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企業管理

我國企業管理創新現狀與相關體系建立論文

我國企業管理創新現狀與相關體系建立論文

一、目前我國企業管理創新的狀況

1. 兩極分化嚴重,管理方式粗放

自從改革開放以來,從控制型的計劃經濟轉變成以資源配置為主的市場經濟,我國的企業管理水平也在社會進步中得到一定的發展。一些國企能夠抓住機遇並巧妙地利用自身的發展優勢,努力探索,創建出一套適合國情的企業發展管理模式。還有一些民企能夠擁有創新的眼光,在激烈的競爭中保持獨到的眼觀和見解。在企業管理方面能夠根據社會發展趨勢和企業發展特點,做到管理體制系統,管理水平高。但是從總體水平上看,我國企業的整體管理水平還比較低,與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一定的差距。還有許多企業保持原有老舊的管理觀念,粗狂的管理方式,缺乏系統的管理體制,管理機制也存在一定的缺陷。這使得我國企業的管理水平狀態呈現兩極化的特點。

2. 組織管理滯後,水平參差不齊

在組織管理方面,我國企業管理組織形式呈現多元化的狀態。企業管理能夠根據社會發展趨勢和企業自身狀況,根據不同環境因素和自身優劣條件來選擇不同的組織管理形式。但是從整體上說,我國企業組織管理還需要進一步的加強。例如在戰略目標的定位方面,組織結構的建構方面,企業文化的建立方面等,都需要我國企業能夠加強組織管理水平。目前,我國只有一小部分企業能夠建立學習型、科學有效的組織創新模式。

3. 人力資源管理剛剛起步,尚未形成文化

在人力資源管理方面,我國企業的用人管理制度和企業激勵制度已經基本形成,並且還形成了企業文化、人文管理等一些企業管理思想,各種科學、前衛的人力資源管理觀念也得到了足夠的重視和應用,但是這與市場經濟下的人力資源管理模式相比還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我國首要的是建立一個既能適應社會發展又能促進企業發展的人力資源管理模式。

4. 成本管理不夠有效,資訊渠道有待創新

內部財務管理和生產管理流程是我國大多數企業比較重視的一部分,但是在這些方面依舊存在一些問題。在企業內部財務管理方面,財物資訊遺漏、財務監控不當及財務收支不平衡等問題時常發生,這導致了企業管理成本的加大,對企業自身的發展造成了嚴重的阻礙。沒有一定創新的企業管理模式,只能處於一個相對落後的階段,企業結構龐大雜亂,管理難度大,管理效率低,這直接導致了企業內部各部門的資訊溝通遲緩,資訊交流效率低。

二、構建企業管理創新體系的有效措施

1. 管理觀念創新

要想做到管理創新,首先要做到管理觀念的創新,管理觀念創新是管理創新的靈魂。打破陳舊的思想障礙,以解放的思維模式進行思考,在不斷髮展中持續改變不斷創新。做到管理思維由隨意化向規範化轉變;管理機制由單一制約向雙向制約轉變;管理方式由簡單粗狂向規章制度精細化轉變。根據自身企業發展特點和社會發展需求,樹立自由、創新的管理觀念,創建出適應社會發展變革的管理模式。

2. 戰略管理創新

戰略作為企業發展的謀劃策略,決定了整個企業的未來發展方向,是企業的立命之本。生產、營銷和科研等方面都需要一個明確科學的戰略定位,企業在把握未來目標的同時,應該學會分析各個方面的特點和優劣勢。微觀方面做到正確把握企業發展狀況和市場發展需求,宏觀方面正確把握企業發展狀況和社會發展前景。目前,我國企業戰略管理的創新應該從重生產向重科研、重營銷、重人才的多重轉變。

3. 人力資源管理創新

人才是第一生產力。科技的進步,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離不開人才的創造。企業要想發展,就必須依靠優秀的人才隊伍。培育優秀的企業管理者,學習西方科學的人力資源管理方式,結合學習我國優秀的傳統管理模式,創建出一支高素質、高水平的企業管理隊伍。企業應運用以人為本的人力資源管理模式,設立合理的獎酬管理制度,打造出工作熱情高漲、綜合素質優秀、團體精神強烈的企業人才。

4. 基礎管理流程創新

企業內部加強財務管理制度創新,做到部門職能明確、資訊化平臺完善、人才配置合理。在提高財務管理效率,提高企業管理水平的同時減少財物管理漏洞,大大降低了企業管理成本。合理科學的企業管理模式實現了企業內部職能的明確,人才配置的合理,大大提高資訊傳遞和資訊交流效率。

三、結語

在激烈的企業競爭中,企業管理創新是企業發展的立身之本。在不斷變化與發展的社會中,只有不斷注入新鮮的活力,企業才能順應時代要求;只有企業管理不斷的創新,我國企業才能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立足。正確分析當前我國企業管理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對症抓藥,提出正確合理的解決措施,不斷提高我國企業管理水平,促進企業不斷髮展。

參考文獻:

[1] 張雪煜 . 淺談我國企業管理創新體系的構建 [J]. 港澳經濟 ,2014(8)。

[2] 於海軍,王寧,程晟 . 我國企業管理創新體系的構建[J].技術與創新管理,2009(4)。

[3]孟凡濤,胡寶茹。淺談企業創新管理模式的構建 [J]. 科技創新導報 ,20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