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語文

教學中如何正確使用同步閱讀教材

教學中如何正確使用同步閱讀教材

一、遵循的主要編輯思想

1.明確同步閱讀的編寫目的。

同步閱讀主要幫助學生擴大閱讀量,鞏固識字,培養閱讀能力。我們認為,小學是培養孩子一生閱讀習慣的重要階段。如果孩子從小都不親近書籍,對閱讀沒有興趣,那麼他可能一生都會遠離閱讀。語文課程標準都學生的課外閱讀也非常重視,不但單闢一節談了關於課外讀物的建議,還在其他很多方面都有涉及,如在教學建議中,就提到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鼓勵學生自主選擇閱讀材料。同步閱讀的主要目的是擴充套件學生的閱讀,讓學生在課文之外再接觸一些文學作品。因此,我們在編寫時加大了量,從以前的每單元5篇增加到7??10篇,並在二年級下冊安排一些篇幅較長的文章,以向中年級過渡。

由於新課標教材採取認寫分開,多認少寫的編排思路,在低年級階段學生的識字量比過去要大。為此,實驗區的老師採取了很多種辦法來鞏固識字,如遊戲識字、謎語識字、韻語識字等等,也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但我們認為,鞏固識字的最有效手段還是大量閱讀,增加和字見面的機會,這也符合人教版課標教材提倡的在具體的語境中識字的精神。為方便學生閱讀,同步閱讀教材在前三冊採取全文注音,在二年級下冊就只加注難字拼音,以鍛鍊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為了幫助學生鞏固拼音,同步閱讀教材在一年級上冊先安排了26首兒歌,這是以前的自讀課本沒有的部分。

2.從培養閱讀興趣入手,提倡快樂閱讀。

兒童初生時,對閱讀是充滿興趣的(幾乎所有父母都有被孩子纏著講故事的經歷);兒童初入學時,對閱讀也是充滿興趣的(識字帶來的自信讓他們對文字作品躍躍欲試)。為什麼最後能堅持閱讀的學生卻越來越少呢?我們以為主要是沒有在閱讀中獲得樂趣。現代的兒童處於聲、光、色的包圍之中,電視、電子遊戲、電腦網路的普及使學生越來越疏離文學。但是,從兒童閱讀調查的情況來看,能從書籍中獲得閱讀興趣的孩子對其他的媒體則有較強的免疫力。文字閱讀的最大好處是能讓學生憑藉文字型驗並透過想象,構建自己形象,避免影視帶來的定型化和膚淺化的思考方式,所以有人說,卡通片提供的白雪公主形象只有一個,而文學書提供的白雪公主形象卻成千上萬。因此,同步閱讀教材在編寫時,著眼於興趣,注意選擇文字淺近、童心跳動、幽默輕鬆、貼近兒童生活的作品,屏棄了教育意味太濃、寫法呆板的文章。例如,一年級上冊中的兒歌《我學貓兒》:夜裡老鼠吱吱叫,/我學貓兒喵唔喵──/老鼠嚇得不敢動,/我在床上偷偷笑。寥寥數語,一個機智活潑的兒童形象就躍然紙上。再如一年級下冊的《小熊洗澡》是俄羅斯科普作家比安基的名篇,記述了森林中熊媽媽給小熊洗澡的一幕,寫得活潑而感人。同時我們還編選了一些反映兒童生活的文章,二年級上冊的《下課十分鐘》,講述的是兒童在學校的生活,《兒童開設的餐廳》講述的是外國兒童在課外的生活,暗含著自主獨立的觀念。為了讓學生更自由、不帶任何負擔的閱讀,同步閱讀教材取消了自讀課本的思考題。

3.按單元專題來編排文章,適當潤色文章。

人教版實驗教材很大的一個特點是按專題組織教材內容,這一編排方式得到了實驗區老師和學生的認可。同步閱讀教材強化了這一特點,圍繞單元專題來編排文章,並在此一專題下力求豐富。例如,在二年級上冊秋天單元,就安排有秋天的景色、秋天的人、秋天的事等內容的文章,同教材的單元專題是一個方向,但內容更寬泛一些。這樣編排的目的,一是讓學生透過同步閱讀教材的閱讀,加深對課文專題的理解;二是給一些經濟欠發達地區的學生收集相關閱讀內容提供便利。目前,圖書市場上關於學生課外閱讀的讀物很多,但同步閱讀教材是唯一一套緊扣教材專題來編寫的。

同步閱讀的文章不像教材的文章那樣具有典範性,但文質兼美同樣是力圖達到的目標。因此,我們對選來的文章進行了認真的編輯加工,適當潤色,使之符合現代漢語的表達習慣,讓學生在入學之初,就能感受到較為純正的漢語表述方式。

二、使用的參考建議

教師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應該如何恰當地使用同步閱讀教材呢?我有以下幾點想法供老師們參考:

1.在思想上不要冷落了同步閱讀教材。

課程實驗開展以來,老師們覺得工作量增加不少,時間很緊,不作為考試內容的同步閱讀教材自然就放在一邊了。教學時間緊張涉及到教師的教學方法問題,此處不展開講。但是,老師們應該看到,語文的評價體系同樣也在變化之中,不可能再回到以前。我們認為,提升語文素養的有效途徑還是大量的課外閱讀(張志公先生言課內課外三七開),今後的語文教學也將越來越重視這個方面。以前的教學中,老師也佈置學生閱讀自讀課本,但目前看來光有佈置是往往落不到實處的。

2.在使用上可以有多種方式。

第一,老師可以把同步閱讀作為課堂內容的一部分來處理,讓學生在學習本單元時,同時閱讀同步閱讀教材上的'相關文章,或在課堂上抽一點時間來讓學生閱讀;第二,還可以佈置學生在家裡和父母一起讀,提倡親子閱讀的概念,閱讀之時也是感情交流之時,為了讓家庭中的閱讀落到實處,可以讓家長加上簡單的評語;第三,可以暗含一些閱讀方法的引導。如二年級上冊第5單元安排了兩篇文章,《誠實 的孩子》和《花瓶打碎以後》,第一篇文章講述的列寧小時候打碎花瓶的故事,是一篇老課文,第二篇講述的是家裡的花瓶碎了,媽媽認為是京京打碎的,京京否認,媽媽卻認為他是在撒謊,爸爸回來以後才真相大白,從而引出了是自己做的就承認,不是自己做的不要亂承認,那才叫誠實的道理。這兩篇文章編排在一起,暗含著對比閱讀的方法,可以讓學生同時閱讀這兩篇文章,初步感知一下文章的不同;再比如,略讀不是低年級的教學內容,老師在教學中當然也不做要求,但是卻不妨透過同步閱讀教材來初步滲透一下略讀的思想,選取其中較長的文章來練習,也為中年級的教學打下基礎。總之,教師在教學過程還可以創造更多的使用方式。

3.從同步閱讀教材再向課外拓展。

同步閱讀教材提供的閱讀量也是有限的,特別是到中高年級後,單靠同步閱讀是很難完成語文課程標準要求的小學階段總量為145萬字的閱讀量的。同步閱讀教材實際上是課外閱讀的一個例子,主要目的是讓學生感知到,除了課文閱讀外,還有其他種類的閱讀。老師可以藉由這個例子讓學生進入更廣泛的閱讀空間。