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語文

如何讓課堂充滿活力

如何讓課堂充滿活力

課改後的今天,要讓課堂真正活起來,不僅僅是要形式上動起來,還要內在的學習有力起來。今天那些大放異彩的公開課,處處顯現出課堂活動設計的精妙,哪怕是完全陌生的學生,也可以讓大家投身於其中,但這樣的課堂又具有多大的教育意義呢?它的形式與教學目標是否一致呢?這樣的一堂課與教育目的又相隔多遠呢?

一堂死氣沉沉的課,無論如何都不可能評為一堂好課。但一堂活潑的課,也不一定就會比死氣沉沉的課好。

當我們的課堂總是死氣沉沉的時候,自然把課堂的低效歸因於課堂形式的單調。但有了課堂的活潑以後,並不必然就能提高課堂效率。

課堂活動是一把雙刃劍,如果設計得到位,可以大大提高課堂效率,但如果設計得不到位,反而會傷害課堂效率。課堂活動的價值,並不僅僅在於讓學生在課堂中活起來,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變得有力起來,這個有力包括身體上的有力,還包括學習思維上的有力。

讓學生在整堂課都保持學習活力,不是課堂活動的形式,而是課堂活動的目的。如果單純把課堂教學的目的理解為掌握學科知識,這樣的課堂目的對學生就不具有吸引力。課堂目的肯定包括掌握知識,但也還包括很多被我們忽視的東西,比如學生在課堂中的群體歸宿感,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自我價值認同感,等等。筆者聽課的時候,經常在課堂上發現這樣的情況,教師向學生提問,但等到學生回答問題後,教師的後續講課又和學生的答案無關。相信這樣的活動越多,學生離課堂反而越遠。因為他會感覺自己被教師利用了,自我的價值沒有得到認可。

就課堂活動本身而言,也並不是所有的活動都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活力,關鍵得看學生在參與課堂活動之後的收穫與表現,而不是看學生在課堂活動中的`活潑程度。筆者曾經聽過一節數學課,教師讓學生們討論一道題目,班級非常熱鬧,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到最後教師自己也沒有得出一個結果。下課後,筆者向教師詢問,為什麼會花這麼長的時間讓學生討論一個沒有結果的問題,他說這樣討論的結果就是為了培養學生的多元思維和創新能力。筆者還曾聽過一節作文課,教師把學生分成兩組,兩組分別描述魯迅的外貌。寫完後學生之間彼此不交流,但交換自己的寫作成果,在借鑑別人寫作方法的基礎上再修改自己的成果。如此反覆了兩三次,教師用學生最終的成果作為課堂評價的物件。整個課堂表現得安安靜靜,也看不到學生間的互動,但正是這種思維上的互動,讓學生們對這樣的作文課樂此不彼,收穫自然也是滿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