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語文

淺談圖形譜在音樂課堂教學中的運用論文

淺談圖形譜在音樂課堂教學中的運用論文

在小學高學段的音樂課中,將圖形譜滲透到音樂欣賞課教學,是一種十分有效的教學手段。教師運用圖形譜教學,應當引導學生聆聽樂曲的主題、速度、力度、音樂情緒等方面內容,切實提升學生感受、體驗音樂的能力。圍繞圖形譜的實際運用情況,進行大量的譜例分析說明,給出具體的教學建議,來闡釋如何運用圖形譜提高小學生感受、體驗音樂的能力。

小學高學段的音樂課要積極引導學生更好地理解音樂形象,以便使學生切實感受到音樂要素的魅力。要達到這個目的,可以採用多種方式讓學生進行參與體驗。其中,圖形譜是操作較為便捷的媒介,它能夠讓不識譜的學生迅速領略到音樂所傳遞的情感,為音樂欣賞課的教學帶來更多趣味性。

視覺對小學生的音樂感知效果來說,具有重要的支援、強化作用。在小學高學段的音樂課堂中,巧妙運用圖形譜,使聽覺藝術與視覺藝術聯絡在一起,可以形象地呈示作品中的音樂要素,更直觀地將音樂情感和音樂形象表現出來;充分運用圖形譜,能夠幫助學生科學地走進音樂,感受、理解、體驗音樂要素在音樂表現中的作用,從而提高他們的音樂審美能力。因此,將圖形譜滲透到音樂欣賞教學中,是一種十分有效的教學手段。

這一學段的圖形譜教學適宜由簡潔、形象、直觀的表現形式來呈現,教師也可以透過用肢體動作的表現來描繪出生動的圖形譜。在具體的圖形譜教學中,應著重透過形狀的方式,引導學生聆聽樂段的主題、速度、力度、音樂情緒等方面的內容,切實提升學生感受、體驗音樂的能力,幫助學生理解音樂的內涵。

首先,教師要對圖形譜教學有一個合適的定位。第一,為何繪?圖形譜教學展示著它獨特的魅力,其直觀性的特徵,為學生感受、體驗音樂營造了活潑有趣的情境,它是新課改實踐中不可缺少的一塊教學領地。它是一種教學手段而非目的,圖形譜可以使音樂學習變得更輕鬆,讓聯想更豐富,讓體驗更自由。

第二,誰來繪?教師應留有充分的空間,引導學生結合音樂要素進行大膽想象,創造出適合的圖形譜。並進一步引導學生對自己所創作的圖形譜進行講解,教師只需稍作補充即可,把話語權留給學生,把想象力、創造力還給學生。

第三,何時繪?教師要善於挖掘音樂教材,作為一線教師,我們要充分領會教材的編寫意圖、教學目標,緊緊圍繞音樂要素,以音樂為主線,因樂而異地運用圖形譜,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音樂的學習中去,愉悅地感受音樂、理解音樂、體驗音樂。其次,教師要對圖形譜的類別有所區分。圖形譜呈現方式多種多樣,筆者認為,大致分為四種類別的形狀:分別為基本圖形、色塊、實物圖片、象徵性符號。這些形狀可以直觀生動地幫助學生理解不同的音樂內涵。

教師在圖形譜的使用上,要根據教材的需求和對不同學段學生的認知能力、感受、體驗要求,選擇性地進行使用。圖形譜的使用,對於小學高學段學生,建議用在樂曲主題的分析、感受樂曲的情緒上,必要時也可以加入肢體語言的律動、簡單的道具(如絲巾、筷子)來完成圖形譜教學。還可以引導學生自己設計出符合音樂主題的圖形譜,這樣,在潛移默化中,學生切實感受到了音樂要素,關注到了音樂本體,同時也提高了自主創新的能力。

筆者從小學高學段音樂欣賞課的實際情況出發,對圖形譜的教學建議有以下三個方面。

一、 遵循學生心理發展認知規律, 讓學生聽懂音樂的主題

小學高學段學生已經積累了一定的音樂知識,簡易圖形譜的使用有助於更好地提高學生的聽賞能力。教師在使用圖形譜時要遵循學生心理發展認知規律,設計出貼合學生事物認識發展規律的形狀圖形。同時,要儘量鼓勵學生用自己認為最簡單明瞭的形狀來直接表現音樂,在不斷地反覆練習中鍛鍊學生欣賞樂曲的能力。

