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語文

《秋天的懷念》教學案例

《秋天的懷念》教學案例

課前準備

①課前佈置學生預習課文,寫出生字並正確注音;

②讓學生觀察秋天的事物及特點。

教學設想:

教師引導,學生展開聯想、想象,共同體會詩歌的美。採用多媒體課件,在聲、形、色上對學生的審美感官產生刺激,使之能更好地理解詩歌。

教學過程

一、創設氛圍:

1、出示秋天組圖,並播放音樂。

今天我們要談的是一個關於秋天的話題。同學們現在聽到的是鋼琴曲《秋日的私語》,有人曾寫過這樣一段話詮釋這首曲子:“是溫柔愛情與優美秋光的無限延展,是微妙心靈與廣袤世界的無隙契合;情感融入了季節,思想交匯了自然。在縈縈於耳的天籟之聲中,我們讀懂了秋天……”(魯元樞《精神守望》)。是啊,秋天總是能引發人們許多的思緒,也有許多人曾經描寫過秋天。那麼,詩人何其芳筆下所展示的秋天又是怎樣的圖景呢?

2、介紹作者:

何其芳(1912~1977) 現代詩人、散文家、文學研究家。原名何永芳。四川萬縣人。散文集《畫 夢錄》,結集出版的主要作品有:詩集《預言》、《夜歌》(後改名《夜歌和白天的歌》),《畫夢錄 》 中的篇章常用象徵手法,構思精巧,文字穠麗,富於藝術的獨創性。

3、出示學習目標:

二、整體感知:

1、學生齊讀,並解決生字詞。

肥shu( )qī( )息 烏jiù ( ) 夢 mèi( ) 清liè( )枯hé( )lián( )刀 xī shuài( )liáo ku( )

2、學生聽配樂課文錄音,朗讀時注意語氣、語速、語調、停頓及重音的把握;並思考:作者選取了哪些景物來描寫鄉村秋景?為什麼要選取這些景物?(出示課件內容)

冷霧、白霜——秋

稻香、鐮刀、竹籬、瓜果——農家

蟋蟀(聲音)、溪水(乾涸、更清冽)、牛背笛聲(遠去)——秋景

(因為露珠、冷霧、白霜,表明秋天的天氣特徵;稻香、鐮 刀、竹籬、瓜果體現農家特色;蟋蟀聲使田野更遼闊,溪水乾涸、更清冽,牛背上的笛聲遠去,暗示這是在秋天。)

③學生配音樂自由朗讀課文,讀出感情來。

三、研讀賞析:

1、看第一幅圖,並思考:

①這幅圖與文中哪幾句話相對應?

②劃出第一段節奏、重音,並讓學生讀一讀。

③出示改動後的詩句,教師讀一讀,比較:與原文有一樣嗎?能不能刪去?為什麼不能去掉?(逐句進行分析)

④學生再讀第一段,進行品味,要讀出感情。

2、 看第二幅圖,並思考:

①你覺得這段應怎樣讀?(有問題四人一組討論。)

②請學生配樂試讀,其他同學評價

③對詩中語句進行品味交流:你認為詩中的字詞好在何處?

④學生齊讀第二段。

3、看第三幅圖,思考:

①根據詩歌第三節內容,你覺得畫面有必要增添一些什麼內容嗎?說說你的想法。

②牧童這幾句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

③學生齊讀第三段,讀出感情

4、本詩的秋景圖是由三幅特色畫組成,請你試著用富有詩意的詞來命名,並說說它 們要表達一種怎樣的情感?(農家豐收圖、霜晨歸漁圖、少女思戀圖熱愛秋天、讚美秋天的美好感情)

四、拓展延伸:

1、先請幾名同學朗讀最喜歡的一節詩。說說為什麼喜歡。然後據圖畫,展開想象,描繪畫面。學生描繪畫面(參考內容):

農家豐收圖:清晨朝露未唏的時候,有位農人來到幽谷,丁丁的伐木聲震盪山谷;田野裡發散出稻香的氣息,金黃的波浪此起彼伏,稻田中有個身影在揮鐮割稻,晶瑩的汗珠溼透衣衫;還有采摘瓜果的人,瓜果飄香,沁人心脾,摘下這些沉甸甸的秋天的禮物,放進揹簍,這份喜悅要與親友一起分享……

霜晨歸漁圖:清晨的江面還瀰漫著冷冷的霧氣,可以感受到些許的涼意。遠遠地有個漁人搖著船槳向岸邊駛來。依稀可見船篷上掛著層白霜,漁人熟練地撒下魚網,網上的青鯿魚就像烏桕葉,閃著銀色的光澤。歸航了,江面上傳來動人的漁歌,還有陣陣爽朗的笑聲… …

少女思戀圖:原野上一片蟋蟀的鳴叫聲,溪水清澈見底。羊兒的咩咩聲陣陣傳來,秋天的.美景讓人賞心悅目,牧羊女卻失去了往日的活潑。夏日裡的笛聲熱情、綿長,怎不見了那吹笛的少年?姑娘的心事誰能猜得透 ?總結:詩人透過三組畫向讀者展現了秋天的特徵,寄託了作者對秋天的理解:並且超出了一般人 對秋天的慣性定義,獨創出 秋天的清幽的意境。

2、比較閱讀:

讀《秋景》,比較與《秋天》在內容、感情、語言等方面的相同之處。

五、課堂總結:

本詩從多種感官角度出發,運用比喻、擬人的修辭,寫出農閒的景象:農人世外桃源般的生活悠閒、愜意,少了些熱鬧喜慶,少了些艱難苦恨,多的是清靜、清甜。這是一個明媚、快樂的秋天,一個清幽的淡雅的樂在其中的秋天。

六、佈置作業:

1、摘抄以“秋”為內容的詩文,並做點評。

2、熟讀課文,並背誦。

教後小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