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物流管理

物流管理專業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探索論文

物流管理專業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探索論文

【摘要】本文以廣東科學技術職業學院為例,在分析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前提下,詳細探討了現代學徒制下物流管理專業招生制度改革、教學改革和師資團隊建設等內容。

【關鍵詞】現代學徒制;物流管理;學習成果導向

引言

國外物流發展實踐表明,物流從業人員是否具有較高的物流知識與操作經驗,將直接影響到企業的生存與發展。因此,高職院校應緊跟物流行業的發展趨勢,培養適應現代電商物流高速發展,具有先進物流資訊科技、現代服務意識和管理水平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

現代學徒制是將傳統的學徒培訓與現代學校教育思想結合的一種企業與學校合作的職業教育制度,是一種新型的職業人才培養實現形式。利用現代學徒制“入校即入廠、學生+員工雙重身份”的特點,讓學生在工作場所學習,在學習理論知識的同時參加實踐工作,同時也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適應了現代職業教育改革的發展趨勢,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對實現高職教育目標,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高職院校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必要性與可行性

(一)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當前,職業教育的發展由於自身和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越來越高等諸多原因,面臨著諸多問題,影響著企業用工和現代產業用人,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雙師型教師數量不足,質量不高;目前高職院校大部分老師來自於高校,具有企業實踐經驗的老師較少,而企業的兼職教師又缺乏教學經驗。因此,在培養學生高素質高技能方面缺乏師傅型的優秀教師。

第二,學校實訓能力不強,裝置設施相對不足,更新困難,特別是物流管理專業,由於其設施裝置都屬於大型投入,場地要求也大,因此,學校在資金和場地方面都難以滿足學生真實環境的實訓要求,只能採取一些模擬模擬、軟體操作的形式來完成,這就導致了物流管理專業的學生在畢業後不能很快的適應企業用工、用人的要求;

第三,目前高職院校學生越來越多的來自於自主招生的普高生,三二分段的中職生,學生生源質量不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強普遍不強;

第四,校企合作、產教融合深度力度不夠。大部分院校在合作時採取的是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共同開發課程;建立校外實訓基地,企業提供校外參觀實習、畢業實踐場地合作方式等。企業並未真正參與到教學的整個過程中來,學生基本只有透過半年的畢業實習,來積累真正的企業實踐經驗,在畢業後很難較快適應需求的要求。

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的主要特點是“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廠,上課即上崗”。學生的單一身份變成“學生+員工”雙重身份,教師的身份也變成了“師傅型”的教師。學習的場地也由學校挪到了企業,學生在工作場所一邊工作一邊學習。這些正好克服了以上職業教育的困難,使新時期的職業教育釋放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大量能量,使高職院校同時也有利於企業用工用人,有利於企業的發展,有利於提高學校與企業的科研水平和創新能力。

(二)開展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可行性

廣東科學技術職業學院物流管理專業2016年被廣東省教育廳批准為二類品牌建設專業。其中與行業企業合作共建電子商務物流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是本品牌專業建設的主要目標和任務之一。

目前物流管理專業與EMS中國郵政、順豐速運、匯通等公司合作,建立了一家校內大學生實訓基地——“一公里速遞中心”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該實訓基地心採取企業老師帶值班經理、值班經理帶實訓學生的方式(師傅帶徒弟的方式)完成企業的真實業務及日常管理,培養學生的快遞業務操作技能、倉儲與配送業務管理技能、路線最佳化等技能,並透過對業務量、服務水平、現場管理等方面對學生進行績效考核評價,重點培養快遞值班經理的企業管理能力和綜合素質。學生在一公里速遞中心一邊學習一邊工作,承擔了“學生+員工”的雙重身份,既要遵循學校的管理,又要按照企業的方式進行工作,融入了“現代學徒制”關鍵要素,為物流管理專業現代學徒制專案的實施提供了寶貴的先行經驗與必要的軟硬體保障。

二、現代學徒制下招生制度改革

現代學徒制試點秉承“招生即招工,上課即上崗,畢業即就業”的思想確定培養物件。具體做法有兩種:一是學校透過自主招生的方式,從中職院校畢業生或者高中畢業生中招收學徒,達到錄取條件的學生,透過學生、企業、學校三方簽訂協議實現學徒學生的雙重身份;二是校企合作企業結合自身生產實際自主確定培養物件,在與企業簽訂6個月以上勞動合同的技能崗位新招用人員和新轉崗人員中選拔培養物件。廣東科學技術職業學院物流管理專業結合學校現有條件,以及專業建設基本情況,現代學徒制試點採取先招生再招工的方式,首先由學校透過自主招生的方式,錄取滿足條件的學生,並和學校、企業需簽署三方協議。在入學一年後,由合作企業根據用人單位標準,遴選合適的學生進入企業按照現代學徒模式培養並管理,並與企業簽訂勞動合同。現代學徒制試點班的學生具有合法的企業員工身份,不但享受企業員工的待遇,同時接受企業的管理。

