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教學案例
《一面》教學案例
學習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體會魯迅先生熱愛勞動人民和關懷進步青年的高貴品質。
3、學習作者抓住特徵描寫人物外貌的方法。
教學重點:
1、重點:
體會運用外貌描寫刻畫人物的方法。
2、難點:
感受魯迅關懷進步青年的高尚品格。
課前準備:
學生課前查詢有關作者阿累,《毀滅》《鐵流》及魯迅的資料。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匯入,板書課題
同學們,你們有過一面之交的朋友嗎?他給你留下的印象是什麼?(可以用詞語,也可以用幾句話概括)。售票員阿累和魯迅也是一面之交,但這一面卻讓阿累終生難忘,原因是什麼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阿累的《一面》。去解開這個謎。
板書課題:一面
齊讀課題。
2、簡介作者及時代背景:
同學們,對於這篇文章的作者阿累,你們瞭解嗎?把你知道的課前蒐集的資料與同學們交流一下,好嗎?
(生介紹作者及時代背景。)
3、同學們講得真好。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近與阿累有過一面之交的魯迅吧。對於魯迅,我們以前曾學過有關他的文章,你還記得嗎?你知道他的為人嗎?
(生介紹魯迅並談自己的看法。)
師說:(出示魯迅的幻燈片)同學們大多知道他是一個著名的文學家,而對他的為人或許並不瞭解。其實。魯迅先生是一個愛憎分明,熱愛勞動人民,關心進步青年的民主戰士。他在《〈自嘲〉》詩中寫道、“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這正是魯迅精神的真實寫照。今天要學習《一面》,相信大家經過“一面”之後,一定會對魯迅其人有更深的`瞭解。
二、整體感知,理清思路
1、速讀課文,要求讀準生字詞,邊讀邊思考理清文章的結構層次。
全文可以分為兩部分。
第一部分:按時間順序,記敘了作者與魯迅見面的全過程。
先寫“我”與魯迅一面之交的背景。
再寫內山的熱情接待和“我”買書缺錢造成的窘況。
重點寫“我”與魯迅的會面。
第二部分:寫一面之交對作者的巨大鼓舞和影響。
2、再默讀課文,畫出表示時間,地點的詞語或句子,弄清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
三、深入探究,體會重點語句
1、就在阿累與魯迅的這一面之交中,阿累對魯迅整體的印象是什麼?
(課文第三段中的一句話。)
2、可見魯迅已經給阿累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請你從文中找出對魯迅的描寫的句子,劃出來,並在旁邊作上批註,寫下你的感受。
指導學生朗讀三處外貌描寫。
(1)我向裡面望了一下──陰天,暗得很,只能模糊辨出坐在南首的是一個瘦瘦的、五十上下的中國人。
(2)他的面孔黃裡帶白,瘦得教人擔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沒有一點頹唐的樣子。頭髮約莫一寸長,顯然好久沒剪了,卻一根一根精神抖擻地直豎著。鬍鬚很打眼,好像濃墨寫的隸體“一”字。
(3)我很驚異地望著他:黃裡帶白的臉,瘦得教人擔心;頭上直豎著寸把長的頭髮;牙黃羽紗的長衫;隸體“一”字似的鬍鬚;左手裡捏著一枝黃色菸嘴,安煙的一頭已經燻黑了。
3、這三處外貌描寫有什麼相同和不同之處?
出示魯迅的照片,自己觀察,對照課文的描寫,對作者的描寫作出評論。
4、引導思考:除了這三次寫到魯迅的“瘦”,課文中還有哪裡寫了魯迅的“瘦”?
5、同學們,魯迅多瘦阿,瘦的讓我們震驚,瘦的讓我們心痛,為什麼他會如此的瘦呢?請同學們結合著課文了的內容和課外蒐集的內容進行討論。
(帶病工作,深夜寫作,憂國憂民……)
6、魯迅的心裡裝著千千萬萬的勞苦人民,他用自己的筆批判著當時的社會,他用自己的力量救護著當時受苦落難的人們,可見,他的瘦是多麼的令人肅敬阿。他雖瘦但──
請找出關於魯迅的“精神抖擻”的句子:“頭髮一根一根精神抖擻地直豎著”、“鬍鬚像濃墨寫的隸體一”。
他瘦的多精神啊!
7、一次整體寫,兩次寫手,三次寫臉,你從作者對魯迅的“瘦”描寫中體會到魯迅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你從哪裡看出來的?
學生交流。
(既是外貌特徵,又是魯迅剛毅堅強的性格的體現)
8、集體讀描寫外貌的句子。
四、感受魯迅對青年的關懷
1透過作者的文字,在這短短的一面中,魯迅先生給予作者怎樣的關懷呢?你從中體會到什麼?
2這一面對“我”產生了怎樣的影響呢?學生結合課文內容談自己的感受。
“一面”給人的印象是深刻的:廉價賣書,親自送書給普通工人,這是對勞動人民的深切關懷;那“微笑、點頭”蘊含了魯迅先生對青年一代的信賴和希望……
這一面給人的力量是無窮的:以“魯迅先生是同我們一起的”鞭策自己,不斷進步,時刻記住魯迅先生和勞苦大眾眾永遠在一起的!
這一面給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產生了深刻的影響,所以,作者牢牢地記住了這難忘的“一面”。
3、總結:
魯迅先生雖然離開了我們,雖然魯迅離我們很遙遠,但他們的精神是值得我們永遠學習的,就像阿累一樣,用“一面”時刻鞭策自己,我們也應該時刻叮囑自己要學習革命先輩的奉獻精神。
五、拓展
這篇課文主要抓住人物的特徵描寫外貌,並透過外貌描寫表現人物的思想性格。請同學們仿照本文的寫法,為本班同學寫一段外貌描寫,不寫名字,讓其他同學猜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