在欣賞課《乒乓變奏曲》(四年級上冊第 16 頁)中,教師將每個音符用小乒乓球來表現,讓學生邊聆聽音樂邊跟隨小乒乓球的跳躍與弧線比劃出音樂的特點。這節課形象地運用了圖形譜教學,又突顯出了音樂形象本身的特點。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引導學生體驗歌曲的情緒特點,掌握跳音與連線的對比,在乒乓球動感的跳躍與優美的弧線中,學生對跳音與連線進行了區分。

在欣賞課《打字機》(四年級上冊第 20 頁)的教學中,教師首先出示一臺打字機圖片,並向學生介紹。讓學生試打一行到發出叮聲。接著在欣賞中要求學生邊聽邊模仿打字機的聲音。聽後討論,主題樂句中哪些音為一組?最後教師出示課前準備好的圖形譜,它是四個音為一組,所以用了不同的顏色區分。教師將圖形譜設計成打字機的鍵盤模樣,並在鍵盤上面添加了字母譜,比較貼近學生現實生活中的經驗,拉近了音樂本身與學生感受音樂的.距離。接下來,讓學生對比自己設計的圖形譜,找出不同點。再次完整欣賞全曲,並隨音樂用手的高低位置比劃出音樂旋律的起伏。

在欣賞課《那不勒斯舞曲》(四年級下冊第 4 頁)中,教師透過設計形象的小釘錘,運用小釘錘來表現重音記號,表現音樂力度的變化。再引導學生每次聆聽到重音記號時都做出小釘錘敲擊的動作。隨後引導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力,對音樂主題進行圖形譜的創設,也可以設計成其它的形狀來替代。教師透過設計小釘錘的形狀,讓學生有直觀的視覺效果,學生輕而易舉地學會了重音記號,掌握了該樂曲的音樂風格。

二、 注重引導的層次性,指向明確

教師在圖形譜的設計上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按照新課標的要求,圍繞著教學目標來設計,要講究音樂內容講解的層次性,注重分層引導策略。只有這樣,才能做到最佳化音樂課堂結構,真正發揮每一節課的作用,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教師有必要在課堂當中把音樂知識分解成多個有層次的要素,使學生的學習同樣具有層次性。

在欣賞課《節日舞》(四年級上冊第 28 頁)中,教師先帶領學生做雙手拍腿,借用絲巾上下晃動兩個動作。然後教師出示圖形譜,引導學生隨音樂根據圖形譜做出相應的動作。這裡圖形譜的設計是用兩個不同的動作,區分出樂曲的跳音與連線,正確把握樂曲所要表達的節日氣氛。不僅讓學生直觀地感受到了樂曲的情緒變化,而且恰到好處地區分了跳音與連線的區別。

在欣賞課《陀螺》(四年級上冊第 20 頁)的教學中,教師設計的圖形譜所表現的是音樂作品旋律走向的變化。學生在聆聽欣賞後,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用自己的肢體動作表現出陀螺旋轉的狀態。隨後分小組創設出新的陀螺旋轉的圖形並加以展示,精彩地呈現樂曲所表現的內容。教師透過圖形譜教學,可以引導學生在感受、體驗音樂方面運用肢體動作來表現樂曲的情緒特點,晃動手臂體會旋律的起伏等。

三、注重創新能力的培養,引導學生自主設計圖形譜

要達到讓學生切實感受、體驗到音樂要素的目的,最好的方法是讓學生自己在情境中探索,自主設計出圖形譜。在此過程中,教師應當給予引導與幫助,強調學生自己的發現,注重創新能力的培養。透過這樣的引導,學生能夠較容易地瞭解音樂所要傳達的情感,而且課堂氣氛活躍,學生在非常輕鬆、愉快的課堂氣氛中完成了創編活動,這與前期教師的分層引導策略是不可分割的。

在欣賞課《羊腸小道》(四年級下冊第 44 頁)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音樂整體風格上去把握作品,感受旋律特徵、曲式的結構變化,透過反覆聆聽兩段音樂主題,讓學生自主畫出能夠代表這兩段音樂主題的圖形譜。隨後,教師從中挑選出優秀的圖形譜,請學生畫在黑板上並進行講解。透過教師的引導,學生設計出了驢的形象與牛仔的形象,驢用耳朵來代表,牛仔用帽子來代表。這種象徵性符號的設計簡單明瞭地展現了作品中兩個樂段的音樂形象,學生自主設計圖形譜,完成了創編活動,切實提高了創新能力。

由此可見,學生能夠在教師的引導下,跟隨音符的變化畫出符合音樂情境的圖形譜,感知到樂曲情緒的變化,感受到樂曲音樂的主題,如此運用圖形譜是非常具有意義的。在小學高學段音樂欣賞課教學中,透過圖形譜來適時引導、幫助學生理解音樂形象,更好地理解音樂所要表達的情感,不失為一種值得研究與推廣的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