三、現代學徒制下的教學改革

(一)現代學徒制教學方案制定

物流管理專業現代學徒制班學生培養目標定位為:培養熟練掌握物流客戶服務、物流資訊科技、物流市場營銷、網際網路技術和現代管理方法等專業知識,具有客戶溝通與協調、營銷策劃、快遞門店運營等能力,富有“網際網路+(尤其是物聯網)”思維、“創新創業”思維和能力等素質,面向廣東省,特別是珠三角地區,適應電子商務物流等行業企業的物流專員、物流客服、物流運營,特別是快遞門店經理人等崗位要求,並能夠從事快遞企業創業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

結合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學校與企業根據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成長規律和工作崗位的實際需要,簽訂校企合作協議,雙方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開發課程和教材、設計實施教學、組織考核評價、開展教學研究等。學校承擔系統的專業知識學習和技能訓練;企業透過師傅帶徒弟的形式,依據人才培養方案進行崗位技能訓練,實現校企一體化育人。

(二)教學管理模式

每學期開課前,校企導師共同商定開課計劃,確定授課教師、授課任務及課表,研討制定基於“學習成果導向”的課程教學內容,序化真實崗位技能知識,校企導師共同編制崗位實訓指導書,制訂教學日曆,協商確定理論教學與實踐崗位訓練所需要的知識點和技能點,確定開課計劃及教學內容分工。學生在企業工作及學習的過程中,由校企雙方共同組成教學團隊,共同指導學生,共同對學生進行考核和評價,評價結果作為學生畢業以及企業晉級的主要依據。

(三)“學習成果導向”的課程體系開發

在課程體系開發過程中,學校與主要電子商務物流企業合作,共同完成基於“學習成果導向”的電子商務物流專業規範、課程體系、課程規範及對應的教學單元內容開發。依據學徒培養計劃,在課程體系設定中打破院校主導的局面,改為企業主導、院校為輔,基於美國DQP框架開發成果導向的電子商務物流課程體系。從而使課程體系與企業工作需求相互滲透,理論知識與企業實踐所需緊密結合,充分按照企業的工作崗位、工作流程設定理論教學內容和實踐教學內容。主要課程開發過程如下:

(1)首先,透過實地調研和網路問卷調研的方式,由學校、行業、企業多方共同確定人才需求狀況。這裡的需求包含和內部需求和外部需求。內部需求指學生和家長對學生的可持續發展的要求,以及學校辦學理念和辦學定位的要求。外部需求主要指國家層面的產業轉型升級要求,以及行業企業對學生職業能力的要求。

(2)其次,依據行業企業需求,由本專業畢業生、相關企業、學校管理者、本專業教師和學生,分析本專業畢業生就業所面對的.行業崗位、崗位要求的知識、技能和素質,明確本專業的人才培養規格,共同制定專業培養目標。培養目標是以需求分析為依據提出的,適應需求而定,同時也支撐著行業企業的需求,它是人才培養的總綱領,是對畢業生就業能力及在畢業後3-5年能夠達到的職業能力和成就的總體描述。在DQP學歷框架下,它體現了大學生在畢業取得本專業的“副學士”(即我國的專科)學歷時及未來適應工作、生活和公民參與時“能做什麼”。

(3)再次,在確定好專業培養目標之後,依據專業培養目標,按照DQP框架下五大學習領域(專業知識、廣泛和融合知識、智力技能、應用和協作學習、公民素養和全球學習)中對應的副學士的要求,描述本專業的預期學習成果(POC。這些學習成果是學生完成學業時取得的學習成果,是學生在五大學習領域方面的具體描述,同時為了儘可能的使這些學習成果易於學生理解和教師考核,在設計時參考布魯姆分類的行為動詞來設計。它體現了學生應達到的畢業要求以,即畢業生所需達到的能力,也是專業培養目標的支撐。

(4)最後,依據專業預期學習成果設定專業課程體系。畢業生能力透過由不同板塊(類)課程及每門課所構成的課程體系來實現,即專業預期學習成果需要落到每一門課程中,這種對應關係用課程矩陣來實現。

(四)教學組織安排

根據現代學徒制“學生+員工”雙重身份等特點,以及工作場所學習的要求,現代學徒制班的教學組織形式按照“1+1+1”模式來執行,具體如下。

(1)第一階段:專業基礎培養(第一學年),在學校完成。

該階段學徒學習基礎文化、專業認知、專業理論、基礎技能。學校負責基礎文化、專業基礎、專業理論課程,佔總課時的80%,由專任教師透過集體授課、雲平臺授課的方式完成教學;企業師傅負責專業認知、基礎技能課程,透過線上線下講座、直播課程、線上交流等方式完成,內容涉及行業發展、企業生產安全、職業規劃、職業道德與職業精神等,佔總課時的20%。

