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語文

《牛郎織女》課堂教學反思

《牛郎織女》課堂教學反思

課堂實錄

4月28日的早晨,在勝浦中心小學六(2)班的教室裡,一堂蘇教版教材《牛郎織女》的語文課正在進行著。教師與學生關係在課堂上表示十分融洽,課堂教學氛圍也熱情高漲。突然……

生:老師,我有一個問題?

師:你有什麼問題?請說。

生:我看了插圖上的牛郎和織女,他們怎麼都有青絲呢?

[一時間,我被愣住了!學生們也都仔細地觀察起了這幅課文插圖:織女跟牛郎一起來到牛棚,老牛在一旁見了,眉開眼笑的。的確,圖上牛郎與織女額上髮根處似乎都是青絲!怎麼辦?在備課時,我並沒有發現這個問題。於是……]

師:你觀察的真仔細。是啊,牛郎織女怎麼都有青絲呢?是不是畫家又畫錯了?

[因為我跟學生講過,在人教版教材上有一篇課文《飛奪瀘定橋》,那上面的插圖就是畫錯了。畫家把紅軍戰士畫成了個個都是走鋼絲的雜技演員,雙腳踩在鐵索橋上,一手拿著槍,一手還在指揮,似乎在說:“同志們,衝啊!]

生(1):老師,牛郎織女的青絲是天生的,沒方法!

生(2):因為他們太相愛了。俗話說:一日不見,如隔三秋。所以,他們相思之時,青絲也就出來了。

(班內學生議論紛紛。)

師:那時,他們才剛剛相識與相知,也剛剛開始了相愛。他們還沒有開始分別時的相思,哪來“一日不見,如隔三秋”呢?

生(3):老師,我知道了,是因為他們追求時尚。

師:真的嗎?他們特意將黑頭髮染成了白頭髮,為了趕時髦?就像現在的女年輕都將自身的黑頭髮染成了黃頭髮,趕時髦!

(下面有一位女生說:“現在將黑頭髮染成黃頭髮的,男的也很多。”)

生(4):或許是因為他們吃的飯菜都不好,營養不良,還睡不好,而導致他們有了青絲。

師:有一定有道理!

生(5):織女是天上的仙女,在天上待了很長時間,到人間來就變成白頭髮了,或許是水土不符吧。據說牛郎也是天上的神仙,到了人間頭髮就變成白的了。

師:“天上人間,水土不符”而造成的,有意思。

生(6):老師,透過學習,我們應該知道,牛郎的青絲是因為他每天天不亮就被哥哥嫂嫂趕上山放牛,辛苦而來的;織女是因為她每一天、每一分、每一秒都在不停地織布,為王母娘娘裝飾天空,所以她才白了頭髮。

師:是啊,牛郎織女的青絲不是天生的,也不是相思而致,更不是為了趕時髦,最大的原因可能是因為他們不停地工作、勞動而引起了青絲的出現。大家想象豐富,聯想出色,學習得真不錯。

[正當我結束這一問題討論之時,又有一位學生要發言。]

生(7):牛郎織女為什麼會有青絲?我認為有以下兩種原因。第一種,所謂天上一天,地上一年,織女在天上生活了那麼久,到地上來當然會長出青絲啦!而牛郎呢,是被織女汙染的。

師:俗話說,有夫妻像,所以他們都是白頭髮。不過,就這麼一會兒就汙染了青絲,簡直比“SARS”汙染還快,真是不可思議。

(全班學生大笑。)

師:那麼,你認為的第二種原因是什麼?

生(7):牛郎的青絲是因為他哥嫂對他不好,而且還要起早放牛,過度疲勞再加上營養不良,才有了青絲。至於織女的呢,每天都要不時地織彩錦,非常疲勞,所以有了青絲。

師:是啊,如此勤勞而又善良的人,真是天生絕配。正如老牛最後所說“好心有好報呀”。

教學反思:

1、開拓學生思維。

車爾尼雪夫斯基曾說過:“要使人成為真正有教養的人,必需具備三個品質:淵博的知識、思維的習慣和高尚的情操。知識不多就是愚昧;不習慣於思維,就是粗魯或笨拙;沒有高尚的情操,就是卑俗。”——

牛郎與織女為什麼會有“青絲”?這一問題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透過課堂上學生的考慮與交流,讓我們清楚地認識到,現在學生的思維十分開闊,敢想,有創意。想自身敢想的,說自身敢說的,使我們的`課堂真正成為學生思維活躍的空間。在課堂上,學生髮生了思維的碰撞,激發了思維的火花,同時更開拓了學生的思維意識。

2、構建師生平等。

課堂,是教師教育教學的主陣地;課堂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渠道。在課堂上,教師有意識地創設良好的課堂環境,營造和諧民主的教學氛圍,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係,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生的自我學習與教育能力。由上所述,在課堂上,師生關係十分融洽,課堂教學氛圍也熱情高漲,因此有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與探究學習,學生學習積極、樂觀。整個教學過程民主、平等,又充溢了幽默與風趣,學生在課堂上有說有笑,有課堂知識的學習積累,有課外生活的補充與豐富,一切都源於和諧、平等、民主的師生關係。

3、開放課堂生成。

教學活動被“精心設計”之後,怎麼能保證課堂的“開放性”和“生成性”呢?這似乎有矛盾。但實際上,不論是問題的“開放”,還是課堂上教與學的“生成”,都不是目的,我們最應該關注的應該是教室裡實實在在所發生的學生的學習活動,我們最終所追求的也正是學生學習活動的質量。因此,我們不只要關心課堂“開放得如何”與“生成得如何”,還要計較課堂是“如何開放”與“如何生成”的,更不能不論課堂“開放了什麼”與“生成了什麼”。因為新課程所提倡的科學探究性學習承載著科學知識的掌握、科學探究能力的發展、科學精神和科學思維習慣的培養等多重任務。正是這樣的任務決定了我們課堂教學中的“開放”與“生成”。開放課堂生成,讓全體學生來考慮,教師也參與進來,這不就是我們所說的“教學相長”嗎?“學生提難題,這是一種特殊形式的‘挑戰’。老師在這種情況下,就不得不‘應戰’。一個難題從提出到解決,學生提高了,老師也跟著一起提高,這就是真正做到了‘教學相長’”這是中國教育家茅以升在《學生考老師》一書中所說的話,用在我這個教學片段上,真是再合適也不過。

4、歸源思想教育。

陶行知曾說:“先生不應該專教書;他的責任是教人做人。學生不應專讀書;他的責任是學習人生之道。”師生透過對“牛郎與織女為什麼會有青絲”這一問題的討論,其實也進行了一次深刻的思想教育,教育學生要勤勞,做一個善良的人,讓學生相信“好心有好報”的中國諺語。同時,針對牛郎織女的青絲討論,師生對文章的主題更加明確與鮮明,並使主題得到了更高的深化與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