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語文

誰是課堂探究活動的主角-《安塞腰鼓》教學案例與反思

有關誰是課堂探究活動的主角-《安塞腰鼓》教學案例與反思

世界著名學者弗賴登塔爾指出:

學生學習的唯一正確方法是實行“再創造”,也就是由學生本人把要學習的東西自己去發現或創造出來,教師的任務是引導和幫助學生去進行這種再創造的工作。根據這個指導思想,我認為在語文的互動—探究教學中,在關注知識和技能的同時更應注重學生親歷知識的探究過程。現記錄《安塞腰鼓》的教學片斷,以期各位同仁批評指正。

一、案例播放“安塞腰鼓”表演畫面匯入後。

師: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然後請用“的安塞腰鼓”對安塞腰鼓進行評價。可以填詞、短語、句子,最好是文中的內容。學生邊朗讀邊思考。

學生1:老師,我找到兩個——“豪放的安塞腰鼓”、“壯闊的安塞腰鼓”。

學生2:我也找到了——“有力的安塞腰鼓”。

學生3:“驚心動魄的安塞腰鼓”。教師趁機鼓勵學生:我想同學們一定還能找到更多更好的詞、句子來修飾、評價安塞腰鼓。在老師期待的目光中,學生們表現得更為積極,紛紛動筆嘗試著、思考著……2分鐘後,80%的學生臉上寫著勝利者的得意與自信,而其他同學有的還在凝神思考,有的寫了劃,劃了寫,還有兩名同學坐不住了,悄悄偷窺鄰座的本子……

教師趁機插話:有困難的同學可以向周圍的同學請教。教室裡頓時失去了已有的平靜……

師:誰願意把自己的答案寫到黑板上?全體同學要求強烈,無奈,教師只好請先舉手的兩名同學上臺。

結果如下:“元氣淋漓的安塞腰鼓”;“奇偉磅礴的安塞腰鼓”;“一捶起來就發狠了,忘情了,沒命了的安塞腰鼓”“好一個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象力的安塞腰鼓”……

師:既然大家都對安塞腰鼓有了初步的評價,那麼你覺得安塞腰鼓美嗎?

學生齊答:美。

師:那好,咱們分組找一找,看它美在哪裡?請各小組進行尋美點比賽,並用“美,你看(聽)”的句式敘述出來。

大部分同學受上一環節啟發,對此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各小組同學躍躍欲試,“目無尊師”地爭論起來。

5分鐘後,教師請各小組派代表發言。各小組同學情緒高漲,爭當小組發言代表。發言摘要如下:

1、“擊鼓的後生美,你看,後生們的胳膊、腿、全身,有力地搏擊著,疾速地搏擊著,大起大落地搏擊著……”

2、“激越的鼓聲美,你聽,百十個腰鼓發出的沉重響聲,碰撞在遺落了一切冗雜的觀眾的心上。觀眾的心也驀然變成牛皮鼓面了,也是隆隆,隆隆,隆隆。”

3、“變幻的舞姿美,你看,每一個舞姿都充滿了力量,每一個舞姿都呼呼作響,每一個舞姿都是光與影的匆匆變幻。”……一番交流之後,

我仍習慣地問:同學們還有沒有其他想法?“有”,

A同學站了出來,“老師,我突然有一個想法。”

師:是嗎?快說出來給大家聽聽。

A同學:我們能不能像前幾天改寫古詩那樣,將這篇文章改為詩來讀呢?

師:這個想法非常好,很有創意,你能具體說說嗎?A受到鼓勵後,非常自信的讀起了他改寫的詩。

A:我改寫的是第7段,請大家多多指教——驟雨一樣是急促的鼓點旋風一樣是飛揚的流蘇亂蛙一樣是蹦跳的'腳步火花一樣是閃射的瞳仁鬥虎一樣是強健的風姿面對這一改法,個別同學似有所悟,多數同學則面帶困惑。

師面向全體同學:這樣改好不好呢?大部分同學搖頭表示不解,只有個別同學應和著。面對同學們的不解,

A同學顧不上徵求老師的許可就迫不及待地開講了:

將這段文字改為詩後,我們就可以從中去體會、感受文章語言的詩意美、節奏美,這也是我們應尋找的美點之一。同學們都恍然大悟,下面的同學開始喊開了:原來這樣啊,我們也能改,保證比他改的好!教師此時順水推舟:同學們按這種形式是否可以創作出更好的詩句,找出更多的美點呢?面對新鮮的樣式,同學們熱情更加高漲。

生1:我改9~12段……

生2:我改25~27段……

生3:我改第23段……有的同學邊說邊比劃著……此情此景,我已沒有一點插話的空隙,我成了一名十足的看客。

二、反思本案例選自我平時課堂教學中的一個環節。整個過程自然、貼切。

教師三言兩語就把學生引入探究的情境,學生在教師尊重、信任、期待的目光中盡情地釋放著自己的參與體驗和互學情感,真正成了課堂教學探究活動的主角。這不正是我們日常教學中所追求的嗎?說老實話,上課之前,我既沒有刻意去設計每個教學細節,也沒有奢望能達到一種怎樣的境界。因此,就這堂課本身的設計來說,它絕非完美無缺。

之所以把它記錄下來,目的是想求得各位同仁的評判和指教,進而探討出一種真實、有效而又易於操作的互動—探究教學方法。對於A同學的改詩主張,用替換文學體裁的方法品讀文章,我把它視為一種“獨創”,這種“獨創”及其同學們的發言,著實讓我有一種“後生可畏”的感覺。

同時也給了我三點啟示:

1、教師的思維不能代替學生的思維。有的學生的思維可能會超越教師、超越教材,出現新穎、獨特的想法。呵護學生的創新意識,教師就要提前預見並及時瞭解學生學習中隨時可能出現的教學意外,以做到適時引導,有效控制。

2、學生的創造需要有教師的及時調控和大膽放手讓學生自我嘗試、自我發現、自我評價和選擇為依託;需要有教師為其提供的心靈上的自由、教學上的民主做後盾。只有具備了民主、平等、開放的教學空氣和土壤,自由的心靈才能夠呼吸、生存,創造的種子才能夠生根、發芽、破土成長。

3、教育就是一首詩,“汝果欲學詩,功夫在詩外”。追求課堂上的“實、趣、活”,僅僅靠研究教材、選擇教法、學法,甚至上幾節研究課是遠遠不夠的,關鍵要善於關注國內外新的教育教學理念,使自己的教學思想始終處於改革的前沿,並在實際的教學中不斷地加以實踐、提煉、完善和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