐富。

師:而且物產很豐富。他對草塘已經有了很深刻的認識嗎?

生:沒有。

師:只是看了看,聽了聽。那這裡怎麼寫?(指板書)

生:剛知草塘。

師:不好。

生:淺知草塘。

師:也不好,但比“剛知”好一點。

生:初知草塘。

師:好!你來把它寫到這兒,注意:“初”字是什麼偏旁,有幾點。(學生板書“初知草塘”)他已經對草塘有了一些認識,有了一些瞭解,他現在對草塘是什麼情感?

生:他愛草塘了。

師:你怎麼知道他愛草塘了?有什麼根據嗎?

生:課文上說“我情不自禁地說‘這草塘真美啊!’”這是對草塘的讚美,不愛草塘就不會讚美草塘。

師:說得有道理,你剛才說,情不自什麼?

生:情不自禁(jìn)

師:讀錯了,讀情不自禁(jīn)(學生跟讀)在“禁止”時讀jìn

,表示“不許可”“不讓”的意思;表示“忍住”“忍受”的時候讀jīn。情不自禁是忍不住自己的情感,控制不了情感,讀jīn。記住了吧!(生:記住了)大家一起讀一次。(生齊讀“情不自禁”)好,他剛才說得有道理。我們這裡寫什麼?(指板書)

生:愛草塘。

師:這裡寫愛還不合適,情感發展有點太快了,不如寫……他說什麼話了?

生:(接)讚美草塘。

師:對!讚美草塘。(板書“讚美草塘”)我們再研究一下“我”的感嘆。大家聽我把這句讚歎再讀一次。我用兩種方法讀(教師用高揚和低抑兩種語調範讀)你們認為哪一種讀法正確?

生:第二種好。

師:對,因為他的讚歎不是說給別人的,不是那種奔放和激昂的情感,只是一種內心的、獨白式的讚歎。所以要讀得深沉一些,內向一些。大家試著用第二種方法內向地、深沉地讀一下這句讚歎的話。(學生讀)還可以,以後多練。(到此第二行板書為:初知草塘

讚美草塘目睹耳聞)

師:下面還像剛才一樣,用關聯詞語講一下行嗎?

生:因為他目睹……

師:(打斷)“目睹”前面加上個“有了”,你再說。

生:因為他有了目睹耳聞所以初知草塘,因為他初知草塘,所以他讚美草塘。

生:如果他有了目睹耳聞……

師:現在他有了目睹耳聞沒有?事實上,有了沒有?

生:有了。

師:事實上已經發生的事,就不能用“如果……就”這樣的假設連詞了。沒有發生的事,可以給它假設一下。剛才說這句(指第一行板書)“如果知道草塘,他就會愛草塘”可以。因為事實上他當時“不知”草塘,我們給他假設“如果知道……”這裡(指第二行板書)他確實已經有了目睹耳聞,就不能硬說他“沒有”,卻再假設他“如果有了”。明白了吧?

生:明白了。

師:課文還有一部分,大家先讀一下,讀完把感覺告訴我。

(學生各自讀課文)

師:好了,誰來說說感受?

生:這一部分課文講了兩個內容,一是“我”下水去抓魚,一是看見一條小河,小河很清澈。

師:他一下子把課文內容給概括完了,你們覺得這次他的行動有什麼變化?還是聽人家說嗎?

生:不是了,這次是他親自下了水。

師:親自下水,那可以叫什麼?

生:親自抓魚。(笑聲)

生:親自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