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語文

論“翻轉課堂”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中的教學改革與實踐研究

論“翻轉課堂”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中的教學改革與實踐研究

一、翻轉課堂的研究現狀

20世紀90年代,美國哈佛大學物理教授埃裡克馬祖爾對翻轉課堂開展了研究,可以說,這是最早的關於“翻轉式教學”的研究與實踐。他創立了“同伴教學法”,讓學生在課前自己學習,學習的方式為看影片或者閱讀文章等,然後提出問題。而教師則在課堂上針對學生的問題進行課堂答疑,並根據疑問來進行教學設計,同時,以此來蒐集和開發學習材料。富蘭克林學院的RobertTalbert教授主張把知識傳授放到課前,把知識吸收環節放到課內的這種翻轉式教學,也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最早的實踐者是美國“林地公園”高中的兩名化學老師,他們在2007年採取了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使更多的教師學習和接受了翻轉課堂的方法和理念。2012年1月30日,舉辦第一個翻轉課堂“開放日”,向參觀者呈現翻轉課堂的運作情況和學生的學習狀態。目前,翻轉課堂在美國很受歡迎。可汗學院的翻轉課堂被認為是正式開啟“未來教育”的曙光。可汗學院是一個非營利性教育組織,透過線上圖書館收藏了3500餘部教學影片,每段課程影片長度約10分鐘,向世界各地的人們提供免費的高品質教育。翻轉課堂在我國也引起了重視,實際教學試點逐漸增多,但影響力較大的試點多分佈在京津、瀘寧、重慶和廣州等幾個地區,而且以中學和中職學校為主。走在全國前列的是重慶市聚奎中學,它是“全國第一所運用資訊科技整合策略實施新課程改革”的學校。他們運用多種方法實現課前學習與課堂互動。2013年3月,南京市九龍中學開展了首輪包含文理六門學科的教學賽課,採用家校新幹線、自主學習單、知識框架圖等方式,在無線網路平臺電子白板、微課程以及短影片等方面也進行了有益的實踐與探索。

二、“馬原”課的研究現狀

“馬原”課是全國各個高校各個專業的必修和公開課,其主要包括馬克思主義哲學、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三部分內容。各個組成部分及其所包含的各項基本原理是一個相互依存、相互貫通的有機聯絡的整體。因此,整體地理解馬克思主義是完成“馬原”課教學任務、實現教學目的的必然要求。然而,這也正是“馬原”課教授的難點所在。“馬原”課內容較多、理論性較強,學生學習起來難免枯燥,興趣不高。有調查指出,在最主要的學習動力問題上,50%的文科生和36%的理科生選擇了“掌握科學的世界觀與方法論”指導今後的學習、生活與工作;各33%的文理科生為了“完成學分”學習本課程;7%的文科生、21%的理科生將“考研取得好成績”作為學習動力;10%的文理科生學習本課程是為了“滿足個人興趣”。]從調查結果可以看出,學習“馬原”課的學生存在著功利主義色彩,這就使教學目標產生了偏差,嚴重影響了教學效果。產生現狀的原因較多,比如:教材、教學內容及教師素質方面存在欠缺。“馬原”課程所選教材為教育部統一編寫,然而,面對社會形勢的不斷變化,教材在內容上難免會陳舊、脫離社會且缺乏時代性。同時,教材的內容說教感較強,理論性較強,難免會使學生產生距離感。在書中難以和大學生的學習、生活、戀愛、求職等實踐相聯絡。部分“馬原”課的教師理論功底差,在教學中缺乏廣度和深度。另外,教學方法、教學手段陳舊。調查指出,教學方法單一也是使學生難以發揮主觀能動性的重要原因之一。學生比較認可以教師教授為主、師生互動為輔的教學模式,同時,對教師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馬原”課與翻轉課堂的'實踐探索

針對諸多弊端,“馬原”課的改革勢在必行。把“馬原”課與翻轉課堂相結合的教學模式是一種新的嘗試。根據掌握的資料,目前,尚無公開文獻顯示大學進行“馬原”課與翻轉課堂相結合的模式來進行教學的例項。傳統教學模式是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概念、理論在課堂上進行傳授,知識內化則在課後讓學生透過作業等形式來完成。而翻轉課堂的模式完全顛覆了傳授教學模式,知識傳授是在課下完成,主要方式是透過影片等資訊科技手段完成,知識內化則是在課堂上,與教師和同學互動,共同討論吸收。這樣,就在不減少基本知識傳授量的基礎上,增強了課堂的互動性,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實踐相結合,降低了理解難度,可以保證知識被完全理解。首先,理念的轉變。翻轉課堂模式是把以教師為主導的課堂轉換成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教師與學生都要轉換思想,“馬原”課不再是教師主講,而是轉變為學生的自主學習。這就需要教師一方面要透過提問的形式來檢測學生學習的情況,另一方面,也要把難以理解的知識用討論的形式來幫助學生深化理解。這樣有助於提高學生主動學習的意識,並促進學生主動思考,提高教學效果。而小組討論的形式本身就體現了民主參與意識、合作互助精神等思想品格,無形中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其次,內容與形式的轉變。傳統教學是以“馬原”教材為主,按照教學大綱逐章按部就班地講解,偶爾會穿插例項。翻轉課堂則不同,學生在課前運用影片等方式學習基本理論知識,課上不僅僅是消化教科書上的知識,更多的是以例項為主進行討論,而這些例項基本上都是與學生密切相關,能提高學生的注意力,也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最後,考核方式的轉變。“馬原”課的考核方式主要是對馬克思主義概念和理論的考察,基本上是紙質的考試形式。所以,學生在考前會死記硬背,理解不深刻。而翻轉課堂則不是以此為主要考核方式。它是透過對學生能否運用理論來解決現實學習與生活中遇到的問題為主,並設定場景,讓學生分析與解釋,或是透過論文和實踐報告的形式來考查學生是否真正接受了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這就讓學生成為了主動的探究者,其學習和研究的能力會得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