(2)第二階段:專業能力、職業素養培養(第二學年),在企業完成。

該階段學徒學習職業素養、專業理論、專業技能,進行崗前培訓和崗位實踐,其中專業理論內容根據工作需要,設計教學內容,由學校教師在企業進行教學,該部分內容佔本學年總課時的40%。專業技能、職業素養由企業師傅在企業指導完成,佔總課時的60%。學生一邊學習,一邊工作,實現工作場所學習。

(3)第三階段:企業崗位實踐(第三學年),在企業完成。

該階段學徒學習專業理論、職業素養,進行崗位實踐。理論內容由院校教師在企業完成教學,佔總課時的20%。崗位實踐操作由企業師傅在企業崗位指導完成,佔總課時的80%。

(五)學徒考核評價

構建院校、企業、第三方共同參與的以“學習成果為導向”的評價模式,建立院校評價、企業評價和第三方評價構成的立體多元化、發展性的評價體系,參照職業崗位要求,引入職業資格標準、企業聘用人才標準、行業技術標準、職業能力測評標準,針對不同的課程形成以職業能力為核心,結合過程性考核和結果性考核的評價方式是保證學徒培養質量的關鍵。

由校企雙方共同組建質量監督與評估小組,設計基於學徒學習全過程的多元化評價體系。評估小組結合平臺提供的學習記錄、技能訓練結果、期中考核結果、期末考核結果,企業師傅提供的學徒實踐報告,院校教師提供的學徒課程報告三方內容,評估學徒培訓的培養過程和培養效果示

四、現代學徒制師資團隊建設

由於現代學徒制是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一種改革,需要配備一支由“專任教師+企業師傅”組成的教師團隊來共同培養學生,同時也需要專人來進行管理,而目前的師資隊伍無法滿足現代學徒制培養的要求。因此,需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培養。

1.班主任培養

專業配備1名經驗豐富、年輕、業務能力強的專任教師擔當現代學徒制班的班主任,企業配備了1名資深人力資源主管擔當班主任。

現代學徒制班的班主任,既要業務能力強,又要熟知高職教育的改革方向及政策,還要懂教育學和心理學,要會做學生工作,及時消除學員的疑慮,能夠處理學員在學習和工作中出現的各種問題。要有奉獻精神和助人為樂的品德,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上都能夠給學員提供幫助。現代學徒制是高職教育改革的一種方向,因此,需要透過送專業教師參加國內外培訓等方式提升專業教師的教育理念及國際視野,透過強化專業教師的教育學、心理學及輔導員業務培訓,培養一批願做事,能做事、會做事的懂專業的班主任教師隊伍。

透過讓擔當現代學徒制班的企業班主任參加學校組織的對輔導員的各類培訓,及共同組織學員參加學校的各類活動等形式,培養企業班主任熟悉學生工作業務,提升與學員的溝通與管理能力。

2.“雙導師”教學團隊培養

學校將聘請合作企業技術骨幹和能工巧匠為現代學徒制班企業導師,同時安排學院教學經驗豐富,年富力強的骨幹教師為學校導師,實行“雙導師”制。其中企業師資團隊的構成為:1/3的專職培訓師,負責學徒在企業的企業認知、企業文化、規章制度、職業規劃等方面的培訓;2/3的崗位師傅,對學徒崗位認知、職業素養、專業知識、崗位技能等方面提供指導和對接。院校師資團隊的構成為:2/3為專業“雙師型”教師,負責學徒的專業理論教學;1/3負責公共課、基礎課、興趣課培訓。同時為了保障校企合作培養學徒的質量及效果,需要對企業師資、院校師資就合作內容、合作模式、職業培訓體系、學徒培養方案、教學組織、教學方法、教學內容、培訓模式、考核評估體系、崗位能力認證,以及企業師傅和院校師資職業素養能力等方面內容進行階段性培訓和評估。

結語

現代學徒制作為職業教育改革的重點,是一項長期系統的工程,它不僅有利於促進行業、企業參與職業教育人才培養全過程,實現5個對接,同時對深化產教融合、工學結合,提高物流管理專業人才培養質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由於現代學徒制的國內起步較晚,2014年開展第一批試點工作,目前還處在探索階段,還存在一定的問題,比如對企業的政策和激勵問題、社會認同特別是家長的認同問題、經費問題等,這些都有待進一步解決。總之,現代學徒制的“雙崗位、雙身份、雙導師”的育人制度,能有效實現校企合作、產教融合的融合,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是提升學生崗位職業能力的有效途徑。

參考文獻:

[1]左鋒.跨境電商現代學徒制特色專業建設探索[J].天津市教科院學報,2016(6);

[2]殷明,劉丹青,鄭繼昌.美國學歷資格框架(DQP)述評[J].中國職業技術教,2016(2);

[3]趙鵬飛.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的實踐與認